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前门静脉合并肝内胆管结石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20-09-28周阳春褚朝顺
周阳春,褚朝顺
1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 普通外科,南京 211166;2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消化医学中心,南京 210011
十二指肠前门静脉(preduodenal portal vein, PDPV)是一种极为罕见的门静脉解剖异常。在成人中,PDPV通常无明显症状,多数在手术中偶然发现。笔者检索国内仅有2篇文献报道成人PDPV,国外也仅有多篇个案报道。笔者在处理成人肝内胆管多发结石时发现患者合并PDPV、肠旋转不良以及多脾症等解剖学异常,现报道如下。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48岁,因“胆肠吻合术后5年,上腹痛1周”于2017年11月10日转至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患者5年前因“肝内胆管结石”在外院行“胆道镜取石、胆管空肠吻合(具体不详),T管引流术”。患者本次发病后在外院就诊,腹部平扫CT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检查,结果显示肝内结石伴胆管扩张,门静脉C形包绕十二指肠(图1)。患者转至本院后进一步行腹部CT血管造影(CTA)检查,结果显示:(1)C形门静脉位于十二指肠前方,(2)左上腹可见多个脾脏,(3)肝动脉起源于肠系膜上动脉(图2)。患者无明显手术禁忌证,术中探查发现空肠起始部无屈氏韧带,小肠广泛分布于右侧腹腔,结肠位于左侧腹腔,门静脉横跨十二指肠前方汇入肝脏,与术前检查发现一致(图3);术中进一步探查发现原胆肠吻合口为胆管空肠侧侧吻合,胆总管未截断。术中打开原胆肠吻合口,解除胆道狭窄,取尽结石,通畅引流,重建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手术顺利,术后患者恢复顺利出院。
2 讨论
PDPV是Knight[1]在1921年首次描述的一种极为罕见的门静脉解剖异常,从十二指肠前方进入肝脏。截至2019年10月1日,笔者通过查阅PubMed,发现128篇PDPV相关文章。大多数病例在婴幼儿早期被发现,主要由于门静脉跨越十二指肠导致患儿出现上消化道梗阻[2]。在成人中,PDPV通常无明显症状,多数在手术中偶然发现[3-4]。国内仅有2篇文献[5-6]在手术过程中发现PDPV,且都合并肝内胆管多发结石,文献[7]显示PDPV通常与其他解剖异常同时存在,如十二指肠闭锁、狭窄,环状胰腺,以及肠旋转不良。本例患者同时也合并多脾症、肠旋转不良以及起源于肠系膜上动脉的肝动脉。
先天性胆道系统异常在胆道手术中常见,而PDPV极为罕见。通过Pubmed检索发现约有50例成人相关的PDPV文章,其中11篇文章在处理胆石症时偶然发现PDPV的存在(表1)。Bhorat等[8]在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发现PDPV,但未发现其他解剖异常。7例见于胆囊切除术中[9-13],3例发生在胆总管结石患者[4,14-15],也有2例见于肝内胆管结石患者[3,16]。Leung等[14]和Shah等[3]在发现PDPV的同时,发现胆总管也位于十二指肠前方,称为十二指肠前胆总管(predudenal common bile duct,PDCBD)。然而,本例患者并未合并PDCBD。有研究[15]推测,PDPV患者合并胆石症的主要原因,可能与胆总管受压有关,继而导致胆汁排泄不畅形成结石。
表1 成人PDPV合并胆石症
PDPV的存在增加了患者手术的风险,尤其是在胆道手术中。虽然PDPV是一种罕见的解剖异常,但外科医生必须在术前或术中意识到PDPV的存在。笔者通过患者外院的腹部平扫CT、MRCP等检查发现门静脉可能存在解剖异常,入院后行腹部CTA检查进一步证实门静脉走形异常,有助于避免术者在术中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因此,门静脉的三维重建技术对于术前评估是否存在PDPV非常有价值[17]。目前腹腔镜技术在肝胆外科手术中运用的越来越广泛,不仅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而且预后相仿[18-19]。笔者也认为腹腔镜技术有利于术者更好地发现肝门部的解剖异常;但对已接受多次腹部手术的患者,操作困难、损伤较大,及时中转开腹,有利于避免胆管损伤、出血等严重后果。因此,笔者采用原切口进腹,仔细分离腹腔黏连,显露肝门部,确认既往手术方式,同时确认了PDPV的存在,进一步解剖原胆肠吻合口,打开胆管,解除狭窄,取尽结石,离断胆总管,重建胆肠吻合口,避免损伤门静脉造成不必要的出血。总之,外科医生对PDPV的了解有助于术中及时发现异常,避免不必要的损伤。
作者贡献声明:周阳春负责资料分析,撰写论文;褚朝顺参与修改论文;二人共同拟定写作思路并最后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