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人文精神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2020-10-09李逸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37期
关键词:高职语文教学人文精神渗透

李逸

[摘 要] 人文精神培养是确保学生成长过程中能够树立健全人格的重要因素,无论对思想道德水平提升,还是正确价值观念树立等意义重大。文章主要围绕人文精神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进行探讨,首先介绍了人文精神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接着提出了人文精神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关键词] 人文精神;高职语文教学;渗透

[作者简介] 李 逸(1969—),女,湖南衡阳人,大学本科,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应用写作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7-0332-02    [收稿日期] 2020-08-08

随着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提出,人文精神应运而生,并在高职语文教学实践中被提及。通常来讲,学生个人品质、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建立过程中,都离不开人文精神培养,是推动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重要保障。高职语文囊括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也给人文精神的渗透提供了契机。对此,将人文精神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渗透,不仅是现阶段社会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具体要求,更满足了学生个人发展需求。在高职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学生的发展特点,从教学模式等多个方面切入对其进行创新,确保人文精神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得到有效的渗透,从而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

一、人文精神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人文精神囊括了人们在价值观、自我追求和社会等多个层面的认识,是时代发展过程中逐渐积累的具有文明内涵的文化精神[1]。语文学科具有的人文情怀和精神较其他学科相比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它除了囊括学科知识外,还包含着价值情怀,是人对真理追求、对价值探索的直接体现,是人能够正确看待世界的有效引导。从某种程度来讲,人文精神是推动人类发展的动力所在,囊括了多样化的人类价值思想。高职教育在人文教育方面有所侧重,其本质目的就在于实现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确保学生以正确的态度看待事物。人文教育顾名思义其是围绕人开展的教育活动,而人性则是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人文精神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就高职生来讲,其正处于青春期,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方面都有明显的不成熟性和不稳定性,因此教师在针对他们开展教育活动时,可以借助多样化的方式实现对其人文情怀的培养。同时,高职语文也是人文精神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契机,依托语文教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应有的强化,另一方面学生的人文素养也能得到充分的提升。而反观人文精神,其是由内而外的体现,需要对其进行内化才能确保其展现出来。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语文教学开展不仅仅是进行语言知识传授,更是人文教育开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二、人文精神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认知到人文精神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渗透的重要性,更需要相关教育工作者加强对人文精神渗透的关注度和重视程度,并为构建合理、科学的渗透方案倾注较多精力与心力,从而让学生真正受益,进而培育更优质人才。具体策略如下:

(一)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主要工具,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借助教材的深挖實现人文精神渗透,不失为一种合理且有效的渗透思路、渗透策略。纵观高职语文教材可以看出,其大多以文学名篇为主,内容跨度较大,囊括的文化内涵也十分丰富,在高职人文精神渗透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辅助作用[2]。对此,教师应以教材为面向,深入挖掘其中包含的人文精神,并注重实践过程中的渗透,以此实现对学生人文情怀的有效培养,进而带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例如在学习《离骚》这篇文章时,教师在讲述过程中除了要引导学生欣赏其优美生动的文学语言外,还要注重对其中囊括的爱国情怀的深入挖掘,并向学生进行详细的讲解。学生在教师讲述过程中对文章写作背景和作者所处的处境会有一定的了解,在对文章理解时才能更加透彻与深入,保证了审美能力和人文精神的同步提升。

(二)注重人文精神营造教学氛围

众所周知,教学氛围对于学生的影响是由外而内的,虽然这种影响看不着、摸不到,但确是真实存在的,需要教师认知教学氛围的作用及影响同时,促成人文精神教学氛围的进一步形成。基于此,教师应明确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并以此为基础,在教学实践中注重高职语文人文性特点的充分发挥,以此实现人文精神氛围的营造,使得人文精神氛围营造的合情、合理[3]。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古诗词赏析或朗诵活动,将班内学生按照诗词性质不同将其划分为不同小组,给予学生绝对的自由权、选择权及探索空间,利于学生体验的真切、感触的深刻,在这一人文活动举办的背景下,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感受到人文精神氛围,另一方面对人文精神在高职语文课堂中的渗透也具有积极意义,不妨尝试一下。

(三)创设人文教学情境

情景教学法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教学方式,是教育大力度发展进程中的新兴产物,相较于传统教学法有着显著的教学优势,具体体现在既能够将学生置身于真实情境当中来开展学习活动,又可以深刻感受到知识中囊括的思想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是人文精神渗透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方式[5],教师也从此处入手,实现人文精神在教学中的巧妙渗透。以《哈姆雷特》这一节内容为例,教师首先要对班内学生心理特征和学习情况有深刻的了解,之后以此为基础和依据,在教师引导下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将文章中的情境表演出来,从而深化学生对文中人物形象的理解,提高对人文精神的认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既能够对哈姆雷特内心挣扎等心理活动有清晰的把握,实现对其中生存与毁灭等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又能够为其自身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树立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四)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

想要使人文精神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得到有效的渗透,还需要教师以自身人文素养为着眼点促进其人文素养的持续提升,这也是人文精神渗透的关键,也是对教师个人的一项严苛考验[4]。这就要求教师除了要完成日常教学任务外,还要依托多样化的方式提升自身专业知识和能力,无论是在思想道德、政治还是文学、艺术方面都要进行涉猎和学习,并虚心接受来自他人的建议和指导,还可与其他教师进行讨论和探讨,以此带动自身综合素养的提升。这样在日后语文教学过程中,才能深化对人文精神的理解,从多维度切入实现对人文精神的渗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值得一提的是,教师人文素养的特质在学生面前的呈现,何尝不是一种贯穿于教学的一种渗透方式,可发挥榜样作用对学生进行正面熏陶和影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等特征,这也给人文精神的渗透提供了重要契机,对学生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树立意义重大。对此,教师应认识到人文精神具有的重要作用,深入挖掘教材中包括的人文精神,注重对人文精神教学氛围的营造,同时还要持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并着力创设人文教学情境,以此使人文精神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得到全方位的渗透,为学生的良好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延萍.高职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策略探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0(03):115-116.

[2]徐蕾.高职语文教学与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1):57.

[3]王婷婷.分析高职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策略[J].中外企业家,2019(33):157.

[4]胡翠娜.人文精神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及培养策略[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6(01):107-108.

[5]孙宇沁.开放性特征:人文素养视阈下高职语文教学的必然趋势[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10):5-7.

猜你喜欢

高职语文教学人文精神渗透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高职语文教学职业能力培养策略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
寻找历史的缝隙——关于“人文精神讨论”的述评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