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泰国学生汉语习得难度等级考察

2020-09-29张建强

现代语文 2020年6期
关键词:偏误分析对比分析

张建强

摘  要:影响泰国汉语教学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母语(第一语言)对汉语习得的干扰始终是最大障碍。基于难度等级模式理论,运用对比分析和偏误分析方法,从语音、汉字、词汇、语法四个方面简略描述以泰语为第一语言的学习者汉语习得的难度等级,以期为泰国汉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难度等级模式;对比分析;偏误分析;汉语习得

随着全世界出现“汉语热”,泰国的汉语学习者也愈来愈多。尽管在泰国有近七成的汉语学习者是华裔,但他们的母语(第一语言)与非华裔学习者一样都是泰语。根据笔者在泰国从教的观察,总体来看,泰国汉语教学质量和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虽然影响泰国汉语教学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但母语(第一语言)对汉语习得的干扰始终是最大障碍。

难度等级模式是Practor提出的一种分类比较简明的第二语言学习者所面对的目的语语言难度等级。他将目的语的语言难度分为六级,从零级到五级,级数越高难度就越大。其中,零级是指两种语言中相同的成分,在目的语的学习过程中产生正迁移,学习者不会觉得困难。一级是指在第一语言中分开的两个语言项目,在目的语中合成一项。学习者应该忽略在第一语言中两个项目的区别而逐渐习惯合并后的项目。二级是指第一语言中有而目的语中没有的语言项目,学习者必须避免使用。三级是指第一语言中的某个语言项目在目的语中虽有相应的项目,但在项目的形式、分布和使用方面存在着差异,学习者必须把它作为目的语的新项目而重新加以习得。四级是指目的语中的某个语言项目,在学习者的第一语言中没有相应的项目,学习者在习得这些全新的项目时会产生阻碍性的干扰。五级与前边的一级正好相反,第一语言中的一个语言项目到了目的语中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项目,需要学习者克服第一语言所形成的习惯,逐项加以区别,才能在目的语中正确使用,这是模式中难度最高的一项[1](P50-55)。难度等级模式的构建,可以减少教师和教材编写人员预测的主观性,对课堂教学和教材编写有着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文基于难度等级模式理论,以笔者授课的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一年级(2017级,23人)和二年级(2016级,24人)的泰国留学生为例,在对泰汉语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运用对比分析和偏误分析的方法,通过比较汉语和泰语两种语言,对泰国学生在汉语习得过程中产生的偏误及比例进行统计分析,并結合现有的研究的成果,描述以泰语为第一语言的学习者习得汉语四要素(即汉语语音、汉字、词汇、语法)的难度等级,以期为泰国汉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

一、汉语语音习得难度等级

(一)声母

与泰语中的辅音相对比,汉语拼音方案中的21个声母可做如下归类:

零级:汉语声母b、p、m、f、s、d、t、zh、ch、g、k可归为此级。因为这些辅音在泰语中都有对应的音,泰国学生在学习汉语声母时,这11个声母对他们来说,基本没有困难。

二级:泰语辅音系统中的复辅音,唇齿浊擦音[v],喉音[?],浊颤音[r],舌尖中浊擦音[j]等是汉语声母系统中所没有的[2],泰国学生在学习汉语声母时,需避免使用。

三级:汉语声母n、l、x、h可归为此级。泰语和汉语均有塞音、塞擦音、擦音,两者虽然基本上相对应,但也不完全一致。汉语清辅音占优势,浊辅音较少,只有4个:r、m、n、ng ;泰语尽管也有清浊辅音,但浊辅音音位较多,在22个单辅音中,有9个浊辅音音位。汉语的3对塞音和3对塞擦音都是清音,而泰语的塞音有清浊的对立。因此,汉语声母中的n、l、x、h虽然在泰语中有相应的音素,但在发音方面存在着差异,泰国学生必须把它们作为新的语音重新学习。比如,汉语舌根音h与泰语的喉壁音[h]的发音部位相近,但同中有异。汉语h发音时舌根抬起,几乎碰到软腭,为软腭摩擦音;而泰语[h]发音时,舌根与软腭之间空隙较大,只在声门处有轻微摩擦,气流出来时摩擦不明显,泰国学生很容易用泰语的[h]代替汉语的h。在笔者授课的班级,一年级23位泰国留学生均存在这一发音问题。

