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趣味性的探索
2020-09-29刘小珍
刘小珍
◆摘 要: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提速,让教师更重视优化教学课堂,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其形成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初中也是大部分的学生系统性展开生物学习的初级阶段,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学科,其既富有趣味性,也有助于学生科学素养与理性思维的发展。为此,教师应重视提升教学的针对性与趣味性,使学生始终对生物学习保持较高热情,以便提升教学效果。为此,笔者依托自身施教经验,浅要展开对提升初中生物教学趣味性的有效策略分析。
◆关键词: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趣味性;策略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应重视对学生生物素养的培养,使其展开探究性学习”。由此可见,以往教师讲授、演示,让学生被动聆听、观看的生物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教育工作发展所需。为了促进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教师应需提升教学趣味性,让生物授课能够面向班级中的全体成员,使学生具有独立思考、自主实践、深入探究的能力,让他们对生物学习抱有好感。进而,打造初中生物高效课堂,促进学生显性学力与学习兴趣协调发展。
1提升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趣味性的意义
新课标提到“提升生物教学实效性,有助于学生更好的认识自然,继而参与社会生活、经济活动以及生产实践等”。虽然在小学科学中,会涉及一定常识性生物知识,但多为较浅显、初级的内容。在初中生物授课中,教师提高教学趣味性,使学生展开自主探索与深入思考,让他们具有生物思维,能够具有理性认知和科学素养。并且,直观生动、妙趣横生的课堂,有助于帮助学生消除畏难情绪,加深知识理解,为他们创设更多的生物实践机会,让学生理解着进行概念、定义、原理等知识的记忆,使他们的学科素养与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2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趣味性的施教策略
2.1优化教育理念,培养生物兴趣
为了有效提高初中生物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能够跟随教师的引导进行探索与思考。教师应优化自身的教育理念,避免“轻过程、重结果”,一味地让学生进行背诵学习。适度的渗透情感教育,优化授课过程,才能增强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例如: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中,以激趣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温故知新,使他们了解生物圈。接着,加强师生互动,以有效提问的方式,增强课堂教学趣味性,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其认识生物圈都是由哪三部分内容组成,环境对生存的影响。可以结合他们在高段语文教学中《只有一个地球》的学习,实现教学整合,让学生展开自主探索,从而让他们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并动手开展生物实验,总结生态因素对生物具有怎样影响。
2.2创新教学方式,吸引学习关注
为了使初中生物教学具有趣味性,教师还应深研人教版生物教材,进行知识板块的研究与归类,促使学生形成联系思维,降低教学难度。同时,可依照知识特点,选择适宜的授课方式。譬如:教师可以运用信息化教学、翻转课堂、小课题研究等不同的方式,吸引学生的课堂关注力,促进其产生学习兴趣。在七下《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教学中,融入社会新闻,使学生关注食品安全问题。通过合作学习,认识到食品安全对生活的影响。从而,让学生具有辩证思维,认识到环境问题与食品安全间的联系,树立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具有公共参与意识。
2.3促进自主实验,提高动手能力
为显著提升初中生物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形成学科核心素养,还应引导他们积极地开展生物学习实验。例如:在人教八下《植物的生殖》教学中,可以教学情境构建的方式,突破教学难重点,应用案例教学法,使学生理解植物常见的无性繁殖。接着,可以拓展第二课堂,让学生通过进行扦插与嫁接实验,可以较为清晰描述一般方法与注意事项,知道怎样能够有效提高扦插、嫁接成活率。在实践中,使学生感受生物学科的魅力。
2.4关注现实问题,丰富教学方式
为提高教学的趣味性,让教师具有学科好感,教师还应重视将生物授课与现实问题有机融合。例如:在八下《传染病及其预防》的教学中,教师可列举相应的传染病,通过其影响分析,使学生正视传染病,了解其病因及传播方式。可以引入思维导图,对蛔虫病、淋病、禽流感展开对比。可着重介绍新冠肺炎,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疾病预防观,让他们重视健康问题,具有关注公共卫生问题的意识。
3结语
综上,构建初中生物趣味课堂,促使学生进行快乐学习,需要教师升级教育理念、创新施教方式、具有反思意识。进而,一方面在“生本”理念指引下,使课堂讲授内容丰满、生动有趣,贴近中学生的现实生活;另一方面,帮助他们完善自身的知識体系,使其具有自学能力,可以借助多样性学习方式,开阔自我视野,形成广博见闻。从而,更好地优化教学过程,完善施教目标,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骆梁梁.提升初中生物课程教学趣味性的策略谈谈[D].河南大学,2018(06):24.
[2]周冬梅.初中生物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8(03):22.
[3]钱伟.新课改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及对策探索[J].考试周刊,2018(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