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桡动脉途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2020-10-09王雪梅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年17期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王雪梅

【摘 要】 目的:分析经桡动脉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后恢复方面的作用,分析其具体效果和安全性。方法:研究对象选择本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因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且接受急诊PCI再灌注治疗的120例患者,对其病例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途径为股动脉,观察组介入治疗途径为桡动脉。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预后恢复指标与住院时间,分析桡动脉途径的优势。结果: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在术后恢复指标、并发症情况和住院时间三项参数结果都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结果差异显著(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介入治疗,可以有效减少局部并发症的产生,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缩短,因此在未来的手术中可以作为有效的急诊介入治疗途径。

【关键词】 桡动脉途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bstract] Objective:Analysis of the radial artery in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fo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 postoperative recovery of the role of, analysis of the specific effect and safety. Methods: The research object to choose our hospital between January 2018 and December 2018 period for st-elevatio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patients receiving emergency PCI reperfusion treatment of 120 patients, 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Could b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patients with 60 cases in each group. Control group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for femoral artery, observe the ways for radial artery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group. In the comparison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fter treatment and prognostic indicators and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analysis the advantage of radial artery pathway. Results: The study results show that the observation group in recovery index, complications, and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three parameters results a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ata result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via radial artery pathway line,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generation of local complications,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in patients with significantly shortened, so in the future can be used as an effective emergency interventional therapy in the operation way.

[Key words]Observation;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冠心病是當前世界上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所引起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患病率也有着逐年上升的趋势,在临床上通常表现为持久的剧烈疼痛和急性循环功能障碍。由于急性心肌梗死发病较急,进展较快,如何有效开通梗死的血管是治疗的关键内容。在通过介入治疗之前,静脉溶栓治疗为主要标准方案,但溶栓治疗本身开通率较低,出血等并发症产生频率较高,逐渐被其他方法所替代。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已成为现阶段最常用的心脏血运重建技术,迅速恢复血管的血流状态,让患者死亡率明显下降。随着治疗经验的积累与手术技巧的不断提升,PCI已经成为可以接受的主流方向。本次研究也是以此为基础而展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择本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因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且患者接受急诊PCI再灌注治疗的120例患者,对其病例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中男性37例,女性23例,年龄41~70岁,平均年龄(58.7±1.8)岁;对照组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44~71岁,平均年龄(59.0±1.5)岁。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出现缺血性胸痛的典型症状,在服硝酸甘油后疼痛持续,仍无明显缓解;心肌血清生化标记物明显提升。

排除标准: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其他病变且无法行介入治疗者;需要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治疗的严重程度病变者。

本次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执行,患者与家属知晓本次研究内容并签署自愿同意书。研究所入选对象在性别、年龄、病理特征等一般基线资料的对比方面无明显差异,数据不具备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选择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对患者进行常规消毒后,在右侧骨横纹下骨动脉搏动明显区域以1%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穿刺右股动脉导入导丝。密切关注患者的血压和心率等指标变化,判定是否给予硝酸甘油或肝素以维持活化凝血时间。选择合适的指引导管,将导丝穿过病变区域,放置冠脉远端介入治疗,按照冠脉和病变特点选择合理的球囊和支架等。手术后进行压迫止血和加压包扎,术后保持右下肢制动24h。

1.2.2 观察组 观察组选择经桡动脉进行介入治疗。患者平卧于手术台上,术前给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然后选择桡动脉桡骨茎突上2cm处作为穿刺点。同样选择1%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进行桡动脉穿刺。按照患者血压和心率情况,判定是否使用硝酸甘油。穿刺套管针与皮肤呈45°角,针尾回血后继续进针3mm,抽出针芯然后缓慢后退,见有血液后在无阻力情况下送入导丝。先进行右冠造影后再行左冠造影。通常进行预扩张并植入支架,按照冠状动脉的病变特点,选择合理的球囊与支架。手术结束后将无菌纱布卷覆盖于穿刺区域,之后用绷带加压包扎,8h以后将所有包扎辅料清除。

