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自由与异化

2020-10-09孟楠楠

理论与创新 2020年15期
关键词:哲学马克思主义

【摘  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中自由是重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重点研究对象,也是衡量个人生命价值的有效尺度。从过去历史发展以及当前现实生活中,人们要通过斗争、克服民族羁绊、阶级限制等获取自由。在与自由相关的理论中,马克思认为社会发展能致使人的异化,导致自由实现与获取产生阻碍,主张基于社会运动以及不同革命来争取最大的自由。在与自由相关的理论中,马克思提出社会发展会导致人的异化,对自由获取与追求会产生较大阻碍作用。此类观点不仅补充了认识自由的思想资源,也成为各类混乱自由观重要的批判武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由与异化

引言

自由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认知概念,异化将导致现实生活观察中人们是否能實现最大自由的结论。其主要是以自由为价值的参照,是对资本主义发展处境进行对比,能提出批判人被异化的事实。在自由和异化关系中提出,自由是人的最理想状态,要想全面实现自由要注重从克服异化开始,是全面恢复个人自由的重要起点。

1.自由的历史溯源与自由之好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中自由是重要组成要素,在自由的认知与实践过程中,有部分人群将自由与诸多负面词义进行连接,其属于自由的异化,也会对自由的内在价值产生损害。正确理解以及对自由进行实践,要注重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寻找思想根源,有助于现代化社会发展中突出自由观的重要性。针对自由的历史解读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文明,古希腊人对于自由具有较高的崇尚之情,其对于自由的理解包含了对立面约束以及相关限制。罗马人对自由也格外推崇,诸多古罗马人秉持着“一天、一小时的自由生活,抵得上枷锁的永生。”在古希腊、古罗马时期,人们对自由开始建立全面认知,当人们开始对理想社会进行探索中,自由便逐步成为社会发展核心价值之一。我国古代在字、意方面没有与自由相同的范畴,但是也逐步延伸出自由价值观。孔子提出“为仁由己”,庄子在《逍遥游》中通过文学想象力对御风乘行的自由人形象集中塑造,此类均是智者从思考与日常生活实践中感悟自由,是个人道德情怀以及文学想象方面的自由。生长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由观,经过现代化价值生活,在现代社会发展中逐步上升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内容。自由是价值与目标的实现,是人所欲求生活的有效条件。正由于此类需求能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由观念发展提供基础,能保障人们更好地追求自由。

自由作为理论性概念以及重要的思想内容,目前有诸多优秀的哲学家对其进行了精确化描述。整合精华部分促进马克思主义观产生。在西方国家长期的自由相关讨论中,自由主义思想重要人物哈耶克曾从多个方面对自由学说展开描述。能集中解答关于自由的各项问题,突出西方哲学自由观研究成果。将自由有效理解为一种状态,在这个状态中参照个体能否自行其事、自我实现、自我选取程度合理判定发展方向。从历史以及现代生活中能得出,各个国家人们均要通过积极应对克服民族羁绊、阶级斗争、个人限制等获取最大程度的自由,马克思提出要注重通过革命、社会运动来实现思想自由,对现实生活进行有效指导。

2.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自由和异化的相关讨论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自由与正义是一切社会状态共存的永恒真理。个人受到资产阶级统治,会设想自由程度更高,但是受到其生活条件影响,此类自由是相对偶然的。自由就是在一定条件不受到阻碍能对偶然性权利集中利用,将其称之为个人自由。但是在不同发展时期,在现实社会中,诸多个人自由被意识之外的强制性要素进行控制,将会剥夺个人自由。此类不自由主要有隶属关系、经济奴役、异化。马克思哲学中着重是对异化进行了批判,马克思对现有社会理性批判中主要是选取异化为重要突破口。主要是由于异化导致个人经济贫穷,诱发精神与道德贫穷,对个人稳定发展具有限制作用。以此来看,异化属于个人不正常、不稳定发展状态,马克思主要将其用于个人病态以及机能障碍描述。马克思哲学中要想实现自由目标,就是将个人从异化之后的道德以及精神贫困中集中解放。

马克思从多个维度对异化进行了有效研究,基于其自身所处的时代背景中,异化主要是表现在劳动异化以及宗教异化方面。马克思针对自由与异化的关系讨论中,将重点批判主体调转到劳动异化,其认为资本主义导致个人不自由。资本主义对社会关系具有较大影响,当诸多无产阶级为了能获取充足的生活来源,将会以自身劳动力来抵消,这样将会在社会层面上出现异化劳动情况。异化劳动就是劳动人员生产出的劳动产品作为异己的存在物,其作为不依赖于生产人员个人力量,与劳动相对立。在社会全面发展进步中,马克思将异化作为重要代价,其发展重点就是保障主体与客体相互分离,被迫参与到各项事务活动中。在马克思看来,异化导致人们不自由。在异化批判中突出人是历史发展的主体,也关乎到个人力量主宰。当前通过全面摆脱异化,才能最大程度实现自由发展,在依赖性较强的状态中全面解放。马克思追求自由、实现自由,也是其改造社会的重要内容。他坚信,在现实的有限范围内,人能成为自己与生活的主人。其对社会发展也持有较为乐观的信念,认为自由人能组建完整的社会,对社会异化集中消除。此类相对激进的自由追求方式,能保障社会主义发展革命取得成功。马克思所探究的美学方式如同革命发展道路,将其整合为追求自由、克服异化的重要发展方向。

3.自由与异化的现代化审视

在现代化社会发展建设中,人类异化加上各类商品拜物观念愈演愈烈,人类社会不断异化导致社会生活开始趋向于商品化发展。现有的部分文化理念对享乐主义、虚无主义存有不同程度吹捧,促使人们存在意义以及存在价值逐步消。目前要对此类问题集中探究,要注重做好马克思主义沉淀,还要注重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分析自由与异化的原因。在人类社会发展中,个人均憎恨隶属、奴役、异化状态,马克思推崇的解放主要是集中消除异化,对各类不自由要素集中判定。自由是摆脱各项束缚,在对抗与反抗中产生。从马克思主义角度来看,自由是个人反抗强权的重要结果。其认为人要从肉体束缚中解放出来,获取个人存在的尊严。在现代社会发展中,要注重对自由问题集中思考与追寻。在当前商业社会、物质生活领域中,人们的不自由处境主要是表现在心灵被控制。人在容易满足以及过度满足中丧失感受能力,在所谓的自由中被异化。个人欲望、情感、感觉、思想是受到外部环境影响,那么将会导致个人失去自我,处于异化状态,能获取最大程度的自由。

4.结语

在不同时期历史发展中,将自由作为价值与观念追求的事实。自由是人之所是发展的标志,要注重对自由思想合理分析。要注重对异化合理分析,提高异化重视度,这才是真正走向自由的开端。

参考文献

[1]成海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自由与异化[J].云梦学刊,2018,39(3):29-34.

[2]李俊鑫,李晓敏.社会历史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理论自觉[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0,11(2):5-8.

[3]庞元正.自然辩证法研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化[J].自然辩证法研究,2020,36(1):3-10.

[4]陈双飞.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自我定位[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2):144-148.

[5]李鹏程.理论自信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再认识[J].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9(2):1-5.

[6]薛春亮.坚定马克思主义哲学自信[J].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18(4):48-49.

作者简介:孟楠楠(1986.2-),女,汉族,辽宁盘锦人,法学硕士。

猜你喜欢

哲学马克思主义
浅析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发展状况
如何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酷巴熊的生活哲学
英文目录及摘要
晾衣哲学
幽默哲学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