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商洛市美丽乡村建设模式研究

2020-10-09刘龙龙高战海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14期
关键词:建设模式商洛市美丽乡村

刘龙龙 高战海

摘要:“十三五”期间,陕西省商洛市立足生态、资源、区位、人文优势和“秦岭最美是商洛”品牌优势,提出建设秦岭美丽乡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通过分析当前商洛市美丽乡村建设现状和模式类型,指出商洛市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农业生产型、文化传承型和休闲观光型3种模式及3种模式的建设要点和发展重点。

关键词:商洛市;美丽乡村;建设模式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20)14-0212-05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0.14.045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Abstract: During the 13th Five Year Plan period, Shangluo city of Shaanxi province, based on the advantages of ecology, resources, location, culture, and the brand advantage of “Shangluo is the most beautiful countryside in Qinling”, this study proposed to build the beautiful countryside in Qinling  and vigorously develop rural tourism.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model types of beautiful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in Shangluo city, point ou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countryside in Shangluo city, and put forward three mode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leisure tourism, and the key points of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hree modes.

Key words: Shangluo city; beautiful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mode

黨的十九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地位,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陕西省商洛市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努力打造美丽乡村示范村。美丽乡村是建设美丽中国的节点载体,具有纽带作用。商洛市借助“秦岭最美是商洛”名片,挖掘秦岭深处记忆,奏响秦岭美丽乡村主题。美丽乡村建设符合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历史浪潮中,建设模式尤为重要。商洛市积极探索思考“商洛模式”,致力于美丽乡村建设的方方面面,促进商洛市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发展,打好脱贫攻坚战,使美丽乡村成为人们记忆深处的回忆。

1 基本理论

1.1 美丽乡村

美丽乡村是在容纳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发展思路的同时,又赋予其生态文明内涵。美丽乡村是指遵循社会的发展规律,依靠乡村的空间形态,坚持城乡协调发展、社会各界援助、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注重形象美与内在美、自然层面和社会层面有机结合,积极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不断满足人们内心感觉又不断实现其预期目的的一个逐步推进的自然历史过程,是升级版的农村[1]。

1.2 美丽乡村建设

美丽乡村建设是指以乡村为载体,围绕总则、村庄规划、村庄建设、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公共服务、乡风文明、基层组织和长效管理9个部分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从而达到美丽乡村的要求[2]。

美丽乡村建设主要包括2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注重生态环境下的可持续发展,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3],建设生活、环境、产业、文化“四美”乡村;二是注重加大产业开发,加强对农村的改造,从而更好地消除城乡差别,确保居住环境美好,乡村面貌干净卫生,提高村民的幸福感[4]。

1.3 美丽乡村建设模式

美丽乡村建设模式是指全国范围内的农村依据自身特点,发挥比较优势,合理定位,不断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农业部在2014年发布了美丽乡村十大创建模式[5] (表1)。

2 商洛市美丽乡村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建设现状

商洛市从2013年开始着手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强规划引导,高标准创建首批秦岭美丽乡村,初步拟定建设16个秦岭美丽乡村(表2)。

在规划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商洛市集中建设8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在近年的评选中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殊荣,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指导(表3)。美丽乡村建设既是城镇化建设的内容,反过来又促进了城镇化进程。目前,商洛市的8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共投资12.93亿元,吸纳人口近20万人,促进城镇化程度提升至49.5%,较2013年增加了3.97个百分点。截至2015年年底,商洛市修建旅游道路10条共120余km,实施居民房屋改造523户,新建和改建房屋923间、基础设施29个、特色园区17个、停车场18个、文化广场8个、游客服务中心8个,安装路灯1 200余盏[6]。商洛市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2017年“五一”小长假期间,美丽乡村共接待游客达31.2万人次,接待人数占全市总接待人数的30.6%,成为商洛市旅游发展的又一增长点。

