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苏区宣传版画研究*
2020-09-28兰昊
兰 昊
(赣南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苏区军民在赣南闽西建立红色政权、进行反“围剿”战争的过程中,大力宣传党的政策主张,开展广泛深入的政治工作。以《红色中华》《红星报》为主的媒体,刊登了大量宣传版画,具有唤醒工农民族精神与普及科学的重要意义。宣传版画图文并茂、生动形象,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中央苏区人民的精神生活,对推动中央苏区政权建设和提高革命士气起了积极的作用。目前,学界对中央苏区的美术运动研究成果较多,但对中央苏区的宣传版画作较全面系统研究成果相对较少。
一、中央苏区宣传版画的历史渊源
中央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创建的全国最大的革命根据地。中央苏区的建立在当时历史背景下具有特殊性与紧迫性,尤其是文化教育建设。中央苏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工农兵为核心的美术创作运动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可贵的精神力量,其中以漫画、木刻版画和墙画表现形式为主。20世纪20年代起,苏联宣传版画传入中国。五四运动后中国迫切需要民族觉醒,宣传版画作为一种媒介,通过版画作品的形式对人民进行思想教育。20世纪初期中苏两国的社会背景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两国人民和艺术家都经历了政治上和社会局势上的大变革,自身关注点的改变加上社会形势的影响,使得艺术家们开始寻找更多能反映当时社会背景下的社会现实,宣传版画成为宣传革命的艺术形式,这成为两国在美术领域密切交流的基础。
20世纪30年代,在苏联宣传版画艺术的影响下,现代版画在中国开始兴起,画作中所蕴含的真挚的精神深深打动了当时的革命者,为中国的宣传版画提供了参照对象。与苏联艺术家创作各色各类宣传画不同,受客观条件限制,中国的宣传画主要以木刻版画面貌出现。面对当时的内忧外患,版画的宣传性与战斗性起到了较大的影响作用。通常宣传版画是与中国旧木刻的构图与人物特点相结合,创造出具有民族艺术特色的作品,既反映了叙述内容,又具有时代精神。中央苏区宣传版画有鲜明的历史主题,画面的主要内容为揭露与批判帝国主义、国民党、地主阶级的本质,宣传漫画有《一切为了保卫苏维埃》《日本帝国主义疯狂的向苏联挑衅》《粉碎敌人进攻》《纪念国际青年节粉碎敌人五次“围剿”》等,这些生动鲜明的形象,既表现了红军发展的成果,又鼓动广大群众参军参战的士气。土地革命时期,中苏在战略与文化上交流频繁。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广大青年志士正在寻找救国图存的出路,不仅需要推翻封建专制统治,还要革除封建思想。在此期间中国的宣传版画家也借鉴了苏联宣传版画的形式,通过版画的教育功能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版画是最形象、最直接、最通俗的革命宣传武器,也是最能贴近大众的艺术的表现形式。[1]当时的红军部队中非常重视美术工作,宣传版画在每个师都出版的报纸中都出现。宣传版画的普及与传播对赣南人民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提高了人民的文化素质。同时对革命战争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由于对人才的高度重视,从政治部自上而下到每个连队,各级抽调人才,把部队优秀的绘画人才组织成宣传队。《古田会议决议》中也有指出:“红军宣传工作的任务,就是扩大政治影响争取广大群众。由这个宣传任务之实现,才可以达到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建立政权、消灭反动势力、促进革命高潮等红军的总任务。”[2]在决议中,对宣传工作党中央选择了成本低廉,通俗易懂的木刻版画进行革命宣传活动。1933年9月18日在“九一八”事件两周年纪念日,反帝同盟拥护苏总同盟在瑞金举办反帝宣传展览会,内容有版画、国画、墙报、相片、纪实等。同年12月于广州暴动6年后在瑞金举行了第一次工农美术展览会,这是中央苏区第一次规模较大的综合性美术展览,为以后的美术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3]
