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契丹族教育发展情况

2020-09-28王艳丽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13期
关键词:科举制度

王艳丽

摘 要:契丹族建立辽朝后,为了巩固统治,着力发展教育。贵族教育中学习儒家文化成为学习的主要内容,同时私学也有所发展。为吸纳更多的汉族知识分子,辽朝还沿袭了唐宋的科举制度,培养了不少治国良才。辽朝的教育一定程度受到了统治者思想的影响,带有一定局限性,但在民族融合和南北文化融合上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也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教育经验。

关键词:贵族教育;私学;科举制度

契丹族是我国北方古老的草原游牧民族,早期隶属于突厥,后又隶属于唐朝。公元907年,耶律阿保机建立辽朝后,又与赵宋王朝交往密切。契丹族是一个开放的少数民族,对于各类文化都抱有积极的学习态度,特别是从建立政权后就积极主动地吸纳汉族各类文化,而且为了巩固统治,统治者更加重视教育,承袭唐宋之制。

1 贵族教育

1.1 学习汉族先进文化是契丹贵族教育的主要内容

汉族通过长期的农业劳动生活逐渐形成了中原农耕文化,契丹人因生活在游牧地区,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草原文化。辽朝建立之后,统治区域内汉文化与草原文化碰撞,两种文化如何兼容发展成为辽代急需解决的文化问题。阿保机从一开始就看到了汉文化的优越性,开始学习汉文化,并采用汉族知识分子韩延微、康默记、韩知古等人的建议,修建上京城,开垦土地,改革国家组织构成。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萧绰在历史上也是一位颇有汉文化修养的女政治家,她执掌辽朝临朝摄政四十年,使契丹国力上升,闻名于东方。

1.2 契丹贵族的其他教育内容

除了学习汉族儒家先进文化,契丹贵族的教育内容还包括:①进行热爱本民族的教育。契丹族统治者虽然积极吸取先进的汉文化,但是,并没有忘记进行热爱本民族的教育。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带领三万骑兵攻打幽州时,其皇后述律平曾说:“我有羊马之富,西楼足以娱乐。”意思是虽南下中原,但不要忘记我们有羊马之富的生活故地。后辽太宗耶律德光进攻大梁,遇到各族人民反抗,契丹人死者甚多,述律平希望太宗要固守旧地。辽太祖、辽太宗为了保持契丹人游牧生活的特点,设置了北面官、宫卫骑兵和斡鲁朵制。尤其是为了保持契丹族骑射善战的特点,契丹族人继续过着“转徙随时,车马为家”的生活。即使在辽太宗取得燕云之地后,他们仍保持游牧渔猎的习俗,“四时捺钵”制度更是明确的证明,这种游牧民族“秋冬讳寒,春夏避暑”的制度终辽之世也未改变。②对契丹人进行中华观的教育。《辽史·太祖纪赞》中记载:“辽之先,出自炎帝”。契丹一朝一直以中国自居。③进行契丹帝王皇权至高无上的教育。这是为巩固契丹贵族统治而进行的教育,并附有神秘色彩。宣传辽太祖“受命于天”,拥有至高无上的皇权。

契丹贵族中有很多人都精通儒学,辽代统治者虽然提倡契丹人习读儒学,以此来提高个人文化修养,但是不许契丹贵族通过科举考试入仕。至辽代晚期,这种制度有所放开,但契丹贵族的教育带有鲜明的统治寓意,反映出上层教育依然是为维护皇权、巩固政权、加强统治而服务的,因此,契丹贵族教育带有鲜明的民族色彩。

2 私学兴起

辽朝的官学生多源自契丹上层后裔或是汉族有身份的子弟,下层民众基本上是凭借自主学习的途径获得知识。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私学得以兴起。私学的教育模式是私人开办学校,教授学习,不属于国家学校系统。辽朝很多有学识的人是在私學中启蒙、学习的。例如,通过私学而著称于世的儒学名家大臣有邢抱朴、邢抱质。据《辽史·邢抱朴》记载:“初,抱朴与弟抱质受经于母陈氏,皆以儒术显。”私学中有一种教学模式是开办私塾,这种形式多设置于乡镇。教授知识的先生一般是乡间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员,这也导致了私塾的教学水平不高,但是对下层民众来说是受教育最有效的方法。私学和官学都以习读儒家文化经典为主。私学的兴起使辽代出现了小型的书院,如邢抱朴在应州创建的龙首书院。辽代同时还存在一些读书讲学场所,与书院大抵相似。

私学在民间的兴起对提高普通民众的文化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私学讲师多为自学者,没有经过系统的教育学习,文化修养水平有限,私塾中虽有知名学者,但是少数。因此,辽代的私学发展并没从真正意义上提高下层民众的文化水平。

