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工科背景下交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2020-10-09毛霖葛文璇陶怀仁王海霞许薇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37期
关键词:课程结构改革实践交通工程

毛霖 葛文璇 陶怀仁 王海霞 许薇

[摘 要] 专业课程体系是教学改革的核心,而现有交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存在课程类型单一、前后续课程不明晰、重课内轻课外等方面问题。在明确专业培养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子目标内容。理顺不同方向的课程组,并从教学内容、方法及考核评价三方面,探讨课程体系改革实践研究。

[关键词] 交通工程;课程结构;改革实践

[基金项目] 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教育科学研究课题(交教研1802-186);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教育教学研究基金项目(2018J17);南通市软科学研究课题(2019N02);校企合作技术开发课题(19ZH317)

[作者简介] 毛 霖(1982—),女,江苏南通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交通运输工程。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7-0114-02    [收稿日期] 2019-11-25

1930年,美国成立交通工程师协会,标志着交通工程学科的诞生。我国交通工程学科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1980年上海市成立了交通工程学会,1981年中国交通工程学会宣告成立,与此同时,同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东南大学等院校相继设立了交通工程本科专业。交通工程专业初期探讨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减少交通阻塞、保障交通安全等问题。40年代注意到交通规划问题。50年代开始研究道路交通中人、车、路三者的相互关系,创立了交通流理论。60年代探讨在交通工程中应用计算机控制信号灯、处理资料和制订规划,并注意研究交通污染问题。70年代在交通工程领域引入系统工程的知识。90年代至今着重关注于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和发展。

我校交通工程专业于2011年开始招收“交通工程”本科生,当年招生人数40人,并从2011年开始扩大到85人左右。至今,本专业已培养了5届本科毕业生,为社会输送交通工程本科专业人才500余人。由于交通工程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专业课程体系处于不断的完善和探索中。为了更好地培养适应行业和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有必要深入开展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工作。

一、交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交通工程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交通工程领域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以及职业道德,掌握扎实自然科学基础,掌握交通工程领域的专业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形成交通运输系统分析规划、交通工程设施施工与管理、交通系统控制与管理的实践创新能力和良好沟通能力,培养良好的国际视野和团队合作精神。毕业后可以在交通行业管理部门、交通规划与设计单位、智能交通系统开发与实施、交通设施施工与维护保养等单位一线从事交通工程相关的技术、管理、研究开发和施工及维护工作。毕业五年后,能够解决交通工程专业从规划、勘测、设计至运营期维护、保养等工程全寿命周期问题的能力,能够成长为交通工程设计、交通规划施工、综合交通管理与安全、智能交通等方面的工程师及管理者,并能够随着交通工程专业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而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

按照毕业生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专业技能和社会责任等三个方面的素养、知识和能力,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细分为五个子目标:①目标1-人文修养;②目标2-工程能力;③目标3-团队合作;④目标4-就业竞争;⑤目标5-学习发展。各子目标与专业培养目标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

二、专业课程体系结构

根据交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体系由通识课程、综合素质培养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四个模块组成。按照《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分类,对交通工程专業课程体系按工程基础类、专业基础类、专业类及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四个模块进行了梳理:

(一)交通土建类课程群

交通土建类课程群包括结构设计原理、道路工程材料、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桥梁工程等。先修需以大学物理、力学课程为基础,后续辅以课程设计、路桥施工等实践环节,加强理论课的实践应用。土建类课程群体现了交通工程学来源于道路工程学科的分支。

(二)交通规划设计课程群

交通规划设计课程群包括交通规划、交通设计、交通调查与分析、道路交通安全、交通系统分析等。先修需以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运筹学基础,结合交通工程学、城市规划原理,后续辅以包括交通规划设计的交通工程综合实训实践环节。交通规划设计课程群为交通工程专业课程的核心课程群。

(三)交通控制与管理课程群

交通控制与管理课程群以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算法实践为基础,结合道路交通监控系统等课程,后续包括交通管理与控制。智能交通系统是交通工程行业的前沿学科,交通控制与管理课程群在课程设置时需要不断结合智能交通的发展,充实课程群的教学内容。

三、课程体系的改革实践

(一)课程内容

课程体系内容以“社会需求、行业发展、学生导向”为目标,形成三方融合统一的课程内容。为了使课程结构更为合理,需调整和丰富课程结构类型,结合必修课、任选课、限选课,例如考虑根据社会和行业发展需求,针对学生系统工程背景较弱的问题,在教学内容实践中强化智能交通相关课程,将任选课中“交通大数据处理技术”“交通地理信息系统”“交通控制集成技术”增设为限选课。

(二)教学方法

开展课程组集体备课,以交通工程学课程为核心,整合前修、后续课程内容。以交通工程规划、设计、建设及管理案例为基础,课程体系中对应课程强调不同工程环节的重点。结合工程实践,安排企业骨干进校园,同时鼓励学生参与实际工程,并就参与内容进行介绍讲解,与其他同学互相答疑,交流,更加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依托校外教学实践基地、产学研合作基地,不局限于课堂教学模式,根据交通工程全周期、全流程课程设计思路,现场进行针对性讲解,完善学生系统性思维。

(三)考核评价

课程体系的考核评价包括内外部评价反馈两方面,内部评价来自同行、教学督导的听课反馈。外部反馈包括毕业生跟踪反馈、校友返校座谈、用人单位调查、行业专家论证研讨会等形式。在内部评价中,对理论、实验和实践等所有教学环节的达成度进行对比分析。外部评价具体手段为调查问卷形式,根据培养目标确定问卷基本内容,对相关选项进行分值量化,得出外部评价达成度结果。

参考文献

[1]石嵘,汪磊.交通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合理性研究[J].高教学刊,2016(21):185-186.

[2]朱琳,陈颖雪.面向特色型专业的“交通工程”课程建设探讨[J].科教文汇,2017(3):60-61.

[3]朱明轩,孙静怡,等.建立科学合理的交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探索[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23-26.

猜你喜欢

课程结构改革实践交通工程
中美两国教师教育培养目标与课程结构的比较研究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优化的三种导向
医学院校教学管理模式改革创新的实践研究
提高交通工程机械管理与维护工作的措施探究
《微生物与遗传育种》课程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