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20-10-09张鑫刘宁隋秀梅王姗珊韩玉辉李楠舟高玉侠
张鑫 刘宁 隋秀梅 王姗珊 韩玉辉 李楠舟 高玉侠
摘 要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按照“双高”建设要求,以专业群对接产业为核心,理清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关键逻辑,开展专业群建设。具体举措为:以“双高”建设发展为契机,创新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智能制造相关先进技术网络教学和培训资源平台,开展线上和线下教学和培训,打造技术服务与社会培训“双轮驱动”社会服务平台,将专业群打造成国际有影响力的专业群,为吉林高等职业教育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长职标准”。
关键词 高职院校;“双高”建设;专业群;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0)23-0028-05
“双高”建设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实施的重大战略措施。2019年下半年吉林省教育厅启动“吉林省高水平现代化高职院校和高水平特色专业群”建设计划,长春职业技术学院被确立为立项重点建设单位[1]。“双高”建设明确提出高职教育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宏伟目标。探索“双高”建设背景下专业群建设路径,对于建设高水平现代化高职院校、适应经济转型、培育大国工匠,具有现实意义。
一、“双高”建设背景下专业群建设思路
(一)专业群与产业链的对应性
长春市已基本形成汽车装备制造及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复兴号”高铁全产业链的企业集群,由上游原材料供应,中游零部件生产、车辆生产、智能化和信息化,下游试验检测、维保运营等构成汽车装备制造及轨道交通装备制造生命全周期产业链。根据产业链中岗位群对技能人才的需求,长春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校)组建了由数控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工业设计等专业构成的智能制造专业群。专业群与产业链对应关系如图1所示。
吉林省智能制造产业具备了从设计、制造到服务完整产业链,依托一汽、高铁等全产业链的企业集群,形成了得天独厚的产教融合优势。本专业群面向智能制造产业链,以先进制造技术为共性技术,由工业设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组成。专业方向服务于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设计——产品数字设计、3D打印技术应用等,智能生产——高端制造工艺实施、智能成型制造等。智能制造产业链使专业群扩展性强、互补性强,能够更加紧密追踪产业发展升级趋势[2]。
(二)专业群人才培养定位
面向智能制造产业链的岗位群,精准培养懂技术、精操作、能革新的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本专业群由4个专业8个专业方向组成,其中产品正逆向设计技术、模塑产品成型设计和产品结构设计等专业方向服务于数字化设计的岗位群;机械智造工艺、多轴精密加工技术、精密模具智能制造等专业方向服务于智能生产的岗位群。
(三)群内专业的逻辑性
专业群以智能制造覆盖面广的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为核心引领,群内各专业均服务于智能制造产业链,以先进制造技术为共性技术,共享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三维数字化设计、电气控制等平台课程5门,共享数控加工、3D打印、CAD/CAM、现代电气、机械装调等先进制造技术实训室7个,三维数字化设计等课程教学团队5个。群内各专业在核心技术技能、服务领域方面各有侧重:工业设计专业侧重于数字化设计,数控技术专业侧重于高端制造,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侧重于智能成型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侧重于智能产品成套联调技术[3]。
二、“双高”建设背景下专业群建设措施
(一)建设目标
以服务“中国制造2025”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为契机,面向吉林省轨道交通和汽车制造等装备制造产业链,培养智能制造关键岗位懂技术、会操作、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推进1+X,推进三教改革,建成省内一流、国内领先的高水平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将专业群打造成为吉林省智能制造企业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高地,助力地方产业升级。
(二)建设措施
1.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在学校“三全育人”基础上,实践“三层四双”人才培养模式,即落实人才培养“订单式”“定向式”“通用式”三层次教学,全程实施学校企业“双主体”、学生学徒“双身份”、教师师傅“双导师”、学校企业“双考核”,培养面向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制造等行业高端岗位群的技术技能人才,具体见图2。
开设新技术、特色技能和复合技能等多个专业方向,学生在大一进行专业基础课程學习后,在大二可以自主选择一个专业方向,毕业前选择技能课程,获得多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将思政育人、劳动育人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向学生提供多样性、可选择的专业教育资源,充分体现学生成长的个性发展、素质发展、多元发展[4]。
校企深度融合,提升人才就业质量。与吉林省模具工业协会合作,共建企业大学,建设混合培训模式,为现代企业培训提供全员学习、团队学习、个性学习;与华中数控深度合作,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针对企业员工、新型农民、退伍军人、社会再就业人员等多层面对象进行职业培训;与海尔集团合作,成立海尔质检班、海尔智慧厨电班,对学生实施定向培养,增大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契合度。
2.构建“公共+共享+核心+技能”的专业课程体系
