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大学生个人阅读共享空间构建研究
2020-09-30张学敏周国正金新建
张学敏,周国正,金新建
(安徽医科大学医学文献信息研究所,安徽合肥 230032)
0 引言
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共享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详细阐释了共享发展理念的内涵[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中指出,共享发展理念是我国发展思路的集中体现[2]。疫情发生以来,高校图书馆服务方式也发生了巨大改变,“直播网课”“云阅读”“云会议”“线上培训”等互联网沟通手段将共享理念发挥得淋漓尽致,将图书馆资源共享到有需求的师生手中成为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内容之一[3]。现有高校图书馆物理学习共享空间建设比较成熟,空间划分较细,满足了用户多样化需求[4],鲜有线上共享空间的案例。网络调查结果显示,高校移动图书馆多为数据库商开发,且界面和模块都较为单一,也没有考虑到各个高校的特色和实际情况,对读者的偏好、需求追踪能力有限,缺少个性化服务。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文基于共享空间理论构建个人阅读共享空间,在已有移动图书馆的基础上,将资源配置合理化与读者服务便利化有机结合,增加个性化服务功能,构建虚拟社区模块以及高校图书馆特色服务模块,让大学生在学习搜书读书的同时进行线上交流,在提升个人信息素养的同时,也方便读者协作研究。
1 研究现状
共享空间于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兴起,是在共享学习和开放存取运动背景下诞生的一种以提高读者信息素养,协同学习、交流、合作为目的的创新服务模式[5]。信息共享空间研究的代表人物是丹纳德·比格,他认为信息共享空间是大学图书馆中新的服务空间,可分为物理层、虚拟层和文化层3个层次[6]。国内对于共享空间的研究集中在定义、特征、建设、服务模式等方面,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实证研究。盛小平[7]在“阮冈纳赞五定律”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了共享空间的理念、服务内容、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内涵。焦运立[8-9]分析了共享空间的本质属性、基本功能、价值以及演化过程,他提出,在共享空间的构建中利用信息反馈机制,加强与外部的联系,有机结合共享空间系统的各个组成要素。任树怀等[10]认为大学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的构建包含实体环境、虚拟环境、支持环境等;曹静仁[11]整理空间改造后的系统数据,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构建学习共享空间的评估体系;刘晓凤等[12]在学习共享空间的平台建设中对评价分析虚拟空间中分析模块的阅读推广效果展开了思考。
关于共享空间的研究中,基于大数据时代的个人阅读共享空间建设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还比较少,通过大量收集文献及网络资源学习分析国内外学者在研究共享空间过程中形成的理论知识及实践探索,本文认为个人阅读共享空间是将实体空间与网络空间相结合,以实体学习共享空间为依托,以网络交流的方式,为读者或群体提供具有个人特色的阅读环境。
2 个人阅读共享空间构建的必要性及意义
2.1 个人阅读共享空间构建的必要性
一方面,高校图书馆图书总体利用率呈下降的趋势[13],说明图书馆已经无法满足读者多样化的阅读需求,个人阅读空间的构建让个人阅读活动取得的成果可以分享,让被激发了阅读需求的读者的多样化阅读需求得到充分满足,从这一点来看,个人阅读空间的构建非常必要。另一方面,建设个人阅读共享空间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在全民阅读活动中的参与度。大学生是全民阅读的主力,其阅读行为受阅读载体的影响要高于阅读习惯[14],因此,一个有吸引力的阅读平台对大学生的阅读活动至关重要。
2.2 个人阅读共享空间构建的意义
