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提笔忘字”现状分析及优化方案研究
2020-10-09戴妍高振元张宇李钰梁朱焕通许建泽梁哲锋
戴妍 高振元 张宇 李钰梁 朱焕通 许建泽 梁哲锋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本出现在成年人身上“提笔忘字”的通病,正在大学生群体中蔓延。在近几年的大学生考试试卷里,就明显地发现了这样的趋势。因此我们想通过本次调研,了解高校大学生对该现状的看法,挖掘问题的根本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汉字;提笔忘字;优化方案
文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中国汉字它既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又是至今硕果仅存的一种方块文字。目前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使用普及,现代人们使用纸笔书写的机会越来越少,“提笔忘字”逐渐成了现代人的常见问题,并且正在大学生群体中蔓延。在近几年的大学生考试试卷里,就明显地发现了这样的趋势。因此我们设计此次调研,共获得500份有效问卷,涵盖四个年级,挖掘问题的根本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提笔忘字”现象分析
“提笔忘字”是指人们准备要书写某个字的时候,动手提笔却忘了怎么写。大多数人只能记住汉字的大概形状,下笔时候却无法正确写出具体的字形和结构。同时有些人还有下述情况,比如需要手写的时候很容易写错字、通过纸笔难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反而需要敲击键盘,以至于字越写越差甚至抵触手写。此次调研中有40%的同学表示有时候会出现“提笔忘字”的情况,更有53%的同学表示这种现象经常发生,而且还是在公共场合。此外华中师范大学一项调研发现也全校学生中86.9%的同学有提笔忘字的情况[1]。2016年,陈倩倩等人在调查研究发现有超过50%的学生认为自己日常书写中会写错别字,高达30%左右的学生承认自己写错别字的频率很高,仅不到20%的学生认为自己书写能力较好,出现错别字的情况比较少。在听写测试环节后得到的结果比问卷收集的更加令人诧异,听写能达到全部正确的学生仅有8%,听写过程中错别字超过10个的学生在15%左右,其余的77%的学生都会或多或少出现2—3个错别字[2]。此外,在中央电视台的一档汉字文化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只有30%的成人体验团写对了“癞蛤蟆”这个词,而仅有10%的成员写对了“熨帖”一词[3]。让人感到危机的是,此次广工学子调研中有83%的同学认为“提笔忘字”这种现象虽然发生得很频繁,但是并没有影响到他们的生活,考试中字不会写影响不了太多发挥,生活中基本上利用到手写的地方越来越少。尽管“提笔忘字”的现象有时候发生在公众场合甚至是考试这样严肃情景之下,仍是得不到当事人们的重视,可见这种现象发展的严重性。在调查的学生群体中,有64%的人表示出现“提笔忘字”现象时候还是比较尴尬,特别是在公众场合或者是遇到一些简单的字都会忘记;另外有26%的同学则认为,这种现象令他们感到羞愧,毕竟身为中国人忘记自己的母语的书写方式也是一件挺难以启齿的事情,这关系到文化的传承。
二、“提笔忘字”原因探究
(一)汉字认知程度降低
大部分人的汉字认知培养集中在中学以前,随着年岁的增长,系统输入学习汉字的频率逐渐减少。当代年轻人书写能力的退化,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快速发展对基础文化的影响。谈及“提笔忘字”,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这种现象是因为电脑技术的普及导致。但我们也不能把现代人写字能力降低的罪过归咎到电脑上,实际是因为我们自身忽略了日常生活中对书写这一基本技能的锻炼。汉字属于象形文字,与表音文字不同,象形文字属于表意文字。学习书写和记忆一个文字需要有一个完整的“识文解字”的过程,中小学期间,学生每天都需要做练习,包括语文课上对汉字词语的使用和解释对大家提升汉字认知水平都有一定帮助。但是随着步入大学,多媒体技术和产品替代了很多本该由学生自己动笔的事情,学生在汉字记忆和使用方面过度依赖新的技术,加上象形文字復杂与学习难度高的固有属性,使得学生对于手写汉字的体验感大大降低。因此会出现有一些学生离开电子产品,许多字都不会写的情况[4]。
(二)汉字书写频率减少
梁晓涵等人在论文《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汉字书写危机的调查及对策》中指出,现代大学生有“46%的人使用电子产品记录学习和生活,74%的人选择网络工具联系朋友而不是以往的书信或电话,过半的学生在课后作业的完成方式选择打印而不是手写”[5]。陈倩倩等人调查结果显示,如果课上老师没有要求作业必须手写提交,超过85%的学生会选择打印电子版作业上交或者直接发电子版。由此可见一斑,当代大学生的书写方式正在发生改变。拼音输入法,甚至语音输入法正在成为一种越来越普及而且受欢迎的书写方式,大学生汉字书写频率越来越低,通过敲击键盘就可以完成日常的文字语音表达需要。纵观各类电脑输入法,智能拼音是使用次数最多的一种输入法,但是,智能拼音输入法对于人们识文解字的训练造成很大的干扰。人们普遍认为的“用电脑打字能提高拼音能力”的说法是不准确的。由于现在拼音输入法太“智能”了,不用打入完整音节,就可以显示出你要找的汉字。为什么学生频频在论文或者写字是出现错别字,原因往往智能输入推荐第一个跳出来什么就选了什么,造成出错频频。
