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一首孤独和思念之诗
2020-09-27若凡
若凡
想必很多人都有过在异乡的体会:夕阳西下,站在熙熙攘攘的街头,见楼宇灯光次第亮起,行人行色匆匆,急着各奔归处。身边的车水马龙和心里的无边空旷便不断比照,独在异乡的伤感油然而生,一种念头在心里不断加剧:“我与这个城市没有半毛钱关系,没有一盏灯是为自己亮起的,没有一个人倚在窗口等着自己归去”。
走过多少路程,我们才会明白,千楼万宇,千人万人中,我们所期待的美好,不过就是和所爱的人,一日三餐,四季相守。
所以,可以理解,一个人独自在外打拼,除了要克服种种生活的不便和艰苦,还要克服多少的孤独和思念啊!
尤其当那些特殊的日子来临,比如当月亮圆满的中秋时分,是不是谁都会仰望明月,脱口而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所以说,诗人写生活,便常常从月亮说起。月亮,已然成为别离和思念衍生出的“文创品”。
自然,写月亮,无人能够超越李白。李白笔下的月亮,横看竖看都印着故乡的logo,令天下游子年年仰望,长长久久。然而,这还终究只是文人雅士眼中的浪漫情调,对于一个背井离乡,别妻离子,艰难谋生的中年男子来说,月亮,又是怎样的色彩?
诗人黄亚洲就从生活的尘埃里帮我们解读一轮月亮,一种月色。
一个在外的男人,一颗腮边的眼泪,一轮天上的明月。都是单数,诗人展开巧妙的臆想结合。一滴泪有像月亮一样圆吗,可以剖开吗?如果分成两半,它就是故乡和牵挂的妻儿啊。一滴泪水能够剖开吗?不能啊,对留守在故乡的亲人的思念,已经长成了一个完整的月亮,挂在天上,也挂在心中,相思已满,盈盈欲溢。
牵引着我们跌跌撞撞地前行的,是艰难的生活,和对生活更好起来的期望。所以,故乡的庄稼地难留人。所以,生活处处有这样那样的刀伤刮到我们。如果说,孩子唤妈的声音,是划在女人身体上的内伤,那么,犀利的纸钞,也是能一刀刻进男人身体的利器。所以,我们也能更深切地理解,每遇节假日,中国为什么会有庞大的群体大雁般来回迁徙。
诗歌的质地,如果有尘埃生活的底色,便往往显得更有张力。月亮除了阳春白雪的审美,还有和尘土、庄稼、大风、纸钞、腮边泪珠等映照摩擦产生的沧桑美感和深厚立意。這是诗人的独特价值所在。
自然,诗人还有一层意思,需要我们体察,我们能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