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若干问题
2020-09-29吕娜高鹏
吕娜 高鹏
◆摘 要:文章简述了2019年6月五日教育部发布的指导意见的内容,并对其中的内容进行了分析和讲解。此次的指导意见也从侧面反应了我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在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高校教师应秉承就业导向原则,以学生为中心等几个原则进行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
◆关键词: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方案修订;教育
2019年6月5日,教育部发布《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提出了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中所存在的问题。包括课程设置、教学目标、课程考察、毕业考核等方面的问题,为我国高职院校的课程规划以及毕业生的资质考核做了进一步的明确和规范。
1指导意见的内容
指导意见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分别对课程制定的具体原则、课程内容设置、课程制定的程序进行了指导,另有实施要求和监督和督导部分对具体课程的制定提出了要求。
原则分为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其基本思想是要求学校依据以人为本的原则,本着科学、创新的思想进行课程制定。在内容方面要根据课程要求和国家对具体学科的要求制定课程。在制定程序方面要求学校根据学生就业需要進行社会跟踪调查之后,结合一线教师与教科研人员在对具体的课程规划进行制定。在具体实施阶段将加强党的领导放在首要位置,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改进学习评价体系,加大过程考核的占比。从全方面对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做了要求,对于今后的课程制定工作有指导作用。
2浅析指导意见中体现的各种问题
指导意见对于高职高专的课程制定有指导和要求作用,以下是对指导意见的分析和解释。
2.1总体原则
在总体原则方面,指导思想要求学校坚持面向市场、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加快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这一条总的指导思想体现了以人为本,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的办学理念,同时也指出了未来人才的培养方向,即培养复合型的人才,使专业的技术人员具备其他学科的知识与素质,促进学科融合,为日后的科技、服务业提供具有多方面能力的人才。
2.2主要内容以及要求
其中内容要求学校明确培养目标,依据有关规定进行课程的制定。说明现在高职的课程内容制订过程中存在课程制定不符合学科需要,或是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不能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要的现象。课程制定如出现上述现象就会产生无用教学的后果,导致教学效率降低,学生学习效率低下。
在具体教学内容方面,要求学校在制定课程时规范课程设置,合理安排学时。在具体的课程制定阶段,由于高职学生相较于本科大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动机都较低,应充分考虑学生在课余时间的安排,进行学时的分配。此外,除了关注学生专业的课程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语文、数学以及外语、体育等学科的学科素质。此外,指导意见还要求学生强化课程实践,重视学生的实操能力。指导意见中还鼓励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保证证书融通。这两项内容现实出了高职学生在就业时遇到的切实问题。一些大型的公司,企业单位和事业单位是有本科的学历门槛的,高职学生可以通过获得专业相关证书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证书是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认定,能够帮助学生找到对口的工作,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2.3制定程序
指导意见中关于程序指定的指导意见主要分为四个方面。在规划与设计方面应结合学生就业需要,联合一线教师进行专业课程制定的工作,在起草审定以及发布更新的过程中,要求学校结合教学需要以及国家相关规定进行课程的制定和审核,在经过专业的论证之后敲定课程设计方案,在制定完成后要公开方案,接收监督。
在关于指定程序的指导意见中,依旧体现出了高职课程制定的就业导向,帮助学生就业。此外,指导意见要求起草专业课程规划时要秉承科学严谨的态度,尽量从全面、科学的角度审视所制定的方案,为学生提供高效率、符合身心发展规律的课程教学方案。在这里也体现出了高职学校在制定课程方案时存在的不够全面,不够科学的问题。
2.4实施要求
在实施要求方面指导意见重点强调了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强化课程思政。这表明我国爱国情绪虽然高涨,但还是需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其次是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选用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将互联网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这又反映出我们现在所处的互联网时代的特点,即信息化、学习终身化。通过信息化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对专业技能的终身学习,不断更新自身的专业技能,从而紧跟时代潮流不会因为技术更新换代而导致技能被时代淘汰。
最后就是要求学校重视对学习过程的管理和评价,更加注重平时的学习成绩。这也反应了我国现在对学习态度、学习过程的重视,致力于培养具有过硬专业技术能力以及良好品格的人才。
3结束语
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其指导意见可以总结为教育以就业为导向,遵循客观以及科学的课程设计原则,加强党的领导,在课程教授的手段方面要求教师具备操作新型技术设备进行授课的能力,提高对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视程度,提倡学生的终身学习。
在具体的指导意见中也反映出诸多的问题,例如,高职学生存在的专业技能认证问题,教学课程设置不够合理等问题。此次的指导意见中,通过对对课程设置的指导,提出了解决或是缓解这些问题的方案,对日后高职学生的发展、教师对课程内容的讲解、学校对各专业课程的制定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海峰.以职业发展为导向的本科毕业实习管理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09):26-27.
[2]靳晓光.论转型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基于10所转型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查[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9(03):92-96.
[3]袁靖宇.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若干问题[J].中国高教研究,2019(02):6-9.
作者简介
吕娜(1990.08—),性别:女,籍贯:湖南省株洲市,民族:汉族,学历:本科,职称:初级,研究的方向:冶金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