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兰州局集团公司车务段运输统计集中管控探索

2020-09-27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20年9期
关键词:车务段统计人员货车

李 慧

(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 计划统计部,甘肃 兰州 730000)

1 兰州局集团公司车务段运输统计管理现状

1.1 现状分析

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兰州局集团公司”)营业里程5 698.8 km,下辖车务站段11个,其中直属站5个(管辖车站45个),车务段6个(管辖车站253个),运输统计管理职能分散在客货统计科、信息技术科、生产指挥中心、调度指挥中心等不同部门,日常需要完成的统计任务有分界口统计、十八点统计、货车统计(含“清算运统1”)、客车统计、旅客列车编组统计、货运列车编组统计、违流监测、收入统计和日常统计分析等,专业多、任务重,需要与兰州局集团公司计统部、运输部、调度所等部门做好协调衔接。

车务段运输统计是及时、全面、准确地收集、加工、分析、提供铁路客运、货运、客车、货车、收入和货运承运清算统计基础资料的重要信息源点,是真实客观反映铁路运输经营、效率效益的基础性工作,是铁路运输生产、企业经营管理和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据。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统计相关信息系统已覆盖铁路各个专业,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统计制度、统计流程及统计产品,基本满足运输生产和管理的需要[1]。随着铁路企业公司制改革步伐加快,货运组织改革、承运制清算、公转铁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铁路企业的竞争力明显提升,统计工作在企业经营决策中发挥的作用愈发显著,对统计人员素质、信息化手段和安全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兰州局集团公司亟需加快突破车务段传统统计管理模式,由传统三级管理(车务段—车间—班组)向集中管控模式转变,建立车务段运输统计集中管控,创新运输统计作业流程,科学评价铁路发展质量,提升综合效益和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运输生产和管理的需要。

(1)跟踪分析行业发展。车务站段统计分析应该重点关注运输生产、经营管理等变化情况,运用科学的方法组织开展现状分析、监测评估、趋势研判等研究,及时跟踪分析行业发展状况,提出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措施和建议。通过优化整合车务段统计工作组织,减少统计信息上报环节,加强各作业台对负责车站统计报表的监督、审核,实施统计数据的专业管理,第一时间掌握全段生产信息大数据,实时分析段管区域内客流、货流、车流等市场和运输组织变化情况,更好地发挥统计的预警、咨询、监督职能作用[2]。

(2)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对车务段统计业务进行集中管理,不断提高统计人员的专业化水平。一是解决专业能力与所执行统计任务的需要不相适应的问题;二是解决统计人员计算机操作能力偏低,系统中出现各种特殊情况时处理能力较弱的问题;三是有效保证统计数据准确性、及时性。另外,由于车务段管辖所有车站均是统计源点信息采集点,这就需要每个车站均须配备专业的统计信息设备,由于各统计信息系统对电脑设备的配置要求不同,易出现设备不能兼容的问题。成立车务段统计职能部门后,可以彻底解决一站一设备、一系统一设备的问题,大幅提高统计电脑设备的利用率,减少办公电脑购置费用,降低运维成本。

(3)加强统计作业人员选拔。由于车务段管辖车站多、统计专业多、统计人员构成复杂等特点,一是在统计人员选拔上,坚持优中选优原则,优先选拔高学历、高素质、并具有车号、统计工作经历的职工,保证快速掌握统计专业知识和系统操作能力;二是统计人员集中办公,能够做到全员、全方位组织开展培训;三是统计工作有关的新变化、新要求可以第一时间传达到统计作业人员。为此,实现统计队伍全面优化,业务素质全面提升,强化统计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解决由于车务段统计人员紧缺,助勤、借调、临时顶岗人员统计业务生疏易于产生的漏报、错报等问题,保证行车岗位专人专岗,能够集中精力投入到运输生产中,最大限度保证运输生产安全。

1.2 存在问题

(1)原始信息采集数据质量有待提高。由于兰州局集团公司各业务部门和车务段各相关科室需要报表的指标、资料各不相同,车站需要通过电话、传真、网络系统等各种途径,将相关信息向段机关科室及兰州局集团公司相关部门上报,车务段需要安排专人接收和梳理汇总,由于部分报表采用手工方式加工处理,在采集、分类、整理、计算、制表和上报等多个环节中很容易产生错、漏等情况,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不能很好地满足生产应用需求,同时也容易产生重复性劳动。