1.3 观察指标

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预后恢复指标与住院时间,分析桡动脉途径的优势。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当P<0.05时说明数据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在术后恢复指标、并发症情况和住院时间三项参数结果都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结果差异显著(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详细数据见下表1所示。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常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者,也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在传统研究中认为动脉粥样硬化属于退行性病变,但在现代医学理念下,认为该病变是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结果。大量研究证明该病由多种因素作用所致,这些危险因素包括血脂异常、高血压、遗传因素等。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方法,也被划分为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三种模式。药物治疗,包括硝酸酯类制剂、抗血小板药物和其他冠状动脉扩张药物,目前研究已经证实服用他汀类降脂药物能够降低相关疾病的发病率,而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越早采取溶栓治疗,对急性救治更有效[1]。

目前的介入治疗途径主要包括股动脉或桡动脉入路,因为股动脉的血管粗大利于穿刺,不易产生痉挛现象,成为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经典方法。但该方法的缺陷也非常显著,表现为以出血为代表的并发症,包括动脉瘘、静脉瘘、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等[2]。桡动脉虽然穿刺难度较大,但局部并发症产生较少,患者不需要在体位上进行过度限制。通常情况下认为桡动脉急性冠脉介入治疗可能会因为穿刺难度加大,而引起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的相关问题,所以在本次研究中选择了合理的手术入路[3]。

从本次研究的数据来看,观察组在术后恢复指标、并发症情况和住院时间三项参数结果都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结果差异显著,与其他研究结果保持接近。具体而言,桡动脉管径较小,周围区域无重要的软组织和神经,快速压迫止血也使得血肿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本次研究入选的病例在术后拔除鞘管时得到了重症监护,在术后进行高质量护理,从根源上减少了不良因素的产生[4]。不同的穿刺途径各有其优点和缺陷,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也不能对所有患者单独使用某一种手术形式,而是要结合患者的特異性和技能特点选择最利于患者的操作技巧,最大化保障患者受益[5]。例如在相关研究中证实,药物涂层支架对患者预后会产生不同类型的影响,即便是同样类型的支架,药物差异也会对患者预后产生影响。桡动脉狭窄、闭塞是介入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潜在并发症,但因为患者可以通过桡动脉和尺动脉进行双重供血,即便桡动脉出现闭塞情况,尺动脉的供血状态不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并不会发生缺血、坏死等现象,对于上肢的血液循环影响程度较小[6]。而为了避免类似并发症的出现,还可以尽量缩短压迫止血时间,减少完全阻断血流的时间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而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在术后也无需制动,可以保持下床活动,减少因体位问题带来的不适感和长期卧床的其它问题,住院时间相对更短[7]。当然本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研究类型为分析性研究,多数资料为随访所获得,部分资料的可靠性,并非完全标准。入选研究病例的介入治疗操作为不同医师完成,不同人员的临床经验与操作习惯的差异,也可能给研究成果带来一定的人为影响。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针对患者介入治疗的相关危险因素展开深层次分析,减少误差。

综上所述,经桡动脉途径行介入治疗,可以有效减少局部并发症的产生,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缩短,因此在未来的手术中可以作为有效的急诊介入治疗途径。

参考文献

[1] 毛卫涛.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09):24.

[2] 苗阳,陈志强.分析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45):118,121.

[3] 曹俊雄,陈翔,吴丹宁,等.冠状动脉造影经鼻烟壶区动脉和经桡动脉穿刺途径的对比研究[J].心电与循环,2019,38(03):197-199.

[4] 张伟,巩芸.经不同途径介入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30(09):1485-1487.

[5] 闫庆凯,朱秀兰,尹鲁强,等.经皮桡动脉途径巨大冠状动脉瘤弹簧圈封堵介入治疗1例[J].重庆医学,2019,48(18):3231-3233.

[6] 陈光兴.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的临床效果观察[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9,(03):25-27.

[7] 曹保卫.高龄冠心病患者经股动脉与桡动脉途径穿刺介入术治疗的效果、安全性、心肌纤维化和左心功能评估[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8,36(05):585-587,623.

猜你喜欢

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