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学龄前智障儿童EPC康复课程体系的初步探索
2020-10-09李利君
[摘 要] 通过借鉴国内外学龄前智障兒童康复理念及方法,立足本土实情和智障儿童的实际需求,构建了由早期疗育课程(Early Intervention Therapy)、学前融合课程(Pre-primary Integration Course)和幼小衔接课程(Curriculum Transition between Kindergarten and Primary School)组成的EPC三阶段康复课程体系,力求满足学龄前智障儿童的个别化需求,促进他们的全面康复。
[关键词] 智障儿童;EPC康复课程体系;康复教学
[作者简介] 李利君(1981—),女,湖南湘潭人,学士,湖南省残疾人康复研究中心智障康复科,中小学高级教师,主要从事学龄前智力障碍儿童康复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40-0250-03 [收稿日期] 2020-03-31
随着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体系的健全完善,为满足残疾儿童应救尽救,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1]。近年来,学龄前智障儿童康复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因此,构建适切的康复课程体系迫在眉睫。众做周知,提供有质量的康复就必须要有合适的课程做支撑,就国内学龄前智障儿童康复课程而言,大都存在理论基础薄弱,实操层面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课程体系还处于随意、不系统的状态中,儿童发展性、全面性康复成效不明显。对此,湖南省残疾人康复研究中心智障康复科从智障儿童的身心发展需求及特点入手,以常态化生活为发展目标,依托自然支持、专业支持和社会支持,大力推进课程体系建设[2]。
一、构建学龄前智障儿童EPC课程体系
湖南省残疾人康复研究中心智障康复科是为全省0~6岁学龄前智障儿童提供康复服务,依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定的《智力残疾儿童服务规范》中课程设置的原则,坚持“以儿童为主体、家长为主导、教师为引导”的指导思想,以“常态化生活”为康复目标,立足学龄前智障儿童多样化发展和个别化康复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安置计划,减少教学环境的限制性,构建了由早期疗育课程(Early Intervention Therapy)、学前融合课程(Pre-primary Integration Course)和幼小衔接课程(Curriculum Transition between Kindergarten and Primary School)组成的EPC三阶段康复课程体系,以循序渐进地促进儿童能力的提升,让儿童逐步从E到P再到C。
(一)EPC康复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1.康复医学与教育教学相结合的原则。智障儿童是综合体,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中,针对他们的成因以及运动技能障碍、言语和语言障碍、精细动作障碍、认知能力障碍、注意力缺陷和情绪障碍,注重吸收现代医学和康复技术的新成果,融入物理治疗、口肌治疗、心理康复、营养学和遗传学等相关专业知识,提供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服务[3]。
2.阶段式与个别化相结合的原则。在课程的设置上,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学龄前智障儿童成长需要为本,尊重儿童的差异性,为不同能力段的儿童制定个别化康复训练计划,设置适宜的课程方案,有目的、有计划性地让儿童从E阶段到P阶段再到C阶段。
3.生活适应与潜能开发相结合的原则。在课程的功能上,以常态化生活为培养目标,注重对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训练,关注儿童的潜能开发,培养生活能力与个人才能。
4.家庭支持与融合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在课程模式上,充分尊重儿童全人发展观,对不同年龄段、能力段儿童采取不同服务模式,0~3岁婴幼儿以个别化家庭支持服务模式为主,强调自然支持为主体的家庭康复,3~6岁儿童在适应能力发展的基础上,鼓励进入普通幼儿园随班融合,定期开展专业课程的支持。
