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哲学社科名刊的办刊实践研究
2020-10-09郭晓蓓
【摘要】 《思想战线》在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的价值引领下,把握时代方位,推动开放化的理论建构与实践观照;解放思想,创新驱动期刊质量建设;打造学术高地,在实践探索中开拓新时代高校期刊特色化建设之路。
【关 键 词】《思想战线》;“名刊工程”;办刊实践;特色化建设
【作者单位】郭晓蓓,安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图分类号】G237.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0.17.020
作为高校哲学社科名刊,《思想战线》自1975年创刊以来,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及“双百”方针,秉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办刊理念,立足于学术理论的发展创新,着眼于现实及重大理论问题的探究,以民族学和人类学为办刊特色,开辟涉及经济学、民族学与人类学、教育学、文学、政治学、管理学等诸多学科的栏目[1],突出民族性、思想性、学术性与现实性,在国内外社科研究领域的期刊中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较强的影响力。在多年的办刊实践中,《思想战线》审时度势,以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以下简称“名刊工程”)的标准指导办刊,不断创新实践,坚持理论创设和实践面向,为我国社科期刊提供了有效的借鉴。
一、高校哲学社科名刊的价值引领
《思想战线》是1975年经国务院教育部批准由云南大学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在创刊前期,《思想战线》连续入选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以及CSSCI来源期刊目录。2001年,《思想战线》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并于次年荣获“第二届全国双十佳社科学报”称号。2003年,《思想战线》凭借高质量出版以及在社科期刊中的高影响力,成功入选新闻出版总署公布的“第二届国家期刊奖”;2012年,《思想战线》跻身“国家社科基金学术资助期刊”行列;2014年,《思想战线》作为唯一的地方高校学报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2]。总体来看,《思想战线》在创刊以来所取得的瞩目成绩与其牢牢抓住高校哲学社科名刊的标准办刊息息相关。
1.把握时代方位,推动开放化的理论建构与实践观照
十六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将哲学社会科学作为发展文化事业的重要抓手,明确了新时期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意义,出台了相关纲领性文件来全方位規划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方向。为推动高校社会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教育部审时度势,着力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其中,作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重点创新性工程的“名刊工程”具有较强的导向性和综合性。全国高校哲学社科名刊建设强调与时俱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学风,注重研究成果在现实课题中的运用,具有全局性和前瞻性。
作为省机关刊物,《思想战线》在创刊之初就紧紧抓住时代发展的潮流,倡导学术上的百家争鸣。《思想战线》是我国诸多学术大师的摇篮,国内各个学科领域的大家如国学大师冯友兰、几何学大家陈省身、历史学家白寿彝、文史大家徐嘉瑞等都在该刊发表文章。《思想战线》的编辑凭借独到的学术发展视野,在办刊实践中抢占当代社会科学的战略高地,坚持“明确一个目标、强化五个意识”的办刊思路,围绕问题导向增强办刊的策划意识,强化办刊栏目和办刊选文的精品意识,凸显办刊的特色意识及开放意识,在内容上既有深入的理论探索,又着眼于现实问题的解决,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统一中开创高校期刊办刊的新范式。
2.科学解放思想,创新驱动期刊质量建设
全国高校哲学社科名刊作为一项创新特色项目,既注重创新的办刊理念,强调独具特色的办刊机制,也注重挖掘高校重点学科和社会科学研究特色,凸显地域特色和研究专长,力求充分发挥期刊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功能。作为综合性高校社科期刊,《思想战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在教育部高校社会科学建设和“名刊工程”入选标准的宏观指导下,贯彻双百方针,致力于将该刊打造成以民族学和文化研究为重点的特色学术期刊。为此,《思想战线》围绕本地区的历史特色和文化特色,加强办刊实践的改革创新。《思想战线》的办刊人员各司其职、苦练内功,结合新时代发展要求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了特色化的发展理念,并在建设一流学报目标的引领下组织创办特色栏目,成果斐然。
