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名师队伍现状调查和成长发展探析
2020-09-27夏敏金红莲宋彬赵晓琳钟锦
夏敏 金红莲 宋彬 赵晓琳 钟锦
摘 要:基于定量分析方法,分析了2003年至2018年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的总体状况及成长发展情况,描述了高校教学名师成长的一般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提升北京地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教学名师;现状调查;成长分析
21世纪以来,国家高度重视高等教育质量,教育部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4号)[1]。其中,明确提出两点要求:一是大力提倡教授上讲台,加强本科基础课教学;二是建设一支适应高质量教学要求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2003年,为了表彰既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又能长期从事基础课教学工作,注重教学改革与实践,教学水平高、效果好的教授,进而推动教授上讲台,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教育部组织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的评选表彰工作。[2]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以下简称名师奖)是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参照国家级教学名师奖,为奖励北京地区高校教书育人优秀教师设立的专项教师奖励。自2003年设立该奖励以来,至2018年底共评选十四届,共有1,431人次、1,417位教师获得名师奖。
本研究通过分析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奖者的总体状况及成长发展情况,描述高校教学名师成长的一般特征,提出促进北京地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举措,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能力的建议。
研究方法
本文以定量分析方法为主,构建研究框架:名师奖获奖者的总体状况,包括数量、年龄、学科分布、高校分布等;名师奖获奖者后续发展情况,如获得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获得国家级教学名师奖、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以及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情况等。本研究以2003年至2018年的名师奖获奖者为研究对象,共计1,431人次、1,417位教师。本研究的基础数据全部来源于北京市教委教学名师奖评审工作委员会。名师奖获得者后续发展情况数据主要来源于教育部和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官方网站以及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
结果分析
1.总体状况
名师奖总计评选出十四届,共计1,417名。其中,普通本科高校获评名师奖1,227位,占获奖总人数的86.59%;高职院校获评名师奖169位,占获奖总人数的11.93%;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获评名师奖21位,占获奖总人数的1.48%。
据调查,每年名师奖评选平均获奖人数为101人,其中,2018年获奖人数最多,有156人;2003年获奖人数最少,有74人。普通本科名师奖获奖名额平均每年80名;高职院校教师与独立设置成人高校教师整体获奖比例较小,但2010年之后(含2010年)二者的比例均有显著增加,至2018年高职院校获奖占该年度获奖名师奖的14.10%,独立设置成人高校获奖占该年度获奖名师奖的5.13%。由此可发现,名师奖整体上仍主要奖励普通本科高校教师,但近年来高职院校教师与独立设置成人高校教师的奖励名额逐步提高,奖励对象类型多样化的趋势逐步形成。
按照北京地区名师奖总人数的排名分析,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这10所高校的获奖人数均超过30人,获奖人数位居北京地区高校前列。其中,排名前七位的高校均为“双一流”建设高校,说明“双一流”建设高校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与其他高校相比具有优势。
2.学科分布
1,417位名师的学科分布情况见表1,获评名师奖排名前五位的学科为:工学、理学、法学、艺术学、文学,占总获奖人数的70.50%。其中,工学和理学的名师奖最多,分别占25.48%和16.73%;哲学和历史学的名师奖最少,分别占0.78%和1.20%。
对比北京地区高校教师各学科门类分布情况①,可以发现哲学、法学、文学、工学、医学、管理学六个学科门类获评北京市名师奖数量的比例,低于其在北京地区各学科门类教师数量的占比。对比北京地区高校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的学科门类分布情况,可以发现,哲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六个学科门类获评北京市名师奖数量的比例,低于其在北京地区高校“‘双一流建设学科”中的占比。结合这两种对比情况,可以发现:哲学、工学、医学的获奖数量占比较低,在今后的教学名师奖评选中,这些学科应积极组织申报。
根据对申报主讲课程的统计,前十四届名师奖共评选出思政课主讲教师40位,占法学学科门类获评名师奖数量的27.59%,说明近年来北京地区高校重视对高水平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培养。
3.年龄分布
一是年龄分布的整体趋势。名师奖获得者要求具有20年以上(含20年)高等教育教学经历,通过对历年北京市教学名师当选年龄进行统计,可以发现:名师奖评选前三年的平均年龄集中在54岁左右,相对年龄较大,由具体的名师奖获奖者名单可知,部分教师为教龄较长、德高望重的教师,是正常的、补偿性的结果;2009年之后,名师奖获奖者评奖当年的年龄基本维持在50岁左右,说明满足评选标准的教师的平均年龄基本在50岁左右。结合评审要求及高校教学现状,该结果是符合当前现状且符合評审要求的教学年限的。另外,在名师奖中,获评时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名师有235位,这说明评选过程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中青年教师获奖。获奖时普通名师的年龄分布详见表2。
截至2019年4月底,北京地区高校现有年龄在60岁及以下的名师共有914位,占比64.5%,他们获评名师奖时的平均年龄为47.11岁。
二是设置青年名师。从2017年开始增设“青年教学名师奖”(以下简称青年名师奖),评选条件为:青年教学名师奖候选人一般应具有10年以上(含10年)高等教育教学经历且年龄不超过45岁(含45岁)。青年名师奖候选人须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截至2018年底,共评选出青年名师奖128位,2017年获得“青年名师奖”奖励的教师的平均年龄为41.86岁,2018年获得“青年名师奖”奖励的教师的平均年龄为40.71岁。
4.后续发展情况
一是获评国家级教学名师奖。从2003年到2011年,教育部共组织六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的评选,以表彰既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又能长期从事基础课教学工作,注重教学改革与实践,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高校教师。其中,获评北京市名师奖之后又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的共有93位。