2.2.1 为馆藏建设提供数据参考
目前,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对于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形成的数据并未深入挖掘利用,多数仅停留在年度借阅量以及借阅次数等较浅层次的分析上;同时由于阅读平台的分散,导致图书馆很难从整体上把握读者在阅读中形成的所有数据,以致在文献资源建设以及图书馆的其他决策中的参考价值较小,个人阅读空间的构建则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
2.2.2 丰富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体系
阅读推广是点对面或者面对面的二维推广,而个人阅读共享空间的构建是注重读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互动,形成三维空间推广,丰富了阅读推广体系。另外,在互联网环境下,其推广范围和推广速度也会呈指数上升。
紧密对接仪器仪表行业需求,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现代科学创新意识,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从事多领域的智能仪表设计、开发的智能仪表研发型人才,培养在石油化工、钢铁冶金等行业进行过程控制仪表选型、安装、调试与维护的仪表高水平应用型人才[3]。
2.2.3 提升高校图书馆精准化服务手段
个人阅读共享空间的构建也利用了大数据技术,融合读者的个人阅读风格及偏好范畴数据,描绘读者画像,根据目标读者的需求,基于知识库系统推荐,形成精准推送。老师可以通过“分享阅读”的功能将参考书籍推送给学生,对学生进行精准指导。
2.2.4 增加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途径
已有实证研究证明,阅读疗法是干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手段[15],而个人阅读共享空间则提供了一个既私密又有效的途径。不同于以往的团体辅导,个人阅读共享空间是针对每个人推送不同书籍进行干预,且干预效果可以通过网上交流互动及时了解。
3 个人阅读共享空间模型
3.1 个人阅读空间的构建思路
大学生个人阅读空间(见图1)是以馆藏资源、本地资源、网络资源为依托,将读者、资源、服务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三维架构,满足读者检索、阅读、交流、交友要求,提供个性化服务。
3.2 个人阅读空间的构建模块
3.2.1 资源整合模块
3.2.2 读者特征提取与更新模块
读者特征提取与更新模块可以从移动终端等设备中收集到关于读者的信息,并对相关数据进行过滤、整理、存储处理。目的是建立用户个人档案,便于分类提取用户的阅读轨迹、好友信息、互动话题、个人知识库、评价反馈等信息,同时也为数字资源推荐做准备。
3.2.3 读者特征分析模块
读者特征分析模块是根据读者特征提取与更新模块中所获得的用户特征动态变化规律对其进行即时分析,刻画用户兴趣特征,便于匹配相关资源,也为阅读疗法创造条件。
图1 个人阅读空间模型
3.2.4 数字资源推荐模块
数字资源推荐模块根据读者的阅读痕迹、互动轨迹等个体特征与类似资源、人群等进行数字信息语义匹配,并在推荐模块中针对书籍、用户、讨论话题、学习资源4个方面进行推荐,从而拓宽用户阅读视野并增强相似用户之间的交流。同时,该模块增加了用户评价与反馈功能,根据用户的合理要求及时进行更新调整,以提高个性化服务效果。
3.3 个人阅读空间的构建技术
3.3.1 信息采集、存储、描述
资源整合模块涉及数据结构设计、数据存储、数据检索、主题模型、网络爬虫、关键词提取等技术。此模块是整个项目的数据源。数据存储结构应该尽可能的考虑兼容性,使各种数据源能够整合在统一的框架之下[16]。考虑到后续的数据量及检索效率,可采用分布式的文件系统hdfs或tfs存储,全文索引可采用分布式的solr或者elasticsearch。除了馆藏的资源,互联网的资源也是数据来源的重要渠道,可以通过网络爬虫进行重点网站的资源爬取,并存储到本地。在抽取最小知识单元的过程中会用到主题聚类的技术,在此过程中需要对中文文章内容进行向量式编码,使之能在一个统一的向量空间中进行聚类。
3.3.2 用户画像
