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值视阈下实践教学资源共享机制研究

2020-10-08付佳佳张振锋赵华玮胥民尧高莉莉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20年3期
关键词:资源共享教学资源校企

付佳佳,张振锋,郭 勇,赵华玮,胥民尧,高莉莉

(1.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5;2.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物资设备管理处,江苏 盐城 224005)

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正确的职业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的必备环节[1]。实践教学资源是指实践教学中师生“教”与“学”活动所需的软硬件资源,其中软件资源包括实践教学师资、实践课程资源、实践教学运行管理制度等,硬件资源包括实训场地、实践教学设备等。实践教学资源建设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保证,也是提升其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支撑[2]。

2010 年,国务院出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提出学校应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支持行业、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建教学、生产、经营合一的共享型实训基地[3]。2019 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工作的通知》,强调校企要充分利用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发挥双方优势,吸纳新技术、新工艺和典型生产案例等,共同开发一批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信息化资源,形成共建共享的教学资源体系[4]。由此可以看出,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由“硬件为主”实训基地共享向“软硬结合”实践教学资源共享延伸,从服务传统实践教学向综合社会服务方向转变。随着职业教育改革广度和深度的进一步加强,在经济学视角下探索和创新协同共享的实践教学资源建设和增值机制,使实践教学资源朝着自我保值、增值的方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实践教学资源共享的现状分析

1.1 实践教学资源共享的驱动力

2019 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着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5]。由此可见,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非常明确,实践教学是实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也是提升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6]。实践教学资源的开放共享是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的有效措施,是现代工匠型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工学交替”、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澳大利亚的“TAFE 学院”均是校企资源开放共享、协同实践育人的典范[7]。

1.2 实践教学资源共享的困境分析

近年来,学校与企业、行业协同共建了大量实训基地,开发了大量实践教学资源,这些资源在实践教学中发挥了积极作用[8],但资源共享仍然面临诸多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共享动力不足。当前,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等多主体协同育人理念已初步形成,但在实践中“政府指导、行业融合、企业渗透、校企互补”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多元主体利益不均衡,校企对协同共建实践教学资源的内容、深度等存在担忧。企业大多着眼于短期用人需求,资源建设积极性不高,共建共享动力不足;学校主要是想利用企业的设备及技术等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而提高学校竞争力,欠缺从企业需求出发统筹考虑,主动服务意识不强;校企双方难以实现真正的优势互补,利益共享。

(2)共享方式单一。校企之间实践教学资源共享一般依托共建的校内外实训基地,这种点对点的共享方式具有以下特点:共享时间相对固定,一般局限于学生顶岗实习或课程实践期间;共享对象相对狭窄,一般为学校特定专业的师生;共享内容单一,大多为师生实践所需要的生产设备和少量技术指导;共享成效不明显,学生在短时间内习得的知识很难满足企业生产需求,对生产一线及本行业的应用技术了解得不够透彻;共享难以持续,企业追求短期效益最大化,不愿投入过多精力参与办学,企业生产的季节性难以响应学校阶段性的共享要求,使得资源共享流于形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育人效果。

(3)共享领域有限。目前,校企在实践教学资源协同创新中,共享领域大多局限于硬件资源和少数企业师资。部分企业纯粹将人才选择作为共享主体,将培训和指导学生视作额外负担,实践教学的实施细则、企业案例库建设和实践教学资源的运营管理制度等几乎均由学校提供,企业没有提供专业指导,无法实现共享;在已共享的领域中,企业在建设企业典型案例库、选派专家指导、共享生产设备等方面也存在诸多顾虑,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享。

(4)管理维护乏力。在实践教学资源开放共享过程中,出现了较为明显的重硬件轻软件、重数量轻质量、重建设轻管理的倾向,资源质量良莠不齐,资源管理和运行机制不完善,监督考核机制不健全,预期成效难以实现。

(5)增值能力薄弱。大多学校将实践教学资源建设看作一次性的大力投入,在建成后很少进行持续性的经费支持,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均未开展动态优化,这阻碍了资源自我保值、增值的良性发展,降低了校企双方持续建设资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实践教学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 实践教学资源共享的增值效应分析

资源共享实际上是共享各主体基于“成本—收益”分析做出的趋利的、主动的选择行为[9]。校企共建实践教学资源、盘活存量资源、提升资源使用效能,创新实践教学资源的公益性、市场化价值提升路径,实现教学资源增值[10]。

实现实践教学资源的增值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系统性原则。实践教学资源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托,涵盖了实践教学课程、师资、实训基地等软硬件资源,随着产业转型升级,资源各要素之间耦合作用,共同构成了相对完整而动态发展的资源体系。因此,实践教学资源增值要按照系统论的基本原理,对资源进行科学配置和优化建设,形成良性的互动反馈机制,提升校企“双元”育人效果。

(2)开放性原则。实践教学资源也是一种社会资源,必须注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尤其是实践教学资源面临存量优化不够、数量不足的情况,更应对优质资源充分挖掘和开放共享,实现资源公益性增值。以实训基地为例,实训基地面向学生、面向企业、面向社会的全方位开放,将实现资源效益的最大化[11]。

(3)可持续性原则。实践教学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要立足现代工匠人才培养的需求,推动实践教学资源的发展和更新。资源开放共享有效解决资源短缺、分布不均衡、利用率不高、重复建设的问题,有利于校企资源整合,保证了资源的迭代性,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12]。资源共享“公益性+市场化”运作实现资源的自我保值、增值,缓解资源维护升级费用问题,实现实践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良性发展。

3 实践教学资源共享机制构建

基于“资源共建、有偿使用、利益共享”原则,应构建政、行、校、企协同“融合—共创、融合—共育、融合—共建、融合—共享、融合—共营”的“五位一体”实践教学资源共享机制,探索资源增值的创新路径,如图1 所示。

