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的6种三嗪类农药
2020-09-30王来梁秦兴秀高翔云
王来梁,秦兴秀,高翔云
(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江苏南京 210018)
0 引言
目前,固相萃取技术应用尚未发展成熟,自主研发的固相萃取填料还处于探索阶段,大部分样品的分析处理主要依靠进口填料[1]。而进口填料工艺复杂,制作成本高,应用范围受到很大限制。因此,寻求一种合成方法更简单、合成耗时更短的固相萃取填料十分重要[2]。本实验预采用耗时短、操作简单的回流沉淀法,以苯乙烯、丙烯酰胺为单体,二乙烯基苯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在乙腈溶剂中,制备单分散的聚合物微球,控制单体、引发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变量找寻制备该微球的最佳反应条件,对该微球进行形貌、结构的表征。并且将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丙烯酰胺作为固相萃取填料,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仪萃取富集甲基磺草酮、戊炔草胺、莠去津、西玛津、利谷隆、草达津等6种农药,溶剂洗脱后进行分离测定,检测其性能[3]。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本实验所采用的仪器包括:数控超声波清洗器、集热式磁力搅拌器、电热鼓风干燥箱。本实验所采用的试剂包括:苯乙烯、丙烯酰胺、二乙烯基苯等。
1.2 实验方法
1.2.1 苯乙烯、二乙烯基苯的去阻
将氢氧化钠5 g溶于水95 mL中,配制成5%的氢氧化钠溶液,备用。准备两个分液漏斗,向两个分液漏斗中分别加入苯乙烯和5%氢氧化钠溶液及二乙烯基苯和5%氢氧化钠溶液,将分液漏斗下口拧紧,上口盖好,上下多次翻覆,待内部溶液充分混匀后静置,直至出现分层现象,由于苯乙烯和二乙烯基苯的密度均比水小,分层后,打开活塞让下层的氢氧化钠溶液全部流出,上层的苯乙烯由上口倒出。
1.2.2 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丙烯酰胺微球的制备
称量丙烯酰胺0.748 5 g,并用移液管移取二乙烯基苯0.2 mL及苯乙烯0.4 mL。将三者溶于乙腈溶液20 mL中,备用。称量偶氮二异丁腈0.105 9 g,溶于乙腈溶液10 mL中,备用。将上述溶液均加入圆底烧瓶中,并加入磁力搅拌子,将该圆底烧瓶与球形冷凝管相连,用铁夹将圆底烧瓶和球形冷凝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加水,使水浴锅液面没过圆底烧瓶的瓶颈处,连接并接通冷凝水,开启通风橱,将水浴锅升温至85℃。从第一滴冷凝液回流时开始计时,恒温反应8.5 h,并且在反应中多次观察水浴锅水位变化,适时加入85℃以下的热水以防止水浴锅烧干。待反应完全后,关闭冷凝水、通风橱、磁力搅拌,自然冷却0.5 h。将反应完全的样品置于超声波清洗器中超声0.5 h,取两个等重的离心管,将所得溶液倒入其中的一个离心管中,另一个离心管加水配平,放入离心机中离心5 min。离心结束后,倒掉样品中的乙腈,用无水乙醇润洗后重复配平以及离心两次。洗净乙腈后将所得样品液倒入干净的表面皿中,置于80℃恒温烘箱中恒温烘干3 h,即得到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丙烯酰胺微球。
1.2.3 聚合物的红外光谱及扫描电镜的表征
打开红外光谱仪,待仪器与电脑连接成功后,向玛瑙研钵的钵体中放入少量干燥的粉末状样品,并加入适量的溴化钾,沿同一方向用力研磨6 min以上。在研磨过程中多次将研钵内周边上的固体刮聚在中心位置,保证该微球样品被研磨得更均匀、颗粒较小。然后将该微球样品粉末转移至经过酒精擦拭干净的模具内,使样品平整均匀地铺在模具内表面,随后进行压片。加压10个大气压,30 s后,移出模具,轻轻旋转分开模具的上下两部分,取出溴化钾样品窗片,将其放入红外光谱仪的样品室中进行红外扫描。将该样品置于扫描电子显微镜下,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丙烯酰胺微球的形貌及粒径大小,调节放大倍数得到不同比例的微球形貌图。
1.2.4 制备固相萃取小柱
取长65 mm,内径13 mm聚丙烯管,水平放置萃取小柱的柱体,用推杆将筛板装入柱体底部,将一长颈漏斗倾斜插入柱体内,通过该漏斗将填料0.5 g(精确到0.000 1 g)倒入聚丙烯管中,然后缓慢使聚丙烯管竖直,轻敲管壁从而保证填料上表面平齐,取另一块筛板放于填料上表面,制成固相萃取小柱。
1.2.5 色谱条件的选择
色谱柱选用Eclipse Plus C18柱(50 mm×2.1 mm,1.8 μm),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40 nm,进样量为1 μL,流动相为甲醇-1%乙酸水溶液(55∶45),流速为0.5 mL/min。
1.2.6 配制标准溶液
取若干个同一批次的100 mL量瓶,向其中分别加入称量好的甲基磺草酮、戊炔草胺、莠去津、西玛津、草达津、利谷隆0.01 g,加入少量甲醇溶解,若不易溶可用超声波清洗器振荡溶解,定容,即得质量浓度为1 mg/L的6种农药样品的混合标准溶液。分别将该样品溶液0.1 mL,0.5 mL,1 mL,1.5 mL,2.0 mL放入5个100 mL量瓶中,用同样的方法定容,得到标准系列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 μg/L,5 μg/L,10 μg/L,15 μg/L,20 μg/L。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农药样品溶液的峰面积,以峰面积对该农药样品溶液的质量浓度作图,绘制标准曲线。