读者特征提取与分析模块主要涉及用户画像技术。用户画像,顾名思义,就是看画得像不像[17]。根据移动终端的前端埋点,服务端会收到很多用户的日志,从中可以提取出大量的用户特征。基础的特征包括用户名、性别、年龄、专业、阅读轨迹等,高级特征包括兴趣特征、行为特征等。根据这些特征,可以较为清晰地刻画出一个人。特征提取有实时提取和离线提取两种。比如今日头条等APP借助自己强力的计算资源和技术可以实现接近实时的提取,即用户做出操作之后,APP端能很快分析出用户的兴趣等特征并推送相关资源。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可采用离线提取,即今天获取到的是用户昨日的特征,延迟度高一些,但对于当前的学校场景来说是可以接受的。
3.3.3 推荐技术
推荐问题一般可以抽象为一个二分类或多分类的问题,即是否推荐某一类资源。使用抽取出的特征作为算法的输入特征,送入随机森林或gbdt等算法中进行分类,获得一个分类概率,根据概率可判断是否向用户推荐某一类的资源。假设对于某一资源的推荐概率阈值是0.6,当分类概率>0.6时,则做推荐,当分类概率≤0.6时,不做推荐。
3.3.4 其他技术
除上述提到的关键技术,还有其他基本技术,如安卓开发、服务端开发等相对来说比较成熟的技术,整体的软件设计架构遵从CS的基本架构。
4 个人阅读空间应用实例
在实践上述模式和理论的过程中,本文设计开发了专属阅读APP,实现了书籍检索、阅读、文章推荐、文章分享、个人阅读空间构建等核心功能,为后续根据实际效果进行优化和推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阅读APP在技术架构上分为服务端和客户端两部分。客户端一方面负责跟用户交互,获取用户的操作行为和各种信息,并上传到服务端;另一方面将服务端根据用户行为产生的响应,包括图片、文本等信息推送给用户,完成跟用户的交互,形成闭环。服务端承载了整个技术架构的主要计算部分,获取到客户端上传的信息后,选择接下来的计算逻辑并输出结果。例如用户在手机APP上喜欢了“篮球”类的书籍,服务端掌握了这个信息后就会将喜欢“篮球”类书籍的同学推荐给用户,从而完成相似兴趣的交友功能。
服务端基于Spring Boot构建,采用Spring Cloud微服务框架,进行分模块开发。具有易于开发和维护,单个微服务启动较快,技术栈不受限,可按需伸缩,扩展性好等优势。服务端操作系统为基于Linux的Centos7,检索工具采用了elasticsearch,存储部分元信息及统计信息的数据库采用了mysql,对于存储小文本和图片的文件系统选择了分布式文件系统tfs,扩展性好。移动端支持安卓和IOS,可直接使用安装包安装。
阅读APP从大的功能点上主要分为:个人知识库、阅读空间、互动轨迹、评价反馈。个人知识库中存储了用户收藏,喜欢的书籍及正在查看的书籍进度、页数等信息,方便用户随时继续查看,并帮助用户对书籍的类别、属性等进行归纳,使用户能够一目了然;在阅读空间中,用户可以从图书标题、作者、内容等多维度进行检索,后台的智能检索算法依据关键词和相似度等多个指标进行排序,展示给用户,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当用户漫无目的时,也可以根据图书的分类、标签等进行查看,选择自己喜欢的图书,后台根据大量用户的数据会针对不同分类下的图书给出热门指数并排序,为用户提供极大的便利;互动轨迹包括内容智能推荐、好友推荐、话题推荐等功能,智能内容推荐根据用户的兴趣,采用人工智能算法推荐相似或者关联度比较高的书籍,帮助用户扩展自己的阅读场景,例如当用户喜欢了《莫扎特传》这本书,后台发现这本书有音乐家、传记两个标签,就会自动联想到《巴赫传》也有这两个标签,从而推荐给用户,提升用户的兴趣,帮助用户掌握自己感兴趣的相关联的知识。评价反馈模块包括用户对APP的意见和建议,对某些书籍的需求情况等信息,便于管理员统计信息后及时更新书籍,优化APP,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5 结语
高校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为高校师生正常的学习科研提供了良好的环境,随着高校对图书馆的投入日益增加,发展图书馆精准化服务模式、提高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由实体共享空间概念衍生出虚拟网络阅读空间,服务对象从“众人”变成“个人”,构建大学生个人阅读空间框架及个性化服务模型,增加了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手段,促进全民阅读的有效持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