5.支持性原则。在课程手段与方法上,注重利用现代化科技及辅助手段,支持学龄前智障儿童掌握训练内容与技能,有效地适应生活、学习的要求,提升儿童生活的幸福感。
(二)EPC康复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
EPC课程体系包含早期疗育课程、学前融合课程和幼小衔接课程三个阶段课程板块,旨在全面发展学龄前智障儿童的能力,发挥各个阶段资源优势,整合团队服务能力,实现有效干预与快乐成长。
1.早期疗育课程。面向0~3岁婴幼儿,开设课程目的是全面贯彻“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三早原则,在黄金的0~3岁期提供跨学科、多层次服务,从医学、心理学、康复治疗学、教育学、遗传学、营养学等设置课程,最大限度地培养家长家庭康复能力,促进儿童早期疗育成效最优化。早期疗育课程主要采取多元化的家庭支持服务模式,分两部分开展,第一部分为自然支持与社会支持,在社区环境调查、社区资源与政策利用、家长团体互助服务的关怀、家庭成员教养态度分析、家庭环境的打造、家长亲职压力调节、喂养方式及生理、病理学的培训等提供支持;第二部分为专业支持,在物理治疗、口肌治疗、智能训练、早教亲子课程、音乐游戏等提供支持。
2.学前融合课程。面向3岁以上并在早期疗育课程下通过系统性评量的儿童。开设课程的目的是对接普通幼儿园,主要提升儿童在集体环境中的自我学习能力、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对此阶段的智障儿童开设综合主题教学、伙伴式认知—沟通训练、音乐游戏活动、感觉统合训练、积极行为支持、蒙台梭利课程、音乐治疗和常态化分组式家长培训、考核等,与普通幼儿园建立巡回指导、培养课程,双边式开展残健融合课程。
3.幼小衔接课程。面向5岁以上并通过学前融合课程评量的儿童。开设课程的目的是对接普通小学,此阶段儿童通过在幼儿园的融合,已经具备一定的集体适应能力,但随着新的发展形势要求,普通幼儿园大班安排的课程由于节奏快、课程满、内容难等现状,这一部分智障儿童对上学、上课等出现了一些畏难、逃避、攻击他人等问题,因此开设班级式的幼小衔接课程,科学、持续地关注此阶段智障儿童整体素质的发展和提高,着重培养儿童学习适应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发展。开设的课程从整体教育的原则出发,依据智障儿童个别化训练计划,整合语言、科学、艺术、健康、社会各领域,围绕一个核心而开展综合课程[4]。
(三)EPC康复课程体系的实施
EPC康復课程的实施主要分为“综合评估—制订计划—课程实施”三步。
1.综合评估是学龄前智障儿童课程训练的基础,主要包括智力水平、社会适应能力、发展性课程评估、支持需求评估、心理行为评估、强化物等具体评估内容。利用台湾地区学前儿童检核表进行筛查评估;利用韦氏幼儿评量、贝利评量、适应行为量表对儿童实施智能评估;主要运用自编的《0—6岁智障儿童发展性课程评量手册》对儿童全面开展初期评估、阶段评估和末期评估,评估结果与三个阶段课程体系核心指标匹配,综合评估报告完成。
2.制定计划是在综合评估的基础上开展,主要包括个别化家庭支持计划、个别化训练计划和家长培训计划。个别化家庭支持计划包括儿童的计划、家庭的支持计划和支持人员的计划三部分[5];个别化训练计划包括儿童基本资料、现在与未来安置、儿童能力分析、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等;家长培训计划涵盖康复理念、康复训练方法、康复目标实施、家长培训内容与时间等。
3.课程实施是计划执行的核心,涵盖形式、内容与师资配备三个部分。
(1)早期疗育课程。课程形式。采取多对一家庭支持服务形式,对路途遥远、年龄特别小的婴儿,采取网络会诊式评估、每周网络指导与微课培训、跟踪反馈课程服务;对条件便利、年龄稍大(1~2岁),采取面授式评估、每半月的专业支持及培训与每周微课指导、跟踪反馈课程服务;对本区且年龄在2~3岁左右,采取定期面授式评估、每周专业支持及指导与培训、每半月的早教(运动、蒙氏、游戏等)、跟踪反馈课程服务。
课程内容。此阶段儿童大多处于感觉运动期,依靠反射动作、感知器官及动作去接触外界环境,课程内容侧重点多以感知和动作训练为主,提升儿童视觉机警度、听觉机警度、动作移动能力、听与说的技能、模仿能力、视觉分析技能等。
师资配备。早期疗育课程复杂、多元,多学科、复合型师资团队涵盖康复治疗师、特殊教师、幼教教师、营养与心理教师、临床医学、儿科医生、生活辅助教师,大力依托医院、早教机构、专业心理工作室等多方资源,全面、有效开展早期疗育课程。
(2)学前融合课程。课程形式。学前融合课程主要采取半日融合形式,以小组、集体活动带动儿童适应能力、合作能力发展。为此阶段儿童设置一对二或一对三伙伴式个别化训练课程,设置每周两天小组式混班课程,设置每天两节集体活动式课程,设置每周两小时的融合课程家长交流会,设置每周一次与幼儿园教师、儿童云互动课程,设置每半月一次反向融合课程。
