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针“三阴交-悬钟”对类痛经模型大鼠子宫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的影响

2020-10-09辛思源郭建恩徐大钊林凤李春华

科技风 2020年25期
关键词:痛经一氧化氮电针

辛思源 郭建恩 徐大钊 林凤 李春华

摘 要:通过观察电针对类痛经模型大鼠的镇痛效应及子宫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的影响,探讨针刺缓解胞宫疼痛的作用机制及“三阴交-悬钟”的特异性。得出结论:电针“三阴交-悬钟”能够调节子宫ET及其ET/NO的比值,以此缓解子宫平滑肌痉挛的状态,来缓解胞宫疼痛,且针刺“三阴交-悬钟”治疗痛经具有特异性。

关键词:电针;三阴交-悬钟;痛经;扭体反应;内皮素;一氧化氮

临床上常用相对穴“三阴交-悬钟”来治疗痛经。当前,运用电针调节类痛经大鼠ET、NO的相关研究较少,因而,本实验采用电针模型大鼠相对穴“三阴交-悬钟”、三阴交穴、悬钟穴以及非穴,观察子宫ET与NO的水平,用以初步探究电针相对穴“三阴交-悬钟”缓解胞宫疼痛的内在机制,初步探讨相对穴“三阴交-悬钟”的特异性。

一、实验材料

(一)实验动物与分组方法

本动物实验选用48只清洁级健康雌性SD大鼠,鼠龄为3个月,体重为(240±20)g,性成熟且未交配。饲养期给予普通清洁级饲料和自由饮水,室温为(20±1)℃,湿度为(45±5)%,日光灯照射。采用完全随机法将大鼠分为8组,即对照组、模型组、三阴交组、悬钟组、“三阴交-悬钟”组、非穴组,每组8只。

(二)主要仪器与实验试剂

G6805-Ⅱ型电针治疗仪;一次性针灸针;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液;缩宫素注射液;内皮素(ET)ELISA试剂盒;一氧化氮(NO)试剂盒。

(三)模型制备

选择动情间期的大鼠来制备实验性类痛经模型。模型组、各电针组:连续10d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第1天和第10天每只大鼠皮下给药0.5mg,余下日为0.2mg,待第10天注射苯甲酸雌二醇1h后给予腹腔注射缩宫素0.2mL/只。对照组:每日每只大鼠皮下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待第10天皮下注射生理盐水1h后给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2mL/只。

(四)实验取穴及针刺方法

实验取穴:根据大鼠的生理特点以及形态和解剖位置,引用《实验针灸学》穴位定位标准,选取“相对穴”三阴交-悬钟穴。三阴交穴位于大鼠后肢内踝尖上10mm;悬钟穴位于大鼠后肢外踝尖上10mm,腓骨前缘;非穴选取与三阴交、悬钟穴处于同一水平,旁开对照点选各穴左侧旁开3mm处。每组皆为双侧取穴。

电针方法:三阴交、悬钟和非穴均为直刺3mm左右,相对穴“三阴交-悬钟穴”为透刺,透刺方向为三阴交透悬钟,并在穴位的近心端旁开约2~3mm处再刺一针,刺入皮肤即可,两针之间置一棉球,防止短路,并用胶布加以固定。两针分别连电针仪正极、负极,刺激频率为2/15Hz,强度为1mA,20min。在实验开始开始后的第1、3、5、7d进行实验干预,共4次。对照组与模型组以同样的方法和时间固定,不给予电针处理。

(五)大鼠扭体反应评定

扭体反应是目前公认的评价指标,扭体行为可分为0至3四个等级。0级表现为正常的姿势(前爪平放盒底/正常探查行为);1级表现为身体斜向一边;2级表现为后肢伸展和后爪背屈,躯体伸展并伴频繁地盆骨侧向旋转;3级表现为腹部肌肉收缩和后肢后伸。本实验记录20min内扭体评分及扭体反应潜伏期。扭体评分:总分=0级×0分+1级×1分+2级×2分+3级×3分,扭体潜伏期:注射缩宫素后直至出现扭体反应的时间段。

(六)实验取材及检测方法

待扭体反应评分结束,即刻摘取大鼠的子宫,并将其置于生理盐水中煮沸5min后称重,而后放于玻璃匀浆管,加入1N的HCL1mI,再用匀浆机匀浆,充分匀浆后室温放置100min,再加入1N的NaO110.8ml,使之中和到一定的PH值;3500rpm离心15min后,取上清液,置于-70℃保存以备用。模型大鼠子宫ET的含量需用ELISA的方法来测定,NO的含量需用化学发光法来测定。

