引领学生有效建构溶解概念
2020-10-09乔丽
乔丽
溶解是日常生活中与每个人密切相关的一种科学现象,人教鄂教版《科学》教材二年级上册设计了《把它们放进水里》一课,三年级上册又设计了《盐和糖的溶解》一课,这样的设计体现了溶解概念的学习进阶,有利于学生不断深入地建构和理解溶解概念。以溶解概念的建构为线索展开的探究式教学,不仅能让学生学习有关物体在水中溶解的知识,还能促进他们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的发展。
最近,在一次教研活动中,有幸观摩了几位老师有关溶解内容的课,这些课教学过程不同,教学形式丰富多彩,有的课温婉,有的课理性,有的课自然,有的课富有激情,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有需要商榷的问题,也引发了我对溶解内容教学的思考。
一位老师在教学《把它们放进水里》一课时,开课这样处理:
师:把糖、沙子、食盐、奶粉、油、泥巴这六种物质放入水中时会有什么现象?
生:糖、食盐、奶粉在水中迅速不见了,油会浮在水面上,沙子会沉在水底,泥巴消失了一部分,还有一些沉下去了。
生:奶粉没有不见,如果放时间长了,有些颗粒还会从水中脱离。
生:食盐、糖在水中溶解了,另外几种物质没有溶解。
学生很快说出这些物质放入水中后产生的现象,有些学生还用溶解和不溶解对物质进行界定。接着老师让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把这些物质分为两类,学生比较容易地把这几种物质分为溶解和不溶解两类。这一环节的教学,很好地暴露和利用了学生的前概念,教学的针对性很强。
遗憾的是,这一环节的教学到此为止,老师匆忙转入下一个环节的教学。我觉得老师可以继续问学生:你是如何理解溶解和不溶解这两个概念的?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导他们讨论、质疑、辨析,老师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从而选用适合这个年龄段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达成学习目标。
另一位老师在教学《盐和糖的溶解》一课时,引领学生通过具体生动的观察、操作,深入理解溶解,这点难能可贵,学生对溶解的理解一点点丰满、完善起来。其中一个教学片段如下:
师:老师这有一杯糖水,它甜吗?
生:甜。
师:是不是所有的地方都一样甜?(学生有些迟疑)怎么办呢?
生:尝一尝。
师:这些糖水是老师在课前用矿泉水配制的,大家可以品尝,但如果面对不知名的液体时,大家能随意品尝吗?
生:不能。
师:每人领一根吸管,想知道各处的水是否一样甜,该怎么做?
生:各处的水都吸一点尝一下。
师:可以把吸管下端管口分别放在水的上层、中层、下层进行品尝,比较一下水是否一样甜,为了品尝比较准确,可以多吸一点。
(学生品尝,教师巡回指导。)
三年级学生虽然知道糖水是甜的,但对于一杯糖水所有的地方是否甜度一样缺乏认识,也缺乏判断的方法,这一教学环节很好地填补了学生认识的空白,学生在体验中对糖溶液的“均一性”有了一定的理解。
糖溶解在水中虽然可以尝到甜味,但难以让学生有直观的认识。于是,这位老师又安排了一个观察高锰酸钾溶解过程的活动,分三个步骤进行:观察高锰酸钾入水前的状态—观察高锰酸钾刚进入水中时的状态—观察搅拌后水和高锰酸钾的变化。学生观察了高锰酸钾溶解前后的不同,详细描述了高锰酸钾溶解时的现象,如像柳絮、像轻烟、像棉花、像白云……
学生描述的各种现象充分说明了他们有很好的体验,这样设计能使学生充分地参与活动,获得很好的体验。学生观察到高锰酸钾在水中逐渐消失的过程,既兴奋又有疑惑,探究兴趣更加浓厚。
观察高锰酸钾的溶解现象,如果用筷子搅拌高锰酸钾使之消失后,再增加一个环节,让学生继续观察一两分钟,相信他们会有更多发现:这种液体很稳定,没有明显的变化,与泥巴、奶粉、油进入水中静置后的分层现象有很大区别。这样,学生对“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理解得会更深刻。
低年级学生对概念的理解需要老师给予更多的帮助,学生做实验后观察到现象(放入水中不见了、各处的水是一样甜的、静置后固体不会从液体中分离出来),发现了证据,能直观地认识溶解就可以了,对于其他不溶解或很难溶解的物质,只须找出它们与能溶解的物质的不同之处就可以了。
中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比低年级学生有所发展,可以给他们提供更多的方法和材料,让他们获得更丰富的证据,如要求他们在观察、操作上更加细致,从物质溶解前的状态、进入水中的状态、搅拌后的状态、水溶液的状态、颗粒大小、水中分布是否均匀、是否有沉淀、能否用过滤的方法分离等方面进行观察。还可以把溶质是固体逐步过渡到液体、气体,如果學生水平比较高,溶剂是固体、液体的也可以涉及,甚至可以让学生试着观察生活中的各种溶液,涉及的种类越多,学生理解得越透,掌握得就越好。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在不同阶段的认知需求和能力,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有效教学,才能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就会让课堂更生动、更丰满、更有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