二、中央苏区宣传版画的主要内容
(一)扩充红军题材
图1 送郞当红军(1)《送郎当红军》购自孔夫子旧书网私人收藏。 图2 《红星报》插图(2)《红星报》 一九三四年六月十五日第七版。
中央苏区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生产力落后,许多老百姓没进过学校大门,文化知识薄弱,这对于苏区的政治教育宣传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所以苏区的绘画需要贴近群众生活。这一时期作品的内容更多地反映苏区军民革命斗争、劳动、生活与工作,具有鲜明的大众性。中央苏区宣传版画《送郎当红军》(图1),作者采用了居中的构图,突出了整个主题内容,画面刻画了两位新婚夫妻,塑造了妻子送丈夫参军依依不舍的形象。画面中,她目光坚定又不舍地看着丈夫,心里是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和对丈夫的强大支持,为丈夫参加红军感到骄傲,左手紧紧握着男人的手臂,以表鼓励。画面描摹的是中国革命时期千万个家庭舍小家为大家的缩影,画面形式贴近生活,感染人心,具备很好的艺术宣传效果。图1和图2都属于宣传版画扩红题材,歌颂党的先进性,动员广大苏区人民加入红军投入革命斗争中去,壮大了红军革命力量,为中国革命的事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二)抨击反动势力的革命斗争题材
宣传版画中不仅有歌颂形式主题,还有战斗主题,战斗主题多以反映帝国主义侵略的内容以及反动势力残害同胞的事件居多。图3为《红灯》刊登陈赞贤被反动势力残害遇难一文,悼文配合夸张变形的艺术表现手法,抨击了反动势力的罪行。
图3 《红灯》插图(3)摄自江西省博物馆《红灯》第12期。 图4 《红星报》插图(4)《红星报》一九三四年三月十八日第三十三版。
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品质。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在宣传教育中宣传版画是最形象最直观的教育载体,是革命宣传中最有力的武器。宣传版画起到了唤醒农民反抗压迫与剥削的思想意识,鼓动老百姓参与革命事业。图4出自《红星报》图片,注重利用插图的形式,加强了新闻、评论、理论文章的感染力,增强了宣传效果。图中一段文字“我们不要很窄狭的只看到手的力量,还要看到脚的力量”把反动势力比喻成狼狗,再配合红军手脚并用地打狼狗,这种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宣传,有效地调动老百姓的革命情绪,鼓动老百姓参加到革命斗争中来。
(三)规范根据地卫生宣传题材
中央苏区的文化教育与卫生教育薄弱,当地老百姓对传染病和一系列基本疾病没有正确的认识,长期受封建迷信影响,思想落后,对科学的生活习惯没有正确认识,鸡鸭粪便随处堆积,饮水直接饮用池塘的水,出殡则要选择吉日下葬,停尸长时间于厅堂中等,[4]中国共产党为了改变当地百姓的卫生陋习,通过开展防疫运动、贴大字报、卫生宣传教育等方式引导老百姓正确认识疾病与封建迷信的区别;正确认识疾病防控的手段;正确认识疾病治疗的手段;正确认识陋习并自我革新,促进当地老百姓公共卫生意识变迁,如图5、图6。
图5 运动清洁进行(5)《运动清洁》进行出自红色中华报,版面模糊无法确认年份。 图6 《红星报》插图(6)《红星报》版面模糊无法确认年份,第四版。
三、中央苏区宣传版画的艺术特征
(一)宣传版画的时代特征
中央苏区的版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色文化产物,版画的内容与当时赣南地区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表现赣南人民的内心情感,其艺术形态具有时代性与地域性。[5]版画材料多以木刻版画作为载体,从木刻版画的视觉直观性来看,它具有通俗易懂,真实可感的特点,对于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的老百姓更易于接受。