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个野生蜜环菌菌株鉴定及菌丝体培养研究

2020-10-09杜忠伟胡志强亢学平李健王旭王鑫

中国林副特产 2020年5期
关键词:猪苓菌丝体形态学

杜忠伟,胡志强,亢学平,李健,王旭,王鑫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吉林 延边 133000)

蜜环菌(Arimillariamellea),属于担子菌亚门,伞菌亚纲,伞菌目,白蘑科,蜜环菌属,是一种可以食用菌的大型真菌,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的温带地区。菌丝体是蜜环菌的营养器官,在不良的环境条件下形成菌索,人工培养主要是对菌索的培养。蜜环菌与天麻存在共生关系,通过菌索入侵天麻,并为天麻的无性繁殖提供营养物质。因此蜜环菌的质量对天麻产品质量和产量产生重要的影响。目前全世界己鉴定的蜜环菌生物种近40 种,选育优良的蜜环菌菌株是发展天麻产业的前提和基础,我们针对东北地区的常见蜜环菌进行采集,对其中两种进行了比较试验,为蜜环菌菌种选育提供基础资料。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材料

将采集到的两个蜜环菌菌株编号为AM1和AM2。

AM1采集地:吉林省延边和龙市八家子泉水洞林场,采集时间:2019年9月3日,阔叶林树根部。

AM2采集地:吉林省延边和龙市八家子泉水洞林场,采集时间:2019年9月12日,针叶林树根部。

母种培养基:选择使用PDA加富培养基进行菌种培养,培养温度为25 ℃。

图1 野生采集的蜜环菌子实体(注:A,C:AM1;B,D:AM2)

1.2 试验方法

1.2.1 培养基制作及接种。制作PDA加富培养基:先称取木屑6 g,麸皮20 g,用适量水调匀,再加入1000 mL水煮制,待煮沸时开始记时,保持30 min后过滤,将过滤好的溶液加入到制作好的PDA培养基中,混合加热后,倒入试管中,高温高压(121 ℃,30 min)灭菌,摆斜面、冷却,将等量的菌种在超净工作台上接种至培养基中间位置。

1.2.2 菌丝体培养。将接完种的试管标记好后放入25 ℃的恒温培养箱培养,萌发后测量菌索生长速度,观察培养基的颜色变化,及两个菌株的长势。

2 试验结果

2.1 形态学鉴定

通过形态学的描述比较,利用显微镜观察孢子的形态特征,检索真菌志和相关资料进行鉴定。

AM1:子实体簇生,菌盖直径3~8 cm,初期成半球形,后期平展,颜色深棕色,表面有毛状鳞片,菌肉白色,菌褶初期白色后期黄棕色,延生。菌柄长5~10 cm,圆柱形,顶部至基部颜色由白色变为灰白色,在基部有黄色菌丝,具有菌环。担孢子呈椭圆形,无色,(8~10) μm ×(5~7) μm,非淀粉质。

经形态学鉴定AM1为奥氏蜜环菌(Arimillariaostoyae)。

AM2:子实体生于阔叶林树干根部或有树根的地上,簇生,菌盖直径3~8 cm,扁球形至平展,黄白色至黄色,中间部位有鳞片,菌肉白色,菌褶黄白色,延生,稀疏,不等长。菌柄细长,长度3~10 cm,直径3~10 mm,中空,延生,从上至下颜色变深成黄褐色,担孢子呈椭圆形至卵圆形,(8~10) μm×(5~7) μm,光滑,无色,非淀粉质。至混合均匀鉴定AM2为假蜜环菌(Arimillariatabescens)。

经形态学鉴定两株蜜环菌为不同种。

2.2 菌丝体培养

两种蜜环菌在PDA加富培养基中的生长状态存在明显的差别,AM1菌索生长较快,长势好,菌索粗壮,产生的黑色色素较多。AM2菌索生长较慢,长势差,菌索较细,培养基表面白色菌丝较多。

图2 菌丝体(菌索)培养

表1 两株蜜环菌在相同培养基下生长情况比较

3 结论与讨论

目前,蜜环菌主要用于种植天麻、猪苓等药材,人工培养蜜环菌菌材为天麻及猪苓等提供营养。天麻、猪苓种植是个灵活、实用、投入低、效益高的产业,适宜于城镇居民下岗、失业者、打工回乡创业者等不同社会群体生产发展,天麻、猪苓等种植可利用废弃资源、闲置空地,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生态效益。而蜜环菌菌种质量直接影响天麻、猪苓等的质量和产量,蜜环菌菌索粗壮,长速快说明蜜环菌活力及侵染能力强,能够很好的为猪苓及天麻提供营养,在选择蜜环菌时主要看其菌索的活力,活力强则天麻、猪苓产量高,品质好。通过对两种蜜环菌AM1和AM2的鉴定及培养验证,能够选择出菌索粗壮,生长快速的蜜环菌。AM1和AM2用来作为天麻、猪苓栽培的菌材制作种源,需要进一步的试验研究。

猜你喜欢

猪苓菌丝体形态学
Effectiveness of Zhuling decoction (猪苓汤) on diuretic resistance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a 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
临床检验中血细胞形态学观察与分析
颅内后交通动脉瘤破裂出血的临床特征和形态学的危险因素
猪苓菌核共生营养优势蜜环菌初步筛选
响应面法优化鸡腿菇菌丝体多糖的提取工艺
前交通动脉瘤形成和大脑前动脉分叉的几何形态学相关性研究
猪苓的利水渗湿作用及其药理活性研究
新型环保吸声材料——菌丝体胶合秸秆
杂交选育品种‘吉香一号’在吉林地区栽培品比试验
猪苓栽培中易发生的技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