四级:汉语声母z、c、j、q、sh、r可归为此级。汉语拼音中的舌尖前音z、c,舌面前音j、q,舌尖后擦音sh、r在泰语中没有相应的音素,因此,初学者在习得这些音素时往往会产生阻碍性的干扰。如泰国学生常用擦音s代替z、c,用舌尖颤音[r]来代替r[?]。一年级23位泰国留学生中,有18人存在这一语音偏误,占比高达78.26%;其余5人因留学前在中学或校外汉语培训机构有2年以上的汉语学习经历,故未出现偏误。

(二)韵母

汉语拼音方案中共有35个韵母,其中,单韵母6个,复韵母13个,鼻韵母16个。此外,还有4个特殊单韵母:-i[?]、-i[?]、ê[?]、er[?]。

零级:汉语单元音韵母a、o、i、u,双元音韵母ai、ao,鼻辅音韵尾n、ng,可归为此级。汉语单元音a[?]、o[0]、i[i]、u[u]的发音和泰语单元音a[a]、o[o]、i[i]、u[u]相当,双元音ai[ai]、ao[au]和泰语的ai[ai]、au[au]双元音发音相当,汉语和泰语都有鼻辅音韵尾n[n]、ng[?]。

二级:泰语的前低元音[a]/[a:],央中元音[?]/[?:],后半低元音[?]/[?:],鼻辅音韵尾m[m],塞韵母p[p]、t[t]、k[k],双元音oi[o:i]、oi[?:i]、ui[ui]、ia[ia]、ua[?:a]、aeu[?:u]、eu[e:u]、oei[?:i]都是汉语韵母中所没有的[2]。泰语为第一语言的学习者在学习汉语时,要避免使用,并防止其干扰。

三级:汉语复元音韵母iao、uai、uei、iou可归为此级。汉语的三合元音iao[iau]、uai[uai]与泰语的三合元音iau[iau]、uai[?:ai]拉丁文书写形式相同,但实际发音有区别:前者不分长短,后者是长元音。汉语的uei[uei]、iou[iou]与声母相拼时分别写作ui、iu,与泰语双元音uei[uei]、iou[iou]相同,但汉语ui、iu的实际音质是[uei]、[iou],中间有过渡音,泰语uei[uei]、iou[iou]则没有过渡音。此外,泰语的二合元音发音滑动的痕迹很明显,两个元音音响程度基本相同,能清晰地听辨出来,汉语则不同。汉语的二合、三合元音发音时都有一个最响亮的元音,元音滑动过程圆润,听不出是几个元音相加,近似于一个新的音[2]。泰国学生往往受泰语的影响,把汉语的每个元音都发得清晰响亮。

四级:汉语单元音韵母y、e、er、-i[?]、-i[?]和复元音韵母ei、ou、ia、ie、ua、uo、ue可归为此级。汉语有前高元音y[y]、后半高元音e[?]、卷舌元音er[?],泰语则没有,泰国学生常常将e[?]误发成泰语[?]音,在一年级的23位留学生中有13位出现这类偏误,占比为56.52%;将y[y]发成iu,有20位出现这类偏误,占比为86.95%;将er[?]发成[?],偏误占比高达100%。舌尖元音-i[?]、-i[?],双元音ei、ou、ia、ie、ua、uo、ue在泰语中也没有相应的音。在教学中,通常是将“zi、ci、si、zhi、chi、shi、ri”作为整体认读音节予以处理,而很少对-i[?]、-i[?]这两个单韵母进行单独教练。

(三)声调

泰语也是声调语言,有五个基本声调:中平调、低平调、降调、高平调、升调,调值分别为33、21、41、45、14。而汉语的四个基本声调为:高平调、高升调、低曲调、高降调,调值分别为55、35、214、51。两种语言的声调都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调形差别不大,但调域差别较大。