课程内容。此阶段的儿童大多已发展出较敏锐的感觉和动作,处于前概念期,训练内容侧重认知—沟通能力发展,对接收集体指令、观察学习、活动间转换、轮流、平行游戏、合作游戏、友谊的建立、同伴间交往技能、独立进食和清理等开展训练,提升儿童在集体环境中的自我学习能力和自理能力。
师资配备。师资专攻优势与课程内容匹配,配备语言康复治疗师、特教教师、幼教教师、智能训练教师、积极行为支持人员、音乐治疗师、游戏治疗师及蒙台梭利教师,与台湾发展基金会、名师奥尔夫工作室、音乐治疗工作坊等建立长期点对点督导服务,针对性提升团队服务水平。
(3)幼小衔接课程。课程形式:幼小衔接课程以半日、班级小组形式开展,着重培养儿童的学习适应与社会适应方面的能力。为此阶段儿童设置二对八班级小组课程,设置每周一次社区实践课程,设置每天一次的“天天阅读”活动,设置每周一次区域游戏课程,设置每学期一次的“参观小学”的课程,设置每周三次模拟“小学课堂”课程,设置每天一次“我很能干”的活动,设置每个月一次与小学教师的交流活动,设置每个月一次的家长交流,设置每个月一次的家长开放课程[6]。
课程内容。此阶段的孩子已具备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处于直觉思维期,课程内容从学习适应方面侧重培养儿童的抽象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对言语指示的理解能力和读写算所需要的基本技能等,从社会适应方面侧重培养儿童任务意识与完成任务的能力、独立意识与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以及主动性、人际交往能力等。
师资配备。结合课程需求与团队成员专业优势,配备特教教师、幼教教师、音乐教师和积极行为支持人员,与社区小学、临近幼儿园等达成定期双边开放交流共识,相互支持,促进课程实施的针对性、有效性。
二、建立学龄前智障儿童EPC康复课程的保障体系
(一)加强康复教师培训
康复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和建设者。注重康复教师的课程意识与课程实施能力,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的培训与研讨,定期进行业务比赛和成果展示等多种方式,提高康复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二)开发多元教材
围绕EPC康复课程的研究与实践,注重反思与总结,人人参与,开发了《学龄前唐氏综合征儿童口肌训练手册》《智障儿童家庭支持服务》《智障儿童家庭康复训练》《0—6岁智障儿童发展性课程评量手册(上、下册)》《智障儿童阶梯课程》《智障儿童综合主题教学活动集》《智障儿童智能训练》等书籍;编写、印制了1套《智障儿童认知—沟通阶梯图卡》;开发了4个口肌训练工具,获得实用新型专利;编写了《智障儿童积极行为支持故事情景册(3本)》,获得著作权;录制了《智障儿童奥尔夫音乐游戏活动》和《智障儿童综合主题教学优秀课程》光盘。
(三)优化梯队管理
结合EPC康复课程体系的阶段特点,成立了三级梯队管理模式,按能分岗。以每个阶段课程督导组长为带头,下设骨干教师梯队和潜力教师梯队,各阶段组组内成立教学课程组、教研项目组、家长管理组、宣传联络组,形成教学课程组抓常规,教研项目组抓重点的“双轨制管理模式”。
学龄前智障儿童康复课程的建设工作是系统而专业的工程,EPC课程体系的实践与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由于智障儿童个体差异大、康复教师整体水平参差不齐、融合理念及支持程度不一等因素存在,EPC课程体系在实施过程中还需进一步优化。亟待今后在理论与实践研究中,衔接评估与课程,探索融合与发展,实现智障儿童全面康复。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意见[EB/OL].(国发〔2018〕20号)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8-07/10/content_5305296.htm
[2]许家成.“智力障碍”定义的新演化——以“功能”“支持”与“生活质量”为导向的新趋势[J].中国特殊教育,2003(4):20-24.
[3]葛学萍.全面康复理念下培智学校课程体系的建构——以青岛市城阳区特殊教育中心为例[J].现代特殊教育,2017(5):42-44.
[4]秦振飙.幼小衔接课程的调查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5:8.
[5]袁洋,李利君.智力障碍儿童家庭支持服务[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8.
[6]崔哲.幼小无痕衔接教育受益终身——以创新人才培养为宗旨构建新型的幼小衔接课程模式[J].创新人才教育,2013(4):6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