(三)学生对语言文化重视不足
彭志琼通过问卷数据发现大学生们每天有超过6个小时的时间是在与别人在线聊天、上网浏览咨询或者打游戏中度过的[6]。目前大学生通过纸笔记录的除了学校要求的作业任务之外,仅有少部分同学坚持手写日记或者制作手账记录生活。作为学校教师的储备人才,基本的板书书写是一项基本功,但是在一项针对师范学生的调查中,有66.8%的同学反馈没有坚持每天练字,坚持每天练字的时间达到半小时的同学仅8%的。原本学校针对书写能力提升开设了专门的选修课程,但是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提高自己的书写能力无需参加专业的培训,这也使得学校开设的相关课程并不能很好地得到普及[1]。
三、针对“提笔忘字”的建议举措
2016年12月,教育部颁发的《<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分工方案》中,重点强调要推动中职和高校要设置语言文字相关课程,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字的应用能力。学习和练习汉字书写并不是简单地为了不写错别字,而是与文化养成、知识获取甚至是思维认知训练息息相关的,汉字的结构和使用方法,为我们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民族文化底蕴[7]。
因此针对问卷所反映出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针对大部分人使用手机、电脑输入法的时候,输入法会使用联想功能,使得其不假思索便能选定相关词汇,建议隐藏联想栏,使人们想要选择联想词汇更加烦琐,从而达到自我思考联想汉字的目的。二是目前部分高校已经全面实施“网上课堂”,连作业、考试也可以通过网上完成,建议在方便开展“网上课堂”的同时,增设一些需要手动书写的作业,例如笔记、作业、报告、实习日志、日常应用文等等,能手寫的尽量要求手写。给到大家锻炼的机会[8]。第三点,此次调研主要在工科类学校,也反映出大多数理工科大学学科几乎上全是与数字和机械打交道,从而太久没有动笔来写汉字,建议每周安排一节课作为写作课,树立学生的汉字书写自我强化意识,让他们有机会去练习书写汉字。第四点,部分高校也开设了书法等汉字文学类课程,但仍不够普及,可以考虑在利用第二课堂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增强书写兴趣,例如开设一些书法,汉字书写类比赛,让他们更多地设身处地地接触汉字。五是针对人们大多数时间面对着显示屏,没有时间和机会空闲下书写汉字。可以尝试将更多的“验证码”之类的通过键盘输入的文字,变为手写,例如手写几个汉字作为验证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就提出“学习母语是一种权利”,全球各国也都在积极发起倡导母语文化的发扬和传承,韩国在教育中引导学生立志于国语发展和国语文化创造,在日本书法的一门从中小学到文科大学都要必修的课程……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基,传承着千年的民族精神。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不能让输入法代替了我们脑中的汉语文字基础,不能让键盘屏幕替代了纸笔,更不能让汉字在文明迅速发展的时代沦为“遗失的文明”。
参考文献:
[1]王雅荣,汪呈珍,张洋.大学生汉字识写水平调查报告[J].文学教育(上),2018(06):174-177.
[2]陈倩倩,吴玉军.大学生汉字书写危机与大学语文课堂引导策略探析[J].汉字文化,2018(21):13-15.
[3]王淦生.当“汉字危机”到来的时候[J].江西教育,2014(Z1):32-34.
[4]赵欣,李树真.新媒体下的汉字文化和汉字教育[J].传媒论坛,2019,2(14):19-21.
[5]梁晓涵.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汉字书写危机的调查及对策[J].文学教育(下),2015(12):100-101.
[6]彭志琼.计算机网络背景下提笔忘字现象调查研究[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7,27(02):88-91.
[7]王艳杰.汉字书写教育应贯穿教育始终——由汉字节目热谈开去[J].语文建设,2015(02):20.
[8]吴玉军.大学语文教学中汉字书写教育的方法与措施[J].文学教育(上),2018(11):168-170.
基金项目:广东工业大学2018年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xj201811845042)
作者简介:戴妍(1993—),女,汉族,安徽宣城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通讯作者:高振元(1991—),男,汉族,安徽宿州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