總体来看,调域的差别对泰国学生学习汉语声调有很大影响,他们大多使用母语的声调来替代汉语的声调:用泰语的第一声替代汉语的阴平;用泰语的第五声替代汉语的阳平;用泰语的第二声替代汉语的上声;用泰语的第三声替代汉语的去声。导致出现以下声调偏误:阴平上不去,调值不够高,略类似于我国东北方言;阳平上升时起点较低,并上升较慢;上声多以半上声211出现;去声过长,有拖沓感。声调的难度等级为三级。在一年级的23位留学生中,有19位出现此类偏误,占比为82.61%。

(四)音节和语流音变

为了行文的方便,这里把声韵拼合、轻声、儿化、变调(“一、不”变调、上声变调)等语音现象均包含在音节和语流音变里面。总的来看,只要声母、韵母掌握得好,声韵拼合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而轻声、儿化、变调(“一、不”变调、上声变调)在泰语中没有对应的项目,难度等级均为四级。几乎所有一年级的留学生均存在此类偏误。

二、汉字习得难度等级

汉字在难度等级模式中属于第四级的范畴。由于具有形体表意的特征,以表意为主的方块汉字与表音文字的泰语完全不同,因此,二者没有对应的关系。此外,由于泰文没有标点符号,汉语标点符号的难度等级也属于四级。

三、汉语词汇习得难度等级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句子的基本结构单位,因此,词汇教学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由于汉语词汇是个庞大的系统,本文不可能对此进行穷尽式的分析,只能举其要者而言之。

(一)构词法

汉语单纯词包括单音节和多音节的单纯词。单音节词的难度等级为三级,这是因为泰语的词也明显具有单音节性。

汉语多音单纯词有联绵词、叠音词、拟声词、借词。联绵词的难度等级为三级,这是因为汉语和泰语的联绵词有许多相同之处,也有一些不同之处,可以说是大同小异,尤其是联绵词中的双声叠韵词[3]。双声叠韵是汉语和泰语的“一种特殊的构词法”,“是汉语(也是泰语)的特点”[4](P45)。泰语没有叠音词和拟声词,其难度等级为四级。每种语言都有借词,泰语也不例外,但跟汉语不尽相同,其难度等级为三级。

汉语和泰语都广泛运用复合法构词,在这两种语言中,词根词加词根构成新词是最常见的构词方式。比如,汉语的“手”可以跟其他词根构成大量新词:手表/手册/手工/手段/手腕等。泰语的“???”(手)也能跟其他词根组成许多词语:??????(手套)/??????/(枪手)/????????(手铐)/???????(???????????????????)(手气)/???????(手语)/???????(能手)等。最突出的是,汉语合成词复合的几种类型泰语都有。例如:

联合型:

(汉语)伟大 聪明

(泰语)(??????)(隐藏=隐+藏)

(????)(照顾=照看+看)

偏正型:

(汉语)眼泪 卧铺

(泰语)(?????)(眼泪=水+眼)

(??????)(床垫=地方+睡觉)

主谓型:

(汉语)自信 地震

(泰语)(???????)(宽容=心+广阔)

动宾型:

(汉语)满意 伤心

(泰语)(????)(满意=满足+心)

(???????)(伤心=难受+心)

从形式上来说,联合型、主谓型、动宾型这几种合成词的难度等级可归为零级。由于泰语的修饰成分与中心成分的语序与汉语正好相反,泰语是前正后偏,汉语是前偏后正,虽然两种语言都有偏正型合成词,但形式上有所差异,因此,偏正型合成词的学习难度为三级。此外,由于泰语中没有补语这一句法成分,泰语中也就没有汉语的“动补型”这一复合法构词类型,泰国学生必须将其作为新的构词类型重新学习,因此,其难度等级为四级。

汉语有以附加的方式(前缀、后缀)构成的合成词,泰语也有前缀和后缀,均是从巴利语和梵语借用来的,但与汉语不尽相同,其难度等级为三级。

重叠词。重叠是汉泰比较常见的语法表达手段,但两种语言在重叠的词类、重叠式、重叠式的语法意义不尽相同[5],其难度等级为三级。

(二)同音词、兼类词

同音词是指两个词读音相同、字形相同,但意义完全不同。如“会”,在“这个会你应该参加。”“他会汉语。”“他会唱中文歌。”这三个句子中,“会”分别属于名词、动词、能愿动词(助动词),而且意义上没有关联性。泰语也有类似的同音词,如“???”,既有“好笑的”的意思,也有“一种盛水工具”的意思。从形式上来说,同音词的习得难度等级为零级。

