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蓝诗玲《鲁迅小说全集》英译本中谚语的翻译技巧

2020-10-09施聪胡燕娜

文教资料 2020年19期

施聪 胡燕娜

摘   要: 蓝诗玲翻译的《鲁迅小说全集》在学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使鲁迅的作品成为“企鹅经典”作品之一。蓝诗玲主要采用省译法、替代法、直译法翻译小说中的谚语,虽然遵循“忠实原文”的原则,但她不愚忠,在考虑不更改原文写作风格的情况下,兼顾译语读者的接受能力。她将小说中谚语所要表达的意思和效果巧妙地传递给读者,推动了中西方对不同文化词的理解,为中华文化在西方的传播做出了贡献,为推动中西文化交流搭建了桥梁。蓝诗玲的谚语翻译观是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

关键词: 《鲁迅小说全集》   蓝诗玲   谚语翻译

鲁迅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划时代的作家,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之父”,其小说犹如一本反映中国社会和文化的百科全书。他在作品里运用的艺术手法让读者回味无穷,其中最大的特征是小说的讽刺性。长久以来,翻译文学在英语文学多元系统中一直处于边缘性地位,蓝诗玲对此有深刻的认识。她说:“其实中国读者或许很难想象中国文学作品在西方的边缘性。这边的主流都是英美文学。”但是蓝诗玲翻译的《鲁迅小说全集》成功地将鲁迅的作品传入西方文艺界,成为“企鹅经典”丛书之一。鲁迅的小说主要描写了当时病态社会下人们的不幸,表达了对社会改革的强烈愿望。蓝诗玲的译本(以下简称“蓝译本”)很好地保留了鲁迅小说的特点,加上蓝诗玲独特的翻译观,是《鲁迅小说全集》成为“企鹅经典”的原因之一。本文着重讨论蓝译本中谚语的翻译技巧。

1.鲁迅小说中的谚语及谚语特征

谚语很大部分来自民间的创作,多为短句,言简意赅,广为流传。其中有许多是对自然环境、生活经验、社会活动、人际交往等的总结。谚语的种类繁多,有歇后语、俗语、格言等。

鲁迅一生共写了34篇小说,他的小说中有很多具有讽刺意义的谚语,加强了小说对当时所处社会的批判,揭露了旧社会封建势力下人们的不幸和悲惨遭遇。

1.1对生活经验的总结

《阿Q正传》以辛亥革命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阿Q遭到严酷的压迫和剥削,居无定所,没有稳定的收入,有时靠偷盗维持生活。但他不承认自己所遭受的一切,用精神上的胜利法,一步步从狂妄自大到精神麻木,最终被枪毙示众。在小说的序中,鲁迅运用了“名不正则言不顺”这一谚语。鲁迅在序中提到,在想文章的名目时感到万分困难,因为文章的名目非常具有代表意义。在传的众多名目中,鲁迅都找不到与阿Q匹配的,最后在“闲话休提,言归正传”套出正传两字,取名《阿Q正传》。鲁迅在取文章名目的过程中,很好地体现了谚语“名不正则言不顺”所要表达的意思。在小说的第二章优胜记略中写道:

但真所谓“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罢,阿Q不幸而赢了一回,他倒几乎失败了。(鲁迅,2005:59)

这里描述了阿Q在赌摊上“幸运”地赢了一回钱,手里的铜钱渐渐地变成了叠,但是突然两个人打起来,他也挨了几拳几脚,当他回过神来,赌摊已经无踪影了,而他赢的钱也随着赌摊一起消失了。这里讽刺了阿Q在赢钱时自以为很幸运,而且不知足总想赢得更多,最后却变成被人拳打脚踢,钱也被拿走了。“幸运”的事变得不幸起来。

