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裕元 轉型是道必選題
2020-10-09史瑩
史瑩
20世紀80~90年代,台灣勞動力成本上升,一批產業亟需外移。彼時,大陸的改革開放向台商張開了熱情的雙臂。從80年代末台商興起投資大陸的第一波熱潮至今,不過30餘年,一大批台資企業已在這片廣闊的土地上迅速壯大。
作為台灣電子產業鏈上的一環,1996年富迪印刷也被客戶拉著踏上西進大陸的征程,從最初的華南東莞到華東蘇州,踏著客戶的腳步,一步步在大陸開枝散葉,成長壯大。2018年台灣富迪集團營收達到8億多(人民幣,下同),僅蘇州富揚印刷就實現營收入2.5個億。富迪的成長路徑代表了那個時代大部分台商的成長經歷。
篳路藍縷的台北創業期
「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20多年前來大陸的決定都值得慶倖。很難想象如果我們一直停留在台灣,今天我們具體會是什麼樣子,但是一定很難達到現在的發展規模。」台灣富迪集團執行董事黃裕元,對40多年前自己和哥哥在台北創業那段篳路藍縷的日子至今記記憶猶新。
富迪是黃裕元的三哥(黃聯豐)一手創立,當初哥哥從一家印刷廠辭職後出來自己單幹。最開始公司只有兩個人,哥哥一個人在外跑業務,又找了一個財務小姐負責內務。早期經營的並不是很順利,雖然業務也在做,訂單也不少,但是財務上還是捉襟見肘,入不敷出,常常是「拆東牆補西牆」,「一度差點關門」。恰巧在這個時間,兵役到期的黃裕元從部隊退役後直接進來幫助哥哥打理公司。有了弟弟的鼎力支持,哥哥全心投入開拓業務,公司內部事務由黃裕元全部接管過來。
做工廠的人都明白,企業的內務是最繁雜辛苦的。「那時候常常要做到夜裏2、3點,因為很多貨要隔天早上交,不敢回家,一回家,加工廠裏的人都跑了,加工廠裏的老闆都躲著我。有時候,我必須得自己和加工廠裏的員工談加班,還好之前和他們員工也混得比較熟,他們才同意幫忙。業務、採購,財務,品檢、對賬統統我一個人在管。有一次實在太累了,我就帶著對賬本跑到一家咖啡廳裏去對賬。本想借著音樂,能夠放鬆心情提高效率,沒想到竟然睡到人家打烊。」
經歷過苦日子的黃裕元明白眼前的成果來之不易,對待客戶和供應商都保持最大的謙卑和認真,由於付款及時,交貨準時,產品品質好,獲得了供應商和客戶的認同,他們手頭也慢慢積累起很多優質的大客戶。「兄弟齊心,其利斷金」,5年多沒日沒夜的拚搏奮鬥,工廠的日子慢慢好了起來,規模越做越大。
轉戰大陸快速成長
1996年對富迪來說,絕對是有重大轉折意義的一年。「我們的一家關係不錯的客戶要去東莞投資設廠,希望我們也能跟過去,做配合。當時我們還有些猶豫,一方面對大陸不熟悉有所擔心,另一方面當時資金也不是很充裕。但是客戶對我們很信任,直接提出給我們資金支持,所以我們就跟過來。最開始有他們家訂單做支撐,我們有時間從容的在這邊開拓新的客戶,再加上上個世紀90年代正是東莞製造起步騰飛的重要時期,『天時、地利、人和』齊備,公司迎來快速成長期,訂單多得做不完。」黃裕元至今一直很感謝那個客戶。
東莞這段時間積累的資金,就成了黃裕元後來去華東蘇州設廠最直接的底氣和動力。臺商在大陸的發展軌跡就是一路從華南到華東,即從廣東到江蘇上海等地,以蘇州昆山為主要聚集區。2002年,同樣是追隨客戶的腳步,蘇州富揚包裝正式在蘇州成立。
