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呼吸系统疾病雾化吸入治疗的应用探究
2020-09-27张振辉
张振辉
(甘肃省甘州区妇幼保健院,甘肃 张掖 734000)
近年来,随着空气污染和环境污染的加重,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包括肺炎、支气管炎、急性喉炎,急性喉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婴儿哮喘等疾病,可能导致患儿出现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的可能危及患儿生命。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频率较高,死亡率也较高,病因复杂,很多因素都可能引发该病的发生,而且一旦发病病情发展快,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很容易造成严重的后果。雾化吸入治疗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对于小儿来说,不需要吃药,操作简单,无创,起效迅速等,可以快速消除炎症、治疗呼吸道感染等情况,而且副作用很小,安全性高。为了改善患儿治疗疗效,本次探讨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资料。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8月~2019年2月收治的呼吸系统疾病小儿患者280例,所有患儿都被确诊为呼吸系统疾病。将患儿分成对照组和分析组,各140例,其中对照组中男79例,女61例,年龄6个月~5岁,平均(638±27.3)天;疾病类型,肺炎36例,支气管炎27例,喘息性疾病41例,喉支气管炎36例。分析组中男75例,女65例,年龄5个月~4岁,平均(576±31.2)天;疾病类型,肺炎43例,支气管炎32例,喘息性疾病31例,喉支气管炎34例。所有患儿在一般资料上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结合病情给予抗炎、抗病毒、止咳、平喘治疗药物治疗。
分析组:在抗炎、抗病毒,止咳治疗基础上,加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
具体操作:根据患儿的疾病类型和严重程度,配置不同的雾化液,其中喘息性支气管炎、肺炎使用沙丁胺醇2.5~5 mg/次+异丙托溴铵250 ug/日3~4次/日或布地奈德0.5~1 mg/次+异丙托溴铵250 ug/日2~3次/日,支气管炎、急性喉支气管炎使用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3 mL/次,1~2次/日或异丙托溴铵溶液250 ug次3~4次/日,暴喘及喉炎合并喉梗阻者可加用1:1000肾上腺素1.5 mg/次,2~3次/日。将氧气与喷嘴装置连接,指导患儿采取“口吸气+鼻呼气”的呼吸方式,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流量保持6~8 L/min,每次吸入时间在10~15 min。雾化吸入结束后常规给予口腔清洁。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儿喘息、咳嗽的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疗效果。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患儿不再咳嗽、喘息,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有效-患儿偶尔出现咳嗽、喘息等症状,临床症状有所缓解;无效-患儿咳嗽、喘息等临床症状没有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版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的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喘息和咳嗽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对比
通过对比发现,分析组患儿喘息消失时间为(3.85±1.06)d,咳嗽消失时间为(4.55±1.87)d,住院时间为(6.91±3.84)d;而对照组分别为(5.74±2.18)d,(6.68±2.74)d,(9.24±4.06)d;分析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临床疗效对比
分析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3%,远高于对照组的8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对比[n(%)]
3 讨 论
小儿本身器官发育不完善,免疫系统发育不全面,因此免疫力和抵抗力较差,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刺激或病原菌侵袭而出现呼吸系统疾病,诱发呼吸道或肺部感染,出现喘息、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病程较长,发病迅速,易反复,不仅增加患儿的痛苦,也会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严重的危机生命。对于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一般都是用药治疗,通过不同的给药方式,进行疾病恢复。但对于小儿来说,本身情绪行为比较明显,对于吃药打针存在明显的排斥心理和行为,这种情况下强制进行治疗可能带来不良的后果。再加上很多药物口感都很差,所以小儿比较排斥用药。在这种情况下,医院思考新的治疗方法,其中比较常用的,就是雾化治疗。雾化吸入治疗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对于小儿来说,不需要吃药,操作简单,无创,起效迅速等,可以快速消除炎症、治疗呼吸道感染等情况,而且副作用很小,安全性高。
我院目前采用的雾化吸入给药装置是以氧气为驱动的一次性面罩雾化吸入方式,氧气雾化吸入是以高速氧气气流为驱动力,使药液形成雾状,吸入后药液沉积在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粘膜表面,达到稀释粘液,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肺部通气和发声功能,有效抑制分泌物的渗出,从而达到止咳化痰平喘的作用。同时可以使用氧气吸入治疗,提高患儿机体肺泡内氧气与二氧化碳进行有效交换,有效改善低氧血症。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法中气雾较柔和,在吸入过程中更为舒适,对患儿刺激小,耐受度高,且氧气驱动雾化器是一次性用品,使用方便,可避免交叉感染。
值得注意的是,临床中仍存在超给药途径用药,单药给药剂量不合理,不合理连用现象,主要药物有地塞米松,盐酸氨溴索,α糜蛋白酶,庆大霉素等。从药物种类上主要为:糖皮质激素,粘液溶解剂,抗菌药物。地塞米松是雾化吸入给药中使用最早且最广泛的糖皮质激素,其说明书无雾化吸入给药途径,且吸入后颗粒大,肺部沉积率低,《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疾病的应用专家共识》指出,地塞米松不推荐雾化吸入给药。盐酸氨溴索在许多临床报道中对部分呼吸道疾病中获益,有降低痰液粘稠度,增强支气管纤毛运动,使痰液易于排出,但整体效果不显,且国内无雾化吸入剂型。糜蛋白酶为蛋白分解酶类药物,无雾化剂型,易过敏,对视网膜毒性较大,雾化吸入时接触眼睛易造成损伤,此外无相关药理研究表明与其他药物配伍是否会导致其蛋白酶活性发生变化,因此禁用于雾化吸入。庆大霉素属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酸性痰液环境可影响庆大霉素的抗菌活性,同时对气道粘膜产生刺激作用,加重上皮炎症反应,且无雾化剂型而使用注射剂替代,其不良反应较多,长期使用的疗效及安全性不确定,故不推荐用于雾化吸入。
本次研究证明,分析组患儿喘息、咳嗽的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远高于对照组的8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结 语
总之,使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可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促进患儿呼吸功能恢复正常,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