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敷联合内关穴位按压治疗骨折全麻手术后恶心呕吐35例
2020-09-30蔡丽月郭清花颜惠玉余珍华
蔡丽月,郭清花,颜惠玉,余珍华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泉州市正骨医院 骨伤科,福建 泉州 362000)
骨折全麻手术后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是临床上外科手术和麻醉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在30 %~50 %。恶心、呕吐是一种复杂的反射动作,由神经冲动传到呕吐中枢引起呕吐动作,分为三个过程,即恶心、干呕和呕吐[1]。骨折全麻手术后患者若出现恶心呕吐症状,易造成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更严重者,可导致患者出现误吸返流,引起吸入性肺炎、呼吸道梗阻等,增加患者的住院天数和费用,非常不利于患者的治疗与康复,给患者带来不安和痛苦,增加患者的负担[2]。我科2018年7月~2019年11月期间,对骨折手术后的患者给予香敷联合内关穴位按压,能有效地减少患者恶心呕吐症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7月~2019年11月我科进行手术治疗的70例患者,其中男41例,女29例;年龄17岁~69岁;跟骨骨折22例,踝关节骨折12例,胫腓骨骨折18例,胫骨平台骨折11例,足部跖、趾骨骨折7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纳入标准
①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加入本次研究;②年龄14岁~70岁之间,性别不限;③骨折手术指征明确且行手术治疗者。
1.3 排除标准
①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肝、肾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②穴位贴敷部位皮肤破损者;③外用中药过敏史者;④拒绝此项操作者;⑤中途退出研究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干预:①基础护理干预:给予骨伤科手术护理常规。②认知干预: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指导,详细向患者介绍骨折全麻手术的相关知识,包括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要点、体位放置等方面。③心理干预:情志护理,给予精神上安慰,使患者保持情绪乐观,解除患者紧张心理,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④饮食干预:骨伤科手术后,患者宜进食清淡、富营养、易消化的饮食,忌食肥甘、辛辣煎炸之品;⑤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症状时,可根据医嘱予关闭术后镇痛泵,或采用止吐药物注射治疗等给药方法进行干预,定时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4]。
2.2 治疗组
除实施以上方法外,同时实施香敷联合内关穴位按压护理干预。
2.2.1 内关穴位按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经穴部位》,内关穴位于人的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桡侧屈腕肌腱及掌长肌腱之间,采用穴位按压掐法,稍用力,以酸、麻、胀、痛的感觉“得气”为度,持续按压2 min。[5]
2.2.2 香敷治疗
芳香药物为我科自制:陈皮15 g、藿香20 g、肉豆蔻15 g,装入香敷袋内,然后把香袋插入腕带,气味芳香,患者举手可闻,连续放置至患者恶心呕吐缓解。
3 疗效分析
3.1 分级标准
观察骨折手术麻醉后患者的恶心呕吐症状,根据药物毒副反应的WHO分级标准,将恶心、呕吐程度分为0度~Ⅳ度。0度:无恶心呕吐;Ⅰ度:恶心,不影响进食;Ⅱ度:影响进食及正常生活;Ⅲ度:呕吐,不能耐受,需治疗;Ⅳ度:难控制呕吐。[3]
3.2 评分标准
由培训后的护理人员对治疗组对象进行操作及观察记录,根据药物毒副反应的WHO分级标准进行记录,并采用Likert5级评分制记录两组患者对治疗护理的满意度进行评价。5分:非常满意;4分:较满意;3分:一般;2分:不满意;1分:非常不满意。
3.3 统计学方法
3.4 治疗结果(见表2~表3)
表2 两组患者手术麻醉后恶心、呕吐比较 例(%)
表3 两组患者手术后满意度调查比较
由表2可见,两组恶心、呕吐程度进行比较,P<0.05。
4 讨 论
临床上为缓解骨折术后患者疼痛,常使用曲马朵及芬太尼等较为强效的镇痛药剂,易引起患者胃肠功能紊乱,表现出恶心、呕吐、腹胀等;骨伤科手术后因为搬动、术后噪声等也会加重患者的恶心感[6]。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后,会延长患者的住院天数,影响患者的预后,给患者带来不安和痛苦,增加患者的负担。因此采用安全、有效的止吐方法势在必行。目前医院常用甲氧氯普胺等药物控制患者的恶心、呕吐症状,但仍有一部分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症状。
通过对手术麻醉后使用镇痛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进行中医辨证,祖国医学认为,由于手术创伤、麻醉及术后使用镇痛泵等因素的作用,患者出现脾胃功能失调,升降失常,胃气不降反而上逆,湿浊中阻,腑气郁滞,加之术伤血络,气滞络阻,则出现呕吐、腹部痞胀、腑气不通等一系列腑实证候。本研究中采用内关穴位按压掐法,可以预防和治疗恶心、呕吐症状的作用。中医理论中,内关穴是治疗呕吐之要穴,属于手厥阴心包经,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阴维脉,可调阴维脉气,其通行上、中、下焦之气血,上可宽肠理气,中可和胃降逆,下可理气活血[7],简言之,有镇痛、止吐、解痉之功效。需要注意的是,此项操作通过刺激穴位起效,故而护士在执行时正确选穴、作用时间及方法是否得当与治疗效果成正比。
自制香包组成成分有陈皮、藿香、肉豆蔻,其中陈皮气香性温,能行能降,具有理气健脾、调中之功效;藿香清芬微温,善理中州湿浊痰涎,醒脾快胃,故为暑湿时令要药,辛,微温,化湿,止呕;肉豆蔻行气、温中、止呕。三药配伍,有理气化湿、温中止呕之效。
笔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香敷联合内关穴位按压护理干预,要求操作者经过中医护理选穴技能操作培训合格。操作中遵守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操作前做好患者的解释与沟通工作,操作中正确选穴,采用按压掐法[8],将自制的芳香药物香袋,插入患者的腕带内。操作后加强巡视沟通,询问患者感受。
综上所述,骨折手术后患者,因麻醉用药及术后留置使用镇痛泵而引起恶心、呕吐,我科采用香敷联合内关穴位按压干预措施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本项干预措施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其穴位按压为非侵入性医疗行为,是通过经络穴位刺激达到止吐、止恶心的效果[9]。其方法简便易行,可由护理人员施行,也可教会患者及家属应用此法。患者在按压过程中除感觉穴位局部有稍微疼痛外,无其他不良反应,是一种对机体无损伤且有独特保健功能的中医外治法,不会掩盖患者的其他临床症状,且中草药价格较低廉,取材制作方便,患者均乐于接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