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我国医学院校图书馆实施PDA模式策略研究
2020-10-09刘春梅张冬梅
刘春梅 张冬梅
摘要:本文阐述读者决策采购模式,分析了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及读者决策采购模式的研究现状,提出我国医学院校图书馆读者决策采购模式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读者决策采购;文献资源建设;医学院校图书馆;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20)08-0203-03
图书馆是人类的信息资源中心,为了解决信息资源与用户信息需求之间的矛盾,各国图书馆相继建立学科馆员制度,学科馆员参与馆藏采购的文献资源建设模式一度成为美国等世界各国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主要模式。随着出版业的迅猛发展,出版物数量激增的同时,也增加了学科馆员的选择难度,金融危机的蔓延使得图书馆经费萎缩,美国各大学图书馆为了应对经费减少和用户满意度低的矛盾,推出了馆际互借系统,并在馆际互借的基础上衍生出最初的读者决策采购(patron-driven acquisition,简称PDA)。
1 读者决策采购模式概论
读者决策采购(简称PDA)强调读者在文献资源建设中起关键作用,最早由美国大学图书馆提出并付诸实践,它将读者的文献利用状况量化成一定指标,通过参数设定实现文献自动购买[1]。读者决策采购模式在美国大学图书馆得到了广泛的理论研究及深入实践,并取得满意的实施效果,实践证明PDA模式有助于提高图书流通率、增加读者满意度、进而促进图书馆社会地位的提升,为读者规模小、经费相对紧张的中小型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PDA模式主要用于电子图书的采购,它将学科馆员从事馆藏资源建设的权力转移部分给读者,通过读者的文献利用状况自动购买文献,提高了用户满意度。从PDA外在形式上看,美国大学图书馆的PDA研究经历了从馆际互借PDA、电子图书PDA、纸本图书PDA到其他类型PDA,以及从个体PDA到联合PDA的发展阶段,国外对PDA模式的研究众多,以至于《Collection Management》和《Against the Grain》在某期专门设立PDA研究专辑,发表各个图书馆实施PDA的不同模式和成功经验。从电子图书PDA模式研究看,Lynn Sutton介绍美国韦恩州立大学的电子图书PDA模式案例,指出电子图书PDA模式有利于提高读者的文献满足率,McElroy 和Hinken发表关于奥比斯克斯科特联盟(Orbis Cascade Alliance)内部各图书馆实施共享电子图书PDA模式的调查研究,电子图书PDA模式研究从单馆实施向多馆共建共享发展。从纸本图书PDA模式研究看,2011年Spitzform发表文献介绍佛蒙特大学实施的纸本图书PDA模式,Levine-Clark发表文献研究丹佛大学实施的电子、纸本PDA模式及其他多种资源建设模式,取得满意效果。
PDA其他相关问题研究。Alder等人研究PDA模式的特征和工作流程,Bean等人通过研究指出PDA模式需要良好的部门合作,Allen等研究图书馆选择不同PDA模式的原则和标准。关于PDA模式评估方面的研究,Roche提出成本(cost)、利用(usage)是评价资源建设的基本准则,Anderson等提出将PDA模式与传统模式进行对比分析,以此来评价PDA的执行效果,2012年Rebecca Schroeder提出用成本(cost)、利用(usage)和平均成本利用率(cost per use,簡称CPU)来评估PDA模式。
2 我国文献资源建设及读者决策采购模式的研究现状
我国高校图书馆长期以来采取采访馆员主导的资源建设模式,图书馆不论规模大小都把建设完整学科体系的藏书结构作为追求的最终目标。随着“以用户为中心”理念的深入,我国高校图书馆逐步将读者纳入到馆藏资源建设中来。20世纪90年代清华大学图书馆率先引入学科馆员制度,全国高校图书馆纷纷效仿,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推出“嵌入式学科服务”的服务理念[2],学科馆员、咨询馆员、读者荐购、馆际互借等以用户为中心的采访模式逐渐流行起来。但由于我国高校图书馆在经费、人力资源、技术等方面差距较大,学科馆员从事资源建设、馆际互借和读者荐购等模式的执行效果不尽如人意,文献资源流通率低,读者逐渐将图书馆排除在资源获取的主要渠道之外,图书馆的社会地位下滑。如何让有限的经费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我国高校图书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国图书馆对PDA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研究方面,自张甲和胡小箐2011年引入PDA模式[3],国内图书馆对读者决策采购模式逐步展开研究,我国学界对PDA模式的理论研究迅速增长并在2014年达到峰值,2015~2016年发文量虽稍有下降,但依然保持较高的研究热度,国内图书馆对PDA的理论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关于PDA模式实施背景的研究。包括PDA实施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研究、PDA产生的背景、PDA模式的实施条件、对PDA模式的质疑等;(2)关于PDA模式特征的研究。包括PDA概念、读者荐购与PDA的联系与区别、不同类型PDA模式的特征等问题的研究;(3)关于如何实施PDA模式的理论研究。包括预设文档的设定、实施策略设定、实施流程、构建PDA云平台等。我国在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大都是基于狭义PDA模式实施的研究,实施案例较少、研究内容单一。
在PDA的实证研究方面,鉴于书商包库购买的电子图书销售模式及读者选书能力等外在因素的影响,我国高校图书馆对PDA模式的实证研究进展缓慢,部分图书馆已经小范围的开展PDA模式实证研究,但大部分高校图书馆依然处于观望状态,目前基于我国高校图书馆PDA实施的外部环境,对PDA模式开展本土化的实证研究,是PDA研究的重点。我国医学院校图书馆学科专业集中,主要为医学相关专业,医学文献保障率是文献资源建设的重点,而医学文献的出版量有限,除医学文献之外的读者小众化的文献需求较难把握,加上医学生的专业课压力较大,造成医学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料利用率低下,读者满意度低,医学院校图书馆等专科图书馆的急需转变资源建设模式,将读者决策采购模式应用到图书馆资源采购之中,“互联网+”在图书馆的应用及新的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的涌现,使得读者决策采购模式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成为可能。
