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平顶山市天然草地资源现状与分析

2020-10-09汤晓洁尹文亚程宜晋雷双嘉张俊英仝昭晨

养殖与饲料 2020年9期
关键词:鲁山县汝州市平顶山市

汤晓洁 尹文亚 程宜晋 雷双嘉 张俊英* 仝昭晨

1.河南省平顶山市饲草饲料管理站,河南平顶山467000;2.河南省平顶山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平顶山467000

1 平顶山市概况

平顶山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处于北纬33°08'~34°20'和东经112°14'~113°45'之间,为豫西山地和淮河平原的过渡地带。西部以山地为主,最高山峰位于鲁山县西部边界的尧山,海拔2 153.1 m。东部以平原为主。在低山和平原之间,分布着高低起伏的丘陵。从北往南看,北部是箕山,中部是外方山的东段及平顶山市区以北的落凫山等低山,南部则是伏牛山东段及其余脉。北部夹北汝河冲积平原,南部夹沙河、澧河等冲积平原。其海拔高度大多在300~700 m 之间,具有西高东低的特征。按河南省天然草地资源区划:属于豫中东低洼平原亚区和豫西伏牛山亚区[1]。平顶山市是河南省畜牧业大市和草地资源大市,在发展畜禽养殖的同时,做到畜牧业的可持续循环,掌握和利用好现有的天然草地资源状况意义重大。

2 材料与方法

按照《草地资源调查技术规程》(NY/T2998-2016)[2]的要求,利用河南省遥感影像数据,进行野外实地调查、内业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平顶山市天然草地资源进行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主要包括草地类型与面积、产草量、植被覆盖度、载畜量、草地等级、利用方式、退化情况7个指标的调查分析。

3.1 天然草地类型与面积

平顶山市天然草地面积为38 739.54 hm2,较20世纪80年代第一次草地调查数据大幅缩减。草地类主要为暖性灌草丛类和低地草甸类,涵盖10个草地型。其中,暖性灌草丛类为30 858.9 hm2共8个草地型:以具灌木的白莲蒿;黄背草、白茅;具灌木的黄背草;白羊草;黄背草;具灌木的荩草;具灌木的白羊草;具灌木的野古草、暖性禾草为主。低地草甸类为7 880.65 hm2共2个草地型:以莎草、杂类草、狗牙根、假俭草为主。天然草地主要分布在汝州市、鲁山县、叶县等地[3]。

3.2 产草量

产草量指单位面积的草地在一定时期内可以为家畜提供可食牧草的数量,也称为草地的经济产量。本次测定以2018年夏季清查的产量为准。平顶山市3.87万hm2天然草地产草量鲜重为26.65万t,干草产量为8.89万t,干草平均产量为2 297.16 kg/hm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河南省天然草地平均干草产量为1 960.18 kg/hm2)。产草量居河南省第4位,仅次于南阳、洛阳、信阳。草产量较高的原因,一是平顶山市的草地类型中有莎草、杂类草,特点是植株高大、产量高;黄背草、白茅,具灌木的黄背草,白羊草,黄背草,狗牙根、假俭草的草产量居中。二是生产方式由放牧转变为圈养,少数地方轻度放牧,天然草地处于良性生长环境。

3.3 植被覆盖度

指某一区域各主要草地类型的植被盖度与其所占面积比重的加权平均值(单位%),反映草地植被的茂密程度、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面积的大小。平顶山市各县区植被覆盖度见表1,其中叶县植被覆盖度达91.04%,全市平均植被覆盖度为86.96%,在河南省18个地市中位居第4。

