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能力为核心的课程考核模式研究与实践
2020-10-09石立新金超
石立新 金超
[摘 要] 传统的考核模式适合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适合评价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情况。围绕课程教学目标,提出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考核模式,从课堂互动、课后作业、单元测试、自学、实验以及期末考试等多途径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信息获取与表达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并编制适合能力考核的思考题、讨论题、调查题、分析题、应用题、设计题等题型。
[关键词] 能力培养;考核模式;试题
[作者简介] 石立新(1967—),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工学硕士,大连民族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音乐信号分析研究;金 超(1984—),男(朝鲜族),黑龙江牡丹江人,工学学士,空军大连通信士官学校讲师,主要从事电子电路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6-0238-02 [收稿日期] 2019-10-25
随着工程教育认证的不断开展,高等教育正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从知识学习向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培养转变[1],专业的培养目标、毕业要求以及课程体系,课程的教学目标、达成途径、教学方法,课程的考核模式、考核标准、成绩构成,考核的试题等都应该进行修改。本文基于数据通信与网络技术课程,探讨适合高等教育能力培养的考核模式和考核内容。
一、教学目标
数据通信与网络技术是电子信息类相关专业的信息网络知识领域课程,是专业基础必修课程。本课程介绍数据通信与网络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阐述OSI、TCP/IP体系结构以及IEEE局域网的各种协议和标准,培养学生解决复杂网络工程问题的能力。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及达成途径如下。
1.掌握OSI体系结构、TCP/IP体系结构以及局域网体系结构的各种标准、技术和规范等基础知识。
2.运用网络体系结构、协议分析、网络实现等知识分析、解决复杂网络工程问题。
3.通过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的实验,设计网络工程问题的实验方案,完成实验过程、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
二、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考核模式
以期末考试作为课程唯一成绩的终结性评价,易于评价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不易于评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复杂网络工程问题的能力[2]。结合课程的教学目标,数据通信与网络技术课程应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教学过程与评价过程相统一的形式。形成性评价包括课后作业、单元测验、自学以及实验等,终结性评价采取课程期末考试。
1.平时表现:主要考核对每堂课或每个单元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考核方式包括课堂互动、课后作业和单元测试等。依据技术和规范的准确性、通信系统性能指标计算的正确性、网络方案设计的可行性来综合评分。出勤情况和课堂互动作为考核的辅助手段,缺勤减分,正确回答思考题加分。
2.自学:主要章节各布置一个自学题目,学生组成自学小组,选择一个自学题目。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等多种途径,查找、阅读相关技术的技术背景、工作原理、实现方式以及应用领域等内容,经过梳理、融会贯通,编写自学报告,制作讲解PPT。小组代表课堂讲解,同学提问,代表解答,教师把关。考核信息检索工具使用情况、信息整理加工能力,考核方式包括自学报告和PPT。依据所学技术和规范的准确性、技术背景、工作原理、实现方式以及应用领域的完整性、自学报告的规范性来综合评分。教师评定自学小组的平均成绩,组长分配成员成绩。
3.实验:考核计算机网络规划与搭建能力、网络设备配置能力以及网络协议分析能力,考核方式包括课前预习、课中操作以及实验报告几个方面。课前预习考核预习的充分性、设计性实验参数的恰当性、综合性实验方案的合理性;课中操作考核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独立性;实验报告考核实验总结分析的正确性和全面性,报告的完整性和规范性。
4.期末考试: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采用开卷形式进行考核,试卷中选择题、简答题等考核基础知识的试题占30%左右,计算题、分析题、应用题、设计题等考核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试题占70%左右。
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的对照关系见表1。
三、编制能力考核试题
一般来说,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适合考核知识的掌握情况,计算题、分析题、应用题、工程设计题适合考核知识的运用情况。知识点的要求不同,选择的题型也应不同。例如局域网体系结构单元中,要求了解局域网体系结构,这部分知识点适合通过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来考核;要求掌握交换局域网、快速以太网、千兆以太网、无线局域网,这部分知识点适合通过分析题、应用题来考核;要求熟练应用二层、三层以太网交换机组建局域网,这部分内容可以通过工程设计题型来考核。为了更好地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信息获取与表达、创新等能力,应该探索各种考核途径下适合能力考核的试题。
1.课堂思考题、讨论题。能力培养是不断累积的,能力的考核也贯穿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课堂教学内容,适时设置思考题,考核学生的信息获取与表达能力。例如IPv4地址存在着分配不均、浪费严重等问题,学生可以利用手机查找中国有多少互联网用户,可获得多少IPv4地址。学生对检索到的内容进行整理、加工,教师根据回答问题情况评价学生的信息获取与表达能力。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引申和拓展,设置讨论题,通过深入分析和探讨,考核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3]。例如为什么OSI模型很完美,但却没有成为互联网事实上的标准,通过讨论既能加深知识印象,又能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课后调查题。理论教学应该联系实际,可以采用案例式教学方法讲解技术标准的实际应用情况,也可以安排学生深入现场进行调查研究,既巩固所学知识,又锻炼调查研究的能力。例如学习局域网组成后,要求学生调查学校某一个机房的软硬件构成情况,绘制该网络拓扑结构,计算所需网络线缆数量。再如,私有地址可以有效解决IP地址短缺难题,请学生调查学校的宿舍区域是如何配制IP地址的,如何解决上网问题的。通过调查报告评价学生调查的深度和广度,评价学生对某项技术的性质、应用情况的把握情况。
3.期末考试分析题、应用题、设计题。大多数期末试卷包括大比重的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考核知识记忆的题型,这样题型更适合考核学生知識的掌握程度,不适合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应该减少上述题型,增加分析题、应用题、设计题。大多数内容都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从不同角度出发,编制不同题型。例如数据链路层单元中,可以简答“数据链路层的基本功能是什么”,可以简答“HDLC协议的工作过程”,也可以结合数据帧结构分析“HDLC协议是如何实现数据链路层功能的”,还可以对比分析“HDLC协议和TCP协议都是面向连接的,二者的连接建立和释放过程有什么不同”。再如,网络层IP地址可以单独出选择题、填空题,也可以考核与数据链路层MAC地址和应用层域名的区别与联系,还可以综合IP地址、子网划分以及路由选择考核实际应用和工程设计。
参考文献
[1]李继星.从知识体系走向能力体系——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思考[J].人民教育,2011(23):8-11.
[2]张文风,苏鑫,粟栗.形成性评价体系与传统考核形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影响的对比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2,28(12):108-109.
[3]高海峰.设计开放题型,培养创新能力[J].零陵学院学报,2005(02):14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