3 我国医学院校图书馆开展读者决策采购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1)基于“互联网+”环境构建结构化的PDA实施模型,推动PDA组织实施的理论研究。我国现有读者决策采购模式实施案例较少、实施形式单一,“互联网+”同图书馆的跨界融合将进一步推动读者决策采购模式在图书馆的应用,我国医学院校图书馆实施的PDA模式不是国外模式的单纯移植,也不是对国内其他高校图书馆PDA实施案例的简单复制,它需要对医学院校图书馆的内在因素及外在环境包括信息素养教育、读者荐购、学科服务、读书节、读者入库资源分析等PDA实施的相关因素展开深入研究,将“互联网+”给图书馆带来的关于技术平台、人力资源、数字出版等资源建设相关有利因素,结合我国医学院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环境,从广义上构建我国医学院校图书馆PDA模式的实施模型,并分析其指标体系和结构特征,该模型是对PDA组织实施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延伸,可以弥补我国现有的狭义PDA实施模式适应性差的缺陷,为医学图书馆的PDA研究提供适应度高、整合性强的综合设计模型,这将丰富我国高校图书馆PDA模式的理论研究框架,并进一步推动PDA模式的实证研究。
(2)促进读者决策采购评估模型的深入研究。PDA评估是保证PDA有效实施的重要环节,鉴于PDA模式的实施存在一定风险,有可能出现经费利用过快,PDA模式难以为继的现象,在我国高校图书馆对PDA模式的实践研究逐步展开的背景下,加强对PDA实施起重要支撑作用的PDA评估模式的研究,对于保障PDA采购的可持续运行尤为关键,我国现有PDA理论研究中对评估模型的研究涉及较少,仅刘春梅发表题为“美国两所高校图书馆PDA评估模式分析及启示”一文中对美国高校图书馆的两种主流读者决策采购评估模式,即馆藏资源基本要素评估模式和COUNTER报告评估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提出我国高校图书馆应该将宏观和微观两种评估模式相融合,以此来对我国高校图书馆读者决策采购实施案例进行评估[4],为我国读者决策采购评估模式构建提供研究方向,但目前我国尚没有本土化的读者决策决策采购评估模型,这对于PDA模式在图书馆实践应用所带来的影响是缺乏该理论应用的目标导向,这不利于读者决策采购模式实证研究的深入开展,因此我国医学院校图书馆可以通过分析美国高校图书馆PDA评估模式,结合我国医学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内外环境,从多个维度剖析PDA评估模型的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从PDA实施的前期评估、对PDA实施过程的评估及PDA实施完成后对PDA实施效果的结果评估三个阶段,结合PDA不同载体的实施特征,进而构建我国医学院校图书馆PDA模式的评估模型。这也将进一步推进我国关于PDA评估的理论研究,提升其实践应用的可行性和适用性,进而为PDA的实证研究提供保障。
(3)选取我国已经实施PDA实证研究的高校图书馆,从实施环境、实施载体等各个角度对实施案例进行比较分析,利用PDA实施模型和评估模型开展实证研究,以检验PDA模型的适应性,从而推动我国医学院校图书馆PDA模式的实践研究,为我国医学院校图书馆PDA模式的具体实施提供科學指导和相关辅助,并为其他高校图书馆尤其是读者群专业集中、资源建设经费不足、迫切要求改变现状的专科院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建设注入活力。与医学院校对图书馆资源建设经费投入比例逐年增加的现状相反的现象是图书馆文献资源资源的流通率低下,我国每年医学文献的发行量有限,在保障价值性医学文献馆藏的基础上,如何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和把握读者多元化的文献需求是医学院校图书馆所面临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将PDA模式融入馆藏资源建设,这对于提高读者满意度和资源利用效率有益,我国医学院校可以依托本校图书馆开展PDA模式实证研究,在深度剖析PDA模式的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基于价值论与需求论等文献资源建设相关理论,从预设文档的设定、实施策略、实施载体等方面制定可行的读者决策采购实施模式,并根据评估结果,从组织机制、预设文档、实施策略等角度对PDA实施模型进行优化调整,总结实践经验,以此推动PDA理论研究及实践研究往纵深发展。
读者决策采购模式不同于以往的文献资源建设模式,它是读者按照自身需求自主购买图书,强调读者在文献资源建设中的主动性,有利于提高文献利用率。正像Suzanne Wilson-Higgins所说,POD或许并不是一种“新的馆际互借”形式,但是按需购买和按需出版将对图书馆员满足读者需求发挥重要作用[5]。读者决定采购在我国还是一种新生事物,目前关于PDA的实践研究相对较少,“互联网+”与图书馆的深入融合,将进一步推动读者决策采购模式在医学图书馆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华.馆藏建设的风向标:读者决策采购[J].图书馆杂志,2012(1):38-41.
[2] 初景利,孔青青,栾冠楠.嵌入式学科服务研究进展[J].图书情报工作,2013(22):11-17.
[3] 张甲,胡小菁.读者决策的图书馆藏书采购——藏书建设2.0版[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3):36-39.
[4] 刘春梅,李志军.美国两所高校图书馆PDA评估模式分析及启示[J].图书馆杂志,2017(10):78-84.
[5] Hodges D.,Preston C.,Hamilton M.J.Patron-initiated collection development:Progress of a paradigm shift[J].Collection Management,2010(35):208-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