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标志工作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抓手
2020-09-27陈之秀
陈之秀
2019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由此可见,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那么,解决“三农”问题的抓手是什么?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国政法大学地理标志研究中心研究员、西南政法大学地理标志研究中心研究员、陕西省地理标志产业协会会长武晋仓。
地理标志是突破国际贸易壁垒的利器
“当前,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相互依赖程度日益提高,在这一背景下,由于地理标志对农业经济发展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地理标志已成为突破国际贸易壁壘的利器,特别是对那些依赖于通过自然或人力赋予商品附加值的国家来说,更是这样。”武晋仓说,为了促进具有较高附加值的商品交换,对地理标志给予高标准和有效保护,成为国际双边、多边贸易谈判的重要议题,各国围绕地理标志品牌保护问题的斗争和冲突也一直没有停息过。
以欧盟为例,不仅建立了世界上最为完备、周详的地理标志保护制度,为地理标志提供强有力的保护,而且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欧盟还通过鼓励地理标志权利人到第三国直接申请注册、与第三国签订双边协定等方式,为欧盟地理标志提供更充分的境外保护,而对地理标志产业强有力的保护也为欧盟创造了巨大财富。
据2003年欧洲委员会的一份材料表明,法国获得地理标志保护的奶酪售价比普通奶酪要高出2欧元,意大利的“托斯卡纳”橄榄油在1998年获得地理标志注册后,其销售获得了20%的溢价。法国出口的葡萄酒有85%使用地理标志,欧盟出口的烈性酒有80%使用地理标志,地理标志成为13.8万个法国农场和30万名意大利员工的生命线。
中国未来农业发展要靠地标品牌
“中国的未来看农业,农业的未来看品牌。”武晋仓说,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更是明确指出:“开展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建设一批地理标志农产品和原产地保护基地,推进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地理标志)建设,支持地方以优势企业和行业协会为依托打造区域特色品牌,引入现代要素改造提升传统名优品牌”。特色农业是解决农民增收致富的一个重要途径,其中,由于地理标志的形成及其在市场中的地位都是由大量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决定的,所以地理标志产品不仅具有当地独特的品质,还体现该地区特有的文化理念,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地理标志的声誉,并由此取得经济上的利益。
武晋仓表示,地理标志是老祖先传承下来,经过历史的验证、历史的沉淀,在某一个特定的区域内生产的一个特定品质的产品,这个产品的品质取决于当地的水土、人文、气候、经纬度等一系列的条件。比如,“长白山人参”“五常大米”“西湖龙井”“紫阳富硒茶”等久富盛名的产品。
调查显示,地理标志产品附加值普遍比同类产品价格高出20%-90%,可以大大提高从事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的农民的收入,在促进当地农业发展的同时,还可以带动相关的交通运输、加工包装、旅游餐饮等产业的发展。相关产业链可以解决大量的劳动力就业,带动当地经济全面发展,为当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较有影响的地理标志商标如“镇江香醋”“金华火腿”“库尔勒香梨”“吐鲁番葡萄干”“武夷山大红袍”“长海海参”“韩城大红袍花椒”等在注册后不仅国内畅销,还出口国外,为当地提升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农民增收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地理标志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抓手。
要充分认识地理标志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在谈到政府有关部门,如何运用地理标志发展农村经济时,武晋仓表示,首先,当地政府要充分认识到地理标志对县域经济乃至对县域农业、农产品发展的重要性。其次,按照协同管理型的发展步骤,让地理标志在县域开花结果才是硬道理,坚信一个地理标志品牌能够壮大一个县域经济、一个地理标志品牌能够富裕一方百姓,对地理标志的保护和爱护是当地政府乃至地方百姓的使命,也是我们的责任、更是我们的信仰,只有这样才能做好我们的地理标志事业,才能利用好地理标志壮大和发展我们的县域经济。
同时,武晋仓也提出了六点建议:
一、地方政府或者职能部门首先得正确认识地理标志。
二、设立专门品牌运营管理机构或者领导小组,由县、市长任组长,县、市长为地理标志品牌亲自代言。
三、制定品牌发展规划,创建协同发展纲要。
四、以政府为主导、以协会为主导、以龙头企业为主导引领县域地理标志品牌发展的方针(根据各地不同的管理体制)。
五、制定属于当地特色的统一管理原则、品质标准化的原则、推广执行原则、信息传播的原则,做到有章可循。
六、灌输地理标志“母子”品牌的概念,让生产者、经营者理解唯有利用地理标志公众“母”品牌,才能让生产者、经营者的自有“子”品牌走得更远,全民利用公众品牌、爱护公众品牌、保护公众品牌、维护公众品牌,全民齐心协力、协同发展、共同进步,让“母”品牌赋予“子”品牌公信力,创建成县域地理标志商业帝国。
地理标志的品牌保护需要六要素
地理标志产品的成功培育,往往凝聚着政府部门、企业、种植户等多方的心血,然而品牌一旦形成,有了名气,产品“李鬼”便横空出世,扰乱市场。不仅地理标志的品牌产品受到影响,消费者也受到欺骗。那么,如何保护好地理标志的品牌,不被“李鬼”呢?
