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意染墨,有心风华

2020-10-09

作文通讯·高中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蓝月亮六便士风华

明代大儒何良俊在其著述中讲到“白袍点墨,终不可湔”,此言可谓一语破的。白袍若此,为人亦然。若无从一而终的坚守,一旦点上了追名逐利的浊墨,便会失去一袭白袍的风华。

穿越历史的尘埃与古人游。无数仁人志士都巧妙避开名利的浊墨,着一身白袍传承着中华古老的文脉。孔子肉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困于陈蔡不改礼乐,是其一贯的坚守。若其为了入仕蝇营狗苟,何来白袍加身?何来“集群圣之大成”的风华?再论楚国屈子,“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他坚守着内心的清白。郑袖的舞姿再美,也乱不了他荡涤楚国多年尘埃的决心;上官大夫的华袍再美,也敌不过汨罗江畔兰草的清白与幽香。还有“五四运动”的热血青年,他们在游行中高举自由民主之大旗,在示威中传承中华文脉,鲜血染红了他们的战袍,可灵魂却在白袍中蹁躚,“五四精神”正是青年的精神,“五四青年”正是当代青年的榜样。

诚如张爱玲所言:“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蚤子。”与其着一袭华袍却要忍受蚤子的凌虐,倒不如穿着白袍展现风华。孔子、屈原和“五四青年”选择白袍加身,终摆脱浊墨的沾染而达性灵升腾之境。

物换星移几度秋,辗转今日,前人白袍风华还未远去,而我们却为当代的种种不堪所伤神,无奈且可悲。前有于丹大谈“精神防霾”的奇效,这边书法家邵岩的商业表演“射墨书法”便来抢热度,那边又有处长夫妇上演棒打小护士的闹剧。悲矣,为学不潜心做学问,为官不推进民主法治建设,他们汲汲于脚下的六便士,却忘记了心中的明月,在人生的履历上落下了点点墨迹。

莫让情思随流水,淌入风尘无处寻。我不禁大声召唤强力去污剂的出场。时代在进步,何良俊身处明代自是对点墨白袍束手无策,可今时不同往日,“蓝月亮”“好妈妈”的轮番推出,让洗去污点成为可能。坚守内心的“蓝月亮”,让理想照耀前路。六便士再实用,有了月光的轻抚,也便有了从一而终的坚守。用好“好妈妈”,是家庭教育的回归本位,“唯分数论”的可悲无须再赘述,我们更需要的是《颜氏家训》中“温良恭俭让”的传承,有此家风,何愁名利的浊墨玷污了白袍?

但去污剂再强效,也不敌白袍本真的风雅,它仍会留下淡淡墨痕。所以我诚愿世人莫因名利迷失,莫被浊墨点袍,且让我们一起,在柔美月色中翩跹起舞!

名师点评

文章首先历数先贤志士拒绝墨染、升华性灵的立身行事,论述了“守白不沾”的可行性。然后反观当代社会心灵染墨的丑态闹剧,论述了“抵御墨染”的必要性。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此基础上推出了“蓝月亮”(理想)、“好妈妈”(家教)这两款强效去污剂,前者指向内心,后者指向外力,颇有杂文在论述上的洒脱劲儿。能知,需要沉思;能行,则需要见识。因为知行合一,故而臻于至境。(姜有荣)

猜你喜欢

蓝月亮六便士风华
月亮与六便士(四首)
千秋伟业百年风华
百年风华 初心不改
舟桨六便士,彼岸白月光
呵呵
新衣风华
六便士上的月亮
一张图看懂“蓝月亮”事件来龙去脉
你知道“蓝月亮”吗?
悲伤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