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相互作用”模式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索

2016-07-18陈媛

今日教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相互作用阅读习惯

陈媛

摘 要:初中英语阅读课常常因为过分强调词汇和语法,而忽略了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和阅读能力的真正提高,使得一些中考成绩优异的初中毕业生无法适应高中英语阅读的要求。而解决这一脱节问题的关键是初中英语教师应该突破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提高初中英语阅读课堂的有效性,致力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会学生正确的阅读策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为他们继续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相互作用”模式;阅读习惯;阅读能力

当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不少问题。第一,也是最突出的问题是教学目标的偏离。阅读课往往唯“中考是从”,拿进度当借口,匆匆掠过文章的整体理解,孤立地强调语言点,强调句法结构,结果使学生“只见语法的树叶,而不见文意的森林”。第二,阅读课堂的单一程式化的设计抑制了学生对语言材料的兴趣,也影响了教师阅读教学的效果和质量。第三,由于教师将阅读课的重心放在了语言知识的讲解上,忽略了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和阅读技巧的指导。学生养成了指读、声读、遇到生词必须查字典等等影响阅读速度的坏习惯。一到高中,文段增长,词汇量加大,长难句增多,许多学生不但读不懂而且读不完,大量的丢分让曾经“优秀的”初中毕业生们不知所措。要改变初高中英语阅读严重脱节的现状,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必须改进阅读课堂的设计,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阅读分为三种模式,第一种“自上而下”模式(Top-down model)即阅读者通过标题、背景图片或是图表等激活大脑中某些相关的知识,找到阅读的定位并形成对所读内容的预测;第二种“自下而上”模式(Bottom-up model)从最小的语言单位入手对信息加工处理,即按照字词句段篇章的顺序完成对文章的最后判断。但这两种模式都有其局限性,要么受到读者背景知识缺乏的限制,要么不利于形成读者的整体理解。所以最好的模式,也是在实际阅读中读者最普遍采用的模式是“相互作用”模式(Interactive model),即前两种模式的交替使用,取长补短。基于这样的原因,我在阅读课堂设计上,从不同的阅读阶段做了以下尝试。

一、阅读前的活动

(pre-reading activities)

本阶段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网络,并引导他们预测文章的话题内容和梗概,构建初步的、模糊的文意图像,还可适当补充相关背景知识和呈现那些会对阅读理解产生巨大障碍的生词,其余生词要留给学生在阅读中去跳过、去忽略、去结合上下文猜词义,从而锻炼处理生词的能力,戒掉对字典的过分依赖,减少学生进一步阅读的困难,实现“自上而下”的信息加工机制。

例如,人教版Go For It 九年级 Unit1 How do we deal with our problems? 是一篇励志的文章。单纯的说教,依照文本告诉学生要学会忘记该忘记的,要视问题为挑战,要想想比自己不幸的人或事,就能战胜生活中的一切困难,这显然是苍白无力的,是无法引起学生共鸣的。于是我从插图出发,让学生仔细观察并描述书上插图中那个坐在轮椅上,四肢扭曲却面带微笑的慈祥的老人——斯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 遗憾的是很多学生并不了解甚至不认识这位身残志坚的伟大科学家,所以补充人物的背景知识对渲染课堂气氛和升华情感作用是很必要的。当介绍霍金的文字和霍金先生的一张黑白照片一起出现在屏幕上时,孩子们震住了,教室里一片肃穆。在低沉厚重的音乐声中,我请大家想象他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困难,大家思考得越深入,想象得越丰富,就越渴望知道霍金怎样去面对这一切,也就更能够认同赞许他的人生态度。自此,在翻书之前,就已经为全文的阅读奠定了情感的基础,我知道本文的阅读理解已经“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二、阅读中的活动

(while-reading activities)