小说《肥皂》创作于五四运动的落潮期,文章的主人公四铭是一位典型的封建卫道士,在他眼里,新文化运动简直是万恶之源。当他在街上遇到一老一少的女乞丐被调戏着要用肥皂洗澡的时候,四铭心生淫念但苦于封建制度的压迫,内心无法得到满足,这种心理支配着四铭以后的言行和心理活动。四铭表面上去给四铭太太买肥皂,实际上是由女乞丐身上转移过来的。在买肥皂的过程中四铭遭到三位学生的嘲讽,回到家以后借着询问儿子英语的事破口大骂,并上升到对新文化运动的咒骂,表现出了对女学生的厌恶。四铭太太忽而说:

“天不打吃饭人”,你今天怎么尽闹脾气,连吃饭时候也是打鸡骂狗的。(2005,鲁迅:152)

谚语的意思是老天不会在吃饭的时候惩处人,作为四铭的妻子,她太了解自己的丈夫了,这里讽刺了四铭的反应过于激烈,将责任推到学生身上,自己在外受嘲讽就借题发挥,抨击新文化运动还有女学生,并且一针见血地道出四铭的小心思,使得四铭顿时失去了体面。

小说《采薇》讲述了伯夷和叔齐兄弟俩在西周养老,叔齐会关注外界所发生的事态,伯夷采取的是一种“超脱”“闲适”的态度,觉得事不关己。但这只是伯夷的自我安慰,看着每天的烙饼越来越小,他的眼神开始变得不安,感觉到这一碗安稳饭马上就要不安稳了。小说里的兄弟俩一直恪守先王之道,但叔齐是不“超脱”,不“闲适”的,他仍然时刻关注着世事,为后面建议伯夷出走做了铺垫。在劝说伯夷时,书中是这样描写的:

兄弟俩一同走到华山去,吃些野果和树叶来送自己的残年。况且“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或者竟会有苍术和茯苓之类的也说不定。(鲁迅,2005:269)

他们认为上天不分亲疏,经常眷顾善于顺应天道的人,在他们心里自己一直恪守先王之道,在知道先王的规矩被破坏以后,不但不孝也不仁,所以为了证明自己对先王之道的忠诚,他们选择出走,不再吃周家的大饼。并且在他们看来,他们出走是顺应天道的,会被好好对待的。这里讽刺了“先王之道”的虛伪和欺骗性。

1.2对人际交往的总结

在《阿Q正传》的第五章,阿Q遇到了生计问题,觉得世上也变得奇怪起来,未庄的女人们忽然开始怕他,见他就跑。酒店不让他赊账,土谷祠的老头子不待见他,也没有人叫他做短工了,就这样阿Q失去了经济来源。经打听得知原来是一位叫小D的小子抢了他的饭碗。于是两人相见便有了“仇人相见分外眼明”,和小D打了起来。未庄的人剥夺了阿Q做短工的权利,他不得不去当流民。第六章,当阿Q从城里回来以后,赚了一些钱,赵老爷便想着从他手里买一些便宜货,相比赵家人的态度,阿Q那懒洋洋的态度让赵家人很不爽,还对阿Q产生疑心。在阿Q走后,赵老爷“庭训”道:

“老鹰不吃窝下食”,本村倒不必担心的,只要自己夜里警醒点就是了。(鲁迅,2005:75)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坏人不会在当地干坏事,在赵老爷心里还是认定阿Q是狡猾的人,对于突然有钱的阿Q,未庄的闲人们终于探出了他的底细,原来这一切都是偷来的。至此,阿Q走上了末路,为后面阿Q走上革命道路做了铺垫。

在《肥皂》中,四铭与太太争论的时候,道统和薇园来讨论移风文社的第十八届正文题目,四铭决定表彰在街上看到的女乞丐,因为大家都说她是孝女,薇园认为女乞丐是“外路人”,表彰她不合适。此时四铭便借此讽刺薇园路过女乞丐时没有给她钱,并说这是没有心肝的人做出的事。此时书中描写薇园的反应是:

你简直是在“对着和尚骂贼秃”了。我就没有给钱,我那时恰恰身边没有带着。(鲁迅,2005:153)

