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观层面校企合作的工单实现

2020-09-27张智华程治国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20年9期
关键词:工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张智华 程治国

摘 要:职业院校转型发展要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之路。理清教育与职业之间的关系是设计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基本前提。工单把职业要素有效植入职业教育课堂,体现了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工单在微观层面作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基本单元具有较强的内生力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工单;校企合作;职业教育;工学结合

转型是职业院校谋求发展的核心要义。建立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办学机制,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是职业院校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校企合作一般是指学校和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建立的,要考虑政策方针、法律依据、责任划分、利益分配、风险防控等因素。要找到政府、学校、企业、学生各方都受益的平衡点比较困难。为了突破这个难题,我们采用自底向上的方法寻找在微观层面把教学内容和生产过程结合起来的载体,实现产教融合。

一、教育和职业

教育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依据社会的需要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教育和训练,开发体力和智力的活动。教育要从社会化和个性化两个方面促进个体发展,为国家培养服务于政治、经济等领域的人才,还肩负影响文化发展的使命。

职业是指个人从事的服务社会并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人要服务于社会,通过职业参与社会的不同分工,发挥个人逻辑判断、专业技能、社交能力等特长,为社会创造劳动价值,并获取合理的劳动报酬维持生活、发展个性。

二、职业教育与工单

职业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目的是满足个人的就业需求和工作岗位的客观需要,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加快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职业教育面向社会发展与个性成长,是人和人互相影响的活动。职业院校的核心工作是围绕学生、教師、家长、雇主、同行等鲜活的人开展的,故教学体系设计、环境建设、教学成果评价等都必须以人为中心。所以我们把人的活动纳入研究范围,从微观层面寻求工学结合的载体、探究校企合作的机制。

把工单作为学习载体引入课堂,实现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根据学生规划的职业面向,提取某个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将解决办法、操作指南、视频等学习资源封装成教学工单,以工作标准评价学生学习成果,以会干活、能出活的岗位要求评价学业水平,形成“大平台、多出口”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即工单制教学模式。老师引导学生完成工作任务,实现做中学、学中知。

工单让学习内容直接对接工作岗位,将职业素养、技术标准、行动能力等内容前置到学校里学习,并在实践中构建职业能力。工单,是“职业”这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纽带上一粒粒扣子,把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扣在了一起,把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扣在了一起。工单,这一学习载体关注到了人是职业教育中的关键因素,从微观层面入手,以最直接、有效且低成本的方式实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三、工单来源

采用工单制教学的前提要有足够的工单库。全国工单制教学联盟(简称工单联盟)汇集了十多家企业、数百所学校的老师和工程师,主要围绕信息技术专业群共同开发的工单已接近一千个。工单的主要来源有:

(一)校企合作开发

企业针对产品的应用、推广开发工单,将企业文化理念输出给教师和学生,培育潜在用户;或者把员工培训、外包项目梳理成工单,带到学校以“校中厂”的模式实施,学生以准职业人的身份学习,实现了零距离就业。

(二)工程师+教师合作开发

由管理、生产、服务一线的技术人员描述管理规范、技术标准、能力要求等工作要素,老师结合教学场地、学情等教学因素收集、开发、组织学习资源形成教学工单,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零距离对接。

(三) 教师开发

教师带着开发工单的任务到企业生产、服务、管理一线,收集素材、丰富阅历,完成知识、能力更新。另外网络论坛、交流社区、微博等分享的案例也是来源于实践的,老师把这样的项目改编成工单也是相当不错的选择。

(四)实习学生+导师开发

学校老师或企业工程师指导经过工单制教学训练的顶岗实习学生完成工单开发任务,以工单开发、答辩的质量来评价学生实习成绩。这样做将企业的需求、技术、文化带入学校,下一个学期就能应用到教学中,实现了学习内容的快速迭代。

四、工单制教学突破点

工单制教学模式的突破点在于:

(一)自底向上的内生力

源于教师、学生、工程师等人自底向上的内生力,保证了工单来源的多元化,泛在化合作从微观层面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实现工学结合。

(二)推广难度小

以工单为基本单元的工学结合灵活、机动,推广难度小。可以从一节职业体验课、一个实践项目、一门课小范围试用,向拓展任务、技能竞赛、岗位训练的链路覆盖推广,逐步优化整合形成一个专业的教学体系。由于其“大平台、宽口径、多出口”的集群效应,会形成一个和IT产业紧密对接的信息技术专业群。

(三)以学为中心

采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负责,在老师的指导下选择符合职业规划的工单链学习,以工作标准评估学习成果,以学习成果评价教师教学成果。以工单为单位的学习反馈机制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呈现学校教学成果给社会各界评价,有利于建立符合国际教育范式的可持续改进的质量保证体系。

(四)动态调整专业群结构

工单来源于实际工作,每年至少有一批顶岗实习的学生带回新工单,再加上工单联盟的交流与合作,教学内容的更新周期缩小到了6个月,可以实现快速调整专业、专业群结构。

(五)有利于教师发展

工单制教学模式打破了原来课程的局限,教师指导、督促学生完成的工单都是基于应用需求的,自己也能快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开发工单的过程中、与联盟院校、企业中的人交流与合作过程中,也是紧贴行业、产业动态,有利于培养“双师型”教师。

(六)拓展社会培训服务

学校在履行社会培训服务职责时可以无缝对接、水到渠成。当学校接到培训任务时,按照岗位需求形成一个学习工单链就可以组织教学活动了,有利于开展多种类型、多种层次的职工继续教育,也扩大了社区教育资源供给,推动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

工单来源于企业,经过教师的二次开发,在工作任务书、质量监控单工作属性的基础上添加了学习资源集、情景训练场两个学习属性。白银矿冶职业技术学院要建设高水平专业群,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工单是微观层面一个比较适合的“粒度”选择,因为它更容易让职业教育的各个利益方搁置分歧,以培养有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职业人为共同目标,实现工学结合、协同发展,共同推进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尤其是西部地区的职业院校,区域经济规模不大,师资力量薄弱等现状不是短期内能改观的,更应该面对现实,选择工单制教学模式,在泛在化的多边合作中寻求生存和发展机会,让产教融合在微观层面落地生根。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跨界、整合和重构: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三大特征:学习《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体会[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9, 695(7):10-13.

[2] 张应立.基层民警职业风险、原因及对策分析[J]. 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19,171(1):109-116.

[3] 肖敏,桂捷.新时代职业教育扶贫的特点、价值与实现路径[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9(7):79-82.

[4] 程治国,陈素羡,贾素生.“工单制”模式开启网络技术专业“做中学”的金钥匙[J].中国培训,2017(21):65-67.

猜你喜欢

工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基于RPA技术的机器人在配网调度工单发布工作中的应用
核电320MW机组大修隔离办工作风险控制
基于分布式数据库Cedar的高效工单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人工智能新探索 打造银行智能工单
基于工学结合的《仓储岗位实训》学习成效评价体系探究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