开发智能制造类专业课程标准。拓展职业技能,以多个职业技能培养为目标,将劳动育人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按照“基础课程共享、专业方向深入、职业技能拓展”的思路,构建“公共+共享+核心+技能”的书证融通课程体系。一是开设新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通识教育、职业素养等“专业群公共课程”;二是构建基于先进制造共性技术的“专业群共享课程”,融入机械创新设计等创新课程,夯实智能制造所需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三是体现“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专业核心课程”;四是突出核心职业能力、融通X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职业技能课程”。
3.招生模式改革
改革招生模式,建立专业群招生和专业选修辅修制度。开展专业群整体招生,学生入学不分专业,按专业群进行培养,一学期结束后深度合作企业介入人才培养过程,学生可针对意向企业在专业群内主选一个专业方向,同时根据学习能力可辅修另一个方向模块或证书模块。根据行业、企业岗位核心能力需求,合理设置考核指标,模拟真实岗位的能力评价体系,探索学业考试与职业技能等级同步评价体系,实行1+X证书的学分银行、学习成果认证与转换制度,鼓励学生取得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具体如图3所示。
4.课程教学资源建设
(1)建设“数字化+”新形态教学资源
一是深化专业课程与思政融合,推进“精工文化”的课程思政。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弘揚“精工文化”,突出工匠精神,依托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培养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将企业劳动模范、科技精英事例融入课程,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爱国热情,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全面提升。二是紧跟产业发展趋势,优化调整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块,保证专业教学与智能制造新技术与新工艺同步发展。面向智能制造产业链,建立基于信息化技术数字化的课程资源共享机制,按照行业企业技术发展随时制订更新专业标准、课程标准。三是基于信息技术开发适合模块化课程实施的新形态教材及教学资源。按照“符合技术模块特点、适合多导师教学、可模块化组合”的原则,并要求内容紧贴智能制造发展前沿,开发数字化课程学习资源包(包含数字化教材、教学课件、微课、案例库、数字化习题库等),如虚实一体化的《三维数字化设计》等数字活页式教材、《数控加工工艺实施》等工单式教材。四是建设先进装备制造“e学通”学习平台,同时利用智慧职教、蓝墨云班课等APP,紧跟智能制造技术发展前沿,建设智能制造专业群在线学习系统。在线学习系统将课程标准、典型案例、微课、项目案例资源库、题库等数字化教学资源有机呈现,并实时更新。五是基于AI建设开放平台,深度融合智能制造专业领域,结合专业方向构建融合课程资源、教学平台、实训项目和虚拟体验于一体的人工智能实训平台。平台通过配备AI摄像头、开放平台超脑服务等智能硬件设备以及智能环境系统,实现数据服务、训练服务、应用服务三大功能。
(2)建设教学资源库和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对标国家资源库建设标准,建成可持续更新的协同开放、整合共享、统一规划、服务区域经济的专业群资源库。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教学资源库建设标准并将现有教学资源整合,融入MES等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建设成包含所有课程的教学资源。教学资源主要包括媒体素材、试题、试卷、案例、课件、动画、视频、网络课程、微课等资源,为师生提供“教学练考评”一体化教学支撑。依托资源库建设,建成“快速成型技术”“三维数字化设计”等8门专业在线开放课程,推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5.教材与教法改革
(1)校企共同开发多形态系列教材
开发具有直观性、互动性和成长性的新形态教材。与中车长客股份等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引入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产业先进元素,融入AI等信息化技术开发《机械制造基础》等8部新形态教材。校企共同开发《三维数字化设计》等2部活页式教材,教材内容以活页的形式编制,具备灵活性、重组性及趣味性。模拟企业生产一线真实场景,开发《数控加工工艺实施》等2部工单式教材,将课堂和工作环境对接,让学生技能训练过程中更有岗位实感。
(2)形成“多阶段+多教师+多模块”项目导向教学模式
基于智能制造多技术融合的特点,以数字化设计、智能生产等模块化的教学资源包为依托,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共同进行教学设计,按照项目导向实施“多阶段、多教师、多模块”的分工协作教学模式。各专业按照人才培养目标与岗位需求,开发源自岗位企业真实项目的教学载体,细化成学习领域后,按照各阶段实施教学,教学过程中专业教师分工协作,多名教师按照教学阶段完成多个模块教学内容。学生课前预习依托“e学通”、智慧职教、蓝墨云班课等线上平台,采用“互联网+微课+双元制”的学习模式,以职业体验、认知学习和基础知识掌握为主;课中教学依托线下校内实训基地,以重点问题探讨、实践技能训练为主;课后复习依托线上平台,以知识巩固、拓展延伸为主。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分工协作,课前以提供素材、任务为主,课中以指导为主,课后以评价反馈为主,实现课内课外一体化育人,提升整体教学质量。
6.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
(1)引培结合,建设高水平教师领军队伍
一是引进培育名师,发挥模范的高端引领作用。聘请业内领军人物到专业群兼职工作,指导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引入教育教学改革课题,提升科研能力。二是发挥名师工匠的示范带动作用。以教学名师、技能大师、长春工匠、技术能手组建团队,承担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及职业院校等的技能革新、技术协作、技能研修等项目,实施技术改革,解决技术难题。三是建立有利于专业领军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加快培养步伐,注重职业道德和学术道德、管理、战略、科学决策、协同创新和团队发展能力的培训。
(2)精心打造高水平教学创新团队和技术创新团队
对接专业群开展的“三教”改革,促进教与学的“模块化”,成立“数字化设计”“智制造产线技术”“先进成型技术”等模块的教学创新团队,发挥各自专业优势,提高学生的模块化技术学习深度。围绕智能制造领域产业发展需求,更好地开展技术开发、产品开发、成果转化、项目策划等研发服务,成立“数字化设计”“先进制造技术”“智能模具”“智能产品工业设计”“知识产权服务”等技术创新团队。
7.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1)建设技术领先的校内实训基地
