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信息化与双重预防机制平台
2020-09-28王磊
文/王磊
危险化学品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蚀性强的高危险性特点,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往往造成较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环境影响的后果。本文重点介绍双重预防机制和安全管理信息化结合,构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平台,预防事故。
江苏响水“3·21”特别重大爆炸事故,暴露出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违法违规以及对非法违法行为打击不力等突出问题。为进一步强化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遏制事故频发的势头,易发生事故的行业领域要采取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简称双重预防机制),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宁夏宝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丰能源公司”)通过一起起事故深刻反思,逐步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重要的意识”向“谁主管,谁负责”转变。不断提升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运行水平,深入开展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构建安全管理信息化,逐渐强化化工过程安全管理。
“双重预防机制”实施核心
通过深入理解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协调小组2017 年3 月编制的《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基本方法》(征求意见稿),以“风险分级管控”为核心,利用“风险等级矩阵”决定风险级别(红、橙、黄、蓝)和管理等级。根据风险等级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并根据风险控制措施的可靠性、有效性、现场落实情况判定某项风险程度和动态预警状态,并分级开展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以防止事故的发生,如图1 所示。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实施步骤如下。
一是现状调研。从安全管理现状出发,全面梳理体系建设状况,重点从产业布置和延伸及风险特点,确定各单位装置的风险等级。
二是危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估分级。以“两重点一重大”(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和重大危险源的监管)为管控重点,按GB 18218-201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采用危害和可操作性分析法(HAZOP)、工作危害分析法(JHA)、事故树分析法(FTA)、安全检查表法(SCL)、观察法和头脑风暴法等方法,从工艺流程、设备设施、物料和产品、作业活动、人员、环境等环节进行全覆盖危害因素识别。目的就是建立一套识别、评估、控制和应急补救方法。
三是管控措施制定。通过风险评估,制定风险矩阵,评估和定级(红橙黄蓝)风险,建立一般和重大风险清单。
四是属地/职责划分。从横向到边,不留死角,明确各级人员网格化属地;到纵向到底,明确人人有责。目的是明确“属地管理”边界、落实“直线责任”。
图1 双重预防机制实施路线图
五是隐患排查治理。排查治理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相关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并实现隐患排查、记录、监控、治理、销账、报告的闭环管理。可借助信息化手段,以互联网为载体,将“风险管控措施和隐患排查标准”通过APP 推送到岗位,让每个员工都有一双“专业的安全眼睛”对风险进行管控、对隐患进行排查和上报,彻底解决“认不清、想不到”的问题,所有隐患通过系统自动闭环跟进,并对风险的管控状况进行实时预警,给管理层一双“眼睛”,无论身在何处都能掌握现场的风险管控状况和隐患排查治理状况实时动态。
六是风险和隐患实时动态管控。在危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估分级的基础上,将以装置界区为线框,绘制风险分级管控四色动态分布图,明确具体区域风险色,有效避免人为差异,提高专业性,实现风险分级管控实时动态预警。
七是创建信息化平台。以互联网、移动通信、云服务和大数据等技术为“载体”,将监控和过程运行留给平台,员工只是按章巡检、操作和隐患排查,实时反映数据,分析风险,及时预警进行人为干预防控,让信息化系统成为安全管理的有效载体和手段。
搭建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
宝丰能源公司从2015 年开始,由信息化部门牵头,各单位、部门配合摸索创建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主要从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安全业绩和奖惩、作业许可、事故事件管理、培训教育、管理制度等方面开发,但随着机构改革和职责的转变,信息化作为安全管理的工具和载体没有得到有效应用,宝丰能源公司还是延续纸质化管理。2017 年,原宁夏回族自治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印发《自治区安监局关于扎实开展工矿企业安全风险控制和隐患治理信息系统建设达标的通知》(宁安监办〔2017〕35 号),宝丰能源公司按照“风险辨识、清单入库、预控到岗、分级治患、闭环销号、全员参与、实时在线”的要求,开展了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建设。主要是以组织架构层级建立相应的风险清单并开展隐患排查。但目前建立的风险点库不全、不科学,风险点和危害因素理解不到位。
