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情境教学 提炼物理观念
——以“相互作用”复习课为例
2020-09-30陈旦妮胡科杰
戎 杰 陈旦妮 胡科杰
(浙江省慈溪中学 浙江 宁波 315300)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提到,物理观念是从物理学视角形成的关于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等的基本认识,是物理概念和规律等在头脑中的提炼与升华;是从物理学视角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基于此,在学科核心素养的5个水平划分中,如表1所示,均提及要能从物理学的视角观察自然现象,并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1].
表1 物理观念水平划分
笔者在“相互作用”复习课中,通过展示生活情境,提出具体问题,梳理解决思路,整合知识方法,真正有效地落实情境教学,提炼物理观念.
1 提出实际问题 形成探究思路
教学环节:展示生活中常见的3种情境:晒衣服、引桥、起吊机的大型吊臂.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问题1:如图1所示,晒衣服的绳长一定时,悬挂的固定点两端为什么要靠近一些?
图1 晒衣服
问题2:如图2所示,起重机的大型吊臂绳索为什么要固定高一些?
(a) (b)
问题3:如图3所示,引桥为什么要建造得长一些?
(a)
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具体问题应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境.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低,往往取决于学生将情境与知识相联系的水平.能不能把问题中的实际情境,建立相应的物理模型,这是应用物理观念思考问题,应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关键.在物理教学中,应让学生获得在实际情境中解决物理问题的大量经验,并尝试对实际问题进行物理模型的建构,最终形成把情境与知识相关联的意识和能力.
2 “弹力”的情境教学
2.1 绳模型
问题探究一:晒衣服的绳长一定时,悬挂的固定点两端近一些好还是远一些好?
教学环节:邀请两组学生上讲台,先后参与提杠铃的趣味实验.如图4所示,先由一位瘦小的女生手提杠铃,观察到她能够轻易地把杠铃提升到离地70 cm的高度.后由两位高大的男生通过麻绳拉杠铃,观察到他们很难把杠铃拉到同一高度.引发学生由现象展开思考:用麻绳把杠铃往上拉的过程中,两绳之间的夹角越来越大,绳子受到的拉力显然是越来越大的.
(a)女生手提杠铃
由此产生联想和类比:晒衣服时,悬挂的固定点越远,两绳之间的夹角越大,受到的拉力越大,绳子越容易断裂.
学生上台参与趣味实验的教学活动,用教学情景刺激学生的身体感知,调动学生多方位地感受,用口动、手动、身动的结合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加深感性认知.同时,通过麻绳拉杠铃和绳上晒衣服两类模型之间的类比,从定性的角度形成感性认知,得到初步结论[2].
教学环节:当我们遇到实际问题时,需要建立熟知的物理模型,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采用相应的物理方法进行定量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如图5~图7所示.
图5 “晒衣服”的建模
图6 对“悬挂点O”的受力分析
图7 力的合成
实际问题模型化是高中阶段处理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物理模型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形态,所谓“建模”就是将复杂的研究对象或物理过程,通过用理想化、简单化、抽象化、类比化等手段,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形成样板式的概念、实物体系或情境过程.
教学环节:由平衡条件
2Tcosθ=mg
得
随着θ的增大,cosθ减小,T增大.
定性分析和定量探究是物理教学中常用的两种方法.定性分析是通过对物理问题的分析、解构,重新构建物理模型,定性地解释物理现象,描述物理规律的过程.定量研究则是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将物理模型清晰化,用适当的数学方法求出精确解的过程.定性分析更多的侧重于对问题的整体把握和理解,而定量分析则更利于抓住问题的本质.从定性到定量的探究,符合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从定量的角度,具体分析了绳子受到的拉力与角度的关系.因此,晒衣服时,为了减小绳所受拉力,悬挂点应适当近一些,减小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教学环节:观光索道应设计得松弛些还是紧一些?
图8 观光索道
适当的思维拓展,引导学生灵活应用已学的物理知识,解释自然现象,指导生产实践,提高学生物理观念水平[3].
2.2 杆模型
问题探究二:起重机的大型吊臂绳索为什么要固定高一些?
教学环节:如图9所示,课堂实验,每位学生利用圆珠笔、细绳、钩码自制起重机吊臂模型,并感受:
图9 模拟“起重机吊臂”
(1)笔杆对手掌的弹力的方向?
(2)悬挂点由高到低的变化过程中,手指受到绳的拉力如何变化?
通过实验体验,学生感受到笔杆对手掌的力沿着杆的方向.当固定点降低(P′低于P),角度变小(θ′<θ),感受到手指被绳子勒住的痛感变明显,说明随着固定点的下移,绳子的弹力变大,同时,笔杆对手掌的压力也变大.让学生从感性认知中获得感受和体会,并能定性分析为了减小绳子所受拉力,吊臂的固定点应尽可能高一些.
教学环节:如图10~图12所示,建立物理模型,选择B点进行受力分析,采用力的合成作出图示.
图10 “起重机吊臂”的建模
图11 “结点B”的受力分析
图12 力的合成
教学环节:由平衡条件得
可知随着θ的减小,sinθ减小,T增大.
教学环节:如图13所示,空调外机底座上倾斜的金属杆铆钉应如何安装?靠近墙壁还是远离墙壁?
(a)空调外机及底座
3 “摩擦力”的情境教学
问题探究三:引桥为什么要建造得长一些?
教学环节:如图14~图16所示,按照上述探究思路,先对汽车过桥问题进行合理的物理建模,对汽车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并进行力的分解,确定各力的定量关系.
图14 “汽车过桥”的建模
图15 汽车受力分析
图16 力的分解
若汽车在斜面上匀速下坡,由平衡条件得知
Ff=G1=Gsinθ
FN=G2=Gcosθ
由此可以得到,当θ越大,sinθ越大,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越大,需要提供的阻力也就越大.同理,汽车上坡时,需要提供的牵引力也就越大.
因此,为了防止下坡时刹车片过热;上坡时动力不足,引桥的倾角要适当小些,即引桥需修筑长一些.
区别于问题探究一和二使用“力的合成”的方法,问题探究三中复习了“力的分解”的方法.将不同的方法融汇于各模型的问题探究,将知识和方法的复习,融入具体的问题情境解决中,代替知识点直白的枯燥讲解,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合成和分解的方法.
教学环节:如图17所示,游乐园里的“过山车”和“激流勇进”项目,轨道应设计得平缓些还是陡峭些?
(a)过山车 (b)激流勇进
在本节课中,围绕基本力“弹力”和“摩擦力”的复习,通过“现象观察,问题提出”“物理建模,受力分析”“合成分解,数学求解”“问题解决,指导实践”这4个环节,真正有效地落实了情景教学,提炼“相互作用”物理观念.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充分挖掘物理学科联系实际生活的素材,用生动、丰富的生活事例来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这是活化物理教学,提高学生物理知识建构的有效途径.加强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把渗透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作为当前物理改革的方向,也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4].
图18 形成清晰、系统的物理观念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