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学科学教学任务探究式教学策略分析

2020-10-09王丽红

新一代 2020年19期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教学策略

王丽红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教育行业的进步,教师教学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需要在课堂中进行知识的讲授,还需要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开发学生的潜力,拓展学生的思维,以培养学生更多创新的意识。而探究式教学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这种教学目的。因此。本文主要以小学科学课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应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提供了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任务探究式;教学策略

学习不应该是一味地教师传授学生受教,这样会使学生失去对于学习探索的欲望。要教育出全面发展的学生,如何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素质才是作为一位教育者该做的事情。使学生在发现问题的道路上,依靠自身的能力去解决问题,然后通过对问题的解决锻炼学生自身学习能力与运用知识的能力。这就是探究式教学的方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到关键时刻的辅助作用,通过对于问题的探究起到解决问题的效果。

一、探究性教学的重要意义

①能够加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小学生由于自律能力较差,因此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吸引其注意力,帮助其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之中。小学生具有好奇心重、想象能力强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予以相应的引导能够帮助学生加强自主学习能力,并且增强学生的兴趣,更好地对知识进行理解,还要鼓励学生将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共同探究进行解决,挖掘学生的个性化特点。②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更好地在课堂中发挥其主体作用,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避免了学生分数高而能力差的情况出现,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主动学习知识,锻炼了自身的能力,并且能够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③弥补传统教育过程的不足,传统教学模式过于注重教学中的理论知识,偏向应试教育,对学生的素质以及习惯方面有所忽视,通过背诵能够得到高分,但综合素质得不到提升。传统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而科学探究则是教师进行引导,让学生进行探究,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质。

二、小学科学教学任务探究式教学策略分析

(一)角色扮演,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

探究式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其发挥的作用愈加明显。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直接讲述的教学方法,采用探究式教学手段。通过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以让学生深受情境之中,对科学知识产生疑问,从而让学生进行科学的思考和探究,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精神。例如:以班级为单位,教师带领学生在周边的园林中进行探索,让学生扮演“自然探究者”的身份,走进大自然去观察自然中的事物,在春天的沐浴下,学生能够更加轻松的进行活动。教师能够随身携带教具,例如:放大镜等教具。学生在成群结队下,有的去观察树叶的脉络,有的去捕捉一些蝴蝶等,在这种欢愉的氛围中,教师随即对学生进行了一些询问:“孩子们,你们在这次的探究活动中,有什么收获呢”这时,学生1:“我发现树叶上有同样颜色青虫”这时引起了其他学生的注意,“为什么青虫的颜色与树叶的颜色一样呢,如果我们不仔细地观察是很难发现的。”这时教师给出表扬,“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青虫很难被人们发现,他为什么要趴在树叶上呢?”教师带着这一问题,给学生讲述关于青虫生长的情况,并告诉学生们,青虫的家就是树叶,而且他还有很多的房间。这时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学生们纷纷找出被青虫啃食的树叶,从而明白了青虫是以树叶为食等科学知识。

(二)加强教师专业能力训练

有教师认为,探究式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主性,还能够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应引导广大专任教师牢固树立探究式教学的理念,积极提升探究式教学能力,比如,可以尝试“名师带动工程”“名校+分校”“师带徒”等途径,加强城乡、区域教师之间的交流,把城市优秀的教学经验传播到乡村,让更多的名师名校长到农村学校支教,分享传授科学的探究式教学方法,从而不断提升农村教师探究式教学能力和水平。

(三)备课是关键

每个教师在教学前都会备课,但是备课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同样是备课,有的老师教师略做备注,有的老师却写了满满的,但是前者的教学效率很高,后者的卻很低。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后者掌握了学生的心理,一味地枯燥无味地给学生们灌输纯文学性的知识会使学生产生厌倦的心理,所以教师们在备课时应该考虑到这一点。小学生他们还未成年,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还未形成完成,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学习科学对他们的帮助有多大。所以在备课时引导类的内容要比强加类的内容要好得多。备课就相当于提前的进入课堂状况,教师会在脑中先构造出上课时的情况和需要讲解的知识点,并且在备课后可以反映出该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以便于在课堂时及时地指出这些重要的知识点。所以说,要想提升课堂效率提前备课是必不可少的。在备课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堂环境设置,利用小学生特有的心理去针对性备课。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方法,提前备课设置特定的探究环境这对于教学能否成功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四)利用趣味现象刺激学生探究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讲,其身心发育和知识积累都处在初级阶段,探究式教学的实施,需要先从兴趣激发来切入。也就是要先激发出学生的兴趣,才能引导有效参与到课堂中展开探究。因此,在课堂上,就可以通过一些趣味化的生活现象,来刺激学生的探究兴趣。比如教学影子相关的知识时,可以将生活中的手影现象引入课堂,教师可以准备手电筒等,在课堂上给学生表演手影,通过影子展现出兔子、鸽子等形状。通过改变手势,影子也产生对应的变化,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形状,这样学生就会产生好奇心,想要知道是怎么回事。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就被激发起来了。趁此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便能收获良好的效果。

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是当前主流教学方式,因此这就要求小学科学教师应当具有探究式教学的观念,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个体发展特点和规律,通过完善教学资源,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引导学生不断探究,从小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黄玉清.浅谈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考试周刊,2019(46):28-28.

[2]李平.试论小学科学课堂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7(5):112-113.

[3]石密华.小学科学探究模式有效应用浅析[J].学周刊,2018(03):41-42.

猜你喜欢

小学科学教学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舞蹈教学策略之我见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探究小学科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思路
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思想品德教育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渗透
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