一是模拟完整的数字化企业,开展产品设计、工艺规划、生产仿真、生产管理、提升创意、制作手办、3D打印等实践教学活动,建成全国领先的示范性智能制造产线数字孪生实践教学基地、高端制造技术实践教学基地和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实践教学基地。二是与西门子合作建设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中心解决实体设备不足的难题;与发那科等企业开展项目研究,聚焦应用技术研发、技术服务、新技术培训;针对现有的智能制造产线,利用CAM+虚拟机床操作技术,开展数控机床的虚实一体的实训学习。三是联合行业和企业等,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借鉴国际先进标准,体现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开发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成为支撑1+X证书制度试点基地。四是通过“信息技术+”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并对实训基地中的设备运行、学生实训、教师教学、资源共享等方面进行实时在线管理;运用实践教学数据分析,精准分析教师、学生的教与学情况,定向推送相应改善策略,实现精细化的实践教学数据管理。
(2)建校企共贏的校外实践基地
一是与吉林省模具行业协会、吉林省增材制造学会等合作,建立应用技术研发中心,为行业间产业信息交流、校企人员互聘、教师与工程师互动等搭建平台。二是选择行业特点突出、具有行业引领作用、经济增长势头强劲、人才需求量较大的智能装备企业作为校外实践基地,保证基地数量和相对稳定性;校企深度合作,开展顶岗实习、企业冠名班。三是吸取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经验,对智能制造产业中岗位进行总结提炼,将岗位的共性需求与企业的个性化需求相结合,与海尔集团、一汽解放等企业合作,开展工学交替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改革。四是推动校企共建专业、共设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共建在线开放课程,共编教材,开展学校与行业、专业与企业、学生与岗位等多层次合作办学,实现共商共建,共同发展。
8.技术技能平台建设
建设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依托吉林省模具工业协会、吉林省增材制造学会,围绕智能制造技术应用,面向全国及周边省份,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重点攻关智能制造产线运维、智能检测技术应用、模具智能制造技术、3D打印应用技术研究等智能制造技术应用领域,开展新产品研发、智能制造技术服务和成果转化等。
创建汽车装备制造领域技术应用平台。依托中车长客股份、一汽-大众等企业,联合长春工业大学、吉林大学等院校,组建智能制造产教联盟,开展轨道客车领域的应用技术研发与智能设备的研制。建成产学研一体的智能制造产教协同应用技术研发中心,为客车、汽车配套企业开展客车、汽车零件产品的加工生产。
构建创新创业全价值链公共服务体系。进行科研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教师科技成果处置和收益分配机制;依托校内教师的应用技术研究项目和科研成果,引入企业资源开展“传帮带”,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项目的产生;通过开放实训室、实训基地、科研立项和专项竞赛,培养和孕育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形成教学、项目、竞赛、孵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全价值链体系。
实施线上线下职业技能培训。开发数控技术、3D打印技术、设备维修、现代电气等6个工种的培训资源包,面向学生和教师的技能竞赛训练开发学习资源包,面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完善“e学通”平台,实现所有资源对外开放共享;积极开展各级各类职业资格培训。
9.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依托智能制造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和高水平教师团队,重点攻关数字化设计、智能检测技术等智能制造技术应用,开展新产品开发和成果转化;开发增材制造、柔性生产线虚拟装调等新技术技能培训项目,服务中小企业开展智能制造技术升级,完成培训1000人次,技术服务100项;面向学生、中高职教师及社会人员开展机械加工、3D打印造型师、数控加工等技能鉴定;向社会开放实训设备与技术服务,承接国内外各项重要职业技能大赛,每年承办全国高职院校技能竞赛选拔赛1项、中国技能大赛选拔赛2项、承办吉林省高职高专技能大赛2项。
10.国际交流与合作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提高专业群的品牌影响力。选派专业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到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进行交流学习,聘请国外有经验的职教专家到校讲座,全面提升教师的现代职教理念及参与产能合作和产品研发的能力水平。开发国际互认的专业标准、课程标准,输出标准、师资、课程等资源,提升国际影响力。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考核评价标准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将国际先进标准“本土化”。
三、“双高”建设背景下专业群建设的机制保障
(一)组织体系保障
以党的建设引领专业群建设,实施在党总支领导下的系主任负责制,保证专业群建设的先进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制订项目运行体系,完善群内专业协同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导师聘用机制、考核评价标准以及相应规章制度。对专业群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监督、评价与反馈,及时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意见和建议。完善专业群运行、诊断与改进制度,为专业群建设提供软件保障。
(二)专业组织保障
建立对接产业需求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制订专业设置与动态调整实施办法,适时新增新兴专业、改造传统专业、调整专业方向。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统筹进行专业建设、改革与发展谋划,制定专业建设标准、教学标准,开展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调研,协助制定订才培养方案。建立校企共同参与的多主体质量评价机制和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机制,校企协同实施产学融合,引进企业项目,开发、建设课程资源,开发多样化教材,共同进行产教园建设。
