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免疫表型
2020-10-09朱元良
朱元良
摘 要:目的:探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免疫表型。方法:取62例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原位杂交检查,分析该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免疫表型。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显示病变区存在增生细胞,且主要为组织细胞、浆样树突状细胞、T淋巴细胞,浆样树突状细胞阳性表达呈现聚集状,且有髓过氧化物酶强表达,增生T淋巴细胞中,存在CD4、CD8阳性表达,且在T细胞中的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位杂交检验显示62例患者中,5例存在阳性细胞,阳性检出率8.06%(5/62),其余57例均呈阴性。结论:临床诊断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主要以淋巴结活检为主,以明确其病理学改变,病灶区域细胞颗粒酶B、TIA1、CD3、CD4、髓过氧化物酶呈现阳性免疫表型,能有效诊断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
关键词: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病理特点;免疫表型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属于非肿瘤性的淋巴结增大疾病,是淋巴结增生性病变疾病,好发于年轻女性中,以发热、淋巴结肿大等为主要临床特征,严重影响患者健康。早期诊断对治疗该病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该病属于非特异性,因此,可从病理特点及免疫表型出发进行诊断[1-2]。本文对62例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和免疫表型进行分析,以便为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确诊提供科学依据,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确诊为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患者中选取62例进行研究,其中,24例男性,38例女性;年龄25—73岁,平均(49.46±3.15)岁;确诊科室:25例风湿免疫科、11例血液科、12例呼吸内科、6例感染科、8例肾脏内科。排除标准:排除意识不清晰、不能表达个人看法或有精神病史的患者;排除有组织器官功能障碍、血液疾病、肿瘤、传染病等疾病患者。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病情均为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患者;知晓本研究诊断方式内容并能配合本次诊断方案。
1.2 方法
1.2.1 检测方式
所有患者均进行病理组织切片,使用甲醛液,浓度4%进行固定,使用石蜡包埋,其中,62例患者均使用免疫组织化学试剂盒(上海谱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检测,明确其中CD20、CD3、CD4、颗粒酶B等免疫标志物情况;原位杂交试剂盒(广州伯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检测,明确EB病毒在相应病症中的表达。
1.2.2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分型
临床将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主要分为3种类型,即增生型、坏死型、黄色瘤样型。其中,增生型是指病灶以细胞增生。小淋巴细胞、免疫母细胞等为主,中性粒细胞浸润不显著;坏死型以增生型为基础,属于凝固性坏死,且细胞核碎片较多,并存在被组织细胞吞噬现象;黄色瘤样型主要是病灶区组织细胞以泡沫样为主。
1.3 观察指标
分析患者临床症状及病理检查结果。
1.4 统计学方式
采用18.0统计软件,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组间颗粒酶B和TIAI的表达,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分析
62例患者中,6例颌下淋巴结肿大、10例腋下淋巴结肿大、46例颈部淋巴结肿大,肿大部位均存在压痛感,且62例患者中53例伴有发热、9例伴有全身皮疹。
2.2 病理特点分析
62例患者均行大体检查,结果显示,26例淋巴结破碎且包膜不完整,36例淋巴结完整,淋巴结切面有灰色、黄白相间、灰粉色3种颜色,质地中等且为实性。
62例患者均行镜下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少量不规则片状坏死组织存在于淋巴结被膜下、副皮质区域,且核碎片、核浓缩变比较明显;病灶坏死组织周围存在大量浆样单核细胞,其中增生细胞形态多样,包括新月形、肾形等,吞噬核碎片现象比较多见;病灶区域中淋巴细胞呈现灶状分布,浆样单核细胞及组织细胞中掺杂免疫母细胞;病灶坏死区域中的中性粒细胞无浸润现象。从检查结果看,62例患者中,35例为淋巴结坏死型、9例黄色瘤样型、18例增生型。
62例患者均行免疫组化学检验,结果显示,病灶区域增生细胞类型主要包括组织细胞、T淋巴细胞、浆样树突状细胞,且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中阳性组织细胞呈现聚集现象,髓过氧化物酶表达力强;阳性浆样树突状细胞以棕黄色为主,存在于病灶区浆样树突状细胞的细胞膜、细胞质中。从检验结果看,62例患者中,56例为洋相浆样树突状细胞,阳性率为90.32%(56/62),其中,增生型占比66.07%(37/56)、坏死型占比23.21%(13/56)、黄色瘤样型占比10.71%(6/56)。同时,62例患者的T淋巴细胞质中均存在颗粒酶B、TIA1表达,其中,颗粒酶B在增生型、坏死型、黄色瘤样型中的表达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TIA1在增生型、坏死型、黄色瘤样型中的表达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62例患者中CO20阳性表达、CD56阳性表达均较少。
