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创客精神培养现状分析

2020-10-09王靓

文教资料 2020年19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现状对策

王靓

摘   要: 近年来,国家和各地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推动创客教育发展的政策,促进了创客教育在职业教育领域遍地开花。目前,各职业院校基本构建了创客教育的基本框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创客教育开展过程中,能准确把握创客精神的院校却甚少,导致创客教育发展乏力,影响创客人才的培养水平和院校的办学质量。本文在深入分析创客精神的多重重要意义的基础上,针对高职院校在学生创客精神培养方面的基本现状,因地制宜地提出强化创客精神培养、促进创客教育高质高效发展的举措。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创客精神   现状   对策

伴随着各种新业态的涌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逐渐席卷整个社会。高职院校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在培养学生创业能力和创新意识这一方面责无旁贷。鉴于此,创客教育已成为很多学校的固定课程,与此同时,很多院校在重视“硬性”创客课程的同时,忽略对学生“软”性创客精神的培养,导致学生出现能力不均衡、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因此,强化对学生的创客精神培育,成为摆在高职院校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高职学生培养创客精神的重要意义

(一)创客精神是提高双创能力的根基。在目前高职教育模式、人才培养模式逐渐同质化的背景下,通过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在人才培养中占据优势,成为高职院校开展特色办学的一条重要路径。通过不断强化学生的创客精神培养,有助于学生坚定自我培养创新素养和创业技能的信心,实现双创能力持续、稳定提高,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

(二)创客精神是综合全面发展的前提。当前时期,职业教育普遍重视学生能力、技能等外在素质的提高,却在很大程度上忽略内在素质和精神的培养,导致学生内外素质发展不均衡,综合能力想要进一步发展面临一定阻碍[1](28)。创客精神具备较强的创新性和开拓性,在补齐学生内在素质发展短板的基础上,激发学生进行开创性学习、提升,确保学生均衡发展。

(三)创客精神是未来持续进步的动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何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自主提升能力历来是职业教育的重中之重,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职业教育普遍采用“授人以鱼”的模式,导致学生遇到新问题时,自主能力较差。创客精神的培育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一精神具备“授人以渔”的特性,在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提高能力,在后续发展过程中后劲更足、行稳致远。

二、高职院校创客精神培育现状

(一)个别学生对创客精神的认识存在误区。由于创客精神时常与创新创业联系在一起,因此,一部分对创客精神理解不够深入的学生片面地认为,创客精神的作用是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技能,自己将来没有创业的打算,自然不需要培养创客精神。持有这一观点的学生因为对创客精神的实质、内涵和作用没有清晰而全面的认知,忽略创客精神对日常实践的多重作用,得出片面、武断的结论。

(二)高职院校培养创客精神的制度有待完善。尽管创客教育在高职院校已经试行了很多年,但整体来看,这一教育的运行模式亟待完善,最突出的问题是在制度建设中对创客精神的培养缺乏明确的定位与重视。与之配套的相关政策和文件支持更多侧重于技术、场地、资金等硬件设施方面的支持与建设,在课程体系构建和师资建设等方面缺乏对创客精神培养的体现和描述。总之,无论是在制度体系还是运行机制等方面,都存在重视不足的问题,阻碍创客精神的培育和作用的有效发挥。

(三)创客精神培育没有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创客精神的突出特点在于个性化和多元化,强调针对不同学生的个体实际因材施教,除了利用好第一课堂向全体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和理论之外,更要切实发挥好第二课堂的作用[2](157-159)。但在实际办学过程中,众多高职院校或多或少存在第二课堂作用发挥不完善的问题,导致创客精神与高职院校日常教学融合时存在一定困难,对专业课程的促进作用难以体现。

(四)教师缺少培养学生创客精神的意识和行之有效的方法。无论是创客教育,还是创客精神培育,都需要专业化的师资队伍,采用科学的教育方式,上述两方面因素缺一不可。但在一些高职院校的办学过程中,由于对创客精神的重视性认识不足,导致在专业化师资建设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滞后性,造成教师在创客教育过程中忽略对学生精神状态的关注和培养。教师的目光和精力更多放在课程的实施开展、学生任务的完成情况或实践过程中的技术指导等方面,对学生自主学习、培育创客精神的主动性不足。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缺乏开放性、引导性和多元化等因素的融入和运用。

(五)未构建起培养创客精神的有效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创客精神的培养要融入专业课程,并将其真正纳入现有职业教育的完整课程体系,才能保证创客精神教育的质量和有效性。但在目前教育模式中,为数不多的高职院校能够设置完善并与现有课程体系相衔接的课程结构,再加上评价考核方式单一、片面,存在“重结果轻过程”的倾向,导致创客精神在培育过程中质量不高、效果有限,作用难以得到及时发挥。