从获奖教师所属高校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获得国家级教学名师奖数量均为15人,位居高校排名前列;其次,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的国家级教学名师奖数量在5人以上(包括5人)。从整体上看,获评国家级教学名师奖的北京地区高校分布与北京市教学名师奖高校分布基本吻合,差异较小。
从获奖教师所属学科看,获评国家级教学名师奖排名前五位的学科为:工学、理学、法学、艺术学、经济学和医学(并列第五),这个排名与北京市教学名师奖获奖人数的学科排名略有不同,差异表现在: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奖人数中,经济学和医学的表现超过了文学。
二是获评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是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唯一面向全国各级各类教师、侧重考察教育教学和育人实绩的国家级人才项目,由中组部牵头,教育部具体负责实施。计划支持1,000名,此前已遴选四批共499名,其中,获评北京市教学名师奖之后又被评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的共有42位。
从获奖教师所属高校看,相比较国家级教学名师奖数量,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各高校数量差异较小。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数量均为5人,仍居首位;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均为3人,紧随其后。从整体上看,获评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的北京地区高校分布与北京市教学名师奖高校分布基本吻合,差异较小。
从获奖教师所属学科看,获评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排名前五位的学科为:理学、工学、经济学、法学和农学,这个排名与北京市教学名师奖获奖人数的学科排名有所不同,差异表现为:在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获奖人数中,经济学、农学表现超过了艺术学和文学。与国家级教学名师奖相比,农学的表现超过了艺术学和医学。由此可见,近七年来农学的优质师资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此外,虽然获评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的学科中理学、工学位居前列,但其他学科与其差距明显缩小,学科分布趋向均匀。
三是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在获评的北京市教学名师奖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7人;其中,获评教学名师奖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8人,占北京市教学名师奖院士总人数的33%。北京市教学名师奖的评选条件要求教师教龄在20年以上,近三年承担的本校本科学生实际课堂教学任务平均不少于64学时/年,用于奖励长期坚持在教学一线的高校工作者。这反映出有相当一部分院士长期坚持给本科生授课,他们在作出杰出的科学贡献的同时,承担了大量教书育人的工作。
四是作为课程负责人获得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获评北京市教学名师奖的教师作为课程负责人获得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共44人,比例占总人数的3.11%(他们的高校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从获评北京市教学名师奖的教师作为课程负责人获得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人数看,清华大学获得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教学名师奖获奖者最多,与其他北京高校相比优势显著。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清华大学高度重视课程资源建设,积极将优质课程资源转化为在线开放课程。
总结与结论
1.名师奖获得者学科分布不够均衡,有些学科获评的名师数量与北京地区优势学科数量不相匹配
由于名师奖评选是各高校按照分配的参评名额自主申报,各校推荐的往往是当年最有竞争力的教师人选;因此,综合十四届的评选结果看,在名师奖的学科分布方面,呈现出一些自然形成的形态。哲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六个学科门类获评名师奖的比例低于它们在北京地区高校“‘双一流建设学科”中的占比。这些本来具有优势的学科,在教学方面没有涌现出更多的名师,其背后的原因值得进一步探讨。
2.名师奖获得者的成长周期较长,更应得到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的重视
从名师奖获得者成长的时间跨度来看,名师奖获得者从取得博士学位(按照29岁取得博士学位计算)到获得青年名师奖、名师奖所需时间平均为22年,其中,名师奖23年、青年名师奖12年。相比较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女杰青的平均成长周期为10.85年[3](最长的为19年,最短的不到1年),名师奖获得者的成长时间较长,需要长时间的一线教学来磨砺,更需要关注和扶持。
众所周知,科研和教学是高校的两大基本教学职能,本来应该相辅相成、齐头并进,但“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却在高校中普遍存在。科研作为高校的“门面”,在高校排名的指标中充当着重要的作用。在各种奖励方面,科研成果的奖励也远远高于教学成果的奖励。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由于名师奖获得者的成长需要长期深扎教学一线,不断积淀,成长周期较长,不像做科研成名较早。因此,更应得到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的重视。
3.名师奖评审长期坚持观摩课和申报材料评审相结合,高度重视观摩课教学,是值得推广的做法
名师奖评审有一定本科教学工作量的数量要求:教师教龄在20年以上,近三年承担本科生实际课堂教学任务平均不少于64学时/年,这在名师奖的评选当中作为门槛标准存在。由于这个条件是参评资格的必要条件,因此对于引导北京地区高校重视本科教学,引导高校教师投入本科教学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名师奖的评审工作还高度重视观摩课教学,从2011年开始,由评审专家团队和相关学科本科生共同担任评委,对参评教师的现场教学进行打分,多维度考量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评审方式值得推广。
注释:
①数据来源于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通知[EB/OL].(2001-08-28)[2020-04-21].http://www.moe.gov.cn/s78/A08/gjs_left/s5664/moe_1623/201001/t20100129_88633.html.
[2]教育部關于表彰第一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的决定 [EB/OL].(2003-08-24)[2020-05-23].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851/201010/109589.html.
[3]柏璐,高耀明.杰出女性科技工作者的教育背景和成长环境探析—以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女性获得者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2018,39(4):59-65.
(作者单位:夏敏、钟锦,北京师范大学教务部;金红莲、赵晓琳,北京市教委高教处;宋彬,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责任编辑:翟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