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传承

2020-09-27齐秀琴

读与写·上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语文教学高中语文

齐秀琴

摘要: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没有出现文化断层的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而语文就是为高中生传承传统文化的一门学科。而高中生语文课程学的好,不但可以让学生本人文化素养的高很好地提高,也能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得到良好的传承,同时学好语文,对其他的学科的学习也是有很重要的帮助,语文课程学习的好,理解能力的提高,能有效地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和理解,故此,学习好语文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高中生的整体素质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语文;传统文化;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20)25-0072-01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对每个中国人来说,都是应该做到的。而高中生作为将来国家的基石,更应该义不容辞。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精神核心,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的传统文化处处透露着智慧的闪光点,将传统文化糅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能让高中生提升民族自豪感,感受先人“以天下为己任,”“位卑不敢忘国忧”的家国情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添砖加瓦。

1.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所存在的问题

首先,高中语文教材对于传承传统文化的内容过于单薄和单一,之前的教学模式,为了迎合应试教育,提高学生的分数是主要目的,教师在教授学生的时候,因为课时的问题,并不会过多的为学生讲解传统文化,只以把教材内的考试重点进行充分讲解,让学生死记硬背,以此来让学生能在考试拿高分。

其次,有一些教师也并不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授课模式过于单调,使得学生无法对课程内容激发兴趣。这样学生连课程内容都无法学明白,更不要提传承传统文化了。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在授课方法上要下功夫,通过改进创新授课方式,来让学生对语文课程和传统文化产生兴趣,愿意且认真的去接触知识和文化,达到传承传统文化之目的。

2.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的渗透和传承策略

2.1 让传统文化在高中教学变得触手可得。

高中语文教师在制作课件的时候,应该为教学内容增加,更多的傳统文化内容。把教材中的文章诗词剖析透彻,将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掰开了揉碎了的摆在学生面前,语文教材中就有许多之前被教师们忽视的传统文化知识内容,那些节日、风俗、饮食、建筑、精神,由于不是考试重点,往往就被教师一笔带过,甚至是提也不提,这就白白的浪费了学生们接触传统文化的机会,使得现在的学生不但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越来越没有归属感,还有甚者会去攻击传统文化,视其为糟粕,反而去崇尚一起国外的入侵文化。这是教师的失职,师者,传道受业解惑,如果今后的高中生只知圣诞节、复活节、感恩节,却不知道重阳节、乞巧节,这难道不是教育的悲哀吗?所以我们要传承传统文化,尤其是语文,语文作为学生和传统文化的重要枢纽,一定要让学生们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接触、了解、喜爱、传承传统文化。

例如,在讲解《离骚》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将屈原的故事和生平介绍给同学,由此引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这个传说,并未学生们讲解端午节的由来,以及端午节的时候的风俗习惯,和古时候人们是如何过端午节的,这样不但向学生们传播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增加了学生们的知识面,更能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增加学习兴趣。

2.2 改变课堂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感悟传统文化。

教师要想让学生能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首先教师自己就应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增强教师自身的传统文化传承意识,这样才能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们交接传统文化知识,也不会出现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提出的问题,教师一头雾水的情况。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也应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让传统文化的传承可以体现在教学过程中,不至于让学生感到突兀。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包含了那些优秀的古诗文,这是古文古诗中,不但饱含了作者的情怀,也包含了文化的传承气息,教师在教授古诗文的时候,不但可以更轻松的向高中生传承传统文化,也是让今天的高中生们与古代先贤们的一畅谈,一次跨越时光的交友和激励。

例如,在学到《鸿门宴》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提起去查阅当时的习俗文化,动作礼仪,然后在让同学们演出课文中的情节,这不但能帮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文章内容,更能起到寓教于乐的性质,让学生更热爱语文课堂,同时学生在查阅和理解课文的同时,也不经意间了解了传统文化。不但如此,教师还可以,在为学生讲解古诗词之后,鼓励学生去仿写一首诗词,然后老师和同学一起进行鉴赏,其中,教师一定不能否定学生,要多多激励学生,以免打击学生的热情,学生也能在古诗词中感受到传统文化之美。

2.3 将课堂的传统文化渗透,延续到学生的生活中。

语文教学在弘扬传统文化的教育中,不单单可以是在课堂上,也可以将其渗透学生的生活中去,让学生在生活中也能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例如,在课后,教师可以为学生们推荐一些经典的书籍,让学生们去读。然后在课堂上,让同学们交流分享书中的传统文化和古代大家的文学风骨,家国情怀。还可以让学生们搜集自己身边的文化传统,或者是风俗习惯,看看有哪些是传承依旧的,又有哪些在岁月的长河里已经不见了踪影,然后同学和老师一起分享探讨。这能让学生们都积极的去了解传统文化,然后喜欢上传统文化,主动的去传承传统文化。

结束语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先人们传承了千百年的文化瑰宝,是中华民族的灵魂,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传承,少不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我们应该在先人的智慧结晶中寻找智慧的闪光点,虚心的学习先人的理念,然后用在今天的生活。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传承,需要各位高中教师的创新和努力,让传统文化的魅力气息能萦绕在每一个高中语文课堂上。传统文化能让高中生们提升民族自豪感,增加民族向心凝聚力,让这些今后的国家中流砥柱们明白,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努力!

参考文献:

[1]胡焕.班主任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J].江苏教育,2019(95).

[2]徐毓.论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J].黑河学刊,2019(06).

[3]王江堂.高中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经典的现状分析[J].学周刊,2020(02).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语文教学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