兼类词是指一个词在具备某类词的属性外,同时具备另一类词的属性;其意义基本不变,有时意义虽有变化,但仍有相关之处,如“锁、教育、科学”等。泰语则需要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其难度等级为一级。

(三)词义

泰语是一种比较口语化的语言,词汇比较简单,而且形容词很少。汉语中的很多词语在泰语中没有直接的词语与之相对应,必须用大量的相关词语去进行解释。比如,汉语的“发票”,泰文是“??????????????(纸,完毕,收钱)”,意为“收钱完毕后给你的纸”,即收据、发票。中文用一个词语两个音节就可以表达这个意思,而泰文则用了四个音节一个完整的动作过程来表达。汉语的“拼命”一词泰文用“?????????????”表示,意思是“要死要活”。汉语的“余额”一词泰文用“?????????????????????”表示,其中,“???????”是“剩余”的意思,“????”是“钱”,“??”是“内”,“?????”是“账户”,合起来的意思是“在账户里剩余的钱”。上述情况的难度等级均为四级。在教学时,教师有必要对汉语形容词所包含的意思进行还原,这样才有助于泰国学生的理解与记忆。

汉语和泰语的实词如果所指的客观事物相同,大多可以对译,但有些名词、动词、形容词所包含的、指称的事物不尽一致,会给泰国学生带来一定的困难,很容易产生用词不当的偏误。这种情况的难度等级为五级。如汉语的“年、岁”“楼层、年级”,可以分别用一个泰语词“??(??)”、“????”来表示。因此,泰国学生经常会出现以下偏误:

(1)*昨天是我20年的生日。(泰国/一年级上学期/陈建豪/)①

(2)*我妹妹读小学二层。(泰国/一年级上学期/苏明威/)

这类偏误在一年级泰国留学生中占比达到50%;二年级情况较好,偶尔会出现此类偏误。

值得注意的是,在对一些事物的区分上,泰语也有比汉语细致的地方。如汉语的“明天带你妹妹一起来上课”,“上课时请把你的作业带来”,“我不小心带了一瓶水进来”,这三句中的“带”在泰语中分别用“??”“??”“??”表示,其中,“??”是具有生命的事物,“??”是具有无生命的事物,而“??”则是含有不经意带来的意思。又如汉语的“洗头、洗澡、洗手、洗衣服”只用一个“洗”,但泰语“(?????洗头)、(??????洗澡)、(???????洗手)、(??????洗衣服)”用不同的词[6]。在学习这类词语时,泰国学生往往会觉得很轻松,基本上不会出现偏误,其难度等级为一级。

(四)词性

1.副词

汉语和泰语在副词运用上的差异是泰国学生学习汉语词汇的最大障碍。如汉语副词“再”和“又”都可以表示动作重复,在泰语中用“????(新)”、“?????????????(再一次)”表示,两者可以任意换用,“???????(再说一次)”和“????????????????(再说一次)”意思是一样的。汉语的“再”“又”在表示动作重复时则不能随便替换。泰国学生由于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往往“再”“又”不分,经常会出现偏误。例如:

(3)*今天林娜上课再迟到了。(泰国/一年级上学期/艾宝琦/)

(4)*刚才你说得太快了,我没有听清楚,请你又说一遍好吗?(泰国/一年级上学期/吉文雯/)

其中,否定副词、时间副词、程度副词、范围副词是泰国学生使用时最容易出现错误的副词类型,这些副词的难度等级为五级。

1)否定副词

泰语在表示否定时与汉语有所不同。在泰语中,否定副词跟汉语一样要置于谓语动词之前,不过,泰语用来表示否定的词只有一个“???”。在汉语中,有两个常用的表示否定的词“不”和“没”,动词“有”只能用“没”来否定。同时,“不”和“没”在已然与未然、过去与将来及语体色彩方面均有所区别。对于习惯了泰语否定词用法的泰国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个难题。由于受到母语的影响,泰国学生在使用否定副词时经常会出现偏误。例如:

(5)*我不有学过汉语。(泰国/一年级上学期/许吉娜/)

(6)*他后天没去曼谷。(泰国/一年级上学期/符彩妮/)

(7)*她明天没去南邦。(泰国/一年级上学期/刘美佳/)

2)时间副词

从所处位置来看,汉语的时间副词只能处于谓语动词之前;泰语的时间副词有的处于谓语动词之前,有的则处于谓语动词之后。从语义方面来看,汉语的时间副词数量很多,而泰语时间副词数量相对较少,汉泰时间副词往往会形成多对一的关系,即汉语多个时间副词只对应一个泰语时间副词,导致学生运用时经常会出现偏误。例如:

(8)*我没曾经去过中国。(泰国/一年级上学期/林嘉欣/)

(9)*你走先,明天见。(泰国/一年级上学期/许吉娜/)

3)程度副词和范围副词

从所处位置来看,汉语的程度副词可以处于谓语动词前,泰语的程度副词则只能处于谓语动词后。从语义方面来看,汉语程度副词数量较多,分类详细,而泰语程度副词数量相对较少,有时多个汉语程度副词只对应一个泰语程度副词,如“很”“怪”“极”,在泰语中只有一个词“???(表示程度)”与之对应。范围副词也是如此,如“全部”“都”“一概”“一律”“一切”,与之对应的泰语只有一个“???????(表示范围)”[7]。因此,泰國学生会经常出现以上程度副词和范围副词的混用或错序。例如:

(10)*他喉咙疼得怪厉害。(泰国/二年级上学期/美琳/)

(11)*我工作忙很。(泰国/二年级上学期/李秀仁/)

(12)*这是我都的想法。(泰国/二年级上学期/杨美玲/)

(13)*下周大家一概去普吉岛度假。(泰国/二年级上学期/黄雯欣/)

2.量词

汉语和泰语都有量词,但两种语言对量词的选择、分类、运用等各不相同。如汉语用不同的量词表示“桌子、椅子、猫、狗”,而泰语只用一个词语来表示;再如,汉语中的“个”是运用最为广泛的量词,“孩子”“本子”“鸡蛋”“桔子”“杯子”等都可以用“个”作量词,而泰语却分别用“??”“????”“???”“???”“??”来表示。泰国留学生在使用汉语量词时,往往会受到母语量词的影响,从而形成“三人孩子一起去上学”之类的偏误。

同时,汉语与泰语的名、量搭配不尽相同,这也会使泰国学生在运用时无所适从,特别是对汉语中那些约定俗成的量词,更是难以把握。如泰国学生很容易将“双”“对”这组量词混淆,从而出现这样的搭配:“一双兄弟/一对筷子”。在量词的专项测试中,一年级的23位被试中,有15位会犯此类偏误,占比高达65.21%。总体来看,量词的难度等级为三级。

3.助词

虚词是汉语和泰语表达意义的另一重要手段。汉语有结构助词“的、地、得”,它们分别是定语、状语、补语的标志,泰语则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词,其难度等级为四级。汉语有动态助词“着、了、过”,它们附在动词、形容词后,分别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持续、完成,或在某一过程中所处的情况。泰语没有与“着、过”相对应的词,“着、过”的习得难度等级为四级;不过,泰语可以用“????”表示动作的完成,因此,“了”的习得难度等级为零级。

4.人称代词

人称代词是人们在语言交际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基本词汇,汉泰两种语言的人称代词,无论是在称谓功能上,还是在语法特征上,都是差异性大于共同性,其难度等级为三级。

四、语法习得难度等级

通常认为,汉语语法有四级语法单位,即语素、词、短语和句子。由于句子是交际中基本的表述单位,因此,这里重点讨论句法方面的问题。

(一)句法结构

1.汉语和泰语都缺乏词的内部形态变化,语法关系主要依靠语序和虚词表示。就基本句式而言,两种语言的基本句型都是“主语+谓语+宾语”(SVO)格式,因此,“主+谓”结构和“动+宾”结构的难度等级为零级。如:“我是学生(汉语)。”“???  ????  ????????(泰语)。”可以说,泰语学习者在学习汉语的一般主谓宾句时,基本不存在困难。