本阶段旨在引导学生获取更详细的文段信息,了解和熟悉文中的新近的词汇、短语等语言现象,完成“自下而上”的阅读过程。而这一过程的模式化设计常常让学生厌倦,让教师无奈,所以这一阶段的活动更加需要教师大胆突破精心设计,决不能停留在“略读加提问继而细读又提问”的传统模式上。检测学生的方式可以在经典的问答,True or False 判断的基础上,增加填表格、画图解、猜生词含义、难点句子的翻译或仿写、重点段落的有感情朗读或排列句子顺序等等,总之不能让学生觉得活动千篇一律从而失去兴趣,要想方设法吊足他们的胃口。但无论哪种活动,都应该在不脱离文本和不中断学生理解的前提下,对语言知识的关键点和阅读理解的阻塞点进行讲解和适当的操练拓展,并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

再以Go For It九年级 Unit 1 How do we deal with our problems为例,在pre-reading阶段足够的情感铺垫之后,进入课文阅读,并设计了不同的层次问题。如要求学生快速阅读第一自然段,找出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意义,训练学生扫读(scanning)即有意思、有目的地快速阅读所需要的信息和关键细节的能力。“Worrying about our problems can affect how we do at school. It can also influence the way we behave with our families.”因为“affect”这个词不属于中考课标词汇,学生之前也从未见过,所以在简单的细节题之后,启发学生通过这两个句子结构的相似性,从下文的“influence”猜出“affect”也是“影响”的意思。“结合上下理解生词的含义”这既是改变“过分依赖字典的坏习惯”的一种阅读技巧,也是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到的一种阅读能力。接下来为了培养学生的略读(skimming)能力,即阅读时采用跳跃式的阅读方法,抓住文章的关键词或主题句,从而快速掌握全文大意即结构。而本文各段明确的主题句,无疑让学生尝到甜头。最后是分段细读,规定时间,如发现学生有用手指、发出声、反复看等坏习惯及时制止。一种习惯的初步养成需要多达21天的重复,只有在阅读课上通过大量的反复练习实践,学生才能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习惯性地运用所学的阅读策略去解决问题,完成独立的有效的阅读活动。

三、阅读后的活动

(post-reading activities)

本阶段的活动应侧重于帮助学生掌握并运用阅读中所学的语言知识,分析文章结构,理解作者写作意图以及升华情感主题。活动形式多样,可口头、可书面,可让小组讨论、分角色扮演,可缩写续写课文,可换人称复述文段,最终实现学生在阅读基础上的说和写的言语输出过程。既可以检测阅读教学效果,让教师心中有数;又可以给学生创造实践运用语言的机会和环境,让学生产生成就感,激发继续阅读的兴趣。

如人教版Go For It 九年级 Unit 5 What would you do if…? 和Unit 11 Could you please lend me your pen? 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理解之后用小品的形式将文中提到了意外受伤、拒绝和请求的各种情形表现出来,既可以“眼见为实”地在学生行动中检测他们是否理解正确,又可以让学生在描述和对话中落实字词句的用法。又如Unit 13 Receiving money makes me uncomfortable. 最后被延伸成了一场辩论,在学生激烈讨论到底送什么样的礼物才既实用又有意义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已自在人心。阅读后的活动不只是个简单的输出的过程,它更是一个从语言知识与技能到情感态度教育的提炼和升华的过程,也是一个耐人寻味的过程。

总之,阅读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阅读课的设计也不能拘于定式。初中英语教师不能唯中考是从,更不能唯语法是从,必须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和长远发展考虑。立足课堂阅读,遵循阅读的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能力,设计各种各样的活动,提高课堂的趣味性,落实语言材料的知识性,让学生在阅读中快乐地获取信息,学会知识,掌握技巧,提高能力。

作者单位:重庆市第八中学校

猜你喜欢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相互作用阅读习惯
初中英语阅读分层教学初探
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语用能力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培养研究
浅谈语文阅读的教学方法
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黄酮与溶菌酶相互作用的强度衰减—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质谱研究
培养一年级孩子爱上阅读的方法与策略
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用问题打开学生智慧之门
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