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企业需求的高职跨境电商课程体系构建

2020-10-09王晓林汪志林

科技风 2020年24期
关键词:企业需求跨境电商课程体系

王晓林 汪志林

摘 要:具有针对性的课程体系设置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最为关键的举措。本文基于跨境电商企业对人才技能和职业素质的真实需求,提出了高职跨境电商课题体系构建思路,借助KSAO模型构建了对接企业需求的高职跨境电商课程体系,供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参考。

关键词:跨境电商;企业需求;课程体系

为真正实现“买全球、卖全球”,随着“互联网+外贸”的不断推进,基于“一带一路”伟大战略背景下,我国跨境电商行业飞速发展。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跨境电商用户规模达到1.54亿人,同比增长52.5%,交易规模预计将增长到10.8万亿元。2020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额将达到12.7万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为16.44%,渗透率达37.6%[1]。

行业的最终兴起与竞争依托于人才的质量。通过调研发现,94%的跨境电商企业对人才的学历要求为专科,对专业的选择绝大多数为国际贸易类专业(84%),因此说明,高职跨境电商方向的国际贸易类专业在跨境电商浪潮中将大有可为。关键是,高职院校如何对应企业对人才技能和职业素质的真实需求,培养合格甚至优秀的高职跨境电商人才。而具有针对性的课程体系设置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最为关键的举措。目前,虽然关于高职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研究很多,但除了有部分研究侧重于跨境电商实训的开展,基本上都是从宏观层面宽泛地阐述人才培养体系,对应性不强;基于企业需求的高职跨境电商课程构建研究很少。为此,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跨境电商企业对人才的技能及素质需求

为了深刻探寻跨境电商企业对人才的真实要求与需求,本课题组以安徽省合肥市和芜湖市110家跨境电商企业为调研对象,主要采取事件访谈法和网络与实地调研法相结合的方法,历经六个月时间,对其进行深入地系统分析研究,最终形成研究报告并发表了相应论文。核心结论见图1和图2[2]。

二、基于企业需求的高职跨境电商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一)职业素养和通识课程

通过对跨境电商企业调研发现,企业所招收的高职国际贸易类专业学生普遍存在执行力不足、好高骛远、抗压能力不足等问题,尤其是初入职场的90后学生由于自身一路成长处于相对优越的生活环境在这方面更为突出。因此要借助职业生涯规划、抗压能力与拓展训练等专门设置课程有针对性引导教育;此外通过跨境电商业内精英讲座等方式不断激发学生自我内驱力,以全身心投入到飞速发展的跨境电商行业为载体来实现社会和人生价值;此外,由于跨境电商企业几乎总是处于动态变化的国内外运营环境,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学习能力。

(二)专业基础课程

跨境电商企业所有的工作均以计算机网络和英语作为基础,因此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尤其是网络运用和Office办公软件要让学生真正彻底地掌握,加大实际操作技能考核力度,比如熟练运用EXCEL进行数据分析以及手机端移动互联应用等。另一方面,要始终强化跨境电商学生英语运用能力意识,要保证大学英语课程大一整个学年课时,给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打下一个坚实基础,力争在第一学年通过英语四级考试。进出口贸易实务、国际市场与文化、商务谈判与礼仪等课程有条件的情况下进行双语教学。

(三)专业核心课程

根据跨境电商企业的反馈,目前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能力中最为核心的是与国外客户无障碍的外语沟通能力以及利用各大主流跨境电商平台产品运营和推广营销能力。跨境电商英语(阅读与写作)、跨境电商英语(口语与听力)课程教学要持续整个培养过程中,要坚持以目前主流跨境电商平台如阿里国际站、全球速卖通、敦煌网、Amazon、Wish、eBay等作为教学资料,真正让跨境电商学生突破外语这一瓶颈。此外,利用这些平台资源,开设跨境电商平台运营实务、跨境电商软件工具实务等一系列核心实务课程,让学生清楚了解跨境电商产品运营和推广营销等核心业务到底要做什么、怎么做以及要掌握哪些软件工具。

(四)选修课程

在专业选修课程上,可以设置跨境电商网络技术与第二外语两个方向课程,可以申请和本校其他类似专业共享课程。前者主要为以后想从事跨境电商技术服务的学生开设,诸如网页设计、数据结构、Web标准与网站重构、Script动画设计、UI设计、跨境电商网站開发等;后者主要为英语已经掌握很好的学生开设,此外本身跨境电商企业对英语之外的其他语言的人才需求与日俱增,诸如日语、韩语、俄语和西班牙语等。

(五)实训课程

所有调研的跨境电商企业都给出了高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要重视实训实操的建议。实训教学要贯彻整个教学之中,要始终秉持“学中做,做中学”。以互联网+国际贸易综合技能赛项为引导,开设基于POCIB平台的模拟操作的国际贸易实务实训教程,让学生在仿真的模拟环境中加深对相应理论课程的理解,进而掌握进出口贸易的基本流程和实际操作技能。所在城市有跨境电商产业园或综合试验区的学校应充分利用该资源与跨境电商企业对接,合作建立实训基地,共同开发实训教材,采取学徒制培养形式,最终由学校与企业共同考核并出具学生跨境电商技能认定证书;同时,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尝试在学校实训基地负责企业在跨境电商平台店铺的日常管理、营销与推广,并努力达成销售指标,在此过程中企业可给予一定报酬。此外,学校可以在跨境电商实训预算中划拨一部分费用以跨境电商创业工作室或工作坊等名义在全球速卖通、Wish等平台真正注册店铺交于学生来实际运营。

三、借助KSAO模型构建高职跨境电商课程体系

KSAO是人力资源管理中对员工职业岗位资质的描述模型(哈维,1991)。其中K(Knowledge)是指执行某项工作任务需要的具体信息、专业知识、岗位知识;S(Skill)是指在工作中运用某种工具或操作某种设备以及完成某项具体工作任务的熟练程度,包括实际的工作技巧和经验;A(Ability)包括人的能力和素质,如空间感、反应速度、耐久力、逻辑思维能力、学习能力、观察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基本的表达能力等内容;O(Others)主要是指有效完成某一工作需要的其他个性特质,它包括对员工的工作要求、工作态度、人格个性以及其他特殊要求[3]。通过KSAO模型分析,可以较为全面地得出要胜任某类职业岗位必须要具备的技能和素质。

基于企业需求的高职跨境电商课程体系构建思路,我们试着借助KSAO模型来构建高职跨境电商课程体系。

结果见下表。

参考文献:

[1]艾媒咨询.2019-2020中国跨境电商市场研究报告[EB/OL].https://www.iimedia.cn/c400/67760.html,2020-01-06.

[2]王晓林,汪志林.跨境电商人才需求分析——以安徽省为例[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9(08):92-94.

[3]百度百科.KSAO词条[EB/OL].https://baike.baidu.com/item/KSAO/3927126?fr=aladdin,2019-12-04.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项目”(2016jyxm0996);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报关与国际货运教学团队”(2016jxtd113);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016zy117);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报关与国际货运特色专业”(2015tszy088)

作者简介:王晓林(1979—),男,安徽芜湖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跨境电商、报关与国际货运。

猜你喜欢

企业需求跨境电商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应用型本科高校物流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迈向企业造型需求的机械外观设计
跨境电商与电子商务以及传统外贸电商的对比分析
河南郑州港区跨境电商发展的相关问题分析
“互联网+”背景下温州传统外贸制造业转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