商洛市美丽乡村建设已取得一定的成绩,每年各区县建设的美丽乡村数量均保持在2个以上。“十三五”期间,商洛市围绕“环境美、经济强、民风好”的要求,坚持靠近景区、靠近公路沿线,突出特色,科学规划,重点突破,以点带面,计划到2020年年底建成10个全国美丽乡村、100个秦岭美丽乡村。

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商洛市坚持以“创建优美的环境,推崇美的风尚,传播美的声音”为主题,通过建设美丽乡村示范村,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同时,也为城市休闲提供了良好的场所,拓宽了群众增收的渠道。

2.2 存在的问题

1)缺乏自身特色,同质化现象严重。商洛市各美丽乡村同为秦岭腹地,大部分美丽乡村在建设过程中均采取一刀切的做法,照搬其他模式,互相模仿,对自然改造缺少亮点,无法体现自身的特色。如建筑景观竹林关与石瓮子风格相似,游客旅游体验欠佳;产业方面均是提供农家乐、民俗体验等。

2)注重现代化建设,忽略历史文化内涵。商洛市地处商楚交界,深受秦楚文化影响,素有“秦风楚韵”之称。但在发展中,许多历史文化村镇逐渐失去了曾经的风貌,更加趋于现代化[7]。在建设过程中,不应该采取极端做法,只是一味仿古或现代化。如棣花古镇位于商於古道,秦楚文化浓厚,但只是一味仿古,着重体现宋金文化,而忽略了自身的秦楚历史文化内涵;一些人文传统、风俗民情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失传,如商洛民歌、商洛花鼓等正远离人们的视野。

3)功利性较强,缺乏对普通村落的关注。目前商洛市美丽乡村建设主要以借助景区、利用景区游客的模式为主,重点建设的村庄大多位于景区周边或省市示范村,交通等各种资源优势突出,而对于普通的村庄却关注较少[8]。如柞水县石瓮子村靠近4A级景区柞水溶洞、洛南县巡检街村毗邻老君山;丹凤县竹林关村、商州区江山村均位于高速公路出口旁。商洛市均采取区位优势明显的村庄进行美丽乡村建设,而商洛市山水环绕,自然村庄分布不一,忽略其他乡村建设会导致两极分化严重。

4)政府參与度高,缺少农民群众参与。农民群众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也是直接受益者。但从目前来看,美丽乡村建设主要以各级政府实施为主,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政府先后投入的巨额资金,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预期效果,但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重点在建,关键在管。在已建成的美丽乡村中,政府始终处于主导地位,缺少农民群众参与。同时,以旅游为主的美丽乡村建设,商业模式尚未完全形成,社会资本处于观望状态,应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

3 美丽乡村建设类型

3.1 农业生产型

农业生产型建设模式是指依靠乡村自身各种丰富的资源优势,利用人才、技术、资金、政策等有利条件,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实现乡村经济发展,提高居民收入。同时,美丽乡村建设应与农业生产相协调,满足生产生活需要,提高和改善农业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和环境[9]。

3.2 文化传承型

文化传承型建设模式是指利用当地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对其加以保护,通过文化软实力带动美丽乡村建设,特点是乡村文化资源丰富,优秀的民间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具有预见性的经济效益。依靠村庄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大力发展创意文化产业和文化旅游业,有利于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3.3 景区依托型

景区依托型建设模式是指在成熟景区的边缘,以景区为核心,将美丽乡村建设与景区建设融为一体,特点是游客资源广阔,建设方向明确。

3.4 镇村融合型

镇村融合型建设模式是指以集镇为中心,对周边村庄进行整合,加快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构建“以镇带村、以村促镇、镇村融合”的一体联动发展模式,特点是具有一定的基础资源,公共设施健全,与村庄衔接方便。

3.5 移民搬迁新区整体打造型

移民搬迁新区整体打造型建设模式是指通过规划新村、植入旅游元素,对山区村民进行移民搬迁,满足旅游发展,建设高标准、高起点的乡村发展模式,特点是政府主导、统一规划、带有脱贫的内涵。

3.6 休闲观光型

休闲观光型建设模式是指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依靠自身的生态特色资源,借助山水风光,积极发展休闲观光产业,实现村庄产业结构升级。通过保护生态资源,建设良好的发展空间和生活环境。积极布局第三产业,发展餐饮、棋牌、游玩等产业,推动相关产业发展。适当增加具有休闲性、观光性的项目,提高游客重游率。

4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商洛市美丽乡村建设模式选择

商洛市积极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避免千村一貌的现象,努力打造新时代下的美丽乡村。针对目前商洛市的美丽乡村建设现状,建议在加强原有模式的基础上,植入自身特色,发挥比较优势。

4.1 农业生产型建设模式

1)建设重点

一是农业生产用地集中规划。土地是各种产业发展的基础,通过土地流转,整合现有土地资源,实现土地集中管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商洛市有效农业生产用地较少,对平整土地进行连片规划,对山区林业进行包干到户,实行山头承包。

二是农村生产设施建设。为满足现代农业的各种需求,各村庄应结合自身特点和产业优势,大力兴建大棚、智能温室、肥料处理、废弃物处理等各种现代设施。如丹凤县民乐等园区采用畜沼菜果游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基本实现产业交叉、效益叠加、资源循环、生态均衡优化。

三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道路建设,对乡村道路进行硬化;加快水利设施建设,合理建设一些小流域水利设施,为当地农业服务;对农村荒废土地、废弃建筑物等集中进行整顿,切实增加农业生产用地。

2)发展重点

一是加快农业科技推广与人才引进。加大资金投入,研发适合商洛市生产的农业品种,引进优良品种;与高校建立长久合作关系,设立研究站点,进行项目研发,为高校人才提供可观的收入保障与研究平台。

二是多种方式进行规模化经营。当前商洛市农业发展依旧以农民个体经营为主,相对比较落后。在一些区位优势明显的村庄,可以利用土地流转进行园区化、合作化等新型生产方式。如商州区三岔河镇黄鱼沟村万亩樱桃基地,同时也是樱桃园旅游景区。

三是提高农业生产附加值。传统的农业生产效益甚微,商洛市利用当地丰富的农产品,进行产品加工和包装。如通过对核桃压榨炼油、药材分类加工、茶叶分级包装等方式增加经济效益。

4.2 文化传承型建设模式

1)建设重点

一是保护村庄布局。对商洛市的传统村落,应当遵循其历史发展理念,在布局中充分挖掘山水资源的历史文化内涵,慎用现代思维进行建设[10]。如山阳县前店子村结合漫川古镇建成徽派风格,被评为漫川文化旅游经济区核心休闲区;丹凤县棣花镇棣花村、武关遗址等都具有历史文化典型特征。

二是紧密结合村民生产生活方式。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是历史文化的传承载体。在对村庄进行建设时,要尊重当地的生产生活方式,在建筑设计、院落空间组织、公共空间营造、公共设施布局等方面要符合村民的传统生活习惯。

三是主要节点建设。在建设中适当增加一些历史人文景观,体现历史风格。要合理布局节点建设,协调节点与生态的关系,对传统村落文化展示具有導向作用。

2)发展重点

一是加强保护和宣传。传统文化的消失与保护力度的大小成正比。在发展进程中,由于自身问题,一些传统文化很难适应现代文明,无法产生经济效益,但这些传统文化正是美丽乡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商洛花鼓戏的传唱不被年轻人理解,导致传承面临中断。政府应该给予政策倾斜,加大保护力度,同时加强宣传,让更多的人投身到传统文化保护之中[11]。

二是发展相关文化产业。现代社会更倾向于文化商业化,传统文化应拓宽渠道,适当进行义演和商业演出。如商洛花鼓戏适时进行文化下乡进城,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文化,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传统文化须有传统服装装饰,可以将传统的服装元素理念嵌入现代服饰之中,提高竞争力。

三是发展旅游产业。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传统文化正好符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在工作生活之余,游客总是比较向往返璞归真的感觉。文化旅游应结合游客品尝农家菜、体验民风民俗、参观古民居等方面进行设计与开发,发掘村庄文化内涵,为游客营造特殊的旅游体验。

4.3 休闲观光型建设模式

1)建设重点

一是旅游景观建设。应致力于农业景观、人文景观、建筑景观建设。规划四季花卉种植,美化村庄;对一些人文景观加以保护,如庙宇、革命遗址等;建筑景观应与村庄景观、山水田园风格协调一致。如商州区江山村对河道进行治理,根据花开周期进行花卉种植,建设观光带。

二是服务设施建设。重点应满足游客的各项需求,为游客提供优质、完善的服务。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餐厅、茶室、厕所、便利店等,为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提供各种便利。休闲观光型具有季节性特点,要利用现有资源,对当地村落庭院进行美化,避免造成浪费。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相对于其他村庄建设,休闲观光型具有人流量大、聚集性强的特点,对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相对较高的要求。应致力于道路、卫生、厕所、信号等方面建设,合理规划布局道路,形成观光车、自行车、徒步观赏的有机结合,增加可娱性。

2)发展重点

一是进行资源整合。主要以发展第三产业为主,通过旅游消费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商洛市美丽乡村建设不单是环境美、产业美、精神美、生态美,应该借助全域旅游,从封闭的自循环向开放的全域化来建设发展,实现转型升级。通过自身不断提高、精心打造,再结合周边的特色小镇和景区,设计合理路线,将三者有效联结,资源优势互补,形成全域旅游的局面。

二是加强生态保护。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不断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生态保护的前提下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三是休闲观光产业延伸。建设休闲养生基地,加大对村庄的改造,提高接待水平。利用生态环境优势,吸引资本注入,发展第三产业,推动相关人员就业。适时举办各种节日活动,为游客和居民提供便利,促进消费。

参考文献:

[1] 刘应美. 论弘扬延安精神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作用[J]. 世纪桥,2015(5):73-74.

[2] 应珊婷,郑 勤. 美丽乡村建设指南[J]. 大众标准化,2015(6):8-11.

[3] YANG B,LI C G,LIU Q,et al. Study on the coupling development path of new urbanization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Guizhou province[A]. Advanced science and industry research center.Proceedin-gs of 201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thematics,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MMSTA 2017)[C]. Advanced science and industry research center:Science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2017.572-575.

[4] 王辉英.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态保护研究[J]. 大众文艺,2009(8):13.

[5]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 农业部发布中国“美丽乡村”十大创建模式[EB/OL]. http://jiuban.moa. gov.cn/zwllm/zwdt/201402/t20140224_3794984.htm,2014-02-24.

[6] 逢翠玉.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研究[D]. 天津:天津理工大学,2015.

[7] 刘龙龙,韩 鹏. 论商洛旅游文化品牌的发展策略[J]. 商洛学院学报,2018,32(3):37-41.

[8] ZHANG Y. Analysis of the coupling between ecosystems and economy in mountainous regions—A case study in Anji county of Zhejiang province in China[A]. Proceedings of symposium from cross-strait environment & resources and 2nd representative conference of Chinese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society[C]. 1994-202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2010.121-126.

[9] 李 炬. 商洛市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模式研究[J]. 中国房地产业,2017(3):15.

[10] 张 元. 乡村建设的实践模式与创新研究[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3):10.

[11] 刘雪菲. 乡村景观多元化发展研究[D]. 石家庄:河北农业大学,2014.

猜你喜欢

建设模式商洛市美丽乡村
商洛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柞水县委书记崔孝栓专访——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笃定前行
我国农村水污染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商洛市旅游精准扶贫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及路径对我省的启示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美丽乡村建设中“三农”媒体的使命与担当
商洛市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