62例患者均行原位杂交检验,结果显示,5例存在阳性细胞,阳性检出率8.06%(5/62),其余57例均呈阴性。
3 讨论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局部淋巴结肿大、发热等是其常见临床症状,病程长、预后好是该病主要特点。年轻女性是该病高发人群,最常见症状为相应部位淋巴结肿大,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及正常生活。
由于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病理特点,临床诊断该病以检查淋巴结病理学为主[3-4],本研究62例患者经镜下组织学检查,其淋巴结副皮质区域存在病理学改变,片状碎屑样坏死位于病灶中央,增生型组织多存在于病灶周围且形态多样,同时,存在浆样单核细胞、细胞核碎片、核浓缩等,其中,细胞核碎片多被增生组织细胞吞噬。病灶中,淋巴细胞分布呈灶状,且掺杂有免疫母细胞,病灶周围、坏死区域中性粒细胞无浸润。对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进行分型,62例患者包括增生型、坏死型、黄色瘤样型3种类型,且不同类型代表了病症发展的不同阶段,细胞病变开始增生,之后逐渐坏死,被吸收后呈现黄色瘤样型。同时,在光镜下,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存在大量核细胞核碎裂组织,组织细胞阳性组织中存在髓过氧化物酶表达,且呈强性,髓过氧化物酶具有消灭原微生物、外来细胞作用,促使病变细胞碎屑释放DNA,进一步提升髓过氧化物酶释放,因此,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中存在髓过氧化物酶就意味着存在细胞核碎屑。本研究中,62例患者中存在浆样树突状细胞,该细胞免疫标志物为浆样树突状细胞,且在外周血浆样树突状细胞前体细胞、嗜碱性细胞中的表达较高,而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的表达较低。有研究称[5],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发病早期,浆样树突状细胞属于前T细胞的免疫表达,随着病情发展,成为CD4、CD8细胞的免疫表达。一般情况下,树突状细胞前提在淋巴结高内皮细胞中集中分布,且在淋巴结实质内为散状分布[6-7]。本研究中,增生型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坏死型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表达CD8、CD4在T细胞中的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颗粒酶B、TIA1的表达在不同类型的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中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细胞凋亡,本研究中,经免疫组织化学测验,结果显示,颗粒酶B、TIA1属于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中的淋巴细胞质凋亡相关物质,该类物质增加细胞膜通透性,加速细胞凋亡。
参考文献:
[1]罗丽娟,曹清,周云芳,等.儿童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38例分析[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7,24(9):677-679,685.
[2]王为,侍效春.以不明原因发热为表现的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23例临床分析[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6,15(6):463-465.
[3]Xu Junhui,Lu Haiying,Yu Yanyan.Chronic active EB virus infection with histiocytic proliferative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a case report[J].Journal of Clinical Hepatobiliary Diseases,2017,33(10):1994-1996.
[4]曠翠娥,李巧飞,曹光玲,等.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九例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研究[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7,50(8):553-556.
[5]孙文闻,张娜,韩琳,等.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唇腺淋巴细胞免疫表型与临床特征的研究[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7,21(12):818-823,C1.
[6]柳倩.探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免疫表型[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0,37(01):118-119.
[7]杜华,师永红,师迎旭.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84例的临床病理和免疫表型特点[J].中华病理学杂志,2016,45(02):86-90.
[8]芦鸿曦,肖红菊,王莉荔,刘昕,赵春洪,冯欢欢,刘刚.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并发血小板显著减低一例[J].中华内科杂志,2020(04):314-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