(2)兼职统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车务系统编组站、区段站虽然配备了专人负责运输统计,但绝大部分中间站统计工作由行车岗位作业人员(值班员、助理值班员、货运检查员等)兼职,造成兼职统计人员大多无统计相关专业从业经历,统计专业素质与统计工作任务的需要不适应,统计人员专业化问题已经影响到统计作业标准落实和数据质量提升。同时,兼职统计工作主要由行车作业岗位人员完成,行车作业标准高,安全生产压力大,兼职统计工作后,精力旁顾,容易影响行车安全[3]。

(3)统计分析信息共享程度亟需加强。铁路各专业统计系统相对独立,基础编码字典不统一,统计口径不一致,统计系统各自独立,各专业数据源点信息采集的渠道、方式、口径不同,极易造成“数出多门”,统计人员的主要精力放在数据的初始加工环节,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不高,数据整合处理能力弱,与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不相匹配[4]。

2 兰州局集团公司车务段运输统计集中管控探索

2.1 优化统计流程,实现统计业务集中管控

(1)优化岗位,实现流程再造。针对车务段运输统计管理职能分散、结合部管理、重复建设、重复劳动、车间(车站)统计管理不专业等问题,撤并车间、车站级统计岗位,取消中间站统计业务,将车间、车站统计业务上移,成立车务段统计数据中心,实现统计人员集中办公;结合信息技术发展、通信通道数据传输能力和统计信息系统的建设,支持远程数据采集运用、信息共享和数据集中处理,重新设计统计数据采集、整理和上报流程,实现统计信息自动采集、统计数据统一上报;制定统计管理办法、数据质量考核办法、人员培训计划和岗位工作职责、工作流程等,全面负责车务段运输统计[5]。

(2)整章建制,夯实统计基础工作。完善统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和各统计岗位职责,统筹负责全段运输统计工作的整体规划、监督检查、组织协调、人员培训工作,明确界定车务段、车间和车站的工作范围和职责;梳理制定各统计工作岗位作业流程,进一步强化源点数据质量,统计数据中心集中完成数据的采集、核对、处理、汇总和上报工作。

(3)优中选优,建设专业化统计队伍。坚持优中选优原则,从专业角度出发,在原有从事车号、统计工作的职工中通过考试选拔的方式择优录取,并对保留车号岗位站点的人员采取在统计数据处理中心轮训的方式,提高统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形成每日交接班、每月定期集中培训的培训机制,每季度实行业务素质动态考核,促进人员业务素质的提升;推进统计队伍年轻化、知识化转型,选拔优秀大学生逐步替换不能胜任统计工作的人员;明确对统计人员在作业操作层面和内部管理层面的双重管理考核标准,促进统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努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的职业化、专业化统计队伍。

(4)实时监控,确保统计数据源质量。利用信息化手段实时监控外勤车号员作业标准化落实情况,督促外勤车号员到岗到位,到位履责;强化现场管理、技术、作业标准的落实,在车站建立当班车号人员自检,接班车号人员互检,车站管理人员随检的“三检”制度,抓实现场检查,保证车间原始数据采集质量。

2.2 加强决策分析,构建一体化统计服务平台

对车站现在车管理信息系统、十八点统计分析系统、运输收入系统及客货运输统计等统计相关数据资源进行深度整合,应用大数据、商业智能等技术手段构建面向运输统计和决策分析需求的多主题数据仓库,为现场监控、管理预警、运输统计、经营决策提供一站式服务[6]。

(1)集中管控统计数据资源库。引入数据标准体系,针对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同步定义相关标准和规范,制定统一的数据编码标准,对各专业统计数据采集渠道、数据表达方式和数据存取格式等差异性,采用ETL手段实现数据一致性处理,消除数据岐义与冗余,确保数据准确、可靠。

(2)关键作业指标动态监控预警。针对车务段日常生产中重点关注的统计指标进行排序、筛选,并图像化、动态化展示,协助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分析和比较周期内运输指标完成情况,直观、准确地评价车务段及各部门的工作质量,为运输生产提供准确、实时的预警咨询功能,从而有针对性地执行改进措施、改善车站的运输组织工作。对老牌车、中停时、检修车、装卸车作业等进行实时监控,超过预警阀值时以动画方式动态提醒[7]。

(3)定制化统计报表查询服务。可查询十八点速报、综报、机报、清算运统一等常用报表;针对部分个性化需求,提供可视化报表设计工具,各岗位可根据业务需要,自定义报表样式、表内外公式、数据来源,解决各类个性化报表需求。