显然薇园听出了四铭的讽刺,并借着谚语委婉地表达自己不是冷漠无情的人,也不是无心肝的人。

1.3对社会活动的总结

在《端午节》这篇小说中,鲁迅写了方玄绰这位“差不多”先生,他运用这“平凡的警句”,获得了许多新安慰,方玄绰认为“差不多”是合理的,并存在一定的哲学基础,又理论了“性相近”的观点,他为自己拥有这套思想体系感到骄傲。每当方玄绰遇到无法排解的困难时,他就用“差不多”理论解释和解决问题。其实他是在运用“差不多”理论进行自我调控,而獲得心理平衡感。可悲的是,“差不多”理论并不能让他真正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当他想要的“安分”战胜了“不平”后,他依然不能做到心如止水,因为当“差不多”在心理上起到安慰作用后,依然会受到现实社会的物质困难的挑战。“差不多”理论在生活的煎熬下显得软弱无力。文中在描写方太建议方玄绰另寻法子的时候,方玄绰回答:

什么法呢?我“文不像誊录生,武不像救火兵”,别的做什么?(鲁迅,2005:98)

誊录生是法官边上的书记员,救火兵为消防队员,在旧社会,这两种职业都是从文或者从武行业中较为落魄的职业,而方玄绰却说自己这两样职业都干不了,那么他还能干什么职业呢?其实这反映了他是一个小官同时兼做教员,当政府不给教员发工资,教员们联合索薪时,他却不加入他们,并且不费一举手之劳获得了工资。但当政府开始不给一些官员发薪资时,“差不多”理论又出现了,他默认了政府对教员拖欠工资,对官员拖欠也在合理之中,鉴于前者,在官吏出面向政府索薪时,方玄绰依然选择了不出面。此时的他在“差不多”的心理安慰下心安理得,但是当政府这一做法对他的生活产生了威胁,他渐渐开始缺钱,这时他说出了不做官了这种违反常理的话。由此可见他那一套“差不多”理论是何等可笑。当他知道官俸依然还是由会计科分送时,“差不多”出现在了方太劝说另寻出路时,才会说出自己“文不像誊录生,武不像救火兵”这种话。鲁迅运用这句谚语讽刺了方玄绰的苟且偷安,在旧社会的压迫下逐渐步入消极的道路,面对封建制度缺少抗争的勇气。

当伯夷和叔齐决定出走不再吃周家饭后,他们在流浪过程中靠吃薇菜填饱肚子。有一天,当他们正在烤薇菜时,一位二十来岁的女人询问他们吃薇菜的原因,他们却说因为自己不爱吃周粟。这个回答引得女人冷笑道: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们在吃的薇,难道不是我们圣上的吗!”(鲁迅,2005;276)

女人的这句讽刺犹如一道晴天霹雳狠狠地将两人拉回现实,心情也愈发沉重……为二人饿死在首阳山埋下伏笔,两人狭隘的思想终使得自己落入被人嘲弄的局面。

2.蓝诗玲《鲁迅小说全集》英译本中谚语的翻译方法

蓝诗玲是英国新生代汉学家及翻译家,她对中国历史和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她是翻译鲁迅作品最全的学者。蓝诗玲翻译的作品这么经典和她有着独特的翻译观脱不开关系。

从她翻译的作品中可以看出蓝诗玲在谚语的翻译上灵活地采取了多种翻译方法。为了践行“忠实性再创造”的翻译观,蓝在处理小说中的文化词时,采取了以读者为中心的翻译策略,可以看出她并不是愚忠,而是争取让读者最大限度地理解中国的作品。

