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有话好好说
2020-09-28戴建业
高考作文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月前,一篇浙江考生的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因为大量引用冷门的名人名言和冷僻字词,引发舆论争议。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戴建业,为此写下了万余字的评论文章。
生活在树上
浙江一考生
现代社会以海德格尔的一句“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为嚆矢。滥觞于家庭与社会传统的期望正失去它们的借鉴意义。但面对看似无垠的未来天空,我想循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的生活好过过早地振翮。
我们怀揣热忱的灵魂天然被赋予对超越性的追求,不屑于古旧坐标的约束,钟情于在别处的芬芳。但当这种期望流于对过去观念不假思索的批判,乃至走向虚无与达达主义时,便值得警惕了。与秩序的落差、错位向来不能为越矩的行为张本。而纵然我们已有翔实的蓝图,仍不能自持已在浪潮之巅立下了自己的沉锚。
“我的生活故事始终内嵌在那些我由之获得自身身份共同体的故事之中。”麦金太尔之言可谓切中了肯綮。人的社会性是不可祓除的,而我们欲上青云也无时无刻不在因风借力。社会与家庭暂且被我们把握为一个薄脊的符号客体,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尚缺乏体验与阅历去支撑自己的认知。而这种偏见的傲慢更远在知性的傲慢之上。
......
用在树上的生活方式体现个体的超越性,保持婞直却又不拘泥于所谓“遗世独立”的单向度形象。这便是卡尔维诺为我们提供的理想期望范式:生活在树上——始终热爱大地——升上天空。
十几天前,“今日头条”的编辑请我谈一下火得一塌糊涂的《生活在树上》。我迟迟没有动笔的原因,一是最近事情太杂,二是不知道从何谈起,三是不想伤害到考生。
在正式录取之前,急匆匆地抖出一个考生的应试作文,并且“亮出”全省作文阅卷组大组长的评语,也许是想给后来的考生树立“典范”,并让世人见识判卷人的慧眼。最后的效果却未必理想,爱之所以害之,恋之所以毁之,原本想展出来“亮相”,却变成了拿出来“示众”。
一个高中生把千字的议论文,写成了普通读者难以读懂的“奇文”,已让许多人感到十分诧异,而判卷的老师竟然给了它满分,更让大家不得不“拍案惊奇”。
我连续读了三四遍才能勉强猜猜文意,后来又看了一位武汉语文老师连蒙带猜的“翻译”,才算大致明白作者不过说了一通老生常谈的道理。
动笔之前,我只想写一篇千字文给约稿编辑交差,没有想到越写越来劲,越写越觉得这件事极有现实意义——
高中生写出了这样的文章,我会认为这是个别特例;被省高考语文评卷组长打了满分,我会觉得这是个别老师的专业素养和审美趣味问题;但当有些中学语文老师认为年轻人有权“炫酷”,并且也认为这种文章很“酷”的时候,我才明白这是个必须正视的教育问题和社会病象。
反复读了这篇满分作文,大量浏览了代表性的正反评论。“赞美”大多集中在考生“深度阅读”“张扬个性”和“有权炫酷”。
我以过往事实和个人经验证明,作文中引用和提及的西方哲人著作,以考生的时间和水平,很难有什么“深度阅读”,不过是浮光掠影的了解,甚至只是背诵了一些名人名言。
他之所以把文字写得那么“作”那么“炫”,是因为作文阅卷大组长喜欢“学术化”表述。在阅卷老师面前,满分作文的这位考生,和全国所有考生没有两样,评卷老师喜欢什么样子,我就表现出什么样子,在考场上“张扬个性”太难了。至于说年轻人“有权炫酷”,这个我倒是举双手赞成,关键是“炫”出来的是不是“酷”?
“批评”则说这篇作文语言晦涩或“文风不正”,如教育部聘中小学语文教材总主编、北大中文系教授温儒敏直言:“有些句子不通,像是拙劣的翻译,不好好说话,这是不好的文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师于晓冰也认为:“辞能达意是考场作文的基本要求,通过晦涩的表达营造出一种阅读壁垒并不可取。”
我深入文本内部,剖析了文章的逻辑、议论、句式、用语,以及考生的心态。我想说的是,这篇作文的逻辑不清,议论不知所云,句式似通非通,语言既“装”且“炫”——这篇满分作文很多层面都问题不小。
这篇文章不针对任何个人。满分作文的病态症状“发作”于考生,但病根却潜伏于我们成人。希望通过全社会的讨论,在教育界形成关于“好文章”的共识,在中小学生中养成“有话好好说”的习惯。
如此而已。
……
考生迎合考官自古皆然,今天的考生投其所好并不丢脸。这倒是对命题和阅卷的老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应试教育尚未彻底改观之前,考试内容和判卷标准,深刻左右着中小学生的学风和文风。
宋代欧阳修利用知贡举的条件,一方面阅卷时贬抑时文而推崇古文,另一方面录取自己得意的门生,如苏轼、苏辙、曾巩等人,推动了北宋的诗文革新运动。
确立极其健康的评卷标准,中小学生就有积极健康的学风文风,我们的后代就有健康的审美标准——这才是我们讨论《生活在树上》的最终目的。
我盼望,也相信,《生活在树上》的作者将会明白:花拳绣腿永远不可能御敌,他将来一定会脚踏实地地阅读写作,将会用富于个性的优美语言,準确地论述自己的真知灼见,生动地表现自己的真情实感,让我们流泪,让我们受益。
最后,我想与《生活在树上》的作者和其他考生共勉:同学们,我们时时都要记得仰望头上的星空,但我们都不可能天天“生活在树上”……
(转载自光明日报微信公众号gmrb1949)
【点到为止】
理越辩越明,道越论越清。高考与每一位同学都息息相关,对现象级争论的关注与投入,能够帮助成长中的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确定前行的方向。因版面有限,戴教授文章中大篇幅的具体点评部分未选登,有兴趣的同学不妨找来一读。或学习认同,或质疑反对,总之,开卷有益。
(荐评 / 书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