3 沿用唐宋之制

辽太祖在建国之初,对于统治区域内民族众多、生产生活差异较大的情况实行了“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治国之策。随着国家的发展和统治的需要,对文官的需求量大大提高。契丹族“善骑射、尚武”的习俗导致了契丹建国后缺少治国之才的文官。所以,为了巩固政权,统治者开始承袭唐宋之制,先后在中央和地方设置学校教育;并承袭唐宋文化,实行了科举制度,选拔人才。

3.1 沿用中原历代制度,设立学校

辽朝设置国子监,又称“国子学”,是我国封建社会最高等级的学府。辽“上京国子监,太祖置”,“监北孔子庙,庙东节义寺”。辽太祖神册三年(918)兴建上京城,同时在上京北城兴建孔庙,尊孔尚儒的文化政策得到了实质性的肯定与实施。

辽代在地方有一套完整的地方教育体制,分为州、府、县三级。例如,黄龙府(今吉林农安)、兴中府(今辽宁朝阳)有府学,且均设有学官博士、助教;各州有州学、县学,也设有博士、助教。根据辽穆宗应历十年(960)《崇圣院碑记》中的记载,穆宗时已有州学。应州(今山西应县)的龙首书院为辽圣宗统和年间翰林学士邢抱朴所建。辽道宗时期,应州、滦州(今河北滦县)等地建立州学,大公鼎任河北省良乡县令时曾建新城县学。天祚帝统治时期,耶律孟简任中京道高州(今内蒙古赤峰附近)观察使时“修学校,招生徒”。同时期河北省玉田县建立了玉田县中学,中京道川州(今辽宁北票黑城子)也建立了庙学。

3.2 实行科举制度

辽代为巩固统治,培养治国之才,仿唐宋之制推行科举取士之制。辽太宗会同年间开始在汉人聚居区实行科举选仕,此时的科举专为选汉官而设。辽太宗时,为安抚和统治依附地,继续实行科举选官制以选用汉官,考试内容也是汉人所学习的儒学文化。辽代的科举考试没有固定的时间,初期只是为了统治被征服地区而实行的一种权宜之计,到辽圣宗时期科举考试大概一年一次。辽代科举取士的人员也比较少,由最初的二三人到后来辽圣宗时期最多也不过七十几人,道宗年间最多者百余人。辽兴宗时期,借鉴宋朝制度,三年一次举办科考成为基本定制。辽道宗后,契丹上层通过科举入仕的限制逐渐地放宽。

辽代科举制度的实行与发展,在我国少数民族统治历史中是罕见的,虽然规模不及唐宋,但是它为辽代的统治吸纳了大量的治国之才,为巩固辽代的统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促进了辽代文教事业和学校教育的发展。但是,辽代的科举制度限制契丹人科举取士,只许他们习诵儒家文化,提高儒学修养,这是为了保护契丹族尚武骑射的固有国俗,规定契丹人必以世选制度入仕。

4 教育师资与教材

辽代的教育师资,从狭义上讲是指中央与地方设置的国子监和府、州、县学的博士、助教,专门教授学业的教师;从广义上讲,燕云地区以及其他文化发达地区,府、州等官员上层子弟,都可以通过科举考试成为其中一员。其他普通大众、贫苦民众有时会通过私塾学习一些知识,但由于私塾不发达,大多的贫苦民族多为文盲。

辽代学习的教材基本是由朝廷统一颁布的《五经传疏》,主要的教材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蒙求》《论语》等。1974年7月,在山西应县木塔发现了唐代李翰编撰的《蒙求》一书。。

5 结语

辽代教育的发展是通过兴办学校,学习儒家文化,推行科举制度,来提高辽朝人的科学文化素养。但辽代的教育政策受统治者思想的影响,科举制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儒化程度带有明显的契丹特色,教育文化发展受限。但是契丹族学习儒家文化,与汉人相处的过程中,也学会了汉人的先进技术,培养了自身的文化素养,对民族融合和南北文化交流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也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教育经验。

参考文献

[1]汤冰.契丹民族的教育特色[J].法制与社会,2009(2):233-234..

[2欧阳修.新五代史·四夷附录[M].北京:中华书局,1974.

[3]脱脱.辽史·邢抱朴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4.

[4]脱脱.辽史·地理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4.

[5]脱脱.辽史·百官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4.

猜你喜欢

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的起始与结束
浅析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发展
质疑是打开智慧宝库的金钥匙
宋代书院对举业与德业的调和
从匡超人的形象变化看《儒林外史》的主题
生死两茫茫
从《儒林外史》看科举制度下学儒的生存百态
谁害了孔乙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