2.3 对接运输生产,动态图形预警重点指标

结合历史客货运统计数据,同比、环比客货运相关指标,生成柱状图、折线图,直观反映重点指标变动情况;分日、月、季度、年统计客货运量变化情况,从宏观角度评价车务段的客货运输组织效率和效果,为车务段改进客货运输组织、提高生产效率提供数据支持[8]。

(1)货车停留时间动态实时监控。货车停留时间是全面反映车站行车工作和货运工作情况的综合性质量指标,货车停留时间越短,说明车站运输组织工作效率越高,对保证车站正常的作业秩序越有利,同时可有效压缩兰州局集团公司现在车辆日,节省货车使用费支出。一是系统重点对车站即将或已经超过3天的货车进行监控,并动态提醒(红色显示区域每10 s闪动2次);二是点击红色区域,可以直接显示车站货车停留超过3天车辆的具体车号,提示重点关注并及时处理操作;三是对车务段管内各站停留超过3天的车辆进行汇总,并在图表醒目位置进行提示。货车停留时间动态实时监控图如图1所示。*车站表示该站有现车监控指标超过报警阀值。

图1 货车停留时间动态实时监控图Fig.1 Dynamic real-time monitoring of freight train stopping time

(2)中转货车动态实时监控。系统重点对在车站进行解体、改编、中转技术作业及其他中转作业的货车进行监控,分为4个时间段,即6 h以内,6—12 h,12—18 h及超过18 h,当中转货车超过18 h后,系统使用红色柱状图动态提醒,并提供相关车辆具体车号的查询功能,同时对车务段管内各站中转货车超过18 h的车辆进行汇总,并在图表醒目位置进行提示,为车站压缩中时提供数据支持。中转货车动态实时监控图如图2所示。

图2 中转货车动态实时监控图Fig.2 Dynamic real-time monitoring of freight train in transit

(3)待发车动态实时监控。一是系统重点对装车作业的货车装车时间进行监控,当装车时间超过6 h后,系统使用红色柱状图动态提醒,并提供相关车辆具体车号的查询功能,同时对车务段管内各站装车时间超过6 h的车辆进行汇总,并在图表醒目位置进行提示,为车站协调货运营业室加快装车提供数据支持;二是对车务段管内装车完毕但还未发出的货车重点盯控,对装车完毕时间超过6 h的货车进行预警提示,及时警示调度及车站,确保运输效率提升。装完车和装车后待发车动态实时监控图如图3所示。

(4)待卸车和卸车完毕待发车动态实时监控。一是系统对在车站进行卸车作业货车的卸车时间进行监控,当卸车时间超过6 h后,系统使用红色柱状图动态提醒,并提供相关车辆具体车号的查询功能,同时对车务段管内各站卸车时间超过6 h的车辆进行汇总,并在图表醒目位置进行提示,为车站协调货运营业室加快卸车提供数据支持;二是对车务段管内卸车完毕但还未发出及二次作业的货车重点盯控,对超过6 h的货车进行预警提示,及时警示调度及车站,确保运输效率提升。待卸车和卸车后待发车动态实时监控图如图4所示。

3 结束语

经过兰州局集团公司车务段运输统计管控模式的不断探索,通过应用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对区域内各类资源、厂矿企业、客流、货流等方面进行多维分析,提供统计预警、监督和咨询等功能,服务客货营销、运输生产全过程,实现了运输统计工作由“统计数据”到“统计分析”的提升,更好地服务铁路运输生产和经营管理,发挥车务段统计数据中心示范效应,为运输统计服务运输生产大局,助推铁路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图3 装完车和装车后待发车动态实时监控图Fig.3 Dynamic real-time monitoring of loaded freight trains and to-be-departed loaded freight trains

图4 待卸车和卸车后待发车动态实时监控图Fig.4 Dynamic real-time monitoring of unloaded freight trains and to-be-departed unloaded freight trains

猜你喜欢

车务段统计人员货车
基于TDCS/CTC系统的在途货车统计研究
停车场迷宫
铁路车务段安全管理的现状与对策浅析
安全风险管理在矿区铁路车务段中的应用
如何有效提高车务运输组织能力
事业单位统计人员现状分析
医院统计人员的职业技能分析
1~7月,我国货车各细分市场均有增长
治超新规实施在即 深究货车非法改装乱象
综合统计分析系统在电力企业中的应用