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控制措施

2020-09-28张先雷

装备维修技术 2020年36期
关键词:工程管理建筑现状

张先雷

摘 要:工程施工管理作为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处理安全施工问题、有效降低施工成本的重点工作,对整体施工企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开展相关建设项目的过程中,工程建设企业必须深刻认识到建设管理的必要性,对显性管理方案进行系统分析,积极探索显性管理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现状;措施

引言:今天的建筑企业虽然早已认识到工程施工管理的必要性,逐步扩大了建筑工程施工的监理范围,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导致无法制定具体的管理方案和管理规定,从而危及管理的实际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建筑企业必须站在自身的角度考虑,探索符合自身具体发展的管理,根据不同工程建筑的施工特点,制定和完善施工管理方案,从而提高工程建设水平。

1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领域管理工作现状分析

1.1建筑工程管理体制尚待完善

目前,我国工程建设行业的有序保障管理体系尚不完善。建立功能齐全、综合性强的监管机构,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和要求,为项目风险管理机构配备专业技术人员。此外,在工程项目管理的整个过程中,还有各种规定来承担不同的任务。众所周知,在我国建筑企业进行项目风险管理的过程中,为了节约成本,不科学地降低项目管理单位人员的地位。再者,管理单位相关工作过程都出现人员短缺问题,“身兼数职”现象屡见不鲜。

1.2建筑工程管理制度仍需优化

在我国建筑行业的管理中,重要是按照世界各地知名专家教授和相关部门领导制定的规则,优化不同项目的实际规章制度。殊不知,由于各种因素,专业化的管理方案交付给工程建设公司后,无法充分发挥其实际效果,在具体工作中也无法充分发挥其原有的管理优势,慢慢慢慢成为适应上级部门检查的专用工具。这就要求工程施工管理方案要有明显的形式主义色彩,不能深入到具体的管理环节。

1.3缺乏对成本核算工作的重视

在进行成本核算工作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更加注重核算工作的速度,而忽视了相关公司投标后的核算质量和工程项目标准。这是我国建筑企业普遍存在的不足,不仅会大大降低工程项目计算的准确性,还会持续导致工程项目无法正常进行,影响广大民众的人身安全,降低公司的竞争力。从公司的角度思考上述问题,具体表现是相关领导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对核算工作不够重视。

2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1管理人员安全意识较为薄弱

安全施工是近年来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一旦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将对工程进度造成严重影响,也将危及施工企业在市场的企业形象。殊不知,在现阶段建设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多数管理者过分关注建设项目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安全工作的现實意义。近年来,建筑工地工人安全帽刚性不足的问题时有发生,促使大家逐渐意识到安全作业的必要性。然而,仍有许多公司没有自己的安全管理制度,工程施工现场仍存在较大安全隐患。负责安全工作的人员也没有在现场实施有效的管理,没有执行安全管理制度的实际规定,对施工现场缺乏有效的检查,导致施工队没有很好的安全意识。

2.2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涉及许多内容和阶段。有必要对每个不同的建设项目实施有目的的管理。还要高度重视不同施工人员的组织和分配,大大增加了施工现场管理困难的概率。建设项目施工管理制度存在两个重要缺陷:一是管理制度不全面、不健全,无法现场对每个项目建设阶段给出有效的管理证书,影响实际施工现场管理效果。将系统管理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首先必须将管理制度分为四类,即质量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项目进度管理规章制度和项目成本管理规章制度,其次是四大类在规章制度中增加内容,可以保证管理制度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再次现场施工管理制度已在多个建设项目中得到应用。工程建筑的种类很多,不同类型的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环境也会有所不同。

2.3工程材料管理不有效

建筑材料是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是危及工程建设质量的主要因素。但现阶段,建筑材料往往存在不科学的管理,促进了原材料的消耗和霉变问题。在采购原材料前,未根据项目情况选择原材料时,对原材料需求的估算是错误的,助长了整个建设过程中原材料的产能过剩和沉积。一些管理人员为了更好地降低施工成本,选用了多种假冒伪劣原材料,造成原材料的抗弯刚度或特性规格与工程施工规范和规定不符。在原料储存和管理的整个过程中,一般只将大量原料存放在一个部位,没有充分考虑外部环境对原料质量造成影响。如果储存的环境过分寒冷和潮湿,会导致原材料长霉生锈。再加上管理的疏忽,无法分析原材料的特性,从而将质量不一致的原材料引入施工过程。

3控制建筑工程管理效果的有效措施

3.1加强管理人员安全意识

施工企业必须对承担安全工作的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学习和培训,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使他们认识到安全管理的必要性,及时排查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降低发生概率安全生产事故。负责建筑工地安全工作的工人总数很大。施工企业必须在项目施工前对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统一的安全培训教育。重要是要注意整个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安全隐患和安全风险是实施安全管理的重要。向安全管理人员发放纸质安全管理手册,为后续安全管理提供重要环节。此外,安全管理人员要积极对施工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强化施工队安全防范意识,鼓励施工现场每个人自发按照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进行实际操作。

3.2对管理制度进行完善

规章制度是控制行为的重要规则,也是维护工地纪律的重要武器。为了更好地提高施工企业在工地层面的管理效率,必须制定完善、完整的管理制度,以提高工地管理制度实施的有效性。一是对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进行现场勘察,整合勘察数据和信息,调整完善原有管理方案,确保管理方案与现场管理一致。其次,在管理制度中,必须明确不同管理者和施工队伍的义务。一旦现场发生安全事故,可根据义务和规定确定责任人,减少施工企业造成的损失。义务规章制度还可以对个人产生实际影响,增加现场工作人员的责任感,改善现场施工工作中的不正之风,提高现场施工的高效率。

3.3加强工程材料管理

建筑材料的采购和管理将危及施工的整体成本和工程的整体质量。管理人员要树立良好的管理观念,高度重视对建筑材料实施有序的管理。首先,在开始材料采购前,必须按照施工进度中的原材料需求进行采购,避免原材料沉积问题,确保原材料总产量满足项目建设要求。其次,原材料运到现场后,按照原材料种类进行有序分类,使用原材料时可按品种、规格、型号进行查找。分析原材料的特性和质量,选择不合格的原材料进行返厂修复,对符合项目建设规定的剩余原材料进行分类,放置在有效的储存区域。储存环境应保持稳定的通风标准,防止受潮、受冷等问题。如遇大雨等温度影响,必须立即将原料梳理好,盖上塑料薄膜,避免受潮问题。

结束语

施工现场管理是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较为重要的管理之一。如果缺乏有效的制度管理,会危及工程建筑的整体施工过程,增加现场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概率。施工企业应首先了解实施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必要性,针对安全工作、工程造价管理、质量控制和工程进度管理等重要管理制定完善的管理方案,对管理人员进行学习培训,提高管理者积极主动的管理理念,并规定他们应严格按照管理制度开展工作,施工队伍的水平也会危及施工质量。因此,也要高度重视对施工队管理方案的解读,从多方面考虑对施工现场综合管理的实施。

参考文献:

[1]廖益菲.研究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控制措施[J].智能城市,2020,6( 19 ) : 104-105.

[2]梅国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 27) :113,116.

[3]高荣华,冯飞,张前进,周凯.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现状及控制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20( 18 ) : 122.

猜你喜欢

工程管理建筑现状
由GS地产服务质量事件反思电力工程管理
浅析电力工程中的技改大修工程管理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
想象虚无一反建筑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