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谨防气象过敏
2020-10-09霍寿喜
霍寿喜
前不久,我参加了本市老干部局和某旅行社联合组织的“老干部黄山二日游”活动。
在中巴车里,因为同行的多半是退休人员,他们特别关心身体健康,所以,大家都愿意和卫生局专门为我们配备的医生刘大夫谈些老年保健和衣食住行方面的问题。
地税局的老金突然来一阵感叹:“都说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我却一到秋季身体便有些不适。”刘大夫笑着说:“不错,秋天是大自然的收获季节,但也是人体的多事之秋,很多慢性疾病都容易在秋天加重和复发……”刘大夫正要列举疾病种类时,却被老金的话打断了:“我倒没什么慢性病,就是一到秋天,就感觉身体有点不太对劲,但说又说不清楚。”
刘大夫乐了:“这个问题,今天会有人给您说清楚了。”说着,他把手指向了我,“霍老师的专业就是应用气象,也特别喜欢医学,对气象与保健有较深的研究。他能回答你的问题。”
在大家的掌声和期盼中,我的“知识库”打开了:气象条件的变化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周期性的缓慢变化,另一种是非周期性的剧烈变化。人体对这两种变化均需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完全适应。当然,人体对气象变化的适应能力是有一定限度和差别的。气象变化若超过了人体的适应能力,就会有不适感,现代医学把这种不适感称之为气象过敏症。据调查显示,气象过敏症患者中有一半为老年人,青少年人群所占的比例较少,女性比男性略多。气象过敏症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困倦乏力、抑郁焦虑、头痛晕眩、恶心、失眠、多汗、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等。
听到这里,车上几乎所有的人都不住地点头。开车的司机是个小伙子,他也不甘寂寞,笑着说:“原来是气象过敏在捣鬼呀!我开车可要小心一点喽。”
一阵说笑后,老金又问气象过敏症产生的原因。
刘大夫解释说:“我在一本杂志上读到一份资料,是美国病理学教授彼得森博士写的。他认为,在气候呈周期性的缓慢变化中,人体出现的气象过敏症是由于气温、湿度、气压等环境因素变化导致人体细胞的摄氧量变化而引起的。”
对此,我作了补充。国内医疗气象专家对气象条件非周期性变化引发的气象过敏症也曾做过较为详细的分析。他们认为,当天气变化时,气温、湿度等气象因素会刺激皮肤,皮肤感受器会反映给下丘脑,下丘脑又支配脑垂体去调节内分泌功能,以保持天气变化前后的生理平衡,这一过程当然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天气变化剧烈,人体所需要的适应时间达不到,则会导致气象过敏症的发生。
刘大夫疑惑地问:“气象变化年年有、季季有、月月有,为何秋季气象过敏更为严重、更为普遍呢?这个问题我这个当医生的都有点弄不明白。”
我思考了一会儿,告诉他们:“前面提及的气象周期性缓慢变化和非周期性剧烈变化,都可能导致气象过敏,但秋季是这两种变化都很显著的季节,这样就可能发生叠加的气象过敏,气象过敏症发生概率也会更大。”
然后,我还从天气、气候和生理角度上做了详细解释。一方面,和夏季相比,秋天气温和湿度有所降低,气压则有所升高,这就势必影响人体细胞的摄氧量。对于一部分人来说,抑郁、失眠、头痛等气象过敏症状,就是在摄氧量不足的状况下,生理機体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反应,这类过敏症较难预防,但症状一般较轻。另一方面,秋季也是天气系统比较活跃的季节,冷暖空气时常交替入侵,气象要素变化比较剧烈、频繁,易引发较为严重的气象过敏症,但这类过敏症较易预防。
刘大夫又拍起了手:“说得真精彩,不愧是专业气象科普工作者!不过,我们了解“气象过敏症”的诱发因素,有什么预防措施吗?”
谈及具体的预防措施,我先概括地告诉大家,所谓气象过敏症归根到底是人体对气象变化的不适反应,所以必须了解秋季气象变化的特征,比如气温的日变化较大、冷空气活动比较频繁,并时常伴有降水和降温。此时应有计划地开展一些适应秋季变化的活动,比如在早晨外出锻炼,傍晚户外散步,这样不仅锻炼了身体,也与古人倡导的“秋冻”养生理念不谋而合。当然,“秋冻”也不能冻得太过分。入秋以后要经常收看、收听天气预报,当有冷空气侵入(一般日平均气温降幅在5℃以上)时,要及时增添衣服,睡觉时也要注意保暖。同时还要增强营养,从而保证天气变化前后的体能平衡。做到了这些,就可能避免或减轻气象过敏症的发生。
刘大夫礼貌地问:“气象过敏症也时常表现在心理方面,比如抑郁、焦虑、心烦意乱等等,您能在这方面给大家支支招吗?”
我想了想向他解释道:秋风秋雨引秋愁,这类气象过敏确实是一种‘心病,心理调节就显得非常重要。秋日里,要少看一些感情缠绵、充满失意情绪的小说和电视剧(老年女性尤其要注意)。老年人多喜欢怀旧,但秋季怀旧的情绪应该少一点,要多想想美好的生活和家庭的未来(包括子孙的未来)。不要单独外出游玩,也不要去一些草木枯黄的荒凉旷野,而应该与家人一起登高远眺,“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饱览秋日美景和累累硕果,定会心旷神怡,百愁皆消!
刘大夫忙接上话茬:“你看看,我们这不就是去黄山登高嘛!”车内的老干部都笑了。紧接着,大家又转入下一个保健话题……
带鱼鳞别刮掉
人们常常将带鱼表面的一层银白色物质误认为是带鱼的鳞,并说它是一种腥味很浓的东西,所以在烹调前总是千方百计地把它洗掉。其实,那层银白色的物质并不是鳞,而是一种无腥味的脂肪,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其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卵磷脂和6-硫代鸟嘌呤。此外,在烹调时,带鱼的银鳞还能起到使带鱼不易破碎的作用。所以,洗带鱼时不应去“鳞”。
但是,这种银白色的脂肪在长时间的接触空气后,容易受到氧化而变成黄色,并带有一定的“哈喇味”。当遇到这种情况,洗时则在将“鳞”去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