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之冥思

2020-09-27杜康

散文诗世界 2020年9期
关键词:第二人称山居蛙鸣

1

第二人称,即第二人生。

如何拥有另一种人生,我想,从第二人称入手,必将得到不错的答案。

第二人称即你。与你相识,即对自己的重新审视。古希腊哲人说:认识你自己。也就是对第二人生的最早提示。

总是沉溺于自我的圆周之内,反而会经常迷失;跳出自我,就会发现一个新的领域。

把自己当作一个对等物,抬起右手,说:“你和我相同的在哪?与我相悖的为何?”这需要勇气和智慧。我是否拥有这些?

往往是这样:当关键时刻到来,我们只抓住自己,考虑自我,很难换另一种角度。设身处地置身其中太多,隔岸观火由此及彼太少。

这使我想起几年前的一句话:即使我的名字已开始流血,这次我是否能渡过去!

2

夜深人静。在青蛙的鼓噪声中,我点燃酒盅里的酒,熄灭电灯,在黑暗中凝视一簇蓝色火苗熠熠生辉。空气中洋溢着淡淡的酒香。无数细小的昆虫围绕着火苗起舞。我能见到它们透明的身躯在火焰中受伤、坠毁。

燃烧的液体,仿佛灵魂深处的光芒。我如何能够承受这深夜的刺激?酒是来饮的,现在它在燃烧,通过空气中的氧燃烧,烧痛了我的呼吸。

但是,大片青蛙还在离我十步之遥的窗外鸣噪,自由自在,心安理得,不理睬一个深夜无眠的人,被酒的火焰烧得面目全非。

3

山居九日。我一直想写一篇山居的文字。比如一间石头房子,在满是岩石的山间,一只老狗卧在门口的青石板上,悲哀地注视着满目的石头。这是石头的世界。石头房子里住着一个内心垒满石块的老人。这是被世界遗忘的角落。

我不知道该怎样更深切地表达一个内心苍凉的人如何面对这寂寥的风景时所产生的独特的感受。

外面的世界和内心无语的独白相对构成怎样一种用语言无法描述的人的窘迫。

用石头建造殿堂,亦可用石头构造墓穴。

而一个内心孤苦的人,和一块石头的表情有什么区别呢?总是太多太多的无语。

雨季到来,整座山流下的泪水,滋润了无数自石缝间挣扎而出的野草。满目的青色,令冷静的石头布满瞬息的快乐。

那个老人走出石头房子。

那条老狗不知去向。

4

又到青蛙季节。

居所的前方,此起彼伏的蛙鸣令我的内心充满祥和。从前寄居的地方,也曾被蛙鸣包围。这就是在乡下居住的好处:无论有意还是无意,都同大自然处于一种默默的交流之中。从人的自身结构来看,这种环境,是最能引人入胜和心旷神怡的,堪称心理与自然默契之佳境。

我对青蛙这种活泼好歌的小动物充满好感。这不仅在于它同季节的美好关系,更重要的,是它唤起了对无忧无虑之年华的回忆。它就是一个人的童年。想一想苇塘、水田及溪流,想一想没至足踝的野草,乍然雀跃的小小青蛙,怎不令人砰然心动?

5

翻一翻过去的笔记、书籍,你就会发现一个不知何时已经走失的自己。

虽然沉溺于过去太深有害无益,但还是请你停下来,检查一下自己的行李,是否遺失了什么?

贵重的金子?生命的顿悟?不经意的泪?一把为你报仇雪恨的刀?青春?

或许一个无人知晓、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

曲折萦纡的一段心路历程?

一束诗稿?

一根断发?

夹在书叶中的一片秋天?

前路正长。回味之后,或许你对未来会有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作者简介:杜康,本名张旭,男,天津蓟州区人。1965年10月出生,1989年7月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习诗多年,天津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在《诗刊》《诗选刊》《诗歌月刊》《青年文学》《飞天》等多家报刊发表作品。

猜你喜欢

第二人称山居蛙鸣
《临夏日山居》
山居秋暝
你好,蛙鸣筒
山居秋暝
消失的蛙鸣声
荷塘蛙鸣
汉英第二人称代词对比研究
“您”字小史
你和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