2.汉语的定语和状语一般位于中心语之前,只有在少数特殊场合(如为了达到突出定语、状语或平衡句子结构等目的),才把定语和状语放在中心语后边。泰语则不论是词、短语或是句子,用于修饰中心语的定语和状语一般都要置于中心语后,这与汉语正好相反。泰国学生在习得汉语语法时最常见的偏误类型就是语序偏误:定语和状语后置。例如:

(14)*这是爸爸我。(泰国/一年级上学期/陈建豪/)

(15)*妈妈的玛丽很年轻。(泰国/一年级上学期/许吉娜/)

(16)*我读书在华侨崇圣大学。(泰国/一年级上学期/苏明威/)

(17)*林娜学习汉语两个小时每天。(泰国/一年级上学期/林嘉欣/)

由于两种语言的修饰成分与中心成分的语序正好相反,泰国学生必须将其作为新的语言项目重新学习,因此,定语和状语的难度等级为三级。

汉语、泰语的时间名词、地点名词的排列顺序也是相反的,汉语通常是“大→小”,而泰语则是“小→大”。受这一因素的影响,泰国学生经常会出现以下偏误:

(18)*我们是15日3月到桂林来的。(泰国/一年级上学期/苏明威/)

(19)*他住在502房间国教楼广西师范大学。(泰国/一年级上学期/陈建豪/)

时间名词和地点名词的语序学习难度等级也可归为三级。

3.虽然汉语补语是泰语所没有的语法成分,但汉语的六类补语(结果补语、数量补语、可能补语、趋向补语、程度补语、情态补语)在泰语中也有对应的表达方式,只是在具体的形式和使用方面存在差异[8],因此,其难度等级为三级。

(二)句子

1.按结构分类

1)主谓句

A.一般的动词谓语句的习得难度等级为零级。泰语学习者在习得汉语这一句式时,基本没有问题。

B.形容词谓语句的习得难度等级为三级。这是因为泰语也有形容词谓语句,但泰语形容词谓语中的“很”位于形容词的后面,汉语则是位于形容词的前边,这是学习者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C.名词谓语句的习得难度等級为四级,泰语没有相对应的表达句式。

D.主谓谓语句的情况则有所不同。汉语主谓谓语句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典型的主谓谓语句,大主语和小主语之间一般是所属的关系,如“她眼睛很大”;另一种是受事主语句,如“这本书我看过了”。前者泰语没有相对应的表达句式,难度等级为四级;后者泰语有相对应的表达形式,难度等级为零级。

2)非主谓句

汉语非主谓句包括名词性非主谓句、动词性非主谓句、形容词性非主谓句、叹词性非主谓句等,泰语都有相同的表达手段,因此,它们的难度等级均为零级。

2.按功能分类

按照功能或语气分类,泰语和汉语的句子均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四大类。

就某一类别的具体情况而言,其习得的难度等级较为复杂。以疑问句为例,汉语不仅可以用语气词“吗、吧、呢、啊”等附在句尾表示疑问语气,还可以用语调表示疑问语气,而泰语只用“???”“????”“???(??)”表疑问语气。从这个角度来看,汉语疑问句的习得难度等级应为五级。如果从具体的疑问句类型来看,泰语除了没有汉语的正反疑问句外,其他类型的疑问句(是非问、特指问、选择问)都有,因此,正反疑问句的习得难得等级应为四级,其他问句的难度等级则为零级。

3.特殊句式

连动句的习得难度等级为三级。连动结构是汉泰都存在的句法现象,但是它们在内部结构形式上具有一定的差异[9]。

兼語句的习得难度等级为零级,泰语的兼语句跟汉语的基本相同。

“是……的”句的习得难度等级为四级。该句式是动词谓语句的一种,但全句的语义焦点并不在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本身,而是与这一动作有关的某一方面的信息,如时间、处所、条件、目的、受事或施事等。如:“他是昨天晚上到曼谷的。”“我是坐飞机去的。”泰语中没有相对应的句式表达。