1.2.7 绘制工作曲线
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依次测定该农药样品溶液,根据峰面积和质量浓度作图,确定标准曲线并绘制。
1.2.8 样品分析
固相萃取小柱连接固相萃取仪,先用甲醇5 mL使固相萃取小柱活化,再用水10 mL平衡固相萃取小柱。取含有6种三嗪类农药样品的水样100 mL,用0.45 μm玻璃纤维滤膜过滤,调整固相萃取装置的真空度,使样品溶液以1.0 mL/min的流速通过小柱,在氮气保护下吹干固相萃取小柱,用甲醇10 mL以0.5 mL/min流速洗脱,并定容然后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析检测。
1.2.9 填料吸附量的测定
准确称取自制填料0.02 g移至6个20 mL小玻璃瓶中,分别加入质量浓度为500 μg/mL的甲基磺草酮、戊炔草胺、莠去津、西玛津、利谷隆和草达津的甲醇-水溶液,超声振动1 h。用针管吸取上层清液1.5 mL,取下针头,安装上水相滤膜,先过滤,过滤后将其移至顶空瓶。然后使用超高效色谱仪测定过滤后的6种组分上层清液中的质量浓度,根据样品溶液质量浓度在经固相萃取小柱吸附前后的改变量,算出固相萃取填料的吸附量,根据吸附量与化合物质量浓度的关系,通过公式推求出其吸附量的理论最大值。
2 结果与讨论
2.1 色谱条件的选择
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分析6种农药样品,在色谱柱为Eclipse Plus C18柱(50 mm×2.1 mm,1.8 μm)、柱温30℃、检测波长240 nm、进样量1 μL的条件下,考察流动相的组成对固相萃取填料吸附及分离效果的影响。乙腈和甲醇都是反相液相色谱主要的流动相,但二者在部分性质上存在差异,如吸收度、柱压、洗脱能力、分离选择性、组分峰形、价格和毒性等方面。因此,将流动相设定为甲醇-1%乙酸水溶液(55∶45),流速为0.5 mL/min。
2.2 检出限及标准曲线
据测试数据显示,以纵坐标为峰面积(A),以横坐标为质量浓度(C),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在1~20 μg/L范围内,甲基磺草酮、戊炔草胺、莠去津、西玛津、利谷隆和草达津的色谱峰面积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仪器检出限为3倍信噪比所对应的浓度,根据浓缩倍数和回收率计算方法检出限。标准曲线回归方程及检出限如表1所示。
2.3 固相萃取小柱的吸附性能
已制备好固相萃取填料后,称取10 mg加入烧杯中,同时加入100 mL质量浓度为100 μg/mL的甲基磺草酮、戊炔草胺、莠去津、西玛津、利谷隆和草达津混合水溶液,在磁力搅拌下或电动搅拌机下进行吸附实验。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每隔5分钟测定溶液中6种农药样品的浓度,根据所测农药样品浓度的变化,计算固相萃取填料的吸附量(mg/g),绘制浓度与吸附量对应关系的吸附等温线,由此得到甲基磺草酮、戊炔草胺、莠去津、西玛津、利谷隆和草达津的吸附量分别为:71.5 mg/g,84.1 mg/g,77.9 mg/g,85.7 mg/g,75.2 mg/g,83.1 mg/g。
表1 线性回归方程和检出限
2.4 回收率及精密度
用100 mL含有1 μg/L甲基磺草酮、戊炔草胺、莠去津、西玛津、利谷隆和草达津混合溶液水平下进行回收率试验,通过计算得到6种农药样品的回收率和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样品中6种农药的回收率(R)在89.0%~94.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2.96%~4.46%(n=5)之间,说明本方法较精确,回收率较高,符合农药残留分析要求。
表2 回收率和精密度测试结果(n=5)
3 结语
(1)本研究以苯乙烯、丙烯酰胺为单体,二乙烯基苯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采用回流沉淀法在乙腈回流中制备聚合物微球,其制备工艺相对简单,反应安全且易于控制,能极大地节约成本。制得的聚合物微球的粒径较小(3~5 μm)。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制备的聚合物微球表面含有苯乙烯、二乙烯基苯、丙烯酰胺的特征官能团。苯乙烯-二乙烯苯聚合物具有亲油性,经丙烯酰胺修饰后具有亲水性,因此该聚合物材料作为固相萃取填料具有亲油和亲水双重性能。
(2)利用该填料装填的固相萃取小柱与超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测得该填料对水中的甲基磺草酮、戊炔草胺、莠去津、西玛津、草达津、利谷隆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71.5 mg/g,84.1 mg/g,77.9 mg/g,85.7 mg/g,75.2mg/g,83.1mg/g。甲基磺草酮、戊炔草胺、莠去津、西玛津、利谷隆和草达津的最低检出限分别为:0.26 μg/L,0.51 μg/L,0.28 μg/L,0.27 μg/L,0.33 μg/L和0.17 μg/L。本方法精密度高,检测限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