(七)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实验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来表示。各组间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并以LSD对每两组间的差异加以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电针对扭体的影响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扭体评分值明显增高,扭体潜伏期时长明显缩短(P<0.01),证实模型大鼠已制备成功。与对照组相比,各电针组大鼠的扭体评分均明显增高(P<0.01),扭体潜伏期时长(除“三阴交-悬钟”组)明显缩短(P<0.01)。与模型组相比,相对穴“三阴交-悬钟”组扭体评分明显减少(P<0.01),“三阴交-悬钟”组,三阴交穴组的扭体潜伏期时长明显延长(P<0.05,P<0.01)。

各电针组之间比较,相对穴“三阴交-悬钟”组扭体潜伏期较三阴交组、悬钟组、非三阴交-悬钟组均明显延长(P<0.01);相对穴“三阴交-悬钟”组的扭体评分较三阴交组、悬钟组、非三阴交-悬钟组均明显降低(P<0.05,P<0.01)。详见表1。

(二)电针对子宫ET和NO的含量、以及ET/NO比值的影响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子宫ET的含量,以及ET/NO的比值明显升高,而NO的含量则明显降低(P<0.01),各电针组ET含量(除“三阴交-悬钟”组)明显升高,NO含量、ET/NO比值(除“三阴交-悬钟”组)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三阴交-悬钟”组子宫ET含量明显降低,NO含量明显升高,ET/NO比值明显降低(P<0.01)。

各电针组之间比较,“三阴交-悬钟”组子宫ET含量、ET/NO比值较三阴交组、悬钟組、非三阴交-悬钟组均明显降低(P<0.01),“三阴交-悬钟”组NO含量较三阴交组、悬钟组、非三阴交-悬钟组均明显升高(P<0.01)。详见表2。

三、讨论

文献研究显示,痛经是针灸治疗妇产科疾病中应用最多的病种[1],且“三阴交-悬钟”的联合应用对于痛经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本研究中模型组大鼠子宫ET的含量、ET/NO比值较对照组明显升高,NO含量明显降低,提示ET对子宫动脉的收缩作用较为敏感,大鼠痛经状态下,ET增加,使二者比值失衡。有研究发现,ET/NO比值可以作为瘀血证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2]。本实验中,模型组大鼠ET/NO的比值明显升高,这说明二者之间比重失衡,从而导使子宫内组织缺血缺氧,发生或加重痛经。

与模型组比较,三阴交-悬钟组子宫ET含量均明显降低,NO含量均明显升高,ET/NO比值均明显降低,提示:电针“三阴交-悬钟”可通过调节子宫ET、NO含量及ET/NO比值,使子宮平滑肌的痉挛状态得以缓解,进而使胞宫疼痛得以缓解。各电针组间相比较,相对穴“三阴交-悬钟”组子宫ET含量、ET/NO比值较三阴交组、悬钟组、非三阴交-悬钟组均明显降低,提示电针“三阴交-悬钟”可能通过调节子宫ET、NO的含量来调节ET/NO的平衡,其作用较单纯电针“三阴交”“悬钟”非穴更显著。进一步提示“三阴交-悬钟”在调节子宫的平滑肌及其舒缩物质方面的有一定的特异性,这或许与相对穴“三阴交-悬钟”的内在的协同增效作用有关。

本实验研究初步证实:电针相对穴“三阴交-悬钟”可调节血管舒缩物质且其作用有一定的特异性,从而进一步证实疼痛调控效应的存在,初步证实“三阴交-悬钟”对胞宫疼痛的特异性调控作用,后期将继续对“三阴交-悬钟”调节胞宫疼痛的作用机制进行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杜元灏,李晶,孙冬纬,等.中国现代针灸病谱的研究.中国针灸,2017,27(5):373-378.

[2]余运贤,梁晖,黄健,等.急性脑梗塞血瘀证与一氧化氮、内皮素相关性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0(7):501-503.

基金项目:2018年4月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基于三阴交-悬钟对疼痛的调控作用探讨相对穴与经穴效应的相关性(No.NQ2018082)

作者简介:辛思源(1986—),女,汉族,河北承德人,硕士,讲师,主治医师,研究方向:经穴主治规律研究。

*通讯作者:李春华(1982—),女,汉族,河北保定人,博士,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穴位效应特异性研究。

猜你喜欢

痛经一氧化氮电针
排石汤结合电针穴位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分析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应用吸入一氧化氮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运动凭什么能让血管变年轻
运动能让血管变年轻
电针治疗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电针联合两色金鸡菊提取物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Vimentin、α-SMA、TGF-β1及p-smad2表达的影响
补肾温阳化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疗效观察
针灸治疗肝郁脾虚型单纯性肥胖病并发痛经的疗效观察
温补肾阳,选对药物是关键
中枢β受体介导电针“曲池”“听宫”穴的降压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