“把”字句的习得难度等级为四级。它是汉语特有的一种动词谓语句,泰语则没有。“把”字句的学习颇让泰国学生感到头痛,该用的时候不用,不该用的时候又用了。不仅低年级的学生会出现偏误,高年级的学生也会犯错。在“把”字句的专项测试中,一年级的偏误率高达91.30%,二年级也达到54.16%。例如:

(20)*爸爸骂孩子哭了。(泰国/二年级上学期/王金灿/)

(21)*我把太极拳很喜欢学。(泰国/二年级上学期/美琳/)

被动句的习得难度等级为三级。汉语和泰语均有被动句式,但二者之间的差异比较明显。以泰语为第一语言的学习者必须把它作为新的语言点重新习得,特别是汉语语义上的被动句。

存现句的习得难度等级为零级。泰语的存现句跟汉语基本相同。

双宾语句的习得难度等级为四级。泰语中没有相对应的表达句式。

比较句的习得难度等级为三级。泰语和汉语均有表比较的句式,但二者在形式、语义等方面均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

(三)特殊的句法手段

汉语和泰语均有重叠这一语法手段,但重叠的词类、重叠式、重叠式的语法意义不尽相同。如泰语可重叠的词类有9个,汉语可重叠的词类有6个,泰语的可重叠词类要多于汉语;数词、介词和连词在汉语中不能重叠,在泰语中却可以重叠;数量词在汉语中可以重叠,但在泰语中却不能重叠;汉语能构成的重叠式有11个,泰语重叠式只有4个[10]。上述情况说明泰语的重叠词类要比汉语丰富,而汉语的重叠式则比泰语丰富。总的来看,重叠的习得难度等级为三级。

可以说,基于第一语言(母语)为泰语的汉语难度等级的制定,是一项浩大、繁复而艰巨的工程,仍然需要学界共同努力,深入研究。本文只是提供一个思路,还有许多问题需加以探讨和解决。笔者也注意到,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学者运用对比分析法和偏误分析法,对汉泰两种语言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更有利于我们进一步细化、深化对泰语学习者汉语习得难度等级的探究。只有这样,才能明确汉语每个语言点所处的难度层次,从而有的放矢地编写教案,抓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周小兵.对外汉语教学入门(第二版)[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

[2]陈晨,李秋杨.汉泰语音对比研究与语音偏误标记分析[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7,(4).

[3]阎立羽.汉语和泰语的联绵词[J].民族语文,1983,(3).

[4]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2015.

[5]罗伯东.汉泰重叠式比较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6]邓丽娜,厉芹.泰语与汉语的同异性与对泰汉语教学[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4).

[7]陈楚华.汉泰副词对比[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8]刘永君.汉语补语在泰语中的对应表达形式及偏误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9]易朝晖.泰汉连动结构比较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3).

A Study on Difficulty Level of Chinese Acquisition of Thailand Students

Zhang Jianqiang

(College of Arts,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541004, China)

Abstract:There are many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quality of Chinese teaching in Thailand, among which the interference of mother tongue(first language) on Chinese acquisition is always the biggest obstacle. Based on the theory of difficulty level model, this paper uses the methods of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error analysis to roughly describe the difficulty level of Chinese acquisition of Thai as the first language learners from four aspects of pronunciation, Chinese characters, vocabulary and grammar, in order to provide an effective way for the improvement of Chinese teaching quality in Thailand.

Key words:difficulty level model;contrastive analysis;error analysis;Chinese acquisition

猜你喜欢

偏误分析对比分析
外国留学生使用“把”字句的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
从话题一焦点结构审视连动式中的偏误问题
戴·赫·劳伦斯《菊馨》三个版本对比分析
成渝经济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比较研究
动态助词“了”、“过”的对比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
留学生汉语学习中“对于、关于”的偏误分析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
英语学习者焦点句式习得的偏误现象及成因研究
关于对外汉语教学偏误分析的心得
基于数据库的唐诗宋词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