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业负担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
2020-09-29王敬忠
王敬忠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业负担;改进策略
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科目之一,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养成以及未来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课业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当的课业对学生发展能够起到促进作用,但过重的课业只会影响学生身心发展。而为帮助学生学好数学知识,并且获得长足发展,减轻小学生数学课业负担具有必要性。
一、减轻小学生数学课业负担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念养成与基础知识学习的重要阶段。许多教师与家长都抱有“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思想,期望学生成绩优异。但殊不知,过度期望却给予学生更多学习压力,而课业负担是压力中最直观的一种。过大的课业压力极大地挤压学生的思考时间,导致学生只能开展机械式的思考,不利于其逻辑思维的培养。因此,为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并发挥课业的积极作用,应当积极减轻小学生数学课业负担,改善教学现状。
二、小学数学课业负担现状
(一)作业质量不高
自新中国教育事业发展以来,国家根据教育现状不断出台各类减负政策,以实现小学生学习压力的降低与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但到目前为止,各类政策收效甚微,学生压力反而伴随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断加大。主要原因就在于教师过度在意课外作业的布置,一味地想延长学生数学学习时间。实际上,学生学习效率与学习时间之间并非为正比,而是受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效率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但大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仍然会布置过多作业,同时,布置的数学作业类型往往较为单一,且过度拘泥于教材知识与标准答案,作业形式死板枯燥。此类作业不仅会对学生造成课业压力,还会直接导致其对数学产生厌恶心理,对学生个人发展与数学教学开展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二)教师教学能力不高
教师作为数学教学中的主导者,其教学能力直接决定数学教学质量。数学作业作为小学生数学课业负担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对课堂知识的总结与回顾,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数学知识。但在目前数学作业布置过程中,存在部分教师忽略实际教学需要与学生发展需要,单纯凭借自身教学经验进行数学作业布置的情况。该部分教师往往自身教学水平不高,难以保证高效率的课堂教学,于是就试图利用课外作业弥补课堂教学不足,导致学生课业负担压力进一步加大。
(三)家长期望过高
家长作为学生发展成长中的重要因素,是孩子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引导者,思想价值观念与知识水平对学生未来發展具有直接影响。由于中国大部分家长不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往往认为学生知识吸收程度与学习效率取决于课后作业的多少,越多作业就能学到越多知识,忽略孩子身心发展需要与知识吸收情况。甚至出现部分家长要求教师多布置作业,导致学生课业负担进一步加大。
三、小学生数学课业负担过重的改进策略
(一)课外作业方面
1.合理把握作业数量。相关教育部门规定,教师在为小学生布置作业时,应该严格把控作业的数量,使学生能够合理安排各科作业完成时间,根据学生学情和学习进度,为学生布置适中的作业量。同时,由于班级中学生数学知识学习水平具有差异性,教师应当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作业布置。适当的作业能够给予学生适当的课业压力,不仅能够使学生完成作业,同时也会受到挑战,获得学习的满足感。不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作业量的确定还需要教师根据自身教学需要与发展状况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2.作业类型的多样性。数学作为一门富有逻辑趣味的科目,其作业布置也不能过于僵化,而是能够帮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奥妙。因此,在实际进行作业布置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尽量避免出现作业形式单一、量大的情况,而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多样化方式布置作业。为保证数学作业的多样性,教师应当针对数学知识进行类型拓展研究,使作业具有趣味性,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从而实现数学作业质量的提升与学生负担的减轻。在实际作业设计时,教师可以在兼顾基础知识考察的过程中为学生布置研究型或拓展型作业。例如,在学习长度单位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布置类似“1cm=?m”的基础问题,帮助学生回顾基础知识。同时,教师也可以给出思考拓展型作业:你对1m有实际概念吗?请问在对身边物品进行测量时,应该怎么选择长度单位呢?学生可以利用米尺、卷尺等工具对身边物品进行长度测试,并总结出自身结论,通过实践研究进一步了解数学知识。
3.作业类型的开放性。教师在实际作业布置过程中,可以选择更具开放性的作业布置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特征。教师应当跳出以往只能由教师给学生布置作业的局限,让学生之间互相布置作业,通过开放性的教学理念给予作业设计的自由。例如,在学习“位置”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在帮助学生掌握位置相关知识的前提下,可以让学生之间分为不同小组,相互进行作业布置。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随机小组划分,并选择其他小组结成对子,相互布置作业。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布置的题目,也能够进一步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为之后的数学教学提供参考,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保证知识吸收效果。
(二)教师教育方面
就目前教育情况来看,学生课业压力大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教师本身教学素质不高,不能在课堂上完成教学目标。因此,为改进目前课业问题,应当首先提升教师素质。教师素质的提升不仅需要教师自身的努力,还需校方的努力。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定期开展教学讨论会,令数学教师在讨论会上交流教学经验,通过经验学习为自身教学质量提升提供方法。另外,校方还可以外聘优秀教师,充分发挥优秀力量的带头作用,将自身作业布置方法以及教学经验传授给本校教师,帮助教师提升自身教学素质,从而反馈到实际教学中,提升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三)家长教育方面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学生成长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客观来说,家长对学生有期望是没错的,但家长过于偏执就会给学生造成压力,甚至导致学生出现叛逆心理,逐渐厌学。在小学阶段,家长应当将教育精力放在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指导上,而不是过度纠结孩子作业量的多少,这就需要家长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为真正转变家长教育思想,学校应当注重对家长的再教育,通过“家校联合”帮助家长进步。学校可以在教学活动中设置家长学校,令家长跟随课堂旁听,学习教师的先进教学手段与教学思想,并积极与教师沟通,了解学生实际学习需要。
四、结语
小学阶段不仅是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学习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学生人格和价值观念养成的重要阶段。在此阶段,过重的课业压力必然导致学生身心发展受到负面影响,因此进行减负具有必要性。而造成学生负担的原因具有多样性,不仅需要教师减少课外作业量,同时还需要教师从自身教育、家长教育等多方面出发,通过多方努力帮助学生减轻课业负担,使学生在无忧无虑的年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