从成本来看,木刻版画以木刻制作,成本低廉,原料易得,绘制过程比较迅速简单,只要一副铁笔与木板就能在短时间内一版多印,[6]为革命事业的传播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从木刻版画的表现力来看,其构图黑白分明,内容简洁明了,主题突出,内容具有一定的战斗性与革命性,是一种有力的宣传武器。版画绘制过程远比人工绘画更为便捷,一遍成型,无需反复绘制,在制作与传播上更为迅速。[7]虽然当时的经济条件有限,但是党中央和苏维埃政府高度重视宣传工作,使这些宣传版画的表现内容从中央到地方,从红军到各个基层组织都能充分利用普及和掌握。这一宣传形式在当时中央苏区运用最广,具有通俗化、大众化等特点,艺术特色上多以居中的构图(如图7),形象突出、主题明显,不仅用红色的文化光芒动员赣南苏区百姓参加革命,还丰富了苏区工农的文化生活,为革命教育提供了生动的教材,对根据地各项工作起到了极大的宣传和鼓动作用。在创作手法上不仅借鉴了苏区革命战争时期的宣传画,还提炼了五四运动后新木刻运动的精髓,多以阳刻为主,画面大量留白,线条刚健有力,配合简单的文字,积极宣传党和红军的方针。中央苏区的宣传版画的发展给延安时期木刻版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二)宣传版画的群众性特征
经过五四运动与苏区革命运动的影响,宣传版画形成了一批具有时代特征的美术作品,受教育对象从地主豪绅变成劳苦的工农群众,所创作的内容也随之变化。为了更好地开展革命运动,普及思想教育与方针政策,针对当时民众受教育程度,创造了宣传画、漫画、壁画等形式的教育,并通过墙壁、宣传画册等宣传载体加以表现,内容贴近农民群众生活,具有群众性特征。前期的美术活动大多数都是以群众自发的业余活动,到后来苏区成立了“工农剧社美术部”“工农美术社”等有组织的美术团体。[9]工农美术社是中央苏维埃第一个美术出版创作研究组织,工农美术社的建立也确立了苏区美术发展从自发、单一的美术宣传逐渐发展为有组织、有目的、有规模的美术活动。图8中描述群众的悲惨命运,图中群众被官僚主义压迫,抱头乱跑,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共鸣。大众化的艺术表现形式才是最好的宣传武器,画面直观简洁,浅显易懂,大众化的特点赋予其广泛的传播性,积极地在人群中进行传播。
图7 《苏区美术史》插图[8]56 图8 《苏区美术史》插图[8]53
(三)宣传版画的阶级性特征
中央苏区建立前,广大人民深受官僚主义、封建主义、帝国主义这三座大山的压迫。大革命后,许多革命知识分子和中国共产党人在赣南地区撒下了革命的种子,红色革命之树在这里开花结果,[10]中央苏区根据地军民用最直观的漫画、宣传画等载体来揭露帝国主义、官僚主义、封建主义无情的剥削与压迫,内容上具有鲜明的革命风格与斗争精神。图9则是一幅典型的揭露官僚地主阶级出卖福建省给帝国主义的阴谋画面,画中一个日本武士形象的男子提着日本刀,里面写着“国民党”字的女子则笑脸开门迎上去,递给日本帝国主义“福建省”,画面传神、形象生动,表情拿捏得很到位,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图10则是1934年48期《红星报》上陈毅在游击战大捷胜利报告检查上所使用的插图,插图把国民党比喻成大象,把共产党游击队比喻成老鼠,并配有图文,意思是大象虽大,但是最怕小老鼠,当看到一个老鼠洞时,它就整天把脚踩在老鼠洞上,一刻也不敢松懈,生动活泼地表达了红军游击队的作战方式,用打游击的方式分散国民党的兵力。[11]只有鲜明的阶级性才能激发工农革命的热情,发起武装革命斗争,完成红色政权的建立。从艺术的角度出发,从技巧上来看这些宣传画还略显幼稚,即使是在表达方式上,也有许多守旧的的传统,但是这是不可避免的。这一时期宣传版画的发展对延安时期,乃至以后的红色宣传版画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图9 《苏区美术史》插图[8]53 图10 《红星报》插图(7)出自《红星报》版面模糊无法确认年份。
四、中央苏区宣传版画的创作意义
(一)宣传党的武装斗争主张