(三)资金管理保障
在中央财政资金、地方财政资金、学校自筹资金基础上,积极争取行业企业支持,建立多元化经费筹措的良性运行机制。成立资金管理领导小组,制订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按年度、专业、项目制订资金项目分配方案,监督设备招标。
参 考 文 献
[1]孙凤敏,王斌,潘珂,程宇.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办学、高标准引领的新思路——2019年全国高职教育研究论坛综述[J].职业技术教育,2019(36):29-34.
[2]谢琪,丁金昌.基于“双高”建设的高职教育校企“双元”育人体系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9(24):12-18.
[3]陈友力,叶赋桂.“双高计划”建设项目特征与遴选机制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20(2):103-108.
[4]周建松,陈正江.计划引领与项目驱动: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政策的制度逻辑——基于“示范计划”和“双高计划”的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9):116-119.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Specialty Group Construc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Double-high”Construction
——A Case Study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Center of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College of Changchun Polytechnic
Zhang Xin, Liu Ning, Sui Xiumei, Wang Shanshan, Han Yuhui, Li Nanzhou, Gao Yuxia
Abstrac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double-high”construction, Changchun Polytechnic takes specialty group docking industry as the core, clarifies the key logic of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and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develops specialty group construction. Specific measures include taking the“double-high”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as an opportunity, innovating a diversified talent training mode, building an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related advanced technology network teaching and training resource platform, conducting online and offline teaching and training, and creating technical services and social training“dual drive”social service platform has turned the specialty group into an internationally influential specialty group, and provided Jil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with“long-term job standards”to countries and regions along the“Belt and Road”.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double-high construction; specialty groups;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alent training mode
Author Zhang Xin, associate professor of Changchun Polytechnic (Changchun 130022); Sui Xiumei, professor of Changchun Polytechnic; Wang Shanshan, Han Yuhui, Li Nanzhou, Gao Yuxia, Changchun Polytechnic
Corresponding author Liu Ning, teaching assistant of Changchun Ploytechnic (Changchun 130022)
作者簡介
张鑫(1978- ),男,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制造中心主任,副教授(长春,130022);隋秀梅(1965- ),女,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学院院长,教授;王姗珊、韩玉辉、李楠舟、高玉侠,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通讯作者
刘宁(1986- ),男,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助教(长春,130022)
基金项目
长春市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研究项目“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工程分院为例”(ZJJG2017-02),主持人:张鑫;吉林省教育厅2018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高职教育培养学生‘工匠精神途径的实践研究”(2018ZCZ040),主持人:张鑫;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项目“产学对接模式下高职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方法与实践研究”(ZD19132),主持人:王姗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