图1 “五位一体”实践教学资源共享框架

3.1 基于融合—共创,共创政策环境、组织机构以及体制机制

政、行、校、企必须围绕现代工匠型人才培养这一共同利益,增强共享意愿,在实践教学资源共享中四方联动、主动作为。

(1)制定合作战略。政府需统筹和协调各方利益,形成多方联动的激励机制,完善资源共享相关法律法规,做到依法治教、有章可循;行业组织应发挥对职业教育的组织、协同和业务指导作用,引导职业教育贴近行业、企业需求[13];企业需增强共享意识,对焦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标准,积极给予资本、技术、知识、设施、管理等要素的支持;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要有主动服务意识,加强与政府、行业和企业的沟通,协同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帮助企业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获得政府政策支持,激发企业参与的内生动力。

(2)设置组织机构。需组建由政府引导,学校、行业、企业多方参与的实践教学资源开放共享管理委员会,按照“资源共建、有偿使用、利益共享”的原则,设立制度设计、资源建设、平台管理、项目开发、培训鉴定5 个分委员会。

(3)完善体制机制。根据权责利对等原则,实践教学资源应实行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由多元主体协同优化多维度的资源、人才培养、平台运行等质量监控体制,从而完善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绩效评价机制。

3.2 基于融合—共育,校企共育现代工匠,创新育人模式

校企共育现代工匠的育人模式,以人才培养为主线,涵盖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核心环节;以人才需求为导向,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以岗位设置为依据,定位人才就业方向;以岗位技能为标准,制定开发实践课程;以岗位现场环境为参照,安排实践教学活动;以企业对就业学生的反馈,检验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教学质量反馈,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所涉及的实践课程开发、教学实施、教学师资、实训基地等关键环节;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动态调整,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

3.3 基于融合—共建,校企共建优质资源,实现资源自我保值

实践教学资源的建设应主动对接现代产业需求,校企加强联动合作,共建课程、师资、实训基地、资源管理平台等,且能紧跟产业发展动态进行调整,实现资源自我保值。

首先,校企共建实践教学课程资源。根据岗位需求,校企共同研究开发实践课程,学校应具有市场逻辑,把短视的“教学—实践—毕业设计”转变为“教学—实践—企业项目研制—综合实践—毕业设计—就业指导—企业”,把企业的发展愿景、利益、最新技术等纳入实践教学中。实践教学资源应能够进行扩展、补充和优化,不断加入新的内容、新的知识和新的技术手段[14]。

其次,校企共建实践教学教师队伍。聘请企业专家、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依据典型生产案例开发核心实践课程,同时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实际项目轮训,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改善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

再者,校企共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政府加大政策引导力度,统筹各方资源,建设资源共享的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水平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提升校企合作育人水平。

此外,校企共建实践教学开放共享管理平台,如图2 所示。为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以教育信息化促进优质资源的开放共享,对政府、行业、企业、高职院校的数据和资源进行联通整合,形成实践课程资源平台、实训基地共享平台、教师队伍管理平台、技能培训鉴定平台,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资源增值。通过建立平台,有效统筹协调校企闲置的实践教学资源,在企业生产淡季实践教学资源充足时,学校适当调整课程进程,分时段使用企业资源,提高企业资源利用率,将实践资源共享由“点”状联合体向“线”状联合体转变[15]。

图2 实践教学资源开放共享管理平台构架

3.4 基于融合—共享,多元主体共享资源,实现资源公益性增值

合作共赢、利益共享是校企长久合作的基石,是双方产生合作驱动力的源泉[16]。在资源优化共建的基础上,应扩大办学效益,形成信息、资源、师资、成果共享机制。

(1)以教育信息化促进优质资源的开放共享,改进现有实践教学资源库,扩大用户范畴,拓展学习内容、形式,实现泛在学习,能够进一步提升实践教学资源使用效能,实现资源增值。

(2)配合产业升级背景,校企协同开发企业、行业标准,培训师资,开发相应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资源,免费共享行业最新优质资源。

(3)实践教学资源从校企共享向校际共享、区域性共享延伸,扩大深度、广度、力度,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优势向社会提供培训资源,为学校培训师生,为企业培训员工,实现资源公益性增值。

3.5 基于融合—共营,校企共同经营管理实践资源,实现资源市场化增值

实践教学资源建设完成后,通过有偿共享的方式获得的收入,可以维持资源的管理、更新和升级所需要的费用。建立健全平台资源认证标准和交易机制,进一步扩大优质实践教学资源的覆盖面,实现资源市场化增值。

首先,依托共建的实践教学资源,建立政府、行业或企业授权的技术培训和技能认证中心,协同申请“1+X”证书试点,向社会提供培训鉴定服务。其次,校企探索共同成立股份制公司、师生工作室,围绕现代教育“私人订制”,提供“免费+收费”的差别化服务,实现技术、标准输出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师生通过对外“四技服务”,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实现资源市场化增值。

4 结语

实践教学资源共享机制形成后既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迭代性,又能够通过“公益性+市场化”的模式自身增值,实现了资源可持续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平台以提高实践能力,这也是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实践教学资源建设和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实践教学资源的共享不是一个简单的资源整合、人员整合和设备的集中使用,而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构建政府引导、行业参与、企业和学校协同的“五位一体”的共享机制,学校资源建设与当地经济社会、产业发展同频共振,从而保证实践教学资源朝着优质互补、共享共赢的方向良性发展。

猜你喜欢

资源共享教学资源校企
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体系探究与实现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福建省交通运输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卫康与九天绿资源共享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
测量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