2.1省译法

省译法是指在译文中不把谚语原文翻译出来。在蓝译本中,不翻译出来的谚语类型是属于鲁迅原创的。

在《肥皂》中“‘天不打吃饭人,你今天怎么尽闹脾气,连吃饭时候也是打鸡骂狗的。他们小孩子们知道什么”。蓝诗玲译为“Whats wrong with you tonight ?His wife suddenly interrupted. Picking on him while hes eating his dinner. They are just boys .”这里采用了省译法。在原文中,这句谚语是用来讽刺四铭对于学生的嘲讽反应过于激烈,在吃饭的时候还拿学程出气,破口大骂。如果蓝诗玲将谚语原文翻译出来,那么读者会难以理解天和吃饭人之间的关系,并且体会不到四铭太太对四铭的讽刺之意。选择“picking on him”可以表达出四铭太太对四铭指责的意思。蓝诗玲此处选择省译法非常巧妙。在这一篇小说中,还有一句谚语也采用了省译法“啊呀,四翁!”薇园又奔过来,“你简直是在‘对着和尚骂贼秃了。我就没有给钱,我那时恰恰身边没有带着”。译文为“I didnt give her any money,either,but only because I happened not to have any on me at the time.”原文中的谚语是四铭用来讽刺薇园在看到女乞丐时没有施舍钱给她,暗示她是一个没有爱心、没有心肝的人。蓝诗玲选择没有译出谚语,而是直接翻译薇园的话,表达了她是因为身边没有带钱而没有给女乞丐钱。这样能够直截了当地表达薇园想要表达的意思,也给了读者一定的思考:是否薇园真的是因为没有带钱而没有给钱的,也有利于加深读者对薇园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

2.2替代法

因为中外文化之间存在差异,所以文化中包含的事物的联想和理解是不同的。这时需要译者用读者所能接受的文化词代替原文中的词语。蓝诗玲在翻译中考虑到文化差异,所以在小说《阿Q正传》中谚语的翻译就采用了替代法。

小说原文中是这样写的“但真所谓‘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罢,阿Q不幸而赢了一回”。译文为“Every silver lining has its cloud, to paraphrase the proverb.”。塞翁失马是一个历史典故,具有中国特色的内涵。读者如果不了解历史典故,就会理解不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所以译文中选择用“every silver lining”代替。“老鹰不吃窝下食”的译文为“Someone in his line of business wouldnt shit on his own doorstep.”采用“shit”代替原文中的“窝下食”,在蓝诗玲的翻譯下,转换的这些文化词,既避免了因为文化差异带来的理解问题,又很好地传递了文化词代表的意象。

2.3直译法

在英汉谚语的翻译中,直译法是被大多数译者采用的,直译法能够直观地传达原文的意思,能够还原文章的写作风格。在《鲁迅小说全集》的翻译中,采用最多的是直译法。在小说《采薇》中,“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的译文为“Fortune favours the good.”“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译文为“Every inch of land under heaven belongs to our king.”在小说《端午节》中,“文不像誊录生,武不像救火兵”对应的译文为“I dont write well enough even to be a copyist; if I joined the army, I wouldnt scrape into the fire brigade.”及《阿Q正传》中的“名不正则言不顺”翻译为“If a name not right ,the words will not ring true.”直译法通俗易懂,让读者直接感受作者要表达的思想。

3. 结语

蓝诗玲不仅使《鲁迅小说全集》中的谚语及谚语风格很好地呈现在西方读者的面前,而且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当时的中国文化和社会环境。翻译后的文本与西方文化产生强烈的碰撞得益于蓝诗玲独特的翻译方法。她采取灵活的翻译方法,如省译、替代、直译法等,在不改变原文风格的情况下考虑译语读者的接受力和理解力。她的翻译观对谚语翻译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有着很大的启示。

参考文献:

[1]周世培.蓝译本《阿Q正传》中文化词的翻译策略探析[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119-122.

[2]覃江华.英国汉学家蓝诗玲翻译观论[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117-121.

[3]许韶明.异化:跨文化交际的桥梁——鲁迅小说两英译本对文化负载词的处理[J].肇庆学院学报,2005(6):47-50.

[4]刘小乐.葛浩文与蓝诗玲翻译观比较研究[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11-14.

[5]王树槐.译者介入、译者调节与译者克制——鲁迅小说莱尔、蓝诗玲、杨宪益三个英译本的文体学比较[J].外语研究,2013(2):6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