三、高职院校创客精神培育路径探究

针对创客精神培育过程中出现的不足和缺陷,高职院校应精准施策、对症下药,结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时代发展需求,因地制宜地构建创客精神培育的有效路径。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大创客精神的宣传力度。创客精神作为一种积极能动的意识,不仅对于促進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这一精神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日常学习、工作等,甚至对其日后职业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院校应结合现阶段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有意识地强化其对创客精神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让更多的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培育、提升的习惯[3](152)。一方面,在正式开展课程教学之前,可以借助视频、讲座、授课等多种形式,加深学生对于创客精神起源、发展等环节的认识,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专业教育与创客精神培育的融合,号召更多的学生积极主动地拥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加强对学生思想认识层面的武装。

(二)完善制度建设,保证创客精神培育的有效实践。创客教育要取得实效,务必通过完善的制度、政策形成常态化教育模式,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增强创客精神培育的有效性。借鉴发达国家的教育经验,并结合现阶段我们国家的高职教育实际情况,在制度建设方面:一方面,针对创客精神的培养制定专门的发展规划,从宏观层面出台发展蓝图,确保各项路径能够统筹推进,增强各项教育措施的规范性和制度性,另一方面,实现科学、全面的具体举措贯穿创客精神培育的全过程,如实现集体讨论备课制,通过成立备课小组、完善教学计划、设计教学课件,从技术和专业层面提升创客精神培育的保障性,如针对高职院校创客教育的授课教师制订相应的培训计划,设计可行的晋升通道,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工作积极性。

(三)形成多方合力,营造创客精神培育的浓厚氛围。首先,实现创客精神与社会的融合,虽然高职学生创客精神的培育主体是院校,但无论是学生日后的求职、进一步发展,还是当下创客精神的综合技能提升,都与社会息息相关。因此,院校应积极与政府部门、行业组织、企业等多部门合作,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浓厚氛围。其次,实现创客精神与校园文化的融合,校园文化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因此,可以借助创客文化周、创客作品展示、创客精神讲座等一系列形式,将创客精神融入校园文化之中,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促进创客精神的深入发展。最后,最大限度地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积极鼓励学生参加三维重建比赛、创意作品设计大赛、创新创新创业大赛等一系列大型赛事活动,在营造浓厚氛围的同时,让更多的学生在实践竞赛中不断培养创客精神。

(四)创建创客空间,为创客精神教育培育提供载体。现阶段的创客空间资金主要来自院校自身或者政府的财政拨款,我们在保持这一模式的基础上,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通过引入企业、社会机构、行业组织、个人等多种来源的资金,实现资金来源的多元化[4](75-77+80)。此外,在开办过程中依靠举办创客活动、销售创客作品、开设培训课程、收取会员费等形式,为创客空间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为创客精神的培育提供优质载体。

(五)优化师资队伍,增强创客精神培育的专业性和针对性。一方面,院校在现有创客师资教学队伍的基础上,通过与企业、科研机构等合作,引入、聘用一批在创客精神培育方面具有独到经验和方法的优秀兼职教师,与原有师资队伍融合,形成一支专兼结合、方法得当、效果突出的优秀创客精神培育教师队伍。另一方面,教师在培养学生创客精神的过程中,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针对创客课程采取高质高效的方式方法,适应师生角色的转换,通过理论传授与实践互动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生动的创客实践中培养创客精神。

(六)完善专门课程,改善评价方法。一方面,院校应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针对创客精神培育,开设三类专门课程:面对全体学生的基础课程,如3D打印、趣味课程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选修课为主的拓展课程,如引入与物联网相关的传感装置、智能工厂等课程;在前两类课程基础上的创新课程,如引导学生开展发明创造的机器人课程等[5](172),上述一系列课程体系要结合当前信息技术的基础,并试着探索符合本校实际的专门课程体系。另一方面,针对创客精神培育的特点,通过对评价方法进行完善和升级,以符合教学特点和培养目标。如搭建完善的线上线下平台,让创客精神的培育过程与“互联网+”浪潮融合,有助于接受来自社会各个层面的不同评价;如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更加侧重过程评价”的方式,调动不同层次学生培育创客精神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马娜娜.融入创客精神的新教学模式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7(06).

[2]王尤举,樊勇.创客精神内在机理及培育研究[J].文化学刊,2018(09).

[3]龚明明.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专业基于“创客精神”引领创新创业教育有效路径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9(08).

[4]單日,陈国栋.工匠精神背景下产品设计专业校企合作的创客空间教学模式研究——以台州学院为例[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01).

[5]于肖飞.新时代“工匠精神”融入商科创客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大众文艺,2019(04).

本文系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一般规划课题“高职院校创客人才的创新精神与工匠精神培养模式研究”,课题批准号:GH181071。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现状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