武晋仓表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地理标志保护问题已不仅仅是知识产权或者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它更主要是一个经济问题。我国是地理标志资源大国,但远非地理标志强国。“洛阳纸贵”“指鹿为马”“张冠李戴”“滥竽充数”,用这些成语比喻我国地理标志产业目前的现状一点也不为过。
武晋仓说:“由于地方对地理标志概念的模糊,对地理标志品牌保护意识的淡漠,地方职能部门以及生产者、经营者各自为政,造成地方特色经济彰显的不突出,更是造成部分纯正的地理标志产品烂到了田间地头,而好多纯正的地理标志产品流通到假货泛滥、乱象丛生的市场当中,我们的消费者无从辨别,更买不到纯正的地理标志产品,无法实现正确的品鉴以及口碑相传。”
因此,对于地理标志的品牌保护,武晋仓认为,离不开以下六个核心要素:
(1)公众品牌结合“县域文化”“县域形象”;
(2)实现标准化,结合国家标准实施制定“生产标准”“质量标准”“包装标准”“服务标准”;
(3)公众品牌统一管理协调机制,實现“价值排他性”“产能合理性”“价格稳定性”“发展稳固性”;
(4)保护机制:加强法律保护、加强品质保护、加强产能保护;
(5)溯源体系的建设:控制产品流通过程的统一标识,标识的载体是产品包装,利用区块链防伪系统,为地理标志产品赋能,激励消费者辨识溯源码,以完成真假“李鬼”的辨识。
(6)适当地利用法律的手段进行市场维权和打假,为县域特色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拯救我国农业发展唯有地理标志产业
在谈到地理标志产业的发展前景时,武晋仓说:“唯有地理标志产业才能拯救我国农业,唯有地理标志产品才能解决全民的食品、食材、中药材的健康安全问题,也唯有地理标志农产品是代表中国形象的亮丽名片,更是我国农产品走出国门的法律利器。只有具备这样的高度认知,才能让我们对中国农业文化瑰宝做好传承。”
同时,武晋仓强调,中国农业文化历史悠久,一方水土养育一方百姓,地理标志的新概念是为了与国际接轨,让我们的优势产品代表中国制造、中国形象走出国门提供法律的保驾护航。中国久具盛名的名优特产、道地药材等随着历史的变迁,能够沉淀下来的都是瑰宝,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保护它、爱护它、宣扬它、传承它。伴随着我国把农业的发展作为基本国策,地理标志产业是农业发展中的领头羊,农业发展中地理标志更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个地标带动一方经济,带动农民创收,活跃市场经济,振兴民族品牌,地理标志产品范围涉及水果、粮食、农副产品、中药材、畜禽类、茶叶、酒、水产、海产品、生活用品、工艺品等,其本质关乎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更是关乎我们每一个人的健康,“上医治未病”,暗预着我们病从口入,我们只有吃到健康的、安全的食品、食材,我们的身体才会健康。所以,随着地理标志概念的大量普及,我们的社会大众对地理标志的认知度越来越高,需求度、消费度也是随之不断的提升,所以地理标志将会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利众者则可成就大事业。地理标志产业、地理标志产品有利于生产者、经营者、品牌持有人,更有利于我们社会大众。总之,无论作为地理标志产业协会、地理标志品牌的持有人、地理标志事业的开拓者、管理者,都要有满腔的热情,要有自己对地理标志事业的信仰,坚信我们的地理标志产业将是未来不可估量的商业帝国,是我们地方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是为农民创收的坚实后盾,也是现阶段稳固精准扶贫成果的重中之重,所以我们要从自身做起,用地理标志文化服务于社会大众,为了中华地标品牌之崛起而奋斗和奉献。
本期人物:
武晋仓,2005年进入知识产权服务领域,2015年4月21日,全国首家省级地理标志行业组织——陕西省地理标志产业协会成立,武晋仓担任首届会长。
他积极倡导和呼吁地理标志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各省级行业协会的组织和协同规划,陆续接待和辅导了17个省、市的地理标志产业协会的筹备。近年来,地理标志行业组织在全国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以陕西为代表的省级行业组织在挖掘地理标志产品,塑造地标品牌,创新地标发展模式,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