3.4 载畜量

本次调查采用理论载畜量表示,也称合理载畜量,是指在一定面积和一定的时间内,在适度放牧(或割草)利用并维持草地可持续生产的原则下,满足家畜正常生长、繁殖、生产畜产品的需要,所能承养的家畜头数,并将数量结果折算为羊单位[4],是衡量草地生产能力的主要指标,也是影响草地家畜生产能力的一项临界指标。平顶山市各县(市、区)天然草地理论载畜量见表2,全市天然草地的理论载畜量为113 134.94 羊单位,居河南省第4位。其中,汝州市天然草地的理论载畜量为35 018.83 羊单位,鲁山县为28 526.02 羊单位,叶县为22 153.38羊单位,在全省157个县域中居前20位。

表1 平顶山市各县区植被覆盖度

表2 平顶山市各县(市、区)天然草地理论载畜量

3.5 草地等级

1)草地分等。根据《天然草原等级评定技术规范》[5]的规定,结合平顶山市草地的自然状况,被划入Ⅱ、Ⅲ等。Ⅱ等草地面积为16 924.63 hm2,Ⅲ等草地面积为21 814.90 hm2。全市Ⅱ等草地主要分布在叶县、鲁山县、汝州市、宝丰县;Ⅲ等草地主要分布在汝州市、鲁山县、郏县。

2)草地分级。结合天然草地产量变幅,河南省共分为8个级别。平顶山市草地分别属于1级、2级、3级。1级草地主要分布在汝州市、鲁山县、叶县;2级草地主要分布在宝丰县、鲁山县、汝州市;3级草地主要分布在郏县、鲁山县、宝丰县。

3)草地等级。草地等级综合评定是结合草地等级评定的基础上进行叠加划分,平顶山市的草地等级主要归为2类:优质高产、中质高产。

3.6 利用现状

1)利用强度。草地的利用强度既能反映草地的利用效率,又能反映畜牧业的发展状况,维持合理的利用强度,可充分利用宝贵的草地资源来发展畜牧业。平顶山市草地利用强度分为2类:未利用和轻度利用。未利用草地面积3 910.93 hm2,轻度利用面积34 828.60 hm2,显示全市天然草地主要以轻度利用为主。

2)利用方式。从河南省天然草地清查的情况看,平顶山市的利用方式有2种:全年放牧、其他方式(如割草),其中全年放牧面积34 308.06 hm2,这与全市的气候、地形、政策等多种因素相关。

3.7 草地退化情况

退化程度是反映草地质量的重要指标。根据《天然草地退化、沙化、盐渍化的分级指标》[6]划分,2018年河南省草地资源清查结果显示,平顶山市草地退化情况见表3,表明全市88.81%的草地未退化,处于良好的发展态势,可开发利用空间巨大。但对中、轻度退化的草地进行改良和恢复仍十分必要。

表3 平顶山市草地退化情况

4 讨论与建议

本次草地资源清查结果显示,平顶山市的天然草地资源丰富,综合情况居河南省第5位。全市大多数暖性灌草丛分布在山地,低地草甸类主要分布在沿河流域,草产量丰富,植被覆盖度较高、理论载畜量较多,草地等级属于优质高产和中质高产,很适宜草食家畜的发展。2018年草食家畜饲养量为2.4万羊单位,天然草地理论载畜量为11.3万羊单位,天然草地利用空间很大。绝大多数草地适合全年放牧,处于轻度利用状态,发展态势良好。建议出台相关政策,对汝州市、鲁山县、叶县等草地资源大县试点实行草地有偿承包责任制,逐步向全市进行推广,优先调动中小养殖场的积极性,合理利用天然草地。但对轻、中度退化的草地,适合采取休牧和轮牧的方式进行改良和恢复。坚持以草定蓄、草畜平衡,加强天然草地的保护与建设,从而促进畜牧业科学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鲁山县汝州市平顶山市
2011—2020年平顶山市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平顶山市鲁山县举行第二届传统武术文化节
河南鲁山县杨叶沟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不用跑”——平顶山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
汝州市
鲁山县
平顶山市
河南省平顶山市中威果苗培育基地
《汝州市地质矿产志》出版发行
汝州市四家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单位(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