其主要原因:一是未结合危险源辨识报告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源进行分类并形成符合现场实际检查的风险点库。二是班组级检查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机泵文明生产、消气防设施中。三是执行过程中检查问题与现场不一致、检查问题与风险点不对应。
因此,要建立可运行的安全管理系统,要结合宁夏回族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开发的“企业安全风险控制和隐患治理信息系统”以风险辨识和评价为核心,制定各层级风险防控清单,按照“风险辨识、预控到岗、分级治患、全员参与”的思路去创建。
抓安全管控核心 构建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
从人防机制和技防机制搭建安全管理信息化管理平台。人防机制就是通过建立健全内部安全管理组织框架和制度,落实安全管理责任,促进基层员工工作职责、安全职责和数据采集职责的落实。技防机制就是利用物联网技术,对重点设备设施的重点部位、高风险的作业活动以及重点区域等实现实时监控和预警,如图2 所示。
系统实现功能
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运行和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理念,从隐患排查治理、特殊作业管理和审批、安全生产培训、电子巡检、重大危险源管理、风险研判与承诺公告、应急管理等7 个模块制定系统实施功能。
模块1:隐患排查治理。
图2 构建思路图
基于“双重预防机制”,定人、定时、定点、定标准进行隐患排查,实时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上传设备状态、工艺参数等数据和故障、隐患信息,并通过系统实现隐患从发现到消除全过程可追溯、可控制、可考核,实现隐患排查治理的闭环式管理。
模块2:特殊作业管理和审批。
在特殊作业前需通过信息化平台网上申报,经相关负责人预审和现场确认,作业危害和风险辨识全面、到位,现场安全措施落实到位,符合安全作业条件,方可实施特殊作业。
模块3:安全生产培训。
建设内部安全教育培训和考核平台。针对不同的岗位,编制并不断充实完善培训教材和考试题库,使现场作业人员、安全管理人员,以及其他负有安全生产职责的人员均有与其岗位相匹配的培训和考核内容,实现安全教育培训的制度化和常态化。同时,应设置相应的奖惩措施,根据考核结果,在信息化管理系统中直接生成奖惩结果,确保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取得实效。
模块4:电子巡检。
定人、定时、定标准对生产区域及设备实行电子巡检,对设备(包含特种设备、消防设施、应急物资)、工艺异常状态有预警,针对巡检的异常状态及时进行处理,并全程可追溯。
模块5:重大危险源管理。
按照GB 18218-201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估评价和已引入国家重大危险源监控预警管理系统为基础,实现重大危险源登记、备案、图象仪器仪表参数动态监控、实时监测及同步预警、报警功能,并将数据上传至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
模块6:风险研判与承诺公告。
按照“疑险从有、疑险必研,有险要判、有险必控”的原则,建立覆盖企业全员、全过程的安全风险研判工作流程,制定各级风险研判报告及安全承诺公告表,逐级进行研判,做到“一级向一级负责,一级让一级放心,一级向一级报告”,各级每天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自下而上层层研判、层层记录、层层签字承诺,形成每日研判记录,并归纳整理成台账资料,以供查阅。
模块7:应急管理。
一是将企业制定的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上传至信息化系统。根据制定的预案制定年度演练计划,并跟踪演练情况。二是根据本企业危险物质种类、数量及工艺特点,备齐各种应急物资和装置,将应急物资纳入信息化系统,并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应急需要时能安全、方便取用。
双重预防机制与信息化平台结合
图3 风险管理、隐患排查和隐患治理三模块相结合流程图
实现双重预防机制功能与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结合的关键,主要在于模块的设置,重点是风险管理、隐患排查、隐患治理、风险四色图和激励机制(积分制)的设置。其中风险管理、隐患排查和隐患治理三个模块相结合构成事故双重预防机制的核心功能,如图3 所示。
以风险管控为核心,建立基于作业全过程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双体系,激发全员尽职履责主动性,可以很好地解决员工安全意识不足、班组/车间自我安全管理能力差、各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履职不到位和安全制度不落实等制约安全生产管理的多个关键问题,在短时间内使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水平显著提升,事故发生频次大幅下降。
设置查隐患、反“三违”积分,用奖分扣分来约束和规范员工的行为,逐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执行力,让员工参与安全管理,逐步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提升个人价值感和获得感,助推公司安全管理工作水平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