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与线下,课内与课外”双轨并行的过程性考核机制的实践与创新*
2020-10-09黄丽莉
黄丽莉,师 伟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315800)
目前高职院校的课程考核方式多采用过程性考核,即平时成绩+考试成绩,只是各自的占比略有不同,而大多数课程的平时成绩还停留在作业和出勤的简单层面,这样往往导致学生的平时成绩区分度不大,不能真正体现学生有效的学习效果,也无法充分发挥过程性考核的作用。因此希望通过对过程性考核机制的实践与创新,形成可实施的并且效果良好的考核方案,从而真正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1 研究背景
当人们把教学活动关注的重点从教师传递知识转到学生有效学习活动以后,评价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标准,应是学习者能否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积极有效学习[1-2],并且能否将学习延伸到课外进行自主的学习。目前大多数教师都更关注课程设计和课堂实施层面,而没有抓住考核这把利剑,尤其是过程性考核这把利器,甚至忽视这一重要环节。
教学诊断时专家就曾尖锐地指出,好多课程学生的平时成绩都很高,甚至有些课程夸张到平时成绩都是90 分以上,专家指出从分数看这是不是意味着学生大都应该掌握了日常所学,那么期末考试成绩应该普遍很好,但实际看到的是,有些课程一个班只有几个学生及格。这些靠平时成绩拉升总平成绩的做法比比皆是,从结果上看好像学生都通过了课程考核,但从学生实际获取的能力和知识来说应该是远远不足的,这样的考核方式,既忘记了教育的初心,也迷失了方向。由此可见,高校教学中与评估相关的问题已经凸显,课堂教学问题和过程考核问题亟待解决[3]。
2 研究对策
之所以会出现上述现象,首先是一些教师目前过程性考核还只停留在作业和日常点名简单的层面,教学评价机制过于单一,忽略了个性差异和个性发展[4],只要交作业,只要按时出勤就可以拿到大致一样的分值,无法体现学生学习成效的优劣。少数教师没有记载学生的平时成绩,到期末时根据印象随意给定平时成绩,导致过程性考核不重视过程,要知道过程性考核强调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重在学习过程,因为没有过程就不会保证结果,这与过程性考核的初衷完全是背道而驰的。这既不能激发学生教学过程中自我学习的意识,更别谈主动性。
针对上述现象,经过这几年的摸索,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过程性考核方案——让过程性考核全部以数据说话,使学生的过程性成绩在平时就体现出差异化,形成了可实施的线上和线下,课内与课外双轨并行的考核机制。以“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这门课程为例,整个教学围绕着学生在平法识图的基础上,能够独立计算出各构件中钢筋的预算用量。过程性考核方案如下:平台成绩10%(线上5%+线下5%),作业10%(课外),阶段性测试10%(课内),手工模型制作10%(课外)。
线上:利用蓝墨云班课,在课堂实施互动,学生通过课上完成任务和测试等相关内容获取经验值。为了避免每个人所获的经验值是一样的,就对每个任务的完成都有明确的时间要求,时间范围内完成就有经验值,超过就没有,这就迫使学生接到任务推送时,全力地投入,积极完成,同时对于任务完成最快且正确的学生,给予奖励经验值。
线下:利用省在线平台,观看“微课”视频等教学资源,以及完成作业作为线下的任务,并将配套的习题按单元的知识点做成测试,让学生每个单元学完之后,自主进行测试,并可在规定的时间内反复进行,以消灭对知识点错误的理解,通过上述在线平台内各种数据的统计,很容易获得学生线下的平时成绩。
课内:首先以学生全员参与的课堂为主轴,要求学生从第一次课开始按照学号顺序自动自觉上来完成相应的课堂任务,并到讲台前演练,而非指定学生,对于无法独立完成任务的学生,其他学生能主动帮助完成任务并正确的,给予加分;对于课上不积极参与且做与课程无关事情的学生,会扣分。这样既有奖励又有惩罚,让每一个学生都时刻紧张地投入到课堂的任务中,使有效的教学在学生的被动和主动兼而有之下完成。总之课堂活动围绕学生展开,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以阶段性测试为验收点,改革考核方式。常常发现,当课程进入到最后阶段时,学生会将前面所学的内容基本都忘记,到期末考试的时候往往都是临时抱佛脚,对于知识及能力的掌握起不到任何实质的作用,因此需要强调过程学习的积累,当然这种积累同样需要检验,因此在整个学期课内穿插两次阶段性测试,对每一个阶段所学的内容起到强化作用,也为后续课程的推进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外:首先结合课程需要在课外开设了相应的工作坊,将课上掌握的钢筋计算通过实物模型来呈现,并设立了相应的竞争机制,最终评选出的优秀团队成员才可获得学分和奖励,因此学生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都有所增强,同时学生在课外通过模型制作,也进一步梳理了课内和知识点,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
独立柱(柱插筋)手工模型制作如图1 所示。双柱(柱插筋)手工模型制作如图2 所示。模型计算书及计算如图3所示。
图1 独立柱(柱插筋)手工模型制作
图2 双柱(柱插筋)手工 模型制作
图3 模型计算书及计算简图
作业的布置每次规定具体的提交时间,对于晚交的学生要扣分,同时为了避免学生抄袭,在第一次课就明确,只要发现“抄和被抄”,该次作业成绩都统统为零分,并将每次作业每个学生具体得分、在什么问题上出现错误以文档的方式发送到蓝墨上,让学生做到心知肚明,并有针对性地改进。
3 案例分析
通过这样的考核方式改革,更多是将结果量化,每个学生的过程性成绩都是他们自己努力获得的,没有一丝一毫的折扣,让学生们更多地关注平时的积累;并建立多渠道、多方位的考核点,通过线上和线下,课内与课外,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获得知识积累和能力提高的途径与方法。如在考核方案中针对这门课程还提出个别学生如果计算能力与理解能力比较弱的(因为中职上来的学生,数学的基础相对薄弱),可以考虑选择个人完成手工模型,质量较好的可替代阶段性测试成绩。这样给不同程度的学生提供条件来完成课程平时成绩的积累,即严格平时考核,也关注到学生个性化的能力水平差异,让每位学生明白,只要努力与付出,就会有一定的收获。同时也将过程性考核作为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重要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有引导和正向激励作用。
4 总结提升
不难看出,考核方案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长期摸索、不断积累付出的过程。这不单单指学生,同样也包括教师,这要求任课教师整体把握课程的能力培养主线,在线上和线下,课内与课外设置不同的任务,并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这对教师同样也是一个考验,更需要教师付出时间与精力于此。这两年学校“有效课堂认证”在整体设计中也加强对这一环节的关注,但到了考核环节就没有具体的指标监测,所以最终的考核方案是否落地都无从得知,让笔者感觉这样的认证工作有些“虎头蛇尾”。也正是没有考核点,教师也常常忽视这一环节,因此也就出现了诊断专家指出的问题,所以建议对教师所授课程应设置过程性考核的评分指标,从现在仅关注课前(整体设计)和课中(课堂教学),到也关注课后(过程考核),这样才能全面体现教师的教学能力,对提高教学质量也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