「因為蘇州台商很多,台商會照顧台商,所以搬到這邊也慢慢穩定的發展起來,在原有的客戶基礎上,不斷地拓展新的客戶。」2015前年蘇州富揚基本可以照著東莞、台灣工廠的模式走,以台商電子廠客戶群體為主,但是最近幾年黃裕元發現很多原來的客戶不再把訂單交給他們做,逐漸的黃裕元發現了其中的門道:「大陸這邊的台商電子廠基本都是給歐美等大品牌商代工,沒有最終的決定權,而大陸一些實力強大的包裝廠直接越過代工廠,找到品牌商,依靠他們全球性研發設計服務網絡一舉拿下訂單。我們的訂單業務就這樣被截流了!」雖然有些無奈,但這也觸發了黃裕元對富迪未來發展方向的深層次思考。
黃裕元和早期那一批台商一樣,大多白手起家,靠著自身的踏實和勤奮一點點把企業做大,每走一步都慎之又慎。不可否認企業前期的發展離不開創業者這些優秀的特質。但是經驗一不小心也可能會成為後面發展的束縛。
因為自己還擔任著蘇州台協副會長、蘇州工業園區台協常務副會長的職務,協會工作中不僅接觸到更多的台商,還可以接觸到各地的招商部門,在和他們交流中,黃裕元意識到很多台商之所以慢慢掉隊,很大部分的原因是過於保守,新的業務不敢想,更不敢幹,最後慢慢被陸資或其他地區的外資企業超越,最終消失在大眾的視線裏。
關乎存亡 轉型是必選題
「如果富迪不想重蹈這樣的結局,轉型就是我們當下的必選題!」黃裕元意識到必須要做出改變了。
電子產品的包裝業務是富揚起家之本,目前還占據重要的比重,為了穩定住這塊的業務,黃裕元也向同行學習,向終端品牌上靠近。「比如我們也設置美國加州的辦事處,這是我們的一個前沿陣地,不僅可以近距離服務客戶,還兼具收集最新的行業前沿資訊、更好服務國內業務的作用。」黃裕元強調,轉型的前提還是要固好本業。
全力進軍消費品領域
「接下來,日化、化妝品、食品等零售消費行業的包裝會是我們轉型的重點方向。」這意味著,富揚從生產設備到業務管道都要重新開始佈局。所以今年在疫情全球肆虐,大部分企業都採取「勒緊腰帶過日子」的收縮戰略情況下,黃裕元仍然力排眾議,堅持今年的加大投資計畫——2000萬用於擴廠佈局新產線,3000萬買了兩台新的印刷設備。「『6+1』印刷機和『8+1UV』印刷機,可以印刷比較高端的化妝品包裝盒、酒盒等。我們不能等有訂單再去佈置這一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設備是基礎。」
「生產品管方面是我們的優勢, 憑藉多年包裝印刷製造的經驗累積,無論是專業技術還是品質等級,富迪在這方面都有信心滿足客戶的要求!」黃裕元不擔心工廠的生產管理等內控事務,已有專業職業經理人在負責,這讓他有更多的時間精力放在新業務的開拓上,最大的難題是如何拿到這個領域的訂單。
鑒於富迪之前沒有這個領域的管道和資源,黃裕元採取了「借力使力、曲線救國」的策略,通過控股一家在上海的創業公司,曲線獲得業務訂單。「我們現在已經拿到雀巢、歐蘇丹等國際品牌的包裝訂單,先讓業務一點點的做起來,在這一領域慢慢有了富揚的口碑,市場勢必會一點點的大起來。」
誠信、踏實是富迪的底色,但不應成為束縛。在堅守底色的同時,黃裕元及時調整戰略方向,逆勢投資全力進軍消費品領域,雖然進程初始,但是富迪的決心和用心已經邁出成功第一步。大陸十幾億人口的消費紅利還在持續的釋放,由此帶來的產業機遇每個行業都可能是萬億級的,黃裕元表示,這樣的市場潛力值得他和每一個台商安心在此「深耕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