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松林采伐更新的确定方式
2020-10-09倪鹏跃
倪鹏跃
(辽宁省实验林场,辽宁 抚顺 113311)
红松林的采伐更新是红松林经营工作中的重要环节,采伐更新方式对经营生产影响深远。合理的采伐更新方式,不仅能满足国家建设用材的需要,而且可促进实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采伐更新方式不合理就可能导致红松资源日益枯竭,出现大量荒山荒地,严重地影响到生态环境的变化和林业丰产。所以红松林的采伐更新方式,必须遵照国家森林采伐更新规程,考虑红松林的自然历史特点和经济条件,适当地加以确定[1-4]。
1 合理利用
为了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加快国土绿化,发挥森林蓄水保土、调节气候、改善环境和提供林产品,坚持合理采伐,以营林为基础,采育结合,造管并举,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实现红松资源越采越多,越采越好。
2 防护意义
红松林分布的地区,雨量丰富,地形复杂,丘陵起伏,有一部分红松林直接分布在陡坡上,如采伐方式不合理,随着地被物的破坏,必然造成水土流失。同时,在红松林分布的范围内又是众多河流的发源地,沿河流域工矿林立,水库星布,农业发达,因此各地红松林均具有涵养水源、农田防护和保护环境的作用。所以在利用上必须力求维护并加强红松林的防护作用。有的地区,结合具体情况,参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划出了禁伐带(区)或限制采伐的地区。
3 适应群落结构
红松林的群落结构多种多样,较为复杂,多为针阔混交复层异林。中小径木较多一般胸径40 cm以下健康的红松,每公项有200株左右,多者可达500~600株,再加其他树种的中小径木,每公顷有200~300株。而且林冠下一般有数千株红松幼苗幼树和数千株红松伴生树种的天然更新幼苗幼树(见表1),这些都是进行各种集约择伐作业的重要条件。红松林的群落结构和天然更新状况,通常与森林类型、立地条件有关,如坡地红松林下往往红松天然幼苗较多,而其他的阔叶红松林中20 cm(胸径)以下的各树种的中小径木较多,在确定采伐更新方式时务必予以注意,充分利用那些森林资源的后备力量和天然更新的潜力。
表1 林冠下红松伴生树种天然更新情况表
4 生物学特性和生长发育规律
采伐更新方式还要考虑红松的生物学特性和红松林生长发育的规律。红松生长后劲很足,甚至很大年龄的老树还有相当高的生长能力;红松的耐荫性,能够在其他喜光树种,特別是很多阔叶树种的林冠下能够更新,发育成长,生长大材,而且有抗性强、分杈晚、干材长和通直圆满的特点。这些都为采用择伐作业提供了科学依据。
5 因地制宜
采伐更新方式要因地制宜。在红松林分布的范围内,自然地理条件差异较大,森林类型繁多,再加上其他自然历史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的不同,红松林的结构和天然更新状况,有时会有较大变化。虽然一般都有相当数量的中小径木和天然更新的幼树存在,但也往往有一些块状的成过熟林分,站杆倒木甚多,藤条滋蔓,杂草灌木发达,森林天然更新很差,特别是目的树种更新更差。这样的林况通常是出现在山坡的中下部的缓坡地上。因此对于这种红松林可因地因林制宜地进行小面积皆伐,伐后迅速进行人工更新。另一方面,即使在同一地形条件下,红松林的结构状况也会因发育阶段和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局部的差异,有时虽然不很大,也应根据技术设备的情况,尽可能分别林况,灵活地采用相应的采伐更新措施。
6 需要出发
要从当前木材生产的需要出发,更要考虑到将来林业发展的远景要求,实现森林长期经营,永续利用。因此在利用现有红松林时,合理地确定森林采伐量是很重要的。采伐量确定得合理,就能做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如采伐量超过生长量,就会出现红松林资源逐渐枯竭的严重后果,造成企业搬家,木材生产中断。红松林的年伐量,最好应该以场为单位,逐步做到按生长量确定采伐量。
7 经济条件
要考虑经济条件,方便木材生产和营林工作。木材生产和造林营林工作的机械化是提高木材生产和营林工作效率,降低育林成本,保证森林迅速恢复的重要措施。因此在确定红松林采伐更新方式时,应考虑当地的经济条件,技术设备,使现有的机械设备和技术力量得到充分发挥,方便木材生产,实现木材生产和育林工作的机械化。
8 采伐方式
红松既是珍贵的用材树种,又是木本油料树种。因此红松林的采伐更新方式,应保证红松资源的不断扩大,使红松林越采越多,越采越好。采伐要为森林更新创造有利条件,保证迹地的森林迅速更新,尤其是要保证红松林迅速恢复。鉴于上述,红松林的主伐方式应以择伐为主,其中可采用采育择伐(采育兼顾伐)和经营择伐。在局部的红松过熟林分中可采用窄带皆伐或小面积皆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