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去白细胞成分输血在老年肿瘤患者输血治疗中的运用效果分析

2020-10-09付莹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年17期

付莹

【摘 要】 目的:分析在老年腫瘤患者输血治疗中应用去白细胞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本院在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56例患者进行研究,将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参考组患者(n=28)行悬浮红细胞悬液治疗,观察组患者(n=28)行去白细胞成分输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围术期各项指标好于参考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不良事件发生概率和感染概率、输血满意度均好于参考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在老年肿瘤患者输血治疗中应用去白细胞方法的效果显著,患者接受治疗后不良事件发生概率较低,且患者术后创口愈合时间较短,对患者预后有着促进作用。

【关键词】 去白细胞成分输血;悬浮红细胞悬液;老年肿瘤;输血治疗

当今,我国老年群体的肿瘤发病率已经呈现出与日俱增的态势,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在临床医学中,治疗老年肿瘤疾病的主要方法就是手术治疗,但是由于患者自身身体素质较差,加之各项身体机能衰退,从而使得患者术后经常会出现多种并发症,例如:缺乏营养或是水电解质紊乱等,影响患者术后康复速度。相关学者研究指出,对老年肿瘤患者行输血治疗时,通过提升血液浓度和纯度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1-2]。基于此,本文对本院在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56例患者进行研究,将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均分为两组,参考组患者行悬浮红细胞悬液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去白细胞成分输血治疗,本文对老年肿瘤患者输血治疗中应用去白细胞方法的效果进行详细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本院在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56例患者进行研究,进行分组,参考组患者(n=28)行悬浮红细胞悬液治疗,男性患者16人,女性患者12人,年龄67~79岁,平均(74.24±1.17)岁,食管癌患者11人,结肠癌患者9人,胃癌患者8人;观察组患者(n=28)行去白细胞成分输血治疗,男性患者15人,女性患者13人,年龄68~80岁,平均(75.25±1.26)岁,食管癌患者13人,结肠癌患者8人,胃癌患者7人。

本次研究排除合并心脏、精神类疾病患者,排除有语言功能障碍患者;且所有患者在本院检查均确诊为肿瘤。所有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均已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且本次研究已经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认可。患者的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抗生素常规治疗。同时术后行抗感染治疗,另外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患者行营养治疗。

参考组患者行悬浮红细胞悬液治疗,当患者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低于100g/L时,护理人员对患者行常规配血操作,输入悬浮红细胞血液,实际输注过程中严格按照本院院内相关规范操作。

观察组患者行去白细胞成分输血治疗,当患者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低于100g/L时,护理人员对患者行常规配血操作,当患者血型得到成功匹配后,护理人员对患者行去白细胞成分的红细胞悬液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事件发生概率,包括患者出现皮疹、过敏以及发热等现象;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围术期各项指标,包括患者手术创口愈合时间、平均愈合天数以及住院时间等;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术后感染发生概率,包括患者出现切口感染、肺炎;对比两组患者输血总满意度,总满意度=(总人数-不满意人数)/总人数×100%。

1.4 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使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 20.0,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χ2检验,P<0.05说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围术期各项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围术期各项指标与参考组相比更好,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 讨论

根据相关资料研究显示,肿瘤发生主要是由于患者机体中的致瘤因子的作用,该因子可导致组织细胞出增生的现象。临床中肿瘤患者大部分均是中老年人,并且当今肿瘤疾病发病率逐渐增高,该疾病对患者机体形成的损伤极大,且临床指出肿瘤疾病生长不受控制、转移性较强,对机体中正常细胞会形成不同程度的损伤,甚至肿瘤细胞还会转移到人体的循环系统和淋巴系统等多个部位,对患者正常组织和器官形成不利影响。如若患者病情较轻,那么肿瘤细胞会导致其局部组织出现坏死或感染现象;但是如若患者病情较重,那么肿瘤细胞还会造成机体器官发生衰竭,甚至死亡,对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3]。

大部分老年肿瘤患者术后都会出现免疫力下降以及贫血等现象,尤其是进入到肿瘤晚期患者更是如此。针对患者肿瘤患者治疗中采用输血疗法对于提升其救治效果有着重要作用,对老年患者行输血治疗对于纠正患者贫血症状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不但能够提升患者自身机体免疫力,还能够促进患者伤口愈合。在对患者行输血治疗中,可以将其分为白细胞成分输血和悬浮红细胞悬液输血,不同输血方法对患者产生的效果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性,尤其是对已经出现肿瘤转移的老年患者群体来说更是如此[4]。

通过本文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围术期各项指标与参考组相比更好,P<0.05,有统计学义,这与徐晓军,王孟燕[5](2017)对50例患者研究中观察组围术期各项指标均好于对照组的研究结果相似。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概率10.71%低于参考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概率35.72%,P<0.05,有统计学意义,这与张红丽,刘艳红[6](2018)对68例患者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不良事件发生概率11.76%低于对比组患者29.41%研究结果类似。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术后感染发生概率3.57%低于参考组患者治疗后术后感染发生概率21.43%,P<0.05,有统计学意义这与杨福娟,方晓霞,张会敏等[7](2018)对80例患者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不良事件发生概率5.00%低于对比组患者22.50%研究结果类似。

观察组患者输血总满意度100.00%高于参考组患者输血总满意度71.43%,P<0.05,有统计学意义这与吴艳丽[8](2019)对88例患者研究中观察组患者输血总满意度95.45%高于对比组患者输血总满意度81.82%研究结果类似。

综上,在老年肿瘤患者输血治疗中应用去白细胞方法的应用效果显著,患者接受输血后不良事件发生概率较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另外,行去白细胞输血方法能够缩短患者术后创口愈合时间,对患者预后有着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汪振文.老年肿瘤患者输血治疗采用去白细胞成分输血的价值分析[J].智慧健康,2019,05(23):158-159,168.

[2] 贡正国.老年肿瘤患者输血治疗中去白细胞成分输血的应用价值[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05(19):161-162.

[3] 李素红.去白细胞成分输血在老年肿瘤患者输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健康大视野,2019,(10):226-227.

[4] 宋庆召,严明钧,李润青.老年肿瘤患者输血治疗采用去白细胞成分输血的价值分析[J].癌症进展,2018,16(10):1303-1305.

[5] 徐晓军,王孟燕.去白细胞成分输血在老年肿瘤患者输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7,(06):86.

[6] 张红丽,刘艳红.老年肿瘤患者输血治疗中采用去白细胞成分输血的价值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8):316-317.

[7] 杨福娟,方晓霞,张会敏,等.临床输血对肿瘤患者治疗的的效果探讨[J].医药论坛杂志,2018,39(07):17-19.

[8] 吴艳丽.老年肿瘤患者输血治疗采用去白细胞成分输血的价值分析[J].饮食保健,2019,06(25):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