“名刊工程”是国家重点支持的、为进一步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展示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一个重大工程,于2003年底正式启动。“名刊工程”不仅强调学术话语创新,更是一项关注质量的智库工程。办刊质量是高校刊物入选名刊目录的重要依托,高水平、高质量、高知名度与权威性是入选名刊目录的敲门砖。《思想战线》为保证在学术论文选编过程中精准把握稿件的思想性、学术性与创新性,积极革新,以高起点的战略眼光、创新的编辑理念重组编辑人员,并在办刊中对每期用稿实行“四审两会制”。在学术论文的选录过程中,《思想战线》借助编辑策划与专家研究的合力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发挥编辑主体意识的同时,集合专家学者的智慧,细致选择稿件,全面实行编校“四校制”,并力邀某一领域最高研究水平的专家学者参与稿件的审核,为初选稿件撰写审读评语,以质量为基础开展论文的选编工作。高质量的精品文章是学术期刊的灵魂。为与各个知名专家和学者保持密切联系和长期合作,该刊自2009年就大力开展“名家优稿计划”,并借助新技术建立“知名学者信息库”,不断拓宽与各个领域专家学者的沟通渠道。与此同时,该刊还对每个年度的稿件实行“选题申报制”,开展选题工作,在保证内容质量的基础上紧扣办刊理念,拓展选刊论文的广度和深度,在保证期刊学术权威性的同时,防止选稿的随意性,最大限度地避免优质学术论文被束之高阁,推动学术资源的深度开发。为了严肃学术纪律与规范优秀名篇的刊发,《思想战线》全面实行编辑组稿、排版、编校责任制。
创刊40年来,《思想战线》在“名刊工程”精神的指导下不断创新发展举措,努力提高自身学术水平,凸显办刊品牌特色,在期刊迭代中保持高标准的办刊质量。
二、办刊特色化和意识构建探索
1.问题导向,实现纵横立体化的格局
每个社会发展阶段都有亟待解决的问题,问题是学术研究的起点和归宿。基于对现实问题的提炼,提出真正有研究意义、符合当代研究价值的问题,对其开展深入的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是推动学术研究发展的关键。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正是在对现实问题的提炼、应对的过程中不断发展。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经济、政治与文化各个元素相互影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越来越强调综合化,社科期刊应适应社会发展,充分发挥人文学科促进交流、传承文明、提供多元化精神文化产品的作用,担负起办刊使命。
高校学报是我国学术研究水平的对外窗口,也是高校各个领域学术人才的策源地。《思想战线》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整合云南大学的各个学科、地方特色以及历史传统资源,借助纵横立体化的格局,将学术研究融入社会现实中,在栏目的设置及期刊稿件的选用上立足当前理论前沿以及社会现实热点,遵循“问题”导向。“校报是学生成长的‘土壤,要将办报工作融入育人过程。”[3]《思想战线》在办刊过程中,一方面,对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出现的各层次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形成深厚的学术积淀;另一方面,着眼于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需求,基于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开展实证性研究,为相关领域的决策部门提供可借鉴参考的科学咨询,为社科期刊的办刊实践提供有效的发展思路,进而在育人方面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2.百家争鸣,在创新中凸显特色品牌
社科期刊的办刊实践不应被固定的模式禁锢,我们应该意识到,不同学派、不同观点的争鸣可促进学术繁荣,而出于自身的利益考量固守“阵地意识”不利于期刊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战线》作为重要的社科期刊,不应局限于展示主办学校的学术成果,不应将自身困在高校学府的高墙之中,而应在学术上倡导百家争鸣,向国内外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进军,甄选优质学术稿件,有效地整合学术资源,开门办刊,实现强强联合。近年来,《思想战线》借助中国图书贸易进出口公司的刊发渠道,扩大刊行范围,将刊物发行到世界多个国家,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被多国重要图书刊物收藏机构和高校图书馆列入重要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行列,与此同时,海内外学者的来稿络绎不绝,订阅用户不断提升。经过不懈努力,《思想战线》成为中国社科期刊的中坚力量。