中央苏区的版画创作是五四运动以来,在中国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领导下的特定时期,红军与广大工农大众在实践中共同创造的喜闻乐见的新型艺术。它具有鲜明的阶级性、革命性,宣传版画内容从无产阶级利益出发,以反帝反封建,配合革命的需要,调动群众斗争的情绪,团结青年群众加入红军,扩大红军队伍为目的,以《红星报》与《红色中华》报等当时的印刷刊物为主要宣传载体,推动了红军队伍的发展壮大,唤醒工农阶级的意识,具有深远的影响意义。图11中不同的两种死法,直观表现了红军的革命主张,投降是死,革命也是死,调动广大农民反抗压迫的情绪,唤醒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精神,发挥红军楷模的示范作用,歌颂红军英勇和顽强的英雄气概。用对比的表现手法,画面生动,更加感染人心,为推进扩红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图11 《红星报》插图(8)出自《红星报》版面模糊无法确认年份第四版。
(二)丰富人民精神生活
中央苏区美术创作参与者深入军民生活中,美术创作内容时刻反映了工农红军及人民的生产、生活、学习等内容。不仅如此,从维护无产阶级与广大人民利益的角度出发,结合以往对农民思想教育的经验,充分利用宣传版画的特性,将内容贯彻到文艺创作中,创新了中央苏区宣传形式,将文字与图画结合,群众易于接受易于理解,效果显著。如图12画面描绘了干部代表贪污把自己的腰包装得鼓鼓的,运用夸张丑化贪污官员,鲜活生动地表现出贪污官员的形象,而后面有个大锤正在敲打他,这充分说明苏区工农反对贪污浪费的决心。图13则为配合三八妇女节,《红星报》发表一则关于赣南地区妇女编制十万草鞋送红军的新闻,歌颂了在战斗后方的妇女为红军做草鞋,为革命斗争的胜利尽自己微薄力量的精神。通过宣传版画,丰富了广大农民的精神世界,提高了军民的文化水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革命斗争是群众的斗争,不管在什么时期,党始终需要依靠群众的力量进行战斗,工农群众占去中国绝大部分人口,只有把握好工农群众的这股力量,革命战争才能获得胜利。[12]
图12 《红色中华》来自网络(9)出自《红色中华》一九三三年十二月五日,第一版。 图13 《红星报》插图(10)出自《红星报》一九三四年四月一日,第三版。
(三)革新了中央苏区民众的陋习
陋习是封建制度与封建经济的产物,几千年的陋习根深蒂固,制约了当地百姓思想与经济的进步。陋俗文化具体表现为封建等级观念、封建伦理观念、封建婚姻观念,重男轻女观念等,广大农村群众的陋俗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革命道路上巨大的绊脚石,成为思想意识上最大的敌人,为了配合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普及科学知识,结合当时农民受教育程度不高,工农红军采用版画、宣传画、漫画直观鲜明,浅显易懂,对肃清陋习文化进行积极宣传。[10]创作者将传统民间美术,如剪纸、年画、农民画进行研究并加以融合,创造出大量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木刻版画作品,搭配简单的标语,增强教育宣传的感染力,[13]配合歌颂女性为革命事业的奉献精神,倡导男女平等,婚姻自由。[14]中央苏区宣传画艺术通过绘画、漫画和版画等形式与革命理论、反陋俗文化相结合,创作出具有强烈革命性与美感的作品,有效地强化了革命宣传效果。
五、结语
近代版画传入中国以来,便和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事业紧密相关,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命运血肉相连,它是中国革命文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苏区版画工作者以艺术家和革命战士的双重身份出现在历史舞台上,毫不含糊地以艺术作为战斗的武器,在思想教育战线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美术大众化起到了宣传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参加革命斗争的作用。中央苏区版画艺术是真正贴近群众,服务人民的红色艺术。苏区的宣传版画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我党直接领导的群众性文艺运动的一部分,在我国近现代美术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留下了灿烂光辉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