《思想战线》还着力于特色栏目的打造。品牌意识是在出版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种先进的出版理念,其兼顾文化内涵需求与经济效益。特色栏目的打造既是新时代高校学报办刊的客观需求,也是学报编辑转变思想观念的体现。《思想战线》在坚持“学术立刊”办刊宗旨的同时,打破狭隘的学科疆界,摒弃陈旧的学科专业划分,发挥云南边疆的区域优势和西部人文资源优势,凸显自身的民族特色,以问题意识为中心关注现实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从而在发挥自身优良学术传统的同时,集中力量打造特色栏目,形成了个性化的期刊特色品牌。在多年的办刊实践中,《思想战线》依托民族学、人类学文化资源優势,在创新中凸显多元民族特色和多样化的文化地域特征,精心打造具有学术含量的特色平台。例如,该刊依托云南大学的区位优势,刊发大量有关白族、南诏以及大理历史的重要学术论文,在为民族学和人类学研究提供学术资料的同时,也为基层理论工作者以及致力于民族学的群众性学术团体提供价值引领,留下了深刻的学术印记。值得一提的是,《思想战线》“人类学与民族学”这一特色栏目打破了陈旧、僵化的局面,将关于民族、西部等的研究纳入重点研究范畴。经过多年耕耘,该栏目取得了多项具有原创性、开拓性与影响力的成果。《思想战线》通过对该特色栏目的创新运作,成为全国人类学与民族学学术研究的核心刊物。2007年,《思想战线》“人类学与民族学”栏目荣获“全国民族地区学报(期刊)名栏”的称号,在海内外学术研究中获得较高声誉。总体来看,《思想战线》通过塑造鲜明的学术特色,成为立足我国西南边陲的一份有特色、有广泛影响力的学术刊物。
3.打破学科疆界,突破传统的“学科栏目式”束缚
栏目策划是高校学报创新出版形式的外在表现,是凸显学术品位、彰显办刊特色的活动,是多种价值取向、审美要素整合的结果,也是办刊质量不可或缺的重要指标。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下的重要论题不再仅局限于个别学科领域范畴,而是越来越强调综合性。高校学报覆盖面广,刊发的学术论文信息量较大,但其在专业领域的探索不如专业性刊物那么专深,加上学科设置雷同,因此往往缺乏特色。
为了提升专业影响力,《思想战线》在注重综合性编辑特色的同时,突破了思维的窄巷,不断创新自我,在办刊实践中及时调整办刊策略,在坚持高校综合性办刊的基础上打破了传统“学科栏目式”的藩篱,创新期刊栏目,打造学术精品。《思想战线》遵循“问题综合+特色优势专业”的运作思路,既保留了高校学报多元学科交叉的特性,又注重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单一学科链条的延伸,以专题形式打造具有学术影响力的品牌栏目,实现学科生长点的有效聚合,拓展出一条优化办刊路线的思路,彰显期刊的策划创新精神,实现高校学报办刊实践的深刻变革。栏目策划是创新办刊、打造品牌的一个基础环节,栏目的设置要避免千篇一律,要以特色栏目为基础打造精品。整体来看,高校学报要实现长期办刊,需要学术积淀与学术品位的支撑,更需要一代代办刊人付出心血与汗水。
三、结语
当下,学术期刊之间的竞争加剧,期刊受众的知识水平不断提升。《思想战线》作为国内创办得比较早的高校学报,通过不断的努力成为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排头兵,这得益于其超前的办刊理念和新型的办刊机制。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想战线》锐意进取,不依赖主办学校拨款扶持,而与各行各业建立有效的沟通,动员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金,实现学术期刊传统运行模式的创新,服务于先进文化建设和社会生产。
《思想战线》多年办刊实践广受赞誉,更得到了教育部“名刊工程”的认可。《思想战线》通过不懈努力,在办刊机制、策划组稿等方面不断深化发展,办刊质量显著提升。根据2020年7月2日中国知网的相关信息,《思想战线》2019年的复合影响因子为1.309,所发表的文章影响因子权重系数从2003年的0.1368上升至2019年的0.967。2020年《思想战线》基金资助文献率占总文献的71.43%,在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中具有较大影响力。与此同时,《思想战线》还被多国重要图书刊物收藏机构和著名的高校图书馆作为重要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收藏。总体来看,《思想战线》在多年的办刊实践中,秉持勇于探索创新的编辑理念,坚持开放办刊的宗旨,在高质量的基础上打破高校学报在学科栏目上的藩篱并保持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在办刊的过程中强调全面、全程管理,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对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进而打造学术精品,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出版工作跃上新的台阶,探索出了全新的学术期刊出版之路。
|参考文献|
[1]全国高校社会科学科研管理研究会.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通鉴(2001-2010)[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
[2]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云南社会科学年鉴2018[M]. 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18.
[3]吴婷. 媒体融合视域下高校校报守正创新路径研究——以《江苏理